2023-12-14 04:03:13 | 寻车网
一周车人
小鹏迎新任用户发展总经理
2023年3月31日,有媒体消息称,小鹏汽车目前全新UDS(用户发展中心)部门的业务由副总裁王桐、营销副总裁易寒和用户发展总经理Bob接手。其中, Bob是小鹏从蔚来汽车挖来的高管,目前或因为竞业协议,无法使用真实姓名 。
目前,小鹏汽车尚未对此回应。
福特中国新董事长正式上任
2023年3月27日,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公布工商变更, 吴胜波正式取代陈安宁成为福特中国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
一周车语
王传福:今年300万辆板上钉钉
2023年3月29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比亚迪2022年内部业绩会上表示:“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同时,他明确指出,比亚迪(2023年)销量达到300万辆是“铁板钉钉子”,如果情况更好,则可能达到360万辆。
陈士华:中国车企将从一百多家变成十几家
2023年3月3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第三届全球新能源动力总成年会上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长期趋势的短期表现,中国车企会从一百多家变成十几家,从春秋到战国,进行淘汰赛。”
华为徐直军: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
2023年3月31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指出:“我们有些部门或者有些个人或者有些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情本来一直在查处过程中…… 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或者作为汽车品牌 。”
曾庆洪:埃安分拆上市 对原股东绝对有好处
2023年3月30日,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在广汽集团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通过机制创新、资本运营,埃安才能跟其他新势力去竞争,包括比亚 迪。”在埃安拆分上市后,广汽依然会坚持30%以上的利润股息分配。埃安上市,对原有股东绝对有好处。”
李想:比亚迪成本管理优于特斯拉
2023年3月29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转发比亚迪2022年及四季度业绩,同时表示:“考虑到平均售价更低的因素, 比亚迪整车成本管理显著的优于特斯拉 。财务是最理性的考试题,这个答卷非常优秀。”
一周车市
吉利曹操汽车首款定制车曹操60发布 11.98万起
2023年3月29日, 吉利旗下出行品牌曹操出行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共享出行定制车品牌曹操汽车,并推出新品牌下的首款定制车曹操60 。其中曹操60售价为11.98万元,曹操60Pro售价为13.98万元。
上汽飞凡F7 20.99万起上市
2023年3月27日,上汽集团旗下飞凡汽车中大型豪华纯电轿车飞凡F7正式上市。新车定价20.99万—30.19万元。
长城坦克500焕新 33.5万起售
2023年3月30日,长城旗下中大型豪华越野SUV 2023款坦克500正式上市,官方建议零售价33.5万—39.5万元。
比亚迪正式公布海鸥
2023年3月31日, 比亚迪官方正式公布A0级电动车海鸥 。据此前消息称,海鸥售价预计冲到6万—8万之间,成为比亚迪搭载刀片电池最便宜的车型。
奇瑞艾瑞泽5 GT上市 起售价7.99万
2023年3月28日,奇瑞艾瑞泽5 GT正式上市, 新车推出推出1.5TCI-9速CVT、 1.6TGDI-7DCT两种动力,共四个版型,售价7.99万元-10.99万元 。以“超级品价比”冲入A级家轿市场。
一周车企
神龙汽车:与青年群体共逐梦
2023年3月31日,由新华网、中国青年网联合发起,神龙汽车战略支持的“2023中国大学生音乐艺术节”举办与青年群体共同逐梦,神龙汽车将着力打造一个全新的音乐艺术长线IP。
奇瑞新能源:全系指导价下调
2023年3月27日,奇瑞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奇瑞新能源发布微型纯电车型价格回调公告。自3月27日0点起, 奇瑞新能源旗下奇瑞QQ冰淇淋、奇瑞小蚂蚁和奇瑞无界Pro三款产品官方指导价正式回调,最高回调9000元 。
广汽埃安:与华为合作模式变更
2023年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董事会第35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广汽埃安AH8项目变更的议案》, 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 。
近日,华为与广汽方面均对此回应, 合作关系不变,合作模式变更 。
北汽蓝谷:80亿元募资获批
2023年3月27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已于2023年3月9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中心审核通过。在相关公告中同时指出,本轮募集资金金额不超过80亿元 ,公司计划开发3款全新极狐品牌车型。
长城哈弗:新能源序列车型定名枭龙
2023年3月27日,哈弗品牌公布旗下新能源序列车型命名,代号B07车型定名哈弗枭龙MAX,代号A07车型定名哈弗枭龙,这也标志着哈弗新能源全新征程正式开启。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方得智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000辆的月交付目标,这颗子弹将在第四季度飞到结局。
美东时间5月24日纳斯达克一开盘,小鹏股价报8.31美元/股,跌幅近10%。不过,这波颓势小鹏背的不冤。
就在开盘前,小鹏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不出意外的是,小鹏今年前3个月的基本面并不乐观,基本上所有的数据指标同比&环比都在下跌。
这其中,毛利率的下降趋势说是让人心惊肉跳也不为过。 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毛利率跌至1.7%,同比下跌10.5个百分点,汽车利润率则是直接由正转负,跌到了-2.5%。
除了毛利率,其他财报数据,交付、营收、净亏损……一眼看去也都是“跌跌不休”的状态。
简而言之,小鹏还没有走出改革前阵痛。不过即便如此,在何小鹏看来,这一切都是黎明前的黑暗,并且扬言,要在今年第四季度,把月交付水平拉高到20000辆。
20000辆月交付拿什么保证?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整个小鹏内部无疑是清晰而统一的:
用G6、P7i,用智能驾驶,以及当下小鹏火线改革的成果……
01
小鹏财报基本面,不容乐观
小鹏 汽车刚刚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数据,阐述了小鹏今年前3个月的经营状况,概括而言,小鹏的黎明仍然未到,甚至对比去年第四季度还在向下而行。
具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营收规模缩减至40.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5.9%,环比上个季度减少21.5%;其中,汽车销售业务营收为35.1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49.8%,环比上个季度降低24.6%。
营收规模的大幅收缩,源于交付水平的降低。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小鹏整体交付量为18230辆,同比下降47%,环比上个季度下降17.9%。
显然,营收和交付环比下降的幅度并不完全同步,对此,小鹏将原因归结为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终止。
当然,随着营收的降低,小鹏销售成本也呈现下滑趋势,今年第一季度下降至39.7亿元,同比减少39.4%,环比上一季度降低15.5%;其中,汽车销售成本3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3%,环比上一季度降低30%。
体现在毛利率上,第一季度小鹏毛利率跌至1.7%,同比下跌10.5个百分点,汽车利润率则是直接由正转负,跌到了-2.5%,真“卖一辆亏一辆”。
这也是小鹏在2020年第三季度毛率转正之后,第一次经历这样的颓势。
小鹏在日常运营上也在有意识的控制支出项目。财报显示,小鹏第一季度的销售、管理和行政费用为13.9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15%,环比上个季度减少21%。
但同时,小鹏的研发支出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在投入上还略有上升。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小鹏的研发投入为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1%,环比上个季度增加5.3% 。研发投入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新车型的开发所致。
亏损方面,小鹏第一季度环比略微收窄,3个月累计亏损23.4亿元,较上个季度减少0.8%,但仍然高于市场预期的18.98亿元。
至此,小鹏账上的现金也较上个季度进一步收缩,截至到第一季度末,小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1.2亿元,较去年年末减少41.3亿元。
以上就是小鹏在今年第一季度交出的成绩单,单从数据看,并不好看,也在意料之中。
从去年G9上市公司内部问题集中爆发之后,小鹏正处在一场深彻改革之中,与此同时,也是其车型更新换代的关键时刻。
改革必然是混乱的,而 车型换代则意味着产品的空窗期,往上溯源,产线、供应链的准备,营销、渠道的变动等等,也都集中摆在了小鹏桌面上。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随着改革成果的显现,新产品的上市和陆续交付,当下的至暗局面终将得以扭转。
至少在何小鹏自己来看是这样的。
他预计, 2023年第二季度交付量2.1万至2.2万辆,同比减少36.1%-39.0%,低于市场预期的2.78万辆 ;环比增长15%到21%,收入预计约为人民币45到47亿元。“从交付量来看,从2022年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小鹏会有连续4个季度挑战期。我始终认为‘危’和‘机’并存,促使我们更早思考如何打赢2025年淘汰赛,如何进入2027年的准决赛。”
02
小鹏改革,成果初现
在随后的第一季度财报会上,何小鹏及公司的核心高管团队也对最近一段时间小鹏的一些进展进行了分享,能够看到的是, 过去半年小鹏紧锣密鼓的改革,当下已经有一些成果显现出苗头,比如产品生产方式和逻辑。
在G6之前,小鹏所有车型,包括G3、P7、P5以及后来引发争议的G9,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平台化生产做的并不到位。
反观同期的理想和 蔚来 ,一个拿出L系列套娃,一个在紧锣密鼓的做第二代产品平台迁移。由此,一系列产品的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化平台方案乃至是产线和机械零件,都能做到最大化的复用,这种复用能力落到产品上,就是包括成本和服务在内的多重优势。
而随着G6的出现,小鹏SEPA2.0扶摇技术架构的应用,也标志着自此之后,小鹏后续的所有车型,都将在一套技术体系下进行研发生产。
何小鹏表示, 在这套技术架构之下,未来小鹏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将缩短20%,架构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达80%,从而实现新车型研发费用和BOM成本的大幅下降。
相比之下,小鹏这套架构来得有点晚,但也有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扶摇架构之于小鹏,意义就在于此。
同样是产品层面,一个肉眼可见的进步是,小鹏产品的SKU设计开始向着理想靠拢,主打一个简单明了。 小鹏此前的车型版本有多复杂,业内人尽皆知,G9上市碰壁,主要的导火索就是这个问题。
简单的产品SKU就一定对吗?不好说,但理想的成果已经摆在那里了,至少说明, 对于家底薄的新势力来说,用相对简洁的SKU体系,确实在成本把控和用户友好度上都有优势 。
另外,从P7i开始,小鹏开始真正的将外观设计、操控体验,座舱舒适度这些用户相对感知更为直接的元素作为核心卖点,至少在宣传口径上如此。
在营销和服务方面, 何小鹏也肯定了入职4个月的王凤英,其主导的营销服务改革中,核心关注的指标NPS(净推荐值,又称净促进者得分,是一种计量某个客户将会向其他人推荐某个企业或服务可能性的指数),到4月份已经恢复到行业前列的水平 。
作为小鹏一开始就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智能驾驶依然被其看作是产品最核心的竞争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小鹏也并未因为公司陷入多事之秋而减缓步伐。
何小鹏表示,在第一季度,小鹏已经在广州、深圳和 上海 全量推送城市NGP,且从用户的反馈来看,智能驾驶对产品竞争力的提升相当显著,城市NGP推送后首月的里程渗透率超过60%,在广深沪三城的小鹏门店,4月份P7i和G9订单中,Max版本(具备城市NGP能力的版本)的占比显著提升至超过50%。
同时小鹏也透露, 不依赖高精地图的XNGP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末陆续铺开,到今年年底,预计将会在国内数千座城市提供XNGP服务 。
这可能是当下行业内喊出的最激进的一个目标,当然,目前能否成真,效果是否让人满意,子弹还是要再飞几个月的。
也因此,在财报最后的预期中,何小鹏认为,在上述改革成果的加持下,到了第三季度,随着P7i以及G6进入大规模交付,小鹏终将迎来黑暗与黎明的拐点时刻。
而到第四季度,小鹏内部给自己的KPI是,月交付达到20000辆。
03
市场竞争激烈,小鹏前景未到揭晓之时
对于小鹏来说,当下纸面上全线飘红的财报数据可能并非是值得关注的焦点,毕竟随着组织改革进入深水区,小鹏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需要面对的,是内部和外部双重的挑战。
就内部来说, 据何小鹏在财报会上给到的信息,目前小鹏核心团队已经进行了一波换血,并且从外部和内部补充了一批新的力量。
这也意味着,新老血液之间的磨合将进入到一个高峰期,这种磨合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小鹏内部如何将这些问题限制在可控的区间内?
这些都是小鹏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需要思考和回答的课题。 寻车网
当然,更大的挑战来自外部,何小鹏透露,小鹏未来深耕的市场主要集中在20-35万元这个价格区间内。而这个细分市场,也是目前国内车企卷得最厉害的一个领域。
以比亚迪最新上市的对标车型汉DM-i冠军版为例,直接将价格下探到19万元以下,而小鹏P7i超过24万元的起售价格,能否抗住比亚迪这一波收割,不确定性很大。
小鹏内部对此显然也做了考虑,何小鹏表示,小鹏未来的定价策略,按照竞争的逻辑,希望可以实现有竞争力的定价,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这个价格,归根结底,就是要以规模优先。
从何小鹏本人的态度来看,G6的定价大概率不会太高 。
不过对于小鹏来说,一个比较低且长期的溢价,对当前毛利的改善并非好事,尤其是在汽车销售毛利率已经由正转负的前提下,小鹏的毛利挑战不小。
最后,还是要回到智能驾驶上来,从行业整体的进度来看,小鹏XNGP确实在落地方面走在了行业头部,但现在这个节点,有2个问题需要小鹏去考虑。
其一,行业头部并不代表在体验层面有代差级别的优势 ,进入2023年以来,城市领航辅助驾驶成为各家研发的重点,包括华为、毫末等一批有竞争力的玩家也在同步规划落地,进展(至少是口头上的目标)并不比小鹏慢多少,蔚来、理想的城市领航方案,也将在不久之后进入到测试阶段。
除此之外, 比亚迪 、上汽等一批传统车企,目前也在积极布局,按照时间表,仅比亚迪旗下包括 仰望 、 腾势 、以及个别王朝系列车型,高阶智能驾驶也将会在今年上车。
其二,从真实的用户反馈来看,智能驾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成为车主购车的首要甚至是决定性需求,这也意味着,小鹏现在顶着的智能驾驶卖点,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还比较难。
同时,这也给友商追赶小鹏留出来一定的缓冲时间。
所以对于小鹏来说,前面的路还未照亮,变数依然存在且充满荆棘,至于前景揭晓的时刻,或许如何小鹏所说,是触到年销量300万辆车企入场券的那一天。
不过在当下,小鹏恐怕还想不了那么远,年底20000辆的月销量目标,才是实实在在有可能抓住的那根稻草。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赛博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近日消息称,自 2017 年 10 月入职的小鹏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已经离职。谷俊丽曾作为特斯拉专家,被小鹏汽车招募负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团队的建设,并直接向董事长何小鹏汇报。
谷俊丽在 2017 年入职后,小鹏又招聘了一位高通出身的吴新宙作为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短短一年,负责人的更迭造成了技术上的混乱,而汽车自动驾驶本身是有一个完整的开发周期,从开发到量产的适配都需要一个主心骨从始到终的贯彻。而在研发期间高管的更换,或将对研发造成一些影响。
谷俊丽的离职意味着新势力们最先在硅谷招揽的自动驾驶高管,在 5 年的时间内基本都离职了。此前蔚来建设的北美分部负责人 Padmasree Warrior 就曾野心太大想独立造车,后被李斌辞退。后来有消息称,蔚来北美分部的产出实在太小,最后 NIO Pilot 还是由上海办公室主导完成的。
由此看出,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以及时差的问题,造就了很多沟通交流上的问题。而新势力们在北美花的钱已超百亿,最终产出的成果似乎并不是那么理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寻车网整理的小鹏挖来蔚来高管北汽蓝谷80亿募资获批 | 方得智驾周报(小鹏的一季度:现实比夜更黑,但改革初见成效)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寻车网。理想汽车产品规划曝光,均以SUV车型为主,含中大型6座车本文编辑:写在前面: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日前,理想汽车的产品规划在网络上被曝光——理想汽车将推出4款车型。新车均以SUV车型为主,且覆盖中型、中大型以及大型SUV,售价预计在24.98万元-39.98万元这个价位区间。图中车系代码为M01的车型就是已经上市的理想ONE。新车于20
你好“小鹏”友深度试驾体验小鹏汽车P7小鹏汽车是国内很受欢迎的一款纯电动轿车之一,在颜值上也是纯电动轿车当中的一款天花板,那么这款车型的驾驶感受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体验一下这款车型带给我们的魅力!看到这款车的第一感觉就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流线、轿跑、科技、动感。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880/1896/1450mm,轴距是2998mm,小鹏P7前脸没有了大面积传统进气格栅,造
智舱/智驾/飞行汽车/机器人,1024小鹏科技日干货速览在今晚举办的“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公布了智舱、智驾、电驱、电子电气、智能制造、飞行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全新纯电MPV小鹏X9首发、智能驾驶XNGP、汇天飞行汽车、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等等。首先来看首次实车亮相的小鹏X9,作为扶摇架构的旗舰车型,该车定位纯电智能大七座MPV,搭载后轮转向、800
比亚迪与日野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纯电动商用车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比亚迪)和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日野)今日签署合资协议,将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来开发纯电动商用车(BEVs)。新合资公司计划于2021年在中国成立,比亚迪和日野集团各出资50%。它将结合两家公司的优势,共同开发纯电动商用车及电动车零部件,并致力于迅速实现满足客户(主要是亚洲市场)需求的理想产品。该公司将在2025年前,推出日野品牌的
小米官方辟谣与比亚迪造车呼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针对网络上流传的“小米联合比亚迪造车”的消息,日前,小米集团公关部副总经理王化在社交平台做出辟谣,称小米没有造车计划,并呼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此前,网络上曝光了疑似小米蓝天计划书,并且称其第一辆联合推出的车型为敞篷车型——青悦S1,起售价84999元,预定后用户可到小米指定的比亚迪4S店提车。更有详细报道称青悦S1将搭载三相感应电动机技术。此消息甚是
比亚迪D1申报图曝光全新设计语言/或采用单侧滑门造型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比亚迪D1的申报图,新车在造型方面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并在车辆右侧采用了单侧滑门的设计。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最大功率100kW的电动机。造型方面,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并没有使用比亚迪现有的造型,车头进气格栅的面积很小,并与细长的头灯相连,此外,下进气格栅也与雾灯区域类似导风口的造型也为整车增加了时尚与运动感。
预售29.28-33.28万元比亚迪唐DM-p开启预售6月9日,比亚迪官方宣布唐DM-p开启预售,预售价综合补贴后29.28-33.28万元,除了搭载DM-p系统外,最大亮点是采用6座布局。与此同时,唐DM-i252km尊享型同步预售,补贴后预售价28.28万元。本车特点:最新家族设计语言,不同于以往唐车型搭载DM-p系统,性能提升采用六座布局,空间优化,乘坐舒适外观方面,众所周知,比亚迪为不
比亚迪宋MAXDM-i将于今日上市预售价14.68-17.38万元寻车讯 比亚迪宋MAXDM-i将于今日上市,新车将推出5款车型,预售价区间14.68-17.38万元,将提供6座/7座可选,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51km和105km。外观设计方面,宋MAXDM-i整体设计风格与宋MAXDM相似。沿用了比亚迪家族式的DragonFace设计风格。前脸的区别在于连接“宋”字车标的镀铬饰条更为扁平,整体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6:22:41
2023-09-08 18:15:52
2023-10-22 18:53:22
2023-09-13 04:35:21
2023-09-27 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