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 23:02:55 | 寻车网
日前,李想透漏了一条重要信息“2025年,
理想汽车
销量战略目标160万辆/年,营收5000亿”。表面上看是李想野心很大,仔细分析后
发现
,是理想根本没把
比亚迪
放眼里。为何这么说?详细分析一下。
网上有人说,理想汽车今年一季度平均单车售价34万多,计算一下肯定不对。计算今年1-5月,理想总销量103840辆,
理想L8
售价33.98万,份额占比33.71%,
理想L7
售价31.98万,份额占比28.22%,
理想L9
售价45.98万,份额占比32.8%,
理想ONE
售价32.8万,份额占比5.26%。33.98*33.71%+31.98*28.22%+45.98*32.8%+32.8*5.26%=37.29万元,这还是假设理想L8/L7卖得都是最低配计算的,即今年1-5月,理想平均单车售价一定超过了37.29万元。
另外,李想提到,2025年160万辆,5000亿营收,5000亿/160万辆=31.25万元/辆,即到2025年,理想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将降低至31.25万。
单车平均售价怎么降下来?必须新增售价20-30万元车型,并大卖。
6月30日,在理想汽车成立8周年之际,理想汽车CEO李想发了一封致全体员工信,表示“到2025年推11款新车,含5款纯电车”。
11款新车都有哪些,盲猜(没有依据的猜)是这样:理想L7/8/9增程版,理想L7/8/9纯电版,
理想MEGA
,
理想L6
/L5增程版,理想L6/L5纯电版。
记得今年年初,理想汽车高管秦力洪表示,理想L7/8/9三款车的比较理想的销量是3万辆左右/月。到2025年,理想L7/8/9目标销量36万辆/年,纯电版理想L7/8/9规划目标销量也是36万辆/年,一款旗舰车型理想MEGA售价势必超过50万,假设目标销量等同于理想L9,12万辆/年。计算可知定位在20-30万级的理想L6/L5(及纯电版理想L6/L5)在2025年要承担76万辆/年的销量任务,即增程版和纯电版各要卖出约40万辆/年。
增程版还好说,理想目前卖出的车都是增程版,它有经验有优势。纯电版,要直面比亚迪的竞争。
20-30万元级纯电车型,理想规划40万辆/年的销量,真的不用考虑比亚迪的竞争吗?
比亚迪汉EV,目前售价27.18-33.18万元,比亚迪唐EV,目前售价28.28-34.28万元,目前这两款纯电车型还都没推出冠军版,推出冠军版后,粗略预计门槛将下降5万元左右,恰好都在20-30万级市场发力。比亚迪目前的规模优势已经很明显,三电系统都是自研自产,理想的纯电车和比亚迪硬拼性价比,怕是比不过。
如果理想L6/L5的纯电版今年推出,我认为理想没有胜算,但是,距离2025年还有两年。这两年,20-30万级纯电市场,会发生一些变化。
按比亚迪目前的发展势头,高端化任务交给了
腾势
、
方程豹
和
仰望
品牌,在20-30万元市场,除了汉和唐EV,似乎没有规划其它新车的消息曝光。这块市场,比亚迪可能没那么重视,这是理想的机会。
但还有一个问题,20-30万级纯电市场,是寻车网
小鹏
多年来一直紧盯且深耕的。售价20.99-33.99万的
小鹏P7
,目前月均销量还不足5000辆,新上市的
小鹏G6
将来卖得如何还不好说,理想20-30万级的纯电车型,有什么把握可以一上来就月销三、四万辆,我不敢信。
最后,一旦价格降低至20-30万元,理想还舍得给它的车配齐冰箱、彩电、大沙发吗?这可是它主攻家庭用户的核心卖点。
总得来说,“2025年,理想汽车销量战略目标160万辆/年,营收5000亿”这件事,我暂时认为极难实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
我们被很多同行投诉举报,所以上周开始暂时不能发布真实的上险量数据了,非常遗憾。我看有同行忍受不了开始有人对上险量数据(每个车企都会购买)造假,主动发布了第一周真实的上险量数据,快速纠偏。
”5月15日,
理想汽车
CEO李想在微博上这样表示。之前,包括理想、
蔚来
、智己、
阿维塔
等多个企业都会公布周交付量,这被认为是新造车企业卷到极致的表现。从周交付量,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车企的交付进度,将竞争激烈程度再次提升一个档次。
同时,周交付量对部分车企而言,也是非常好的传播手段。因为这可以将每个月一次的传播机会分化成为四次,一直可以持续引发讨论。不过,有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数据存在敏感性,而不愿意公布。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当然,也有因为销量比较差的企业,可能也不愿意公布这些数据。
实际上,这些年销售数据的统计一直在变化,比如最开始各个企业都统计的是批发量,后来改为零售量,再后来有的车企公布的是上险量。
另外,从公布的方式来看,新造车企业习惯在每个月月初第一天公布,而其他企业则会由于各种监管规定会在后续公布。不过,
比亚迪
因为销量比较好,已经将公布时间提前到了每个月第一天。此外,一些国际车企早在三年前就已经不再公布月度销量数据,而采用季度性公布的方式。另外,还有一些车企都是选择性公布。在销量好的时候就积极公布,一般销量差的时候就不再公布。
在这次周销量不再公布之后,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不解。因为数据本身其实是公开的,每个人都可以从渠道中获得。有人认为,这些举报不再公布数据的企业,可能是销量欠佳,不愿意自身的商业秘密被公之于众。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上险量按周度公布意味着从销售策略、执行到收益全过程的透明化,这意味着所有人都能看到车企的出拳速度和效果,这对于决策效率较慢、执行效率较慢的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本周甚至出现了多个版本的第二周交付数据,其中数据上都存在各种问题。
比如李想自己在线辟谣的一个版本是:在网上流传的一份“5月8日-5月14日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图。该图片显示,
小鹏
汽车销量0.61万辆,位居第一;理想汽车销量为0.58万辆,
腾势
销量为0.23万辆,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哪吒为0.19万辆,零跑为0.18万辆,
极氪
为0.16万辆,问界为0.12万辆,
合创
0.09万辆,蔚来0.07万辆,智己为0.06万辆。据李想透露,“理想汽车上周的上险量不是那份造假数据发布的不到6K,而是7K,特此纠正!”
在李想辟谣之前,其实已经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该图数据有误。而其中,小鹏汽车因为在这一周突然销量被提升至第一位,且数据超过了6,100台,被架到了火上烤。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小鹏一个月销量会突破两万辆,比现在翻四倍。“这是对小鹏的高级黑。”有该公司内部人士这样说道。
另外,这种数据造假模式也使得外界误认为这个数据是小鹏所发布。另一家企业,
智己汽车
也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了否认。智己凭借LS7这几个月交付量稳步增长,公布周交付量对其而言,也是一种良好的传播。但是虚假的数据干扰了市场,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困扰。“不排除有人在搅浑水。”有一位新造车企业人士说道。
随着整个新造车企业进入更为关键的决战阶段,其生存的舆论环境已经更加恶劣。其中,存在一些有组织的攻击。比如蔚来,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明显感到了这种变化。蔚来在近期起诉了一些营销号,并拒绝了庭外和解的方式。在最近一个月中,蔚来、小鹏等企业都在微博上开通了法务部的账号,希望以此震慑这种行为。
据了解,目前可以查到的最近的上险量为5月第一周的数据。中汽数据零售终端数据显示,在2023年5月第一周(5.1-5.7)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上险量的排名中,理想汽车以4,565辆的成绩位列第一,是排在第二位的
零跑汽车
上险量(2,152辆)的2倍。
目前,理想有L7、L8和L9三款在售车型。数据显示,4月交付量为25,681辆,同比增长516.3%;1-4月累计交付量为78,265辆,位居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榜第一位。今年一季度,理想再一次实现了扭亏为盈。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一季度营收187.9亿元,同比增加96.5%,环比增长6.4%;毛利38.3亿元,同比增加77.0%,环比增长7.4%;净利润为9.33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0.109亿元,环比增长252.0%。
与此同时,理想也对二季度提出了更高的预期。李想表示,理想销量会在2季度实现逐步往上爬坡,最终可能在6月实现交付3万辆的目标。这如果能实现,其将是首个突破三万辆大关的造车新势力。业绩指引显示,理想预计第二季度车辆交付量为76,000至81,000辆,同比增长164.9%至182.4%;预计收入总额为242.2亿元至258.6亿元,同比增长177.4%至196.1%。
而蔚来最近几个月销量受到主力车型全新
蔚来ES6
的换代,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根据官方的消息,蔚来ES6将于5月24日正式上市,5月25日起开启用户交付。全新蔚来ES6此前已在2023
上海
车展亮相,新车定位智能电动全能SUV,基于全新的NT2.0平台打造,并采用了蔚来全新家族式设计。据蔚来汽车董事长、CEO李斌介绍,全新ES6是4秒俱乐部成员,号称“无论马力还是算力,全新ES6是高端中型SUV的天花板”。
全新蔚来ES6配备零重力女王副驾,算力达1016T,还可选装拖挂套件,据介绍,新车采用了自研的双电机四驱系统,其EDS电驱系统采用电机、减速器、功率电子单元PEU三合一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前置150kW + 后置230kW电机,百公里加速仅4.5秒。除此之外,新车还采用了自研的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整车底盘系统、CDC动态悬架阻尼系统。
而小鹏目前月销量也未能恢复至万辆以上的水平。小鹏的新增量会来自其重磅新车G6。据报道,
小鹏G6
纯电轿跑SUV将于5月下旬预售,而在年中上市。该车的起售价可能会在22万元左右。作为一款主打智能的产品,这款新车基于全新SEPA 2.0扶摇架构打造,采用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和3C电芯,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2种版本可选;并配备了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工况续航高达755km,充电10分钟可实现续航300km的高效补能。
在座舱上,小鹏G6座舱内使用了全新中控设计语言,同时配备10.2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4.96寸悬浮式中控屏,搭载SA 8155全场景语音智能座舱,车机内置单颗Orin-X芯片,支持NGP高速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因而,小鹏的发力也在下半年。中国的新造车企业目前已经进入分化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各个车企将扩大市场规模都视为第一要务。包括李想和零跑CEO朱江明此前都有过相关表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明镜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上一期,我们对近期关于“理想 汽车 软件更新再现霸王条款”的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起因是理想 汽车 在OTA技术更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用户协议内容中只允许“用户同意许可协议”后才可使用车辆。随之车主们纷纷表示不满,称之为“霸王条款”。根据专家指出,理想的这一做法已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截至目前,理想官方对该事件回应的态度是“不知情”。
相关内容可以点击 理想被曝“霸王条款”是怎么回事?| 51QC观察家 进行回顾。
目前,理想 汽车 “霸王条款”负面舆情还未结束,对于车企而言,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将是其维系用户口碑的关键。
前8月理想 汽车 投诉销量比达17.23%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理想 汽车 近几个月的销量表现十分强势。
相关数据显示,8月理想 汽车 共交付9,433辆理想ONE,1-8月总交付量48,176辆,连续两个月成为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一品牌。
虽然理想 汽车 仅有理想ONE一款车型在售,但理想 汽车 却仅依靠一款车型,用时20个月累计交付量超过8万辆。
差评多为服务问题
随着销量的走高,车企服务及车辆存在问题逐渐显出。据车质网数据显示,理想 汽车 今年1-8月的投诉量由去年同期的“零投诉”飙升至83宗。由于理想 汽车 仅有理想ONE一款车型产品,因此其今年1-8月的投诉销量比表现要差于同期所有纯电动和增程式车型。
从其具体投诉问题来看,大部分投诉集中在服务问题中,“隐瞒车型信息”成为消费者抱怨的焦点,部分车主反馈理想 汽车 隐瞒新款车型上市的信息,导致部分车主在新车上市前几天购买了老款车型,认为理想 汽车 存在“销售欺诈”。
此外,理想 汽车 在座椅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理想ONE车主向车质网反馈,理想ONE车型座椅坐垫偏硬,座椅靠背的支撑性和包裹性不足,导致驾驶的时间稍长一些就会腰酸背痛,认为存在设计缺陷。但厂家针对座椅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却是付费升级,引发车主不满。
创始人李想曾表示,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但现实中从理想 汽车 针对车主抱怨的回复情况来看,显然对车主是不够重视的。当车企虚心接纳用户反馈,把用户投诉的问题放大,并不断改善,才能够在用户主导的时代,赢得用户的信赖。
主流造车新品牌口碑情况
如今,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主流造车新品牌保有量增长,不单单只是理想,其他主流造车新品牌一些关于车辆投诉问题也随之增多。
据车质网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有销量数据的造车新品牌共22个,除去爱驰 汽车 、极狐、赛力斯、国机智骏、创维 汽车 和岚图 汽车 因累计销量低于3,000辆而不计入排名外,其余16个的主流造车新品牌投诉量累计达541宗,较去年同期暴涨约5.5倍。
其中,特斯拉中国其投诉量的涨幅要更高,同比暴涨了27.7倍。据车质网数据显示,特斯拉品牌的典型故障问题主要集中在“车身共振”。
哪吒 汽车 投诉销量比数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出现了明显的增加,投诉销量比表现有所转差。在其故障问题中出现了“刹车失灵”。
欧拉 汽车 投诉销量比数值有明显降低,大部分投诉集中在欧拉黑猫车型,投诉故障问题多与车身附件及电器有关,如“影音系统故障”、“车内异味”等。不过,欧拉在服务问题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典型的就是“系统升级问题”,涉及到的车型为欧拉iQ,具体表现为车辆进行OTA升级后续航里程下降,充电时间变长。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车主提出的抱怨和诉求,欧拉厂家重视程度很高,今年1-8月的投诉回复率达到了100%。
事实上,造车新势力在努力实现产品进步的同时,如何对服务水平进行提升也是一大关键。对于一些投诉量较高的品牌,要做到“把用户放在第一位”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品牌口碑需要细水长流,随着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积极回应用户诉求,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才能在多品牌竞争中抢占用户心智,赢得用户的信赖。
*综合整理:51QC我要 汽车 网
理想确认:2年后销量160万辆,不拿比亚迪当回事了?日前,李想透漏了一条重要信息“2025年,理想汽车销量战略目标160万辆/年,营收5000亿”。表面上看是李想野心很大,仔细分析后发现,是理想根本没把比亚迪放眼里。为何这么说?详细分析一下。网上有人说,理想汽车今年一季度平均单车售价34万多,计算一下肯定不对。计算今年1-5月,理想总销量103840辆,理想L8售价3
新能源购置税新政出台李想:2025年要卖160万辆/年易车讯6月21日,李想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团队完成2025年公司的战略目标就没有任何借口了。160万辆/年,5000亿营收,2026年初验证!”其实早在2021年初,媒体就曝光了理想汽车一封内部邮件,内容为理想汽车2025年的战略目标:“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按照理想汽车的规划,
理想汽车的尴尬:销量大增,投诉销量比也水涨船高上一期,我们对近期关于“理想汽车软件更新再现霸王条款”的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起因是理想汽车在OTA技术更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用户协议内容中只允许“用户同意许可协议”后才可使用车辆。随之车主们纷纷表示不满,称之为“霸王条款”。根据专家指出,理想的这一做法已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截至目前,理想官方对该事件回应的态度是“不知情”。相关内容可以点击理
理想确认:2年后销量160万辆,不拿比亚迪当回事了?日前,李想透漏了一条重要信息“2025年,理想汽车销量战略目标160万辆/年,营收5000亿”。表面上看是李想野心很大,仔细分析后发现,是理想根本没把比亚迪放眼里。为何这么说?详细分析一下。网上有人说,理想汽车今年一季度平均单车售价34万多,计算一下肯定不对。计算今年1-5月,理想总销量103840辆,理想L8售价3
理想月交付破三万,中国豪华品牌的新标杆?理想汽车,这个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的品牌,近日又传来了令人惊喜的消息:2023年6月,理想汽车月度交付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2575辆,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最快完成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的品牌,也是新势力中最0快完成月交付量1万,到2万,再到3万的品牌。同时,理想汽车成为继奔驰、宝马、奥迪和特斯拉后,在中国市场月销量突破三万辆的豪华品
理想确认:2年后销量160万辆,不拿比亚迪当回事了?日前,李想透漏了一条重要信息“2025年,理想汽车销量战略目标160万辆/年,营收5000亿”。表面上看是李想野心很大,仔细分析后发现,是理想根本没把比亚迪放眼里。为何这么说?详细分析一下。网上有人说,理想汽车今年一季度平均单车售价34万多,计算一下肯定不对。计算今年1-5月,理想总销量103840辆,理想L8售价3
网传理想明年销量预测80万辆,到底是飘了还是真有实力?蔚来、小鹏、理想作为头部新势力品牌,外界经常将他们称之为“蔚小理”,之所以有这样的叫法是因为这三家在销量和影响力上都是新势力品牌中的佼佼者。细看之下也可以发现,“蔚小理”之间曾经的格局也是蔚来是老大,小鹏次之,理想则排在了最后。但是,从目前这三家新势力品牌各自的表现来看,理想汽车已经形成了断层式领先,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
新能源车市场真的“拐点”已到?|汽车产经撰文|黄持编辑|Clink出品|汽车产经刚过去的7月,销量创下新高的理想ONE在北京卖出了438辆,同比增长41.6%。按省份算,是理想ONE第7大区域市场,在北京的新能源车销量榜中也进入了前十。而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不同的,是理想ONE在北京市场只能使用燃油车指标上牌。在北京,一张燃油车号牌有多难获得,所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05:42:57
2023-11-17 23:16:10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