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 02:59:52 | 寻车网
前段时间我的车拿去喷漆了,便借了亲戚的XR-V来用了几天,这辆XR-V还是个早期版车型,搭载的是1.8L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动力表现一般,但是在城市里开着动力也挺够用了。而且这辆车已经用了7年了,目前跑了10万公里,整体感觉各方面都还挺好的,而且期间也没有出过什么故障,只不过现在增购了一辆电动车,这个车就基本闲置了,所以才能借我开几天。
当年这辆XR-V的价格落地接近18万元,但按照当时拿着这个预算选车,似乎XR-V也是比较多人选择的车型,销量表现较高,而且也比较适合女士使用。而到了现在,各种电动车、国产车迅速崛起,当时价格坚挺的合资车现在也不得不在价格上作出让步。结合终端优惠,现在XR-V的起售价都已经跌破10万元了,今天懂哥就来跟大家推荐几款,尺寸不大,在城市里开着灵活小巧,而且油耗低,各方面都体验不错的合资SUV车型。
丰田 锐放
指导价:12.98-18.48万元
经销商优惠:1.8万元左右
丰田
的锐放和
锋兰达
是继C-HR之后再近乎相同价位区间推出的新产品,一方面是C-HR确实太过于个性,而且后排的空间比较压抑,对于咱们国内的家用车用户来说,后排乘坐感受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丰田便引入了锐放和锋兰达两款车,首先在外观设计方面采用了更符合
大众
审美的方案,座舱内部也拥有更敞亮的采光和更舒适的乘坐感受,因此大家对于锐放和锋兰达的关注度显然要比之前的C-HR要高不少。
锐放和锋兰达两款车属于双胞胎车型,目前来看锋兰达起售价格更低一些,而锐放虽然贵了几千元,但全系标配了主动安全系统。因此对于双胞胎车型,大家还是看当地具体的优惠和配置差异选择即可。锐放的外观设计感觉与荣放的整体轮廓有些相似,不过前脸部分设计更偏向圆润,中间大面积黑化的中网,让它显得更年轻化。从C柱到车尾的部分,这里与荣放的轮廓很相似,包括尾灯的造型等。
锐放的内饰部分就与
卡罗拉
比较类似了,整个中控台和空间,都与卡罗拉相仿,不过作为一款SUV,它的头部空间还是要比轿车宽裕不少。锐放的车身尺寸并不大,不到4.5m的车长,不管是对于新手司机还是女士,在城市里开着都没啥压力。动力方面,锐放搭载了2.0L纯燃油和油电混合动力两款动力,两款发动机与同级别车型相比油耗经济性都很好,2.0L纯燃油WLTC油耗比XR-V还低,如果是油电混合车型,油耗更是低至3毛一公里。
本田 XR-V
指导价:13.29-15.29万元
经销商优惠:3万元左右
早期合资车小型SUV市场中产品并不多,
缤智
和XR-V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市场的突破口,并且获得了市场的认同,一直以来都是紧凑型SUV销量和保值率排行榜中稳坐榜首位置的产品。当时SUV风潮刚刚掀起,因此很多正准备买卡罗拉、
轩逸
等车型的用户都会去考虑缤智、XR-V这类产品,一方面是空间更实用,另一方面是这两款车的设计风格也确实很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这些都是XR-V和缤智的销量基石,从问世至今XR-V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20万。
在去年陆续换代更新的CR-V、缤智和XR-V等车型,上市不久就有了较大的终端优惠,这确实是有点出乎意外的事情,可能也是国产车“火力”太猛,让合资车不得不在价格上迅速让步,以保障其市场地位。国内销售的XR-V采用了亚洲版造型,整体轮廓与上一代车型相似度较高,前脸部分线条感觉更平和了一些,大灯内部的线条与中网顶部的镀铬线条相连,大灯熏黑并且灯腔内部细节丰富,XR-V的设计感依旧很年轻。从侧面来看,C柱溜背线条更动感,车身高度降低,但离地间隙增高,并更换了18寸轮胎。
新款XR-V中控同样采用了全新设计风格,在用料和设计感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提升,中控多媒体搭载了Honda CONNECT 3.0系统,功能丰富并且支持手机互联。我认为论内外设计,我觉得XR-V是要比锐放更有吸引力。动力方面,XR-V全系搭载了L15系列1.5L燃油发动机,配合CVT变速箱,虽然在城市中开着还是挺轻快的,但高速上体验,相比2.0L的锐放还是有些差距。油耗方面同样不用担心,综合下来成本在5-6毛一公里,保养费用也相当便宜,小保养自己买材料不到300元就搞定了。
起亚 智跑ACE
指导价:13.98-15.78万元
经销商优惠:2.2万元左右
虽然相比两田来说,韩系品牌在国内还是比较冷门,但其实韩系车的优点还是挺多的,首先它们都有着超前的设计风格,尺寸比日系更大,动力数据也比较突出,其次是韩系长期都有着较大的终端优惠,那么不到12万起售的合资紧凑型SUV中,
智跑
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款车。我们先来看看智跑的车身尺寸,长宽高比上文所述的锐放、锋兰达以及XR-V、缤智这4款车都要更大,轴距2640mm与锐放、锋兰达相同。
如果在今天推荐的这三款车中,选颜值最高的一款,我个人会把这一票投给智跑。整体设计风格感觉更加大气,异形的中网格栅与大灯组合成一个整体,下方两侧獠牙的设计也更突出了它的运动感,车身侧面线条工整、简洁,车尾层次丰富的尾唇和双出排气,智跑的设计我觉得细节和层次都更加丰富。内饰部分也同样如此,贯穿式的出风口,与梯形的悬浮式多媒体屏,视觉效果就比前两款更有冲击力。即便是入门版车型,皮质座椅和皮质方向盘智跑都已经安排上了。
乘坐空间部分,智跑的空间表现也有一定的优势,平直的车顶流线搭配更垂直的尾门玻璃,这对于座舱和后备箱的空间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动力方面,智跑搭载了2.0L与1.5T两款发动机,传动系统分别匹配6AT和7DCT。很多人说WLTC油耗到底有啥用,咱们从横向对比来看就更加方便了,2.0L的智跑WLTC油耗为百公里7.3L,比2.0L锐放的WLTC百公里油耗高了1.14L,并且最高功率也不及2.0L锐放。虽然油耗“打”不过,但智跑全系搭载了四轮独立悬架,这一点是比锐放和XR-V的后桥扭力梁更
优胜
的方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懂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上海
车展开幕首日,我们看到了一堆新能源车的集中亮相。
在这堆车型之中,国产车型的占比非常高,而以往备受关注的主流合资品牌,在20万、30万级别的市场中投放的车型,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热度。正如车展开幕之前的猜想一样,消费者现在相比于合资车型的新车,更期待国产品牌给他们带来惊喜。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次上海车展,国产车的表现确实不俗。我们看到了业界对于合资车以往的热情褪去,也看到了国产品牌展台被团团围住甚至来晚只能站在很远处“收听”发布会。国产新车不少,合资品牌来来回回还是那些车,没什么新鲜感,这就是本次上海车展的一个缩影。
而且,也像去年我们所预料的一样,在顺利拿下15-20万级别市场之后,今年的国产汽车品牌开始向30万级别和以上价位的市场,开始了试探。国产品牌正在“冲击”,合资品牌正在“守擂”。
这次车展,国产、合资,各自都表现如何?
车展首日,国产新能源主要战场在30万级?
上海车展首日,我们看到了诸多国产汽车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上市和亮相,它们,都很统一的瞄向了一个更高阶的市场,都想迈进30万元这个级别。去年,卖过30万元的国产汽车产品,有,但是不够多。
而今年,有更多的品牌准备让消费者花30万以上的价格去选择一台国产新能源。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问题,15-20万级别的市场,国产车在去年能够拿下,说明在这个价位级别的市场里国产车值这个价,消费者认可,所以才有了去年新能源市场的“繁荣”。这么说吧,去年国产新能源的成功,有一半也是因为合资车的拉跨所导致的,具体就不展开列举车型了,总之有那么几款曾经主流的车型,去年我们几乎都听不到关于它们的消息。寻车网
以至于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的部分企业,例如没有什么新技术、新产品的品牌展台,早已经变成了“展销会”,当地的销售人员也早已进入展台。或许是在车展之前,公布的车展方案没有过多的看头,这些合资企业展台关注度都不算高。
今年,关注度较高的,是国产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品牌、车型。有
比亚迪
的
腾势
、
仰望
;有
奇瑞
的iCAR、星纪元等等,大部分国产主流车企都有了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高端、豪华或者超豪华品牌。
今年国产品牌迈进30万级别,挑战的难度会比去年大很多。即将要面对的,是二线豪华品牌、一线豪华品牌的汽油车产品,而今年,差不多也是它们新能源发力的时候了。沉寂了几年之后,尤其是一线豪华品牌,
奔驰
在今年带来了EQE SUV、EQE AMG、EQG概念车、
迈巴赫EQS SUV
;
宝马
集团的四大品牌带来了宝马i7 M70L、宝马XM Label Red限量版、宝马M760Le,以及MINI Concept Aceman、
劳斯莱斯
Spectre
闪灵
等。
这些豪华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不能对现有的国产电动车产生多大的影响,毕竟价格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们起到了豪华品牌电动车“标杆”的作用,让消费者重新意式到,在30万级别甚至更高阶的选择上,它们的产品仍旧会有着更好的体验感。
合资品牌的豪华车市场格局,目前是这样,30万-50万级别有燃油车守着,更高价格的市场开始用新能源车渗透。接下来,国产新能源品牌30万以上走高端的产品,是要和豪华品牌的燃油车抢市场的。
国产车真正崛起?合资车已经衰落?
车展上,看似热闹的国产车展台,似乎我们看到了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也感觉到了合资车型暂时的衰落。同时,这次车展上,我们还发现了国产品牌走向高端存在的两个共通点,和一个客观的问题。
首先,国内车企,在品牌化建设的道路上仍旧有待提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在车品的某些细节方面,例如做工、设计、用料上还是存在差距,需要再精益求精;之后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在30万级别开始,合资车更好的观念,这部分消费者的心中还是很根深蒂固的。
以上前两个点,是目前国产汽车品牌以及国产汽车产品的共性,它们在品牌建设层面都有着自己的薄弱环节;而且,国产品牌的高端化刚刚起步,除了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之外,没有任何品牌附加值来撑起它的溢价能力。像比亚迪集团,仰望、腾势、奇瑞集团iCAR和高合品牌等,这届车展上的表现都足够抢眼,价格不低、新车不少,但它们都需要共同面对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能把自己的高端化保持住?
作为消费者和汽车行业从业者来看,现在国产高端品牌“多点开花”的态势,不一定是一件好事。30万级以上的市场,容量有限,容不下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自己的高端品牌,就像为什么一线只有BBA,其他的都是二线豪华一个道理。
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刚刚起步,疲软、抗风险能力低,如果想长期、稳定的发展高端化,势必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花时间培养品牌文化给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来看,以上提到的国产新能源品牌中,只有比亚迪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
然后做工、用料、质感层面这些不好客观评价的东西,因人而异;我可以承认国产新能源的技术现在做的确实好,但我还是更喜欢看合资车的设计,尤其是颜色的搭配、材质的选择,这些方面它们做的确实会更好一些。
只能说,现在的国产新能源品牌冲击高端,并非是一次“短跑”,而是一次“长跑”,前期冲的猛不见得后期就能跑的远。而且,一二线的传统豪华品牌,今年就已经有开始在新能源市场发力的品牌,奔驰、宝马的新产品都已经和三年前有了质的变化,而且车型越来越重磅。
要说
沃尔沃
、
雷克萨斯
、
凯迪拉克
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方面已经远落后于国产品牌,确实不可否认,这次车展上展台也比较冷清。但国产新能源高端化,想绕过它们没那么容易,即便没什么新车,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也会犹豫一下“一个高端国产品牌,和一个有优惠的二线豪华品牌,该怎么选”,信我,肯定会有这种消费观念。
今年,我们看到了国产品牌高端化的成功吗?
看到了一部分品牌发起新能源高端化的挑战,但能不能成功?算不算成功?谁成功了?可能要等到今年的广州车展或者
北京
车展才会有一个明确答案。至于合资品牌的衰落,其实今年在车展前就已经有了一些迹象,而车展,只是印证这些想法,显然主流的合资品牌,尤其是高端品牌,新能源的产品力从今年开始逐渐回归正轨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完成弯道超车,强大的技术开始下放。以紧凑型轿车市场为例,采用DM-i混动技术的 秦PLUS冠军版售价与市场上燃油车价格持平,这让传统燃油车品牌,尤其是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的价格也再次下探。今天,我们就来看几款10万元左右的紧凑型轿车。
秦PLUS DM-i冠军版
官方售价:9.98-14.58万元
第一款车自然是目前紧凑型轿车销量最多的秦PLUS,自从其DM-i冠军版以9.98万元的起售价发布以来,彻底颠覆了插混车型以往的高定价。而与传统燃油车相同的售价,同时具备纯电续航和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在电动机加持下性能、动力平顺性表现较为出色,深受消费者的认可。
秦PLUS DM-i冠军版搭载的插电混动系统由骁云-插混专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EHS机电耦合单元、高容量电池组组成。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最大扭矩135N·m。不同纯电续航车型驱动电机功率也有所区别,55km纯电续航车型驱动电机功率为132kW,扭矩为316N·m,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7.9s。120km纯电续航车型驱动电机功率为145kW,扭矩为325N·m,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7.3s。
朗逸新锐
官方售价:9.399-10.999万元
有着“德原朗”之称的
朗逸
,作为中国市场特供车,率先推出售价更低的朗逸新锐系列,目前还有2万元官方优惠。虽然其依旧是以朗逸命名,但新锐系列相比此前朗逸车型在设计、车身尺寸、配置等方面都有所变化。朗逸新锐采用星空前脸设计,大尺寸下格栅采用点阵式设计,与朗逸上中网星空格栅设计进行区分。
朗逸新锐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561mm、1740mm、1494mm,轴距为2651mm。相比朗逸车长减少117mm,车宽减少66mm,车高升高20mm,轴距减少37mm。动力方面,采用
大众
经典的EA211 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最大扭矩141N·m,匹配的是爱信6AT变速箱,动力系统可靠性、平顺性、燃油经济性都有不错表现。虽然朗逸新锐产品力比不上秦PLUS DM-i,但有着大众LOGO加持的它,配合10万元左右的售价,依旧很有吸引力。
吉利星瑞
官方售价:10.87-14.57万元
紧凑型轿车的定位却拥有中型车的空间体验,这应该是吉利
星瑞
最大的优势所在。同时,得益于吉利全新的家族设计,让吉利星瑞颜值到位,“小
沃尔沃
”的称号,也让它拥有商务车的气质。无论是家用还是商务用车,吉利星瑞都可胜任。
除此之外,此前的吉利星瑞全系标配2.0T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140kW,最大扭矩300N·m。现如今,吉利星瑞也推出了1.5T车型,售价也下探到10万元左右。1.5T四缸发动机性能并没有比2.0T发动机弱多少,其最大功率133kW,最大扭矩290N·m,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马自达3昂克赛拉
官方售价:8.99-18.99万元
有着“东瀛
宝马
”之称的
马自达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似乎并不顺利,从
一汽
马自达与
长安
马自达合并,到马自达3昂克赛拉全面降价,当年那个坚持“ZOOM-ZOOM”驾驶乐趣的马自达,在销量面前也不再对价格坚守。不过,创驰蓝天技术(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底盘)、加速度车身矢量控制系统、压燃汽油发动机等技术,现在依旧如数家珍。
马自达3昂克赛拉有着很高的驾驶乐趣,之所以降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即便是价格较高的2.0L压燃发动机车型,其性能比目前主流1.5T发动机也要弱上一些。其二就是在新能源领域的空白,混动车型兼顾性能、燃油经济性、平顺性的优势,让马自达3昂克赛拉在家用轿车领域彻底落后。不过,驾驶乐趣依旧是马自达3昂克赛拉的优势所在,10万以内的起售价也相当有诱惑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car东西,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产品牌汽车已经发展起来了,为何大多数人还买合资车?国产车哪里进步了,是发动机进步了,还是变速箱进步了,底盘讲究点的找外国技术团队调校,不讲究的自己调校,进步就是整一些电子元件上去,谁都知道电子产品更新淘汰快。把车搞的花里胡哨的,年轻人买车,反正花的是他老子的钱,开几年不喜欢,就换,真正务实的中年人,绝大部分都买合资车,这些人曾经也都是国产车第一代车主,也是被国产车坑的最很的一代车主。
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上海车展开幕首日,我们看到了一堆新能源车的集中亮相。在这堆车型之中,国产车型的占比非常高,而以往备受关注的主流合资品牌,在20万、30万级别的市场中投放的车型,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热度。正如车展开幕之前的猜想一样,消费者现在相比于合资车型的新车,更期待国产品牌给他们带来惊喜。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次上海车展,国产车的表现确实不俗。我们
这三款性价比不错的合资SUV,售价直逼国产短短两三年时间,国产汽车的快速崛起,打了许多合资品牌一个措手不及,想要在家用汽车上和自主品牌竞争,只有两条出路。降价or升级,亦或者两者同时进行。今天咱们就来看看三款高性价比的合资SUV,且其售价已经与自主品牌的同级车型相差无几。第一款:雪佛兰创酷参考价:8.99-10.89万在小型SUV领域,竞争激烈程度其实并不亚
国产轿车难堪大任?这几款自主轿车,大多数合资车还真卖不过说起自主品牌,很多网友的反应都是SUV很强,轿车太弱,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基本上是难堪大任的,而且有很多自主品牌厂商看到国产轿车销量一直不好,所以主动放弃轿车产品线,专注发展SUV产品,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很多自主品牌都像Jeep、路虎一样,成为专注发展SUV产品的品牌和车企。当然整体很弱的情况,是当前自主品牌轿车的一
哈弗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哈弗汽车属于国产车。哈弗是长城汽车旗下子品牌,成立于2013年3月29日,以SUV车型为主的哈弗品牌与长城品牌并行运营,使用独立的标识,独立的产品研发、生产、服务等体系,主营SUV生产及销售业务。旗下包含H系、F系、M系三个车系。在长城品牌SUV的销量,哈弗占大部分比例。旗下车型哈弗H6取得累计66个月SUV销量第一成绩。哈弗作为长城赛弗的继任者,在长城S
10万内买丐版合资车,不如选这几款国产车,配置足空间大还省油如果我们购车预算在10万元之内的话,买合资车其实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你基本只能买到丐版车型,里面要啥啥没有,开着毫无品质感。而这个购车预算,买自主品牌车型才是更好的选择,配置足,性价比还高。下面,小编就推荐几款10万内就能拿下的国产品牌车型,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1、 长安逸动PLUS指导售价:7.29-10.39万
了解国产车和合资车的保养费用请进!!!急具体的要看品牌了,不能单就合资和国产去比较。像比亚迪F3,小保要150,大的要210,奇瑞的车也差不多。其实品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车型的市场保有量。像捷达为什么保养便宜,就是因为市面上捷达太多了,保有量太大了,维修点亚相对较多,所以保养才会便宜。你选车的时候不妨调查一下所选车辆的保有量合资国产价,每里5毛,保养不到3百,这些SUV才9万起!
这三款国产车,两款不到10万就开走买车你最注重什么?有人注重动力总成,马力要足,有人在意驾乘体验,配置要丰富,还有人在意驾驶乐趣,牌子不重要,开着舒服才是最重要的……而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买车第一关注的还是颜值。虽然无数老司机都说过买车不能只看“脸”,但是看各大车企推出的新品,就不难发现这还是一个“看脸”的社会,实力派想要站稳脚跟,也一样要提升颜值。而要说到颜值,这里就有三款国产车,不到1
2023-09-13 04:35:21
2023-09-08 18:15:52
2023-10-01 05:17:46
2023-10-22 18:53:22
2023-09-13 11:11:48
2023-09-21 05: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