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 06:35:48 | 寻车网
8月8日,
理想汽车
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相当炸裂。在二季度中,理想汽车向用户交付新车86533辆,同比增长201.6%。同时,二季度营收达到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
无论是交付量还是营收,理想汽车在二季度中都完成了同比增长超200%的优异成绩,这个表现不仅让理想稳坐新势力的第一把交椅,即使放眼整个国内新能源市场也相当抢眼。
季度交付量向10万辆迈进
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依然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也并不是每个车企都能借势腾飞,像“蔚小理”中的
蔚来
和
小鹏
,上半年的表现就比较打眼。相比之下,理想汽车连续推出的几款L系列车型都成了爆款,使其交付量得以不断攀升。
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二季度累计交付量为86533辆,同比增长201.6%,环比一季度增长64.6%。并且,理想汽车已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在7月初完成了品牌的第40万辆车交付,成为国内首家达成40万辆交付的造车新势力。
展望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的月度交付量将在3万辆基础上继续增长,季度交付量预计达到100000辆至103000辆,同比增长277.0%至288.3%。
为了保持持续的交付增长,理想也住多维度做了准备。
在产品方面,理想汽车在6月正式官宣了首款纯电超级旗舰车型
理想MEGA
,新车将于年底发布,明年开始向用户交付。理想MEGA将搭载理想“双能战略”最新成果,在豪华品牌细分市场形成巨大竞争力,理想有信心将MEGA打造成为50万以上的新爆款。届时,理想汽车将形成“纯电+增程”双技术路线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度。
产能方面,理想汽车
北京
绿色智能工厂的生产资质已于7月正式获得工信部批准,具备生产条件。北京工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升级。理想方面表示,第三季度
理想L8
和
理想L9
的交付目标是每月过万辆,理想 L7将挑战每月1.5万辆的交付目标。
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今年以来理想汽车也在持续拓展门店网络规模。截至7月31日,理想汽车共拥有337家零售中心,覆盖128个城市,并于222个城市运营323家售后维修中心和授权钣喷中心。
理想汽车表示,随着销售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纯电领域加速落地,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空间,到四季度将挑战月交付4万辆的目标。
完成千亿营收目标问题不大
去年年底,李想曾提出在2023年完成“千亿营收”的小目标。以当时理想汽车的表现,这个目标似乎有些宏大,但从今年理想汽车的表现来看,完成千亿营收的目标基本上是手拿把攥了。
财报显示,理想汽车二季度营收达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环比增长52.5%。其中,第二季度车辆销售收入为279.7亿元,同比增长229.7%。
并且,相较于很多新能源车企“卖车亏钱”的表现,理想汽车在盈利能力上也相当出众。
理想汽车二季度毛利达62.4亿元,同比增长232.0%,环比增长62.8%。二季度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均快速攀升,分别实现16.3亿元、23.1亿元,同比均扭亏,环比分别增长301.3%、147.4%,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理想汽车第二季度毛利率稳中有增,达到21.8%,第一季度为20.4%。同时,自由现金流提升至96.2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储备达737.7亿元,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断深化研发投入奠定基础。
在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将继续走高后,理想汽车三季度营收也相当看好,预计收入总额在323.3亿元至333亿元,同比增长246%至256.4%。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已经完成了474.4亿元的营收,如果按财报预计的三季度最低收入323.3亿元计算,在四季度之前理想汽车今年营收将达到797.7亿元,再加上年底冲量的效果,今年千亿营收目标基本问题不大。
持续保持技术和智能化投入
作为一家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的爆火一方面在于其对消费者喜好的精准把握,一方面是其在技术和智能化上不断投入和研发,使产品力一直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准。
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为24.3亿元,同比增长58.4%。按照规划,理想汽车的整体研发费用率将继续稳定在10%左右。
理想汽车表示,截至7月底,理想L系列车型累计交付超过20万辆。在开发L系列车型底盘时,为了将空气悬架从百万级别豪华车专属转变为可供更多家庭使用的技术,理想汽车建立了南北两地研发中心,全栈自研了理想魔毯空气悬架™智能化系统。目前已交付的理想L系列车型中,有90%以上配备了理想魔毯空气悬架™,理想汽车也因此成为全球空气悬架车型销量最大的汽车品牌。
同时,基于“双能战略”,理想汽车不断深化在智能、电能领域的布局。
6月,理想家庭科技日公布了在智能空间、智能驾驶和高压纯电平台实现的重要技术突破。理想汽车以Mind GPT为核心的理想SS智能空间和理想AD智能驾驶同时进入大模型时代,并且支持5C充电的理想800V高压纯电平台则将开启充电速度的5G时代。
为了让智能座舱的交互入口“理想同学”更聪明,研发团队基于Mind GPT认知大模型,和1.3万亿个token基础上的大规模训练,将智能语音助手的知识储备水平提升到和人类高质量知识的总和相当。同时,理想汽车城市NOA功能迈入关键落地阶段,截至今年6月自动驾驶训练里程已经突破6亿公里。
目前,理想汽车已成功在
上海
和北京开启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A内测,在北京完成了首批城市NOA和通勤NOA的试驾活动。下半年,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内测区域将逐步增加,计划年底前向全国100个城市推送,通勤NOA功能也将向早鸟用户开放。
而为了即将推出的纯电产品,理想汽车基于自研的800V高压纯电平台打造了5C纯电车型,可实现最优性能“充电12分钟,续航500公里”, 有效解决充电速度慢、长途充电难两大难题。
除了在车端打造更强的超充性能,理想汽车还在推进充电网络布局。2023年底理想超级充电站的数量将超过300个,到2025年,高速沿途理想超级充电站的平均间隔将小于100公里,每站每小时可以服务9至20台车,运营和补能效率均与燃油车看齐。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V世纪,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
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1.2022年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达46%
在日前举办的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表示,2022年燃油车L2级的辅助驾驶技术搭载率为3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远高于传统油车达到了46%。他预测,智能制造与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变革会在未来带来产业生态重构,汽车将从交通工具演化为城市中的重要节点,进一步重塑未来汽车行业的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曾表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达到22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了46.2%。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国内高阶辅助驾驶搭载率将达到70%。关于辅助驾驶,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提出了 L0至L5的6个自动驾驶等级,其中L0级自动驾驶为无自动化,L5级自动驾驶指完全自动驾驶,而目前业界主流水平大多处于L2级别。
2.韩系车国内市占率仅剩1.6%
2022年,对于韩系品牌而言又是艰难的一年。现代汽车集团承担着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但不管是北京现代、起亚还是再次重回市场的捷尼赛思,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越来越不乐观。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KAMA)发布的最新报告,2022年韩系车在华销售疲软,但海外市场表现良好。
数据显示,韩系车在墨西哥(12.0%)、美国(10.7%)、巴西(9.7%)、欧洲(9.4%)、东盟(4.6%)的市占率同比增长,而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跌至1.6%。曾几何时,北京现代曾创造年销百万的成绩,而起亚巅峰时刻也达到了70万辆,但自2017年开始,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开始逐年下滑,起亚、现代的日子一年比一年难过。
3.欧盟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正式生效
日前,欧盟理事会批准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正式生效。根据欧盟理事会此前批准的法规,从2035年起欧盟境内将禁止销售非零碳排放的新燃油车,不过在德国要求下,使用碳中性燃料的新燃油车有望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
有分析认为,这项新规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提案的重要部分,将助力欧盟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推动欧洲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发展。
4.一汽-大众第2300万台动力总成下线寻车网
一汽-大众第2,300万台动力总成EA211 1.5T Evo2发动机已经在长春基地下线。目前,一汽-大众拥有长春、成都、青岛、佛山四大动力总成生产基地,产品类型涵盖EA211发动机、MQ200传动器、MEB动力电池等主流产品。
据了解,一汽-大众自今年起,将在ID.4 CROZZ和ID.6 CROZZ之外新增ID.7 VIZZION等全新纯电动产品,并将持续深耕纯电和混动领域,通过全新开发的技术路线及数字化创新手段,在发动机、动力电池和电驱产品上持续发力,逐步实现全系品牌混动化。
5.蔚来两个新品牌或明年推出
蔚来将推出新的子品牌涌入大众化汽车消费市场的消息流传已久,近日蔚来官方终于透露了关于子品牌的更多消息。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秦力洪透露,“阿尔卑斯”和“萤火虫”都是内部的项目代号,并非品牌名称。“阿尔卑斯”将主要面向中端市场,“萤火虫”则是尺寸更小的车型。这两个品牌或将在明年年底与消费者见面。
集团化、多品牌是当下车企常走的长期发展战略,这在传统车企中十分常见。但对造车新势力来说,尚未有一家形成了集团化、多品牌发展的规模。从李斌和秦力洪透露的信息来看,蔚来或许会在明年底形成三品牌共同发展的景象。李斌此前也曾表示,不会一个品牌同时拥有几万、十几万以及几十万的车型。当然,多品牌的“坑”也不少,所需要的资源也十分庞大,那么蔚来能否成功?
6.极氪首款轿车曝光
网上传出了一组极氪首款三厢轿车(代号CS1E)的路试谍照。根据此前公布的新车规划显示,这车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交付,预计起售价在20万元左右。路试车的车顶配有激光雷达,采用了无框车门和分体式大灯,车尾是溜背式造型。有消息称,极氪CS1E的设计有别于此前推出的车型,将成为首款极氪品牌独立设计的车型。
目前20万元级别纯电动轿车市场被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精准拿捏,要想从中争得一席之地,极氪CS1E除了必须在产品力上下足功夫外,最终的定价也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
7.续航或超1千公里,理想首款纯电MPV曝光
理想汽车的首款MPV再次被曝光,最快会在年内正式亮相,据说最大续航里程超过一千公里。从谍照来看,车头采用了类似子弹头的流线型设计,引擎盖凸起的造型应该是重度伪装车为了掩盖特征曲线采用的惯用手法。车尾是比较平直的设计,细节方面暂时还不得而知。
另外,这次曝光的测试车并没有搭载激光雷达,而此前的预告图是有激光雷达的。也就是说,这车可能会和现款L系列一样,将提供Pro和Max版本可选。根据此前爆料,新车将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采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按照理想申请的商标以及尺寸序列来看,这款MPV有可能会被命名为M9。
8.smart精灵#3有望年中上市
在2023上海车展上,smart精灵#3首发亮相,将推出普通版和高性能的BRABUS版车型,预计6月份上市并同步开启交付。而近期,有消息称这款车的售价或超过21万元。外观方面,它沿用了来自精灵#1的诸多设计元素,同时拥有更加圆润的线条。车侧保留双色车身,车身线条也更加舒展。
内饰同样采用了家族式设计理念,12.3英寸多媒体触控屏内置高通骁龙8155芯片,搭载“灵感星球”smart OS全场景数字生态车机系统。动力部分,普通版车型将搭载单电机,最大功率200kW,BRABUS性能版则采用双电机,最大功率315kW。根据车型配置不同,提供500公里、510公里和540公里三种可选。
9.哈弗全新硬派SUV或定名“翔龙”
哈弗品牌执行副总经理乔心昱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今年下半年,哈弗会再推出两款龙序列的车型,其中一款是硬派越野车型。”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查询后,我们发现了“哈弗翔龙”的身影,推测哈弗将要推出的硬派越野车可能会被命名为“翔龙”。
龙序列的诞生将进一步丰富哈弗在SUV领域的产品类别,而硬派越野车型的加入将增加龙序列的产品实力。毕竟在硬派越野车的研发方面,长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0.兰博基尼首款插电混动超跑售罄
据外媒报道,兰博基尼在3月份推出了首款插电式混动超跑Revuelto,定价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13.84万元)。在近日接受采访时,兰博基尼首席执行官Stephan Winkelmann表示这款新车目前已被订购一空,消费者的购买力令人“难以置信”。他表示,随着新车售罄,这款插混超跑车型的等位名单越来越长,目前已经达到两年的生产量。
除兰博基尼外,法拉利、宾利、劳斯莱斯和其他顶级汽车品牌在2022年均创下了破纪录的销量与产量,并纷纷表示对2023年充满信心。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梧桐车话,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理想10月销量理想在2023年10月的销量是:40442辆。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绩。这一销量不仅同比增长了302.1%,而且也是理想汽车历史上首次月交付量突破四万辆的大关。截至2023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284647辆。理想汽车的销售表现一直都非常强劲。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理想汽车的销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这不仅得益于其产品的优良性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理想汽车12月交付6126辆,对于这个业绩是否能让人满意?作为业界唯一做增程车企业,理想汽车目前只发布了一款汽车理想one,能够取得月销六千辆的成绩,已经非常理想了。近日,理想汽车公布其去年12月份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其12月份一共交付了6126辆理想ONE,环比增长了31%,同比增长了五倍,再次打破月销新纪录,目前理想汽车全年已经交付了32624辆汽车。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凭借理想旗下
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首款车型谍照定位新能源硬派越野SUV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取到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首款车型路试谍照。新车内部代号R1,定位于新能源硬派越野SUV。据悉,高端品牌仰望连同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一季度发布,售价或达到百万元以上。仰望首款车型整体车身比例大气稳重,线条简约硬朗,加上造型方正的外轮廓,整车气势十足。新车车头较长,并且采用粗犷的轮眉设计。从涉水场景谍照推测,离地间
年内亮相,或对标腾势D9等,理想MPV试装车曝光!理想连续两个月交付破3万,凭借的是L7、L8、L9三款SUV精准瞄准了各层次的用户需求,重新定义了家庭用车。不过,有着超大空间的MPV才是体现理想产品理念的终结形态。此前,有关理想全新MPV早已曝光多次,该车为理想首款纯电车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新车组装视频也被曝出,结合此前消息显示,新车有望年内正式亮相。该视频显示,新车ME
深度试驾蔚来ET5:它打破了我对国产纯电动车的认知与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平民化品牌不同,蔚来自诞生之初似乎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傲气。从最初打破扭北纯电纪录的EP9跑车,再到后来屡次亮相国际赛场的NIO电动方程式赛车,每一次向上突破的背后,都是蔚来对速度和极限的追求,以及不同于传统汽车品牌的发展理念,而这也正如创始人李斌所说的那样:蔚来的目标,是为了对标BBA,做电动车界的奔
瞄准理想L8,两大重磅新车来袭,传统品牌能把新势力比下去作为理想ONE的继任车型,L8这款车上市之初,有些人并不看好,可是它却用销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2月份,它的销量为8192辆,高于同定位的宝马X5(7934辆),成为最畅销的中大型SUV车型。理想L8是去年9月份上市Pro版/Max版,2月份新增了门槛更低的Air版。它是作为理想ONE的换代车型,新增的入门版Air以33.98万
尺寸或接近宝马X7,理想汽车或将推出全新SUV理想汽车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品牌,但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已经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肯定。目前理想汽车在售车型仅有一款理想ONE,定位为中大型SUV,补贴后32.8万元起。理想ONE的长宽高分别为5020×1960×1760mm,轴距为2935mm。在动力上采用了1.2T发动机和双电机的组合,系统总输出功率为240kW,总扭矩为530Nm。理想ONE
蔚来怎么预约深度试驾蔚来在NIO蔚来官网预约深度试驾。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NIO蔚来官网预约只需提供姓名、电话号码等就可以预约试驾蔚来汽车,并可以得到NIO蔚来专家讲解蔚来汽车相关产品与服务,帮助进一步了解蔚来汽车。多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试驾体验您想知道吗?试驾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实地研究,对我来说并不容易。首先对试驾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第一次试驾是比亚迪:比亚迪大族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05:42:57
2023-11-17 23:16:10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