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05:26:41 | 寻车网
相信提到造车新势力,大家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词,一定是烧钱。时至今日,
蔚来
汽车CEO李斌那句“没400亿元就别想造车”的话,仍然萦绕在所有人的心中,这也在时刻提醒着入局者,造车领域的巨额成本和行业门槛。
从目前来看,400亿元很明显还是保守了,恒大许家印花了500亿元,也仅仅是造了个寂寞。而
恒驰5
自上市以来仅仅取得的900多台销量,也在提醒着所有人,跨界造车的艰辛。
但人们常说,事无绝对。这不,
理想汽车
便传来了捷报。2023年5月10日,理想汽车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和交付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并成为第一个连续两季度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具体来看,理想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87.9亿元,同比增长96.5%。同期,理想汽车向用户共计交付52584辆新车,同比增长65.8%,进入中国20万元以上新能源品牌销量前三,市占率约占11%。一季度理想汽车在研发层面共计投入18.5亿元,同比增长34.8%。
理想汽车归母净利润9.3亿元,相比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2.6亿元环比提升257.7%,这一利润额也远超过去所有单季度,并实现了连续两季度盈利。在扣除股权激励情况下,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分别达到8.9亿元和14.1亿元,自由现金流达到67亿元。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理想汽车为何能够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成为首个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盈利的车企。别急,车叔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理想汽车选对了赛道。不同于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理想汽车选择的增程式,用发电机替代电池,由于电池载量小,就避免了把绝大多数利润转移给强势的供应链,如宁德时代,自己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导和话语权。在电池这项大头上,理想汽车就要比蔚来、
小鹏
等一众造车新势力,节省不少钱。可以这么说,理想的利润,其实就是从类似宁德时代这种供应商嘴里抠出来的。
并且,理想2023年还在继续从宁德时代嘴里抠利润,理想总工程师马东辉在电话会上透露,目前正在和宁德时代谈判电池价格,此前市场流出一条消息,宁德时代最近推出一项“锂矿返利”计划。于是,为锁定长期订单,宁德时代以20万元/吨(当前价格的五折)碳酸锂成本向各车企提供电池,虽然代价是3年内采购宁德时代电池的比例不低于80%,但凭借宁德时代在行业的地位,还有比这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吗?理想无疑又赌对了。
此外,相比一众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凭借没有续航焦虑(可油可电)这项优势,也不用在建设充电站、换电站这方面投入太多。反观蔚来汽车,虽然换电站对于消费者使用体验的提升有着很大帮助,但几百万的投入(一座充电站)绝对是一笔巨额开销,这还不包括蔚来汽车推出的各项车主福利,如免费换电等,这也就是蔚来汽车仍然处于亏损的根本原因。试想,销量相对最多的蔚来都无法盈利,其它造车新势力就更困难了。
第二,精准锁定目标客户。与其它想要通过不同类型和价位的车型,俘获不同年龄段、不同使用需求用户群体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不同,理想汽车则将目标用户,定位在外人看来属于比较细分的群体,即家庭奶爸!但细分不代表小众,再加上理想汽车针对目标用户使用痛点进行的优化,使得
理想ONE
一炮而红,不仅重新定义了家庭奶爸用车标准,也让自己取代了
丰田
汉兰达
,成为家庭用户的购车首选。
第三,多生孩子好打架。2022年是理想汽车产品密集发布的年份。当年6月,理想汽车发布
理想L9
,结束了靠一款车活四年的历史。同年国庆节前夕,理想汽车发布理想ONE换代车型
理想L8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三孩”
理想L7
也“早产”了。在理想L8发布会上,理想汽车“顺带”发布了理想L7。在三款车型同时发力的情况下,理想汽车很难销量不高,销量大再加上高定价,利润自然就多了。
虽然理想汽车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盈利,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车辆毛利率出现了下滑。据统计,第一季度,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0.4%,但车辆毛利率却下滑至19.8%,这一数据在2022年第一季度为22.4%,2022年第四季度为20.0%。
车辆毛利率下滑,这说明单车利润减少,单车利润减少,要么是因为成本增加,要么是因为平均售价下降,总之不管怎么说,对于一家车企来说,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除此之外,理想汽车还有着其它隐患。
首先,产品质量令人担忧。自理想L9上市交付起,新车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空悬断裂事件,开放试驾的第一天,理想L9在过坑时发生了悬架故障,就引发了众多质疑,直到官方将空气悬架质保期延长,才将此事稍作平息。此外,理想L9车主爆料,在提车的当天,新车行驶了不到3公里,就刹死在红绿灯路口,发生了抛锚问题。
其次,信任危机。目前来看,无论是市场外部环境还是理想汽车自身,都一直处于舆论旋涡之中。其中,以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抛售股票套现(五天之内套现了9000万之多)影响最大。要知道,高管频频抛售套现,不仅让外界对于理想经营状况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也会让普通投资者感到“心寒”,由此对品牌失去信任。
最后,单条腿走路。从目前来看,增程式确实让理想汽车,在销量和利润方面取得了双丰收。但俗话说得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因为无论是插电式混动还是增程式混动,它们都只是全面进入新能源时代的过渡技术和产品,纯电车型才是最终发展方向。虽然理想汽车发布了“双能战略”,即计划面向20万以上市场,在2025年形成“1款超级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但何时能见到理想的纯电车型,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情,希望理想CEO李想,别让大家等太久。
车叔总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反,人无近忧,必有远虑。虽然理想汽车目前来看确实顺风顺水,但天有不测风云,谁能保证未来一切顺利呢?从
魏牌
发布蓝山就能看出来,传统车企已经开始重视这个细分市场,随着这个细分市场的用车需求不断增大,未来还会有更多车企参与进来瓜分市场份额。相信,一旦传统车企开始发力,理想汽车的优势将会变得荡然无存。如果不研发新技术、不开发新车型、不开辟新市场,理想汽车将会变得步履维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车叔,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又到每月一度的销量公布时间,4月新能源总体销量环比3月略有下降,但仍然达到52.7万辆之多,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2.3%,相当于
每卖出3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果然是“大趋势”!
具体到各车型的销量,根据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
比亚迪
成功包揽4月新能源销量前三位,
五菱缤果
上市即爆款,
特斯拉
稳居前十,多款30万以上车型进入前15位!
话不多说,这就为大家盘点4月新能源头部玩家。
比亚迪成最大赢家
4月新能源销量前15位,比亚迪足足占据6个名次,前三名更是被比亚迪包揽!另有
腾势D9
DM-i位列第15位,不愧是立下年销400万辆Flag的“新能源一哥”。
沉寂数月后,秦PLUS DM-i凭借火爆全网的“998”冠军版,重新夺回了新能源销量冠军,月销量达到惊人的
31734辆
。新款秦PLUS增配又降价,改到了车主的心坎上——仅更换8.8英寸液晶仪表,就博得一致好评,并且大批排产指导价9.98万的最低配,真是不给同级别合资家轿活路。
海豚
、
元PLUS
分列第二、三位。两款车均为比亚迪e平台3.0的全新车型,都填补了10-15万入门级纯电市场的空白,因为同级别缺乏竞品,再加上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品牌效应,海豚和元PLUS基本没有对手,
月销量接近3万辆
,可以说是“赢者通吃”。
简单来说,如果预算10-15万买纯电车代步,绝大部分人会在这两款车里二选一。
宋PLUS DM-i月销20645辆,排名第6,如果加上宋Pro DM-i的8427辆,宋家族依旧有月销3万辆的水平。唐DM(绝大部分是唐DM-i)月销12030辆,排名第11;
护卫舰07
受到降价的影响,4月销量大幅增长至10042辆,排名第14。
如今购买DM-i的消费者,未必是因为限牌不得不买新能源,看重插混车省油+免购置税的人越来越多,
谁能拒绝既便宜又省油还没有续航焦虑的车呢
?所以DM-i主力消费群体正在从一二线限牌城市不断下沉,抢夺纯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五菱缤果首战告捷
此前10万内的纯电车基本是5万左右的微型车,6-10万纯电小车市场几乎是空白。今年五菱缤果率先出手,4月销量15011辆,排名第9。
缤果的确是一款很香的纯电代步车,5.98-8.38万元的定价极具诚意,续航有203km和333km可选,333km版本支持快充,顶配还有双联屏+智能车机,空间大还实用,造型这么精致可爱,是女生难以拒绝的颜值没错了!
车无完车,缤果的安全配置被网友诟病,中低配的车机实用性也不佳,而比亚迪
海鸥
恰恰在配置方面占了上风。两款定位如此接近的新车挤走了其余竞品,如果预算6-10万买纯电车代步,在这两款车里二选一准没错。
比亚迪海鸥已于4月底正式上市,销量表现会如何?是否会影响缤果的销量?拭目以待。
而五菱的“老网红”
宏光MINIEV
销量一路下滑,4月售出18086辆,排名第8。不仅是宏光MINIEV,整个微型车市场都在萎缩,新能源销量前15里只有宏光MINIEV和吉利
熊猫mini
两款微型车。如此看来,缤果的出现正是时候,在微型车产品矩阵表现乏力的时候,需要新的销量增长点。
特斯拉稳如泰山
虽然特斯拉有季度末集中交付的惯例,但
Model Y
和
Model 3
在4月依旧进入新能源销量前10位。其中Model Y月销26760辆,排名第4;Model 3月销13196辆,排名第10。
其实这两款车都已经到了产品周期末尾,尤其是Model 3已经7年未换代,产品力和近期的新车相比有些不够均衡。但特斯拉年初大降价之后,Model 3和Model Y卖得最火的入门版价格都在25万左右,叠加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实在是让人难以拒绝。这次大降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能源价格体系的大洗牌,算是价格战的“第一枪”吧。
多款高端车型上榜
按乘联会的标准,起售价30万元以上的车型为高端车。4月有两款符合该标准的车型进入新能源销量榜前15,分别是
理想L7
和
腾势
D9,月销量均达到1万辆左右。
理想L系列一直是高端SUV销量榜的常客,此前L8、L9一度创下月销破万的纪录。而L7上市之初势头就非常猛,交付首月销量7702辆,力压国产
宝马X5
;次月销量10486辆,成功破万。
理想L7以大五座布局和L8区分定位,是专为三口之家准备的家庭用车。车长超5米、轴距超3米,乘坐空间可以用豪横来形容,二排的“皇后座”更是将空间优势发挥到极致,虽然没有独立座椅,但乘坐体验依旧给力。对于家用车来说,大空间和舒适的乘坐体验绝对是重中之重,理想频出爆款,就是把这两点做到极致。
另一款上榜车型腾势D9则打开了新能源MPV的市场。此前
传祺M8
在纯燃油MPV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凭借豪华定位+亲民价格,收获不少家用车主。腾势D9相当于在新能源市场再次走通了这一路线,并且有DM-i混动加持,既降低用车成本,又免购置税,一线城市(除
北京
、
上海
)还送牌,吃尽新能源政策红利,所以销量超越传祺M8、直指
别克GL8
也是合情合理。
编辑总结
2023年是新能源市场洗牌的一年,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三家头部车企交付规模进一步扩大,“赢者通吃”的效应逐步显现,而掉队的车企则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目前插电混动市场属于比亚迪DM-i和主打增程式的理想,
AITO
问界在M9正式上市前预计将持续乏力。纯电市场仍充满悬念,二代
蔚来ES6
和
小鹏G6
能否助力品牌交付量再次破万?零跑靠大降价换来的交付量能否持续?
极氪
X能否让极氪的交付量再上一层楼?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有车以后,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曾经被称之为造车新势力三巨头的“蔚小理”,或许就要分道扬镳了。
得出这样的结论很简单,那就是
理想汽车
的销量越卖越好,而
蔚来
与
小鹏
在市场中的表现却不尽如意,甚至已经和前者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再加上
哪吒汽车
与
零跑汽车
也追赶了上来,“蔚小理”俨然已经变成了“理哪零”。
理想与蔚来、小鹏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从各大新势力给出的5月销量榜单来看,这种趋势确实越来越明显。
毫无疑问,5月新势力的销冠依旧被理想汽车收入囊中。根据数据显示,理想在5月份交付了28277辆新车,同比增长了145.97%;而在1-5月份,理想汽车已经累计交付了106542辆新车,同比增长了124.87%。可以说,理想汽车的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已经到了断层的地步,毕竟目前其他几家主流车企的累计销量最多只有5万辆,若是接下来几个月都按照这种趋势,理想在2023年突破20万辆应该不成问题。
相比较之下,其他几家造车新势力就不够看了。其中,哪吒汽车与零跑汽车还勉强可以,前者在5月交付了13029辆新车,同比增长了18.35%,排在新势力的第二名;后者在5月交付了12058辆新车,同比增长了19.75%,排在新势力的第三名。虽然两家车企与理想汽车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月销量都有超过万辆。
最惨的当初小鹏与蔚来汽车,作为曾经的新势力“三巨头”,它们在5月份的交付量都未超过万辆,这无疑是个差劲的数据。要知道的是,蔚来与小鹏可都曾在一段时间里当过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王者”,只是没想到大家的跌落来得这么快。以小鹏汽车来讲,它在5月份只交付了7506辆新车,同比下跌25.87%;至于蔚来汽车,在5月份则交付了6155辆新车,同比下跌了12.37%。再来看蔚来月销量超2.8万辆的数据,是小鹏与蔚来销量的4倍,谁敢不说增程式电动车真香了呢?
新势力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曾经被视为新势力三驾马车的“蔚小理”,如今竟然只剩理想汽车在一枝独秀,这放在三年前是想都不敢想。毕竟在最开始,大家对于理想采用增程式的做法并不看好,因为这技术早在N年前就有了,再加上它还可以烧油,从政策层面上来讲也不环保。然而它却凭借着无续航焦虑优点,以及可提供实用性更强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可以这么说,理想汽车也算是“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道路。不过,蔚来与小鹏就不这么好过了,毕竟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月销超过万辆才算是达到了及格线,显然它们退步了不少。当然很多人也认为,这是因为蔚来与小鹏都处于产品的更新期,比如小鹏才在最近推出了全新P7i与G6,这都是需要时间反馈的。而在蔚来这边,则在5月份上市了一代ES6,目前正处于一个产能的爬坡期,这也是蔚来能否重返主流市场的关键。
不得不承认,如今新势力之间的竞争是越发激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了。而除了独立发展的新势力,依托传统车企集团的“新二代”们也很活跃,它们也在无形之中挤占着新势力的份额。比如说
比亚迪
旗下的
腾势
汽车,就已经连续几个月销量破万辆了;而来自广汽旗下的
埃安
汽车,5月共交付新车45003辆,同比增长114%;此外,吉利旗下的
极氪
汽车,在5月份也共交付了8678辆新车,同比增长100%。寻车网
很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加入其中,给新势力们的压力也会加大,毕竟自今年以来,诸如威马、天际、
爱驰
、
雷丁
等等新能源车企都逐渐走向了破产的边缘。而作为曾经的头部造车新势力,蔚来和小鹏也必须得加快进步的步伐,不然在市场中也会危机重重。
写在最后
从目前新势力的市场表现来看,月销上万辆已是常态,而率先进入新能源市场的蔚来与小鹏反而还后劲不足了。不过,虽然这两家车企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但也并不是没有翻身的余地,特别是它们还都在近日推出了新车,那问题来了,随着产能的提速,你觉得蔚来与小鹏还能重回头部位置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言车有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自主造车企业10月销量排行:蔚来夺冠,理想第二,小鹏破三千辆自主造车企业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已经发布10月销量,蔚来汽车再次夺冠,销量达到了5055辆,同比大增100.1%。理想汽车位居第二,销量为3692辆。小鹏汽车位居第三,销量为3040辆。第一名:蔚来汽车蔚来汽车10月销量为5055辆,同比大增100.1%,这个成绩十分不错。蔚来ES6销量为2695辆,成为
4月新势力:埃安再破4万理想同比翻6倍截至2023年5月2日,主流新势力车企4月销量已然公布。在经历了上海车展的“狂欢”之后,车企终究要回到以销量论英雄的现实之中。从整体市场来看,4月新势力基本延续了3月的市场格局:埃安、理想稳居第一梯队;“万辆关口”形成卡位之势;月销3000辆左右的“传统”新势力仍在加速冲刺。埃安再破4万理想也能卖疯!在3月新势力的市场趋势中,
车叔观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的理想,背后却藏着不少隐患相信提到造车新势力,大家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词,一定是烧钱。时至今日,蔚来汽车CEO李斌那句“没400亿元就别想造车”的话,仍然萦绕在所有人的心中,这也在时刻提醒着入局者,造车领域的巨额成本和行业门槛。从目前来看,400亿元很明显还是保守了,恒大许家印花了500亿元,也仅仅是造了个寂寞。而恒驰5自上市以来仅仅取得的900多
4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占前三,缤果首战告捷,理想L7破万又到每月一度的销量公布时间,4月新能源总体销量环比3月略有下降,但仍然达到52.7万辆之多,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2.3%,相当于每卖出3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果然是“大趋势”!具体到各车型的销量,根据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比亚迪成功包揽4月新能源销量前三位,五菱缤果上市即爆款,特斯拉稳居前十,多款30万以上车
4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占前三,缤果首战告捷,理想L7破万又到每月一度的销量公布时间,4月新能源总体销量环比3月略有下降,但仍然达到52.7万辆之多,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2.3%,相当于每卖出3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果然是“大趋势”!具体到各车型的销量,根据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比亚迪成功包揽4月新能源销量前三位,五菱缤果上市即爆款,特斯拉稳居前十,多款30万以上车
4月新势力:埃安再破4万理想同比翻6倍截至2023年5月2日,主流新势力车企4月销量已然公布。在经历了上海车展的“狂欢”之后,车企终究要回到以销量论英雄的现实之中。从整体市场来看,4月新势力基本延续了3月的市场格局:埃安、理想稳居第一梯队;“万辆关口”形成卡位之势;月销3000辆左右的“传统”新势力仍在加速冲刺。埃安再破4万理想也能卖疯!在3月新势力的市场趋势中,
理想汽车4月份销量理想汽车4月份销量1.理想ONE实现销售突破近日,理想汽车宣布4月份销售数据,据悉,理想ONE月销量高达2.2万辆,创下了品牌自主研发车型历史最高值。理想ONE是一款全新竞品级别的纯电动轿车,搭载了90kWh电池组,NED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了550公里。此外,该车还配备了自动泊车、智能导航、远离碰撞等多项智能科技功能,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2.理想汽
新势力分化明显5月新能源车企销量出炉进入6月,又到了新能源车企交5月成绩单的时刻。随着价格战热度消退,消费者观望情绪得到缓解,叠加五一小长假期间各种促销补贴,以及地方车展对市场的促进作用,助力5月汽车市场赢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从车企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大部分车企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其中广汽埃安月销量持续突破4万辆,理想汽车再次创下交付新高,哪吒和零跑月销量都突破了万辆,相对来说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
2023-11-13 04:05:15
2023-11-13 18: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