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16:02:21 | 寻车网
六大国企受股比放开冲击最大 靴子终于落地了。6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办法》,确定从2021年7月28日起,正式取消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外资股比和外资合资企业数量要求。此前,我们从政策本身和历史经验的角度分析了逐步放开合资股比对汽车产业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将从乘用车企业自身出发,讲述政策对谁的影响最大以及车企将如何应对。这是本系列话题的最后一篇文章,以后还会推出其他系列话题。如果你有什么想了解的新能源相关政策和企业,欢迎随时讨论。
往期回顾:开放股比改变中国汽车产业开放股比格局以史为鉴探索汽车产业发展
三分钟后阅读全文:
●国有企业是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主体。一旦开放,国有车企将是重灾区。虽然短期内影响可能不明显,但需要引起重视。●民营企业和造车新势力更愿意看到股比放开,为了抢占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品牌;●国有车企不断寻求突破,否则可能面临淘汰。
六大国企影响最大。
说到合资车企,马上就会想到上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日产这样的名字。这些公司长期占据中国汽车销量榜前十的位置。合资企业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丰富的产品,极大地刺激了消费,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合资品牌支撑的巨大市场规模背后,是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缺乏一些核心技术实力。
合资车企50: 50的比例让外资品牌分享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半蛋糕,但“市场换技术”和强势自主品牌的诉求并不尽如人意。在合资汽车企业中,外资部分和中国部分的分工往往是明确的。外方负责技术和产品,中方负责市场、品牌等方面。只有一些自主品牌在合作中做到了“偷偷学技能”,用合资来反哺自己的品牌,让自己的品牌能够有所成长。
根据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数据,2021年销量前三名分别是SAIC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前四到前十名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 吉利汽车 、东风日产和 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也就是销量前十的汽车公司中只有三个中国品牌,除了长安汽车,其他两个都是民营企业。
众所周知,合资车企主要是SAIC、BAIC、广汽、东风、一汽、长安。由这些公司组成的合资汽车公司是中国目前汽车销售的中流砥柱。其中,SAIC、一汽、东风是2021年中国品牌的三大集团。从他们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出,三大集团的主要利润来自中高端车,也就是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在市场份额中的贡献率很低,部分仍无法实现盈利。
以SAIC为例。根据SAIC发布的2021年年报,其2021年营业总收入达到8706.4亿元,净利润达到344.1亿元,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汽车公司。然而,在其售出的693万余辆中,上汽大众占206万辆,上汽通用占200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占155万辆,而SAIC自主品牌——SAIC乘用车销量约52万辆,占比仅为7.5%。如果SAIC的合资伙伴在股比放开后寻求独资或更高的股比,不难想象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几乎所有合资汽车公司都面临着SAIC的问题。作为六大国有企业集团之一,北汽集团长期依赖奔驰进行“输血”。从北汽集团2021年财务报告来看,集团营业收入为1342.59亿元,同比增长15.46%,其中来自北京奔驰的收入从853.12亿元增长至1167.73亿元,同比增长36.9%。但自有品牌营收从308.87亿元下降至173.86亿元,同比下降43.7%,仅占全公司的13%。
我必须在这里提到,BAIC并不是最依赖外国品牌的。根据华晨集团发布的2021年财务报告,其2021年净利润为43.76亿元,其中华晨宝马为集团带来了52.38亿元的利润,也就是说华晨金杯、CRRC等人都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合资企业的持股比例一直是中国车企最敏感的神经。这也是为什么合资股的声音长期在行业内传播,而政府迟迟不采取行动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这一合资股比正式发布,但并没有在汽车行业引起很大的波澜,虽然也有一些关注的声音。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五年内股份比例逐步放开。一是新能源汽车和专用车发布。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比较早,有一定的信心;二是大部分合资车企签订的合资协议还有很长时间到期,外资车企短期内不会寻求独资;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虽然放开了股比限制,但收紧了汽车资质的申请。外资汽车企业如果主张独资,将面临重新申请汽车资质的问题。在现有政策下,燃油车资质不可能再次获批,只能申请新能源资质,获得新能源资质越来越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宝马、奔驰等多数外资车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暂时不会改变现有的股比状态。然而,一些“诚实和坦率”的汽车公司表示,他们希望改变现有的合资企业。例如,丰田已经表示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可能性,并将做出其他尝试。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中国品牌如何应对
私人汽车公司的威胁越来越大。寻车网
股份制比例的放开和进口关税的降低,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将进一步开放,这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无疑会给躺在合资车企利润“奶牛”上几十年的中国品牌带来巨大压力。
在国有车企享受躺赢快感的同时,中国民营车企却在奋力拼搏。私家车公司的肌肉越来越强,也时不时炫耀一下。
吉利汽车无疑是今年最美的企业。在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的基础上,吉利汽车今年悄然成为国际汽车巨头戴姆勒的最大股东。这让很多国内车企感到“郁闷”,其中北汽集团最“郁闷”。北汽集团早就表达了与戴姆勒持股的愿望,不仅迟迟未能实现,还被吉利抢占了先机。更让BAIC郁闷的是,前不久,网上有传言说吉利要收购BAIC。虽然双方都指责谣言,但他们无法保住BAIC的面子。
事实上,以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民营车企。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良好的销售和利润成绩,并积极寻求品牌提升。从2021年中国自主乘用车企业销量情况来看,吉利以124万辆销量超越长安,成为中国品牌新掌门人,其次是销量106万辆的长安汽车和销量95万辆的长城汽车。
前十大车企中,有5家是私家车,大部分都处于盈利状态。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吉利、长城也相继推出了柯灵、WEY等品牌,希望进一步扩大企业产品系列覆盖面,冲击高端市场。目前两个品牌都有一定的全国知名度,未来会给国企更多的冲击。
没有合资车企支持的民营车企,一直希望合资股比例放开,市场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不止一次表达了对放开股比的期待。他认为,这一政策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奋斗,有利于中国品牌汽车竞争力和R&D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有利于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
在民营企业崛起的同时,在汽车电气化转型的浪潮下,一大批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定位也分布在低、中、高端。他们也更愿意看到股比放开。Xpeng Motors董事长何表示,对外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新势力、民营汽车企业都有好处,有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转折点。马尾汽车创始人沈晖也指出,市场的开放必须让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国内消费者受益。
国企求转型。
内忧外患恰恰是目前国有车企面临的困境。无论是SAIC、BAIC、长安、东风等国产车企都在不断寻求突破,包括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寻求合资合作、战略优化等等。
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在公开场合表达了他的担忧。他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将对中国汽车产业乃至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可能会面临淘汰。
去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新战略——“香格里拉计划”,被解读为长安的第三次创业,不仅包括备受关注的2025年全面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的计划,还包括其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方向的转型计划。
不仅长安家族提出了禁售燃油车的计划,北汽集团也决心在2021年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在北京的销售,并在2025年前完全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北汽集团早在2021年就成立了BAIC新能源,并于2021年发布了 ARCFOX 的高端纯电子品牌。 北汽新能源 今年即将上市,将是北汽集团完成战略转型的排头兵。
与此同时,国有车企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2021年12月,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在武汉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新商业模式探索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据业内人士分析,三家车企正在酝酿合并,共同对抗外部压力。
全文摘要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2019
在乘用车领域,汽车合资比例的开放已经进入倒计时,外商投资汽车行业的限制即将完全取消。在汽车制造领域,与2020年版相比,新清单明确规定,乘用车制造的外资所有权限制将被取消,以及同一家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两家或两家以下合资企业生产相同汽车产品的限制。199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设定了“外资持股比例上限为50%”,并将于2022年1月1日退出舞台。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外资市场准入不断放宽,金融、汽车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对外投资空间更加广阔。
事实上,中国汽车业对外资股权的限制已经确定了时间表。废除外资汽车领域的股权限制是大势所趋。在乘用车领域设立合资企业比率,意味着中外企业在乘用车领域的竞争将正式开始。原汽车合资企业的产业政策,对外资持股有限制。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相对较弱。由于乘用车是汽车行业中最重要的领域,取消这些限制将对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国内企业要么积极适应竞争,要么放弃竞争,但压力依然很大。无论如何,中国政府和中国汽车工业都已准备好放开诸如持股比例等限制。
开放股票比限制更适合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如国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满足其目前的市场利益,自主创新动力,只有开放比率等。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扭转传动汽车企业改革、调整,加快创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也使汽车行业环境更加公平公正。事实上,自从汽车制造外资股权限制解除“时间表”明确以来,外国汽车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2018年7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领袖”特斯拉宣布,将以独资形式进入中国,并在上海建厂生产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汽车公司。
虽然全面取消外资对汽车行业的限制将对中国汽车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不会改变国内自主汽车品牌产品的发展趋势。自主品牌探索这一趋势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不应放弃,而应根据客观形势、宏观经济现状进行调整和修正。相信政府将出台一些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促进汽车消费,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进一步放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使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更具活力。
买车!你最先考虑的是什么?一定是品牌吧!
是国产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是豪华品牌还是普通品牌……
确实,好的汽车品牌,在平台构架、造车工艺、三大件配备等方面都要做的更加成熟。
不过近几年,得益于中国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的汽车厂商纷纷通过合资、逆向研发等手段,逐渐赶超合资的汽车厂商。
简单来说,就是占据巨大消费市场的优势,通过合资的方式,学习转化国外的先进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学习追赶,中国厂商在车辆的制造工艺上,已经不落下风。而一些核心部件,几乎都是采购供应商。
比如:变速箱领域,几乎被采埃孚和爱信两家所垄断,宝马全系都搭载采埃孚……所以整体上看,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小。
甚至有几个品牌,大家以为是纯自主的国产汽车品牌,但实际上,却是地地道道的合资品牌。
比如宝骏,很多人以为宝骏是纯自主品牌,这不完全对,甚至完全错误。
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运营层面,再到股份层面分析,宝骏与吉利、长城、奇瑞这些自主品牌完全不同。
宝骏仅用五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背后离不开美国通用和上汽集团的帮助与扶持。
宝骏的股权结构分为三方:上汽、通用、五菱,其中上汽50.1%,通用44%,五菱5.9% ,这种股权比例已经表明了宝骏的合资身份。
另外,新宝骏品牌裂变式的成长、精准的运营以及管理体系,都来源于上汽通用。
具体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定位策划、经销商网络铺设、动力总成输出甚至整车平台援助。
最直接的一点就体现在,宝骏发动机舱仍然可以看到通用的GM标签,能贴GM标说明宝骏的发动机背后有通用技术,并且产品质量体系是严格按照通用质检标准来的。
再比如观致,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品牌没有太多印象。
观致是奇瑞和以色列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各占一半股份。
尽管如此,观致这个品牌在消费者眼里,仍是中国品牌(不属于合资品牌),所以观致5的正面对手依旧是中国品牌的SUV车型,因此观致5的定价优势也就没了。
大家会觉得,一个中国品牌怎么能定合资车型的价格呢。所以虽然观致是合资身份,但在品牌认知度上,又并没有像其他合资品牌那样广为人知。
在中国汽车史上,观致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合资的勇敢先驱。
最后一个品牌是驭胜。说起驭胜,大多数人可能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因为相比上面两个品牌来说,驭胜产品比较单薄。
驭胜曾经有S350和S330两款,而自从驭胜S330升级改造为福特领界之后,目前就仅剩S350这一款车型。
驭胜是福特与江铃打造的中国乘用车品牌,其产品也是中国汽车市场难得的严格意义上的合资自主产品。
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都是福特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隶属于福特中国统一管理,但它们又有很大不同。
大多数人可能对长安福特更加熟悉,因为它生产很多大家熟知常见的轿车和SUV车型,比如:福特金牛座、福特锐界、福特蒙迪欧、福特福克斯、福特翼虎、福特翼搏。
但其实江铃福特成立的时间更早,江铃福特成立于1995年,而长安福特成立于2001年4月。
江铃汽车引入福特汽车后,主要生产福特的商用车型,比如全顺系列产品、途睿欧、撼路者、福特领界、驭胜等……也正是由于主要在商用车和硬派越野车领域,江铃福特的产品没有那么广泛的深入人心。
但在硬派越野的圈子里,江铃福特的撼路者、驭胜S350也曾圈粉无数,甚至一度被誉为国产硬派越野的佼佼者,驭胜S350也称为越野乐趣的普及者。
随着国产汽车日益崛起的当下,不知大家对以上几个汽车品牌有何感想,它们推出的产品仍会支持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的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有哪些?中国十大汽车发动机制造商:1、康明斯:东风康明斯、福田康明斯、西安康明斯2、东风自主研发发动机3、比亚迪,自主研发4、上柴动力5、潍柴动力6、一汽道依茨(大连)7、重汽济南动力8、重汽杭发9、一汽锡柴10、玉柴动力中国国号含义:“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在当代中国,凡是
请问浙江省内有哪些汽车制造企业?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原名北京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更多客户创造理想的用车体验。公司由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心副主任方运舟博士、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上海哲奥投资管理公司联合创始成立。2016年11月,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亮相,合众新能源汽车进入
观察|比亚迪4S店“乱收费”事件背后思考: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比亚迪在进入2020年后,面对着两顶王冠,一顶已经戴上了:市值超越上汽集团成为中国汽车第一股;另一顶想戴上:超越特斯拉重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龙头。两顶王冠带给比亚迪的负重开始逐渐显现,比亚迪汉上市后的舆论攻势在近期集中爆发,据多地网友爆料,比亚迪各地4S店对于汉这款产品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乱收费”现象。这是否会对汉的未来
国六标准对汽车行业有什么影响?从国一到国六,我国的排放标准在二十多年间不断加严,而被称为最严苛排放标准的国六b即将正式实施。根据政策要求,国六b将在7月1日正式实施,它的全面推行对于汽车产业和消费者都会带来一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汽车生产厂商来说,国六b的实施是一次大浪淘沙的竞争过程国六B标准对汽车生产厂商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技术
山西有哪些汽车制造厂山西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内陆省份,有很多旅游经典和非物质文化,但也有很多汽车厂。相比以前有一个叫前进汽车的自主品牌,现在没有了。现在山西有吉利汽车工厂,太原有比亚迪工厂,北汽新能源工厂,华纳,安吉尔等汽车代工厂。最大的一家是陕西大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的主要车型和配置吉利帝豪搭载全新1.3TGeTecDVVT涡轮增压发动机,前轮驱动,最大功率98kw,180
理想10月销量理想在2023年10月的销量是:40442辆。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绩。这一销量不仅同比增长了302.1%,而且也是理想汽车历史上首次月交付量突破四万辆的大关。截至2023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284647辆。理想汽车的销售表现一直都非常强劲。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理想汽车的销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这不仅得益于其产品的优良性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egr阀坏了有什么影响【太平洋汽车网】EGR阀坏了现象分两种情况:EGR长关闭状态,这时候对汽车的排放有影响,也就是说排放可能不达标,如果去进行年检,可能会过不了。EGR长开状态,这时候汽车会出现冒黑烟现象,加速无力,油耗增加,此时必须进行更换EGR阀或清洗EGR阀。EGR阀坏了现象分两种情况:EGR长关闭状态,这时候对汽车的排放有影响,也就是说排放可能不达标,如果去进行年检,可能会
最适合油改气的几款车最适合油改气的几款车有:比亚迪F3、大众捷达、现代索纳塔、吉利帝豪、奇瑞艾泽5。1、比亚迪F3。比亚迪F3诞生于2005年,虽然目前已经停产,但该车型曾经凭借着低廉的售价,成为了出租车主力车型之一,较大的市场保有量意味着将其用于油改气的需求也就越多,所以比亚迪F3的油改气技术相对会更加成熟,改装费用以及后续的维护费用也更便宜。2、大众捷达。大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8:15:52
2023-09-13 11:11:48
2023-10-22 18:53:22
2023-09-13 04:35:21
2023-09-28 0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