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 08:55:08 | 寻车网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著名的“马太效应”大家应当略有耳闻,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赢家通吃”。
而当今的汽车行业,也在上演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戏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2023年,自 特斯拉 点燃“价格战”以来,有人跟着入局,从国产老大哥 比亚迪 到 丰田 日产 等日系车;也有人举起手来明确表示自己不跟战,比如 蔚来 ,以及推出保价政策的理想、哪吒、零跑等新势力。
以价换量是效果立现的促销方式,一众车企都不要命似的跟着“卷”起来,怎么一些新势力反而旗帜鲜明地表明不跟风的立场,不一起“玩”呢?是不想“卷”,还是“卷”不动?根据今年新势力面临的局面来看,很显然,是“卷”不动了。
我们不讲钱,讲“元” 寻车网
造车,是特别烧钱的,这毋庸置疑。汽车产业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能源造车某种程度上更是一场资本游戏。钱,对于新能源造车而言极为重要。这场大型的烧钱游戏,不是谁都能玩得起。
200亿曾经是新势力造车们公认的资金门槛,是造车的必要条件。而蔚来李斌曾说:“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几年前我说的是200亿,现在没有400亿可能都干不了了。”何 小鹏 也在小鹏汽车完成A+轮融资之后大呼,“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觉得200亿都不够花。” 小米汽车 创始人雷军在对汽车的十年规划里,资金达到了680亿元;而电动车大拿特斯拉,在2010年-2020年的十年间,在研发、共产、生产线等方面的累计投入超过2300亿美元。
纵观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轮番上演烧钱游戏,把钱砸进造车这个无底洞里的不在少数,回报却遥遥无期,听得见回响的寥寥无几,仅有“蔚小理”等几家,可现如今就连这几家的持续输血能力也大大下降,砸不动了。
截止目前,理想、蔚来、小鹏等陆续公布了2022年度财报,蔚来和小鹏在2022年的亏损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蔚来全年净亏损144.37亿元,而2021年蔚来净亏损为40.17亿元,同比增长259.4%,也就是说蔚来每卖出一台车预计亏损超10万元;2022年,小鹏汽车净亏损91.4亿元,其中四季度净亏损23.6亿元,股价也是“飞流直下”。
新能源造车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有人遥遥领先持续发力,比如特斯拉、比亚迪;有人半途而废退出赛道,比如曾和“蔚小理”同为一线的 威马汽车 现已陷入“生死局”。而赛道,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大家拼的是资金、技术、人才,缺一不可。
但就从2022年“蔚小理”三家车企的财务表现来看,“赚钱”还是多多益善的好。从目前的现金储备来看,“蔚小理”分别有455亿元、584.5亿元、382.5亿元,短期来看现金流没有大问题,但是想跑马拉松,还是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古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造车也一样,没钱,就别谈其他,不现实。
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卷不动、玩不起”的是造车新势力们,他们手头上没有足够的资金,背后也没有可以乘凉的大树,说难听点就是“靠别人不行,靠自己也不行”。但 宝马 、丰田、 大众 、特斯拉等外资品牌和 奇瑞 、比亚迪等国产品牌不同,他们是传统车企,有着雄厚的家底,资金、技术、人才、文化底蕴样样不缺。
刚刚崛起的新势力拼得过吗?拼不过。卷得动吗?卷不动。举个例子,奇瑞汽车推出的“瑶光2025战略”,计划5年内投入1000亿元;长城汽车在 哈弗 品牌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累计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 吉利汽车 在“智能吉利2025战略”中表示,未来5年内将投入1500亿元用于研发......
这些传统巨头投入资金的规模都是以千亿级别为单位的,当新生儿碰上大象转身的传统车企,谁的头更铁?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在“踩低捧高”,只是在说一个事实,一个谁钱包更鼓的事实。
前面说了,新能源造车更需要大量的金钱。自动驾驶、芯片、电池、电机、电控哪个不需要钱?就拿芯片来说,2022年,何小鹏在社交平台表示,一台智能汽车芯片的绝对数量要在5000颗以上,涉及种类高达几百种,而车机芯片仅仅是几百种中的一种,比如 高通 骁龙8155芯片,只是这5000颗中的一颗。
过去三年,全球汽车行业都在“缺芯”,车企们备受“芯片短缺”困扰,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手里有钱的车企比如宝马 奔驰 等销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想而知兜里没钱的新势力们的情况有多糟,当时芯片供应商还哄抬价格。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车企都苦不堪言的情况下,比亚迪却独善其身,而且还在“缺芯”的背景下逆市起飞,这是市场独一份的。为什么?因为比亚迪有自己的芯片。
比亚迪为了电动化技术,磨了十年的剑。在2005年成立了比亚迪IGBT研发团队之后,如今比亚迪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车规级IGBT厂商和MCU芯片厂商。在其他车企都在为芯片发愁之时,比亚迪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外销。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两年,比亚迪的销量节节攀登,至2023年2月,比亚迪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19.37万辆,同比增长119.4%;而小鹏汽车2月交付量才6010辆; 零跑汽车 2月仅交付3198辆,同比下降了6.9%。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道理不言而喻。
擎动点评
造汽车不像造手机,好了就可以上市。汽车关乎安全以及生命,汽车的每款产品必须经过无数试验、大量研究、反复论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变成商品让用户使用,而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和金钱。
如果企业没有资金,那他就没有足够的钱投入研发,研发能力上不去,产品就会落后,品牌就无法提升,那么就会没有销量,没有销量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钱搞研发,造成恶性循环。比亚迪和威马就是典型的两个极端案例,孰强孰弱市场已经向我们证明。
只是,马太效应并不具备普遍性,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事实上,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笔者并不希望马太效应发生在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应该遵循“强者更强,弱者当奋发图强变强”这一观点。对于消费者而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皆大欢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擎动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款车售价定得好是什么样的体验?
近日,何 小鹏 算是亲身感受到了。
6月29日, 小鹏G6 上市,起售价定在了20.99万元。
这下粉丝高兴了,月销不到一万的事儿没人提了。
甚至,连股价都给带起来了。
那么这种超预期的低价,是权宜之计,还是以后的新常态呢?
“卷王”横行的世界,“价格战”从未离去
现在距离3月份的价格大战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不少专家认为价格战不可持续,但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可能是这么想的:老是降价没意思,太麻烦,新车直接给个低价不就行了?
小鹏G6就是最新的代表。
这款车的预售价是22.5万元起,但29日上市时居然调低至20.99万元。
采用同样玩法的还有前段时间上市的 比亚迪 宋PLUS 冠军版,实际起售价比预售起售价降了1万元。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新能源车型上市时给出了低于预期的价格。
深蓝S7 定位于中型SUV,起售价14.99万元,比紧凑型SUV 本田 CR-V起售价(CR-V指导价:18.59-27.68万)还低了3万多。
此前, 长城 汽车新能源虽销量一般,但中型SUV枭龙MAX起售价仅为15.98万元, 坦克500 插混版售价仅为33.5万元,做到了“油电同价”。
更早时, 零跑C01 将中大型纯电动轿车的起售价打压到了14.98万元,比不少合资A级燃油轿车还便宜。
此外还有“大魔王”比亚迪,过去几个月里它先后推出了旗下各款主力车型的冠军版,主打的就是一个“降价”。
3月份的跳楼大甩卖,侵蚀利润,伤害品牌,还容易造成用户观望,其实不是什么好事儿。
直接给个低价,消费者就会大呼666,何乐而不为?
这是一种另类的价格战,但效果显然更好。
你觉得,新能源厂商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放手一搏以价换量,小鹏G6的超低价如何实现?
小鹏G6 20.99万元的起售价,远低于预期。
它的背景是,小鹏汽车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仅有去年12月份实现了月销过万,所以必须要拼一把了。
这款车搭载最新的Xmart OS 4.0车载智能系统以及 高通 骁龙8155芯片,能够实现四区域语音唤醒、连续语音识别、免唤醒词等各种功能。
除此之外,新车还搭载了英伟达Qrin-X辅助驾驶芯片以及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5个毫米波雷达,全系标配L2级别驾驶辅助功能。
动力方面,小鹏G6也值得称道。
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218kW,续航里程最大可达755km,双电机版本搭配电动四驱系统,最大功率358kW,续航里程700km,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9秒。
与此同时,这款车还支持800V高压快充,快充时间仅为20分钟左右。
也就是说,小鹏G6的低价,并不是通过减配来实现的。
放在半年前,这样的价格指定是买不到这种级别的配置的。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4万辆左右,也不具备通过大量生产来摊薄成本的可能性。
那么,小鹏G6能有这么低的价格,就只剩下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小鹏汽车的销量规模虽然不足以摊薄成本,但过去半年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越来越高,供应链越来越成熟,整体的采购成本是在下降的,这会压低小鹏汽车的成本。
第二,小鹏汽车为了扩大销量,暂时舍弃营收与利润。其实目前小鹏汽车并未盈利,但只要暂时“亏得起”,它就能进行这样的操作。
这样的思路,其实很有代表性。
大多数的新能源厂商都受到营收与亏损问题的困扰,但销量是一家厂商最核心的指标,在能生存下去的情况下,“提销量”的优先级,显然要远大于“保利润”。
国产“加速洗牌”,合资“定点爆破”
除了比亚迪、 特斯拉 、理想等少数厂商之外,大多数新能源厂商都需要暂时放弃利润而去追求销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降价提销量,这些厂商的前景却有很大区别。
吉利、长城、 长安 、 埃安 等国产头部厂商属于第一种,它们的新能源销量规模比较小,能够给出低价,是因为有庞大的燃油车业务输血,三年前的比亚迪也是这么做的。
从目前来看,国产头部厂商几乎都拿出了性能强大的新能源车型,而且实现了“油电同价”,可以说是渐入佳境。销量虽然还没有爆发,但胜利曙光已在眼前。
小鹏、 蔚来 、零跑等造车新势力是第二种,它们没有燃油车的支持,但产品性能上没有什么问题,要以价换量,只能烧自己的现金储备,因此,财务状况决定它们的未来,其中一定会有“力不能支者”和“脱颖而出者”。
丰田 、本田、 日产 、 大众 、 现代 等合资厂商属于第3种,它们也只能通过调低售价来与国产新能源抗衡,但由于本身产品性能不佳,即便降价也很难快速走量。
未来1-2年内,合资厂商如果还是没有大量的新能源车型进入主流市场,将会有多家厂商被淘汰出局。
这个出局,不单单指新能源领域,它们赖以生存的燃油车也会被拖垮,因为整个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向新能源转型。
可以遇见的是,价格不断下跌,将会成为2023年新能源市场的新常态。
指望一直文书就把这件事摆平?有点难!
这种另类的价格战,对国产厂商来说是个优胜劣汰、加速洗牌的过程,但对那些思想保守、动作缓慢的合资厂商来说,却无异于一场“定点爆破”。
结束语
其实,主流产品的价格下跌,是市场成熟的一种表现,在全球大多数汽车市场,中低端车型都是市场的主流。对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一种久违的福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车价下调后售23.18万,新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的相关内容。
《我有车》原创新车报道: 2023年6月1日, 魏牌 新款 摩卡 DHT-PHEV正式上市,1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格为23.18万元。新车定位插混大五座中型SUV,CLTC纯电续航215公里(WLTC纯电续航175公里)。
2023款新款摩卡DHT-PHEV实际上是改款年型车 ,新款车型此次主要针对内外饰进行了改动或升级之处,同时因为家族全新产品蓝山DHT-PHEV的推出,为更好地规划家族产品线,新款摩卡DHT-PHEV也随之降低了售价,性价比相比老款得以大幅提升。
▲ 配置不减,售价大幅下调
摩卡DHT-PHEV的2022款车型总计有两款,分别是1.5T 0焦虑智享版和1.5T 0焦虑性能版,售价分别为27.5万和29.5万元。而2023款新款摩卡DHT-PHEV全系只有一款车型了,新款车型的起售价格相比老款降低了4万多,对比老款的顶配车价一下子降低了6.32万元。
另外,2022款智享版是两驱车型,系统综合功率达到291kW,WLTC续航为204公里,性能版是四驱车型,系统综合功率达到355kW,WLTC续航为175公里。对比其新款车型,2023款摩卡DHT-PHEV依旧搭载了混联DHT系统,由1.5T高热效率发动机及130kW高集成DHT变速器等部件组成,系统综合功率同样为291kW。
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款摩卡DHT-PHEV搭载的是蜂巢能源34kWh电池,比起老款标配的39.67kWh电池要小一些,WLTC纯电续航则与2022款性能版保持一致,同样为175公里纯电续航。
即便是续航有所缩减,但综合175公里纯电续航能力,仍可以让你在短途通勤的用车环境下,达到3~4天一充的理想状态,出行成本相比传统燃油车的确更低。
对于很多插混真实车主来说,在非营运的用车阶段,他们在买车之前其实很关注亏电下的油耗表现,但当真正用车阶段是能用电一定用电、能充电就充电,如果只是城市通勤使用,真的很好把车开到亏电状态了。
而且即便是你周边补能条件并不好的情况下,或当你懒得充电、长途出游时,摩卡DHT-PHEV不仅没有续航焦虑,并且破千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能力甚至比一些燃油车更让人舒心。另外,智能DHT的两档直驱模式在面对长途高速巡航时会更加从容,在超车加速时所输出的动力更强。
至于新款摩卡DHT-PHEV后续是否会搭载Hi4四驱版本,目前暂不得知,但有消息称这款车型未来还会推出激光雷达版车型,在理论上将拥有更强的领航辅助能力,魏牌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后面会有更多惊喜给到大家,值得期待!
另外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新款车型搭载了Coffee Pilot 2.0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有L2级驾驶辅助能力,并且新车还推出了高速NOH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选装价格1.7万元,该系统拥有自主上下匝道、 智能避让大车、智能避让汇入口、智能识别易混分岔路口等能力。
作为主打“大五座”理念的一款车型,2023款摩卡DHT-PHEV三围4881x1960x1690mm,轴距为2915mm,凭借尺寸的优势也直观体现在后排空间维度上,根据此前实际体验,该车后排空间表现很宽裕,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余量较大,满足家庭用车完全没问题。
并且必须给好评的是,新款车型后排座椅坐垫较长,对于腿部的承托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排靠背两档可调,最大可调至122°,配合后排达910mm的空间,整体舒适性表现相当不错。另外2023款摩卡DHT-PHEV支持选装价格5000元的Nappa真皮座椅驾乘舒适包,其中涵盖前后排Nappa真皮座椅、前排座椅按摩等等,价格上确实不贵。
新款摩卡DHT-PHEV的外观变化较大,前脸使用了家族最新设计语言,分体式大灯和蓝山DHT-PHEV保持一致,官方称其为“自然新境美学”家族式设计。而尾部相比前脸就没那么大变化了,但新款车型则针对尾灯部分进行了调整,改成了分体式尾灯样式,并且采用了贯穿式设计,这波设计很有新意,再也没有魏牌老一代燃油产品的影子了。
新款车型针对车里也进行了细节上的提升,首先新款摩卡DHT-PHEV在人机工程学设计上进行了调整,取消了传统的水晶电子档杆,取而代之的是怀挡式操作杆,并且一键启动按钮也取消掉了,上车后直接挂挡走车,操作方式和电车几乎是一样的。
中央14.6英寸中控屏内置 高通 骁龙8155旗舰座舱芯片,整体体验感很丝滑,而且内部UI也是新能源车该有的风格,菜单设置逻辑也明晰,上手几乎无难度。另外,新款车型新增时空之门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多氛围空间模式。
▲ 降价后的新摩卡能否帮助魏牌打赢翻身仗?
作为自主高端品牌的代表之一,魏牌在之前燃油车阶段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新能源时代正式到来,这给魏牌提出了全新挑战。
魏牌在2016年正式创立,自2018年达成年销量近14万辆的巅峰成绩后,就开始逐步走向下坡路了,当2019年还能有10万辆左右年销,但从2020年开始就下滑至7.85万辆,到了2021年以及2022年则分别下滑至5.83万辆和3.64万辆。
另据5月8日长城汽车披露的《2023年4月产销快报》,魏牌在今年前4个月里累计销售5778辆,同比下降65.15%,月均销量不足1500台,在长城汽车五大品牌矩阵之中的销量处境是最尴尬的。
随着新款摩卡DHT-PHEV的到来,这样的处境似乎能得以缓解了,面对老款车型上市一年以来的疲态,官方这次上来直接就是一波“官降”,同时在智能配置、混动技术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这也使得该车启动预订仅7天时间即实现订单量突破万辆。
新款摩卡DHT-PHEV上市后瞄准了 理想L7 作为竞争对手,其实这没什么可比的,官方认为混联DHT和高速NOH是新款摩卡DHT-PHEV相较于理想L7的主要优势。首先这两款车型的技术路线是不同的,在城市低速工况下没什么好说的,两者都可以做到外接补电;但在长途高速工况下,理想的增程式混动由于能量传递链路单一,其发动机并不直接参与驱动,如果电池在亏电状态下,内燃机供给电机的效率远不如电机+内燃机全负荷驱动高效。
说白了,如果新款摩卡DHT-PHEV对比理想L7的话,前者不仅在理论意义上会更省一些,而且开起来也更有爽快感。这主要存在两种原因,一方面是L7尺寸更大、更重一些,另一方面则就是因为前者的插混系统中发动机是可以直驱车轮的,同时配合两档DHT变速器,效率更高更有劲儿。
在摩卡DHT-PHEV上,除了给用户带来续航0焦虑和驾乘0焦虑以外,其搭载的NOH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更是一举打破了新势力在领航辅助技术上的壁垒。当前魏牌的高速NOH已经拥有了超过4800万公里的辅助驾驶行驶里程数,覆盖场景更广泛,也让新车有了叫板理想L7等造车新势力产品的底气。
《我有车》总结: 通过新款摩卡DHT-PHEV,魏牌向市场展示了选择一款产品不必在繁杂的品类之中做出妥协,即便是新能源车型也可以“all in”。在这个汽车变革的时代里,能针对市场不妥协、反而开发出了不同种类的技术路线,这种勇气和创新性都值得为魏牌点赞!
在魏牌体系里,还有在前两个月刚刚上市的大六座SUV——蓝山DHT-PHEV,加上此次迎来改款的新款摩卡DHT-PHEV,双车合力能够满足大五座和大六坐SUV定位需求之下,更是对20~30万级SUV插混市场的全面覆盖。此外,今年下半年魏牌还会上市家族首款MPV车型高山DHT-PHEV,这也能够看出魏牌希望通过密集出牌、全面拥抱电气化,进而实现在2023年的销量起跳。 《我有车》还有更多原创新车/降价行情报道哟,快来获取第一手买车、用车资讯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我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仅售23.18万!魏牌新摩卡DHT-PHEV超值上市比“500万以内最好的SUV”更好的魏牌蓝山大获成功,5月销量就达到5136台,现在魏牌乘胜追击,大五座旗舰电动SUV—新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先期只提供两驱长续航版车型,官方售价23.18万元,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非常实惠,比竞争对手理想L7便宜近7万元,但是魏牌这套混连DHT技术可要比理想L7的增程技术更先进更实用,在
仅售23.18万!魏牌新摩卡DHT-PHEV超值上市比“500万以内最好的SUV”更好的魏牌蓝山大获成功,5月销量就达到5136台,现在魏牌乘胜追击,大五座旗舰电动SUV—新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先期只提供两驱长续航版车型,官方售价23.18万元,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非常实惠,比竞争对手理想L7便宜近7万元,但是魏牌这套混连DHT技术可要比理想L7的增程技术更先进更实用,在
定位大五座SUV,售价23.18万,魏牌新款摩卡上市大概十年前,工信部会同发改委等五个部委李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此后,无论车企是欢欣雀跃还是如丧考妣,都只能让旗下品牌生产的车型低于核算办法的目标值,这个目标值逐年降低,车企也只能跟着降低,近些年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和这不无关系。“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英文缩写是“CAFC”,因此大家
新摩卡、比亚迪海鸥等新车官图曝光,越贵的车官图越美?四月已至,2023年上海车展也会在本月拉开帷幕,这是2023年汽车行业第一个盛会。为提高品牌知名度,届时各大汽车厂商都会亮相许多新款车型。随着上海车展开幕的时间越来越近,一些要在车展亮相的新车逐渐官宣,所以最近车企也发布了不少新车官图。像是魏牌新摩卡、比亚迪海鸥、小鹏G6等,它们都不乏关注度,同时也极具亮点,感
内在变化是亮点魏牌新款摩卡DHT-PHEV试驾我与魏牌摩卡DHT-PHEV可谓十分有缘,早在两年前摩卡DHT-PHEV刚推出的时候,就对这款车进行了试驾。当时就毫不吝啬地称赞摩卡DHT-PHEV这套动力系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能给到很高的分数,不但实际动力表现出色,纯电续航里程也给到惊喜,确实做到了续航“零焦虑”。而这次新魏牌摩卡DHT-PHEV的试驾,对于我来说多少有些“故人重逢”的
新款摩卡DHT-PHEV上市,价格“大惊喜”新款摩卡DHT-PHEV上市6月1日,魏牌旗下的新款摩卡DHT-PHEV车型正式上市,新车目前更新了1款车型,售价23.18万。相比于老款29.5万元的起售价,新款在价格方面无疑给出了相当大程度的让步。作为改款车型,新车在内外设计方面都做了很大的调整。外观方面,新款摩卡DHT-PHEV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化风格,分体式灯组的设计再
魏牌新摩卡DHT-PHEV,比理想L7还有料【懂车之道试驾】今年汽车也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火热态势,当然竞争也是很激烈,今年是传统汽车向新能源车转型的大年,由之前卖得很好蔚小理,到如今销量不错的就理想一家,是不是就没有对手了呢?近日,魏牌推出蓝山入门价27.38万,在市场也是获得不错的销量,如今魏牌将带来新摩卡DHT-PHEV,是一款五座旗舰电动SUV,官方表示,新车竞争对手锁定
23.18万的新摩卡DHT-PHEV,是辆怎样的SUV?在解决了刚需之后,人多多少少总会讲点追求。国内SUV市场在经历了2015年七座中大型SUV潮流后,又逐渐回到了大五座SUV的细分市场。因为消费者渐渐开始明白,并不是一味追求“大”就是好,而是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加之当下电气化与智能化的浪潮冲击,消费者对于大五座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消费者在选大五座电动SUV的底层
2023-11-14 00:43:02
2023-11-20 16:20:28
2023-11-21 09:04:54
2024-02-11 17:31:44
2023-11-13 10:17:42
2024-01-16 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