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小米汽车生产费用 小米锁单后还能不能改色

2025-07-25 02:43:17 | 寻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小米汽车生产费用 小米锁单后还能不能改色相关的问题,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小米汽车生产费用 小米锁单后还能不能改色

为何说小米造车成功概率不低,代工最有可能找比亚迪?

——"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立项"。

随着3月30日小米集团的官宣,小米造车终于尘埃落定。之后两天,至少有手机圈、 财经 圈、 汽车 圈,甚至包括消费电子圈,"四大板块"联动,刷屏小米造车。小米这些年积攒的人气可见一斑。

所以,我们对"小米凭什么造车?"的答案几言蔽之即可,仅作为后文铺垫所需。爆款新闻的价值,涨跌都同样快,大可不必为此流连忘返。

第一、有钱。

小米当期现金余额1080亿元。雷军说,"我们亏得起"。遵循计划,首期投资为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达到100亿美元;

第二、有人。

小米目前有超过1万人的研发团队。并且,基于智能电动车业务还将扩充5000人;

第三、有产业链。

小米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态。从小米手机到小米居家,再到小米笔记本等等,丰富的小米产品谱系,帮助小米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以及生产、制造体系;

第四、有拥趸。

不久之前,小米在一个近2万人的米粉群体展开智能电动车立项调研,有超过92%的米粉支持小米造车;

第五、有朋友。

从2013年雷军拜访马斯克之后,雷军个人+顺为资本+小米集团,利用7年时间,先后投资了50家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如果算上芯片产业,粗略估算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由此,上述五点深度赋予了雷军"不成功则成仁"的勇气。

——"将押上人生所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造车而战"。

——这就是雷军关于造车最笃定的态度。

当然,雷军的这句话采用了当下互联网 科技 大亨们"撩拨"粉丝时的惯用话术,打打感情牌,无可厚非。

但,小米造车,成立全资公司,不合资,不融资,雷军亲任CEO,这倒是实打实地奔着"大力出奇迹"的方向去了。

小米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

这个问题,雷军目前没有明示。

但小米10多年来,用门类繁多的产品共性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当靠谱的答案:

——"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

不出所料,小米 汽车 仍然会沿着这个思路实现量产。更遑论,距离小米 汽车 上市之日尚有些时日。

届时,几近白热化的纯电车的续航之争已经逐渐冷却,"马太效应"让市场上80%以上的纯电车产品在工程深度上大致相当 ,留下来的,就是"智能化"的较量。

——这应该也是小米所期望的结果。

小米一定会把它所具备的 科技 品质成功注入 汽车 之中,成为其强大的产品基因。通过走量,通过软件盈利模式,反哺硬件的"微利"。于是,性价比极高的小米 汽车 ,还被辅以炫酷的玩法,一如当初全网疯抢的红米手机一样。如此,小米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怎么造车才最大可能性的保证成功?"才是摆在小米面前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毕竟,之前小米不是一家专门 汽车 制造商。

谁来"替"小米造车?

估计这个问题一旦被提出来,首先招致"驳斥"的,就是这个"替"字。

自建工厂还是找人代工?

自建工厂?

当然可以,特斯拉不就是这么干的吗?新势力造车中威马也算是自建工厂。

且自建工厂的好处,显而易见。手握绝对的自主权,品控上相对可以更有把握。当然,对于造车成本的管控,也会更有力度。

但是,小米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自建工厂的选项大概率会暂时排除。

第一,"首期投资为10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看起来巨大。

但对于从零开始造车的小米而言,如果在考虑另行招募5000人研发团队所产生的费用,研发项目本身的费用,平台建设费用等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自建工厂的巨量投入,可能这100亿人民币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事实上,即便是蔚来找到了江淮代工,在2018年,蔚来也烧掉了240亿的现金储备。也就是寄希望于产品上市之后,销售符合预期,否则小米那100亿前期投资也不见得有多宽裕。

所以,初期预算与自建工厂的项目不符合。

第二,按照目前小米的规划,预计新车于2023年上市。

如果自建工厂成立,在不足3年的时间里,小米还需要搞定产销资质,从申请到审批,从审批到获得生产资质,从获得生产资质到进入工信部产品名录,从进入名录到获得销售资质,这中间是要花时间的,也无法预计那个环节会出状况。

所以,进度规划也与自建工厂的项目不符合。小米造车,就这样,被诸多力量牵扯着,必然走到了寻求代工的赛道上去。

事实上,后来者有后来者的优势,蔚来、理想、小鹏为了产品快速达成上市目的的作业,小米还是可以抄一抄的。

最有可能找比亚迪代工?

之前,坊间传出长城代工小米造车的消息。但很快被双方否认。

事实上,长城代工的可能性极小。

长城手中的柠檬、坦克两大造车平台并非纯电平台,不能为小米所用。而长城的ME纯电平台+咖啡智能技术架构,倒是一个很好的组合,但是长城已经和宝马合作,合资公司光束 汽车 正在为纯电MINI的量产而努力。

更何况,长城还有氢能源产业的前瞻性布局,估计很难抽身顾及其他。

不是还有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吗?

这些国字号的队伍,除了运作机制上的限制之外,分别还有各自不能代工的原因。

长安的高端纯电平台还在研发中,自顾不暇,可以Pass;上汽在忙着R品牌的建设,更遑论上汽—阿里的智己 汽车 也需要占用大量资源,条件不允许;广汽埃安刚刚独立,正在"心高气傲"中,心不在此;北汽的条件倒是具备,只是小米会不会因为北汽的品控问题而被吓退呢?

所以,回头来看,似乎吉利和比亚迪最有可能。

吉利不仅手握SEA浩瀚智能架构,而且刚刚成立的极氪 汽车 ,本身就具有开放、包容的战略特性。双方各取所需,完全可以一拍即合。但阻断二者合作可能性的,可能恰好也是SEA架构。

作为全球智能造车的顶级架构,SEA的高智能化、拓展性、灵活性、成长性决定了当期内,其旗下产品的成本不可能低。所以,才有了首款产品极氪ZERO超过30万元以上的预计定价;所以,目前吉利品牌、几何品牌旗下的纯电暂时都还不能启用SEA架构。

反观目前小米产品的特性,"性价比"不都是始终需要保留的特点吗?小米造车与吉利SEA架构目前还不在一个频道上,只好暂时放过彼此。

更何况,百度已经与吉利接上茬儿了,小米再掺和一脚也不合适。

如此,比亚迪或许成为小米最终的选择。

比亚迪和小米很像,二者都在各自领域建立了全产业链生态。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自研芯片、E平台、国际化设计团队,电控、电驱技术……都让小米欲罢不能。

还有,二者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9年,小米把"最佳战略合作奖"再一次颁给了比亚迪;

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谋求上市,并开启多轮融资,小米表现得相当积极,早早稳坐股东的位置;

甚至,就在小米造车官宣后的第二天,比亚迪官方以《全面合作,襄助小米生生不息》为题遥相呼应。

虽然内容说的都是小米手机的事,但在这个"过于巧合"的时间节点,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让人浮想联翩了。

更有意思的是,4月1日下午,比亚迪王传福由雷军陪同,造访小米北京 科技 园的照片在坊间流传,两位大佬是要把小米造车由比亚迪担纲的事情彻底坐实吗?

然而,必须要为上述泼一瓢冷水的是,事实上,比亚迪为小米代工造车的"故事"早在去年年底就随着小米造车的消息一起发酵,且有板有眼,连同车型、车名、价格和盘托出。

对此,2020年12月,比亚迪在其"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平台回应,目前比亚迪针对相关信息已依法取证,后续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企业声誉。望广大网友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比亚迪内部人士也明确表示,对此事没听说、不知情。

对上述文字加以推敲,比亚迪的反应确实够强烈。

如果此事只是没有官宣,而被流传,比亚迪大可不必用"依法取证"这样严厉的词汇。看起来确实不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简单直接。

无论怎么看,小米要是选择代工模式的话,比亚迪都是最有可能的目标。

小米会选择"第三种"造车方式吗?

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外媒消息,3月29日,丰田与特斯拉正在考虑共同开发小型SUV平台。丰田负责提供硬件平台,特斯拉则担纲电子控制平台和软件技术。

合作一旦达成,特斯拉可以降低小型电动SUV的开发成本和周期,丰田则在软件系统上获益,两家公司各取所长,实现互补。

小米是有条件效仿的。作为世界最年轻的500强 科技 企业,小米"强软件"的特性足以吸引任何一家以硬件见长的造车主机厂,这其中当然可以包括比亚迪,包括吉利,甚至长城等。

也就是说,在小米依然保持不合资、不融资的初心之上,采取以软技术换硬技术的方式造车,不需要建厂,不需要建硬件平台,从而赢得时间和金钱。

但,这又和比亚迪代工滴滴有本质区别,甚至和江淮代工蔚来也有明显区分。区分点就在于,小米在这个过程中,有深度参与,有共享资源——参与品控,参与设计,共享软件资源。

这种游离于自建工厂,寻求代工之外的第三种模式,合作不合资,独立不孤立,或将成为小米造车最终的答案。

写在最后

也许在不少人看来,有一个点始终被忽略。

——即,小米怎么卖车?渠道在哪里?这当是小米造车能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事实上,这应该是小米最不应该担心的问题。

当各大主机厂还在为产品圈层而烧脑时,当初在大学校园里以1999价格圆梦智能手机的年轻人刚刚好,成长为小米 汽车 的用户;

当造车新势力在为销售渠道建设而砸钱铺路时,数年来,小米在全国各大城市布局的数码产品门店已经为小米 汽车 的销售网络建设,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未来,在各大商场里看到小米 汽车 的展厅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吗?或许,它们就在小米手机的旁边,甚至可以装在一起。

电动 汽车 的风口已经来了,更何况今天的小米不是一只猪,而是一头狮子,一头老虎,甚至还长着翅膀,无论怎么看,小米造成成功的概率都不低。

毕竟,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雷军这里! 寻车网

小米汽车生产费用 小米锁单后还能不能改色

小米锁单后还能不能改色

小米锁单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颜色的

具体条件和情况如下

  • 限时改配活动 :小米汽车曾针对部分车型(例如SU7、SU7 Ultra)推出过限时改配活动。在这些活动期间,如果用户已经锁单但车辆尚未交付,并且订单处于开票流程前且为非现车订单,那么用户可以在小米汽车App中更改车身/内饰颜色等选装配置。

  • 特定车型的改配政策 :对于小米SU7非创始版锁单用户,小米汽车也曾推出过“限时改配”政策,限时24小时,且用户有且仅有一次机会进行改配。

  • 改配置申请 :小米CEO雷军曾发布公告称,小米YU7车可以改配置,包括改颜色。但需要在特定时间窗口内通过小米汽车APP提交改配置申请。

改配注意事项

  • 价格差异调整 :改配可能会涉及价格差异的调整,用户在改配前需要了解并接受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

  • 交付周期影响 :改配成功后的车辆将按照新配置进行生产和发货,这可能会对车辆的交付周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决定改配之前,用户需要认真权衡利弊,并充分考虑自身需求。

综上所述,小米锁单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颜色的,但具体条件和限制可能因车型、活动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用户在决定改配前,应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并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和交付周期影响。

小米汽车代工厂是哪家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小米汽车代工厂是哪家的相关内容。

小米汽车代工厂是北汽集团。
2022年8月11日,小米董事长雷军在年度演讲发布会上披露了小米汽车研发的最新动态,表示小米汽车正在全力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并计划在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
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第一期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专属团队规模超过500人。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甚至超预期。此外,小米的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下线。
而北汽集团作为小米汽车的代工厂,将助力小米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小米汽车将承接北汽新能源青岛工厂和重庆工厂,而北汽将负责代工生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访问小米官网或关注相关新闻报道。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小米汽车生产费用 小米锁单后还能不能改色”相关推荐
小米大定和锁单区别 小米yu7生产能力
小米大定和锁单区别 小米yu7生产能力

小米汽车一年产能小米汽车当前年产能为30万辆。产能构成方面,其由北京亦庄一期和二期工厂组成。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辆,二期工厂于2025年4月完成规划验收,6月竣工并于7月正式投产,年产能同样为15万辆,两厂合计30万辆。在实际产能上,一期工厂通过实施双班制生产,产线利用率接近200%,2024年12月单月交付量达2.58万辆。二期工厂投产后,进一步缓解了SU7和YU7的订单

2025-07-20 10:58:39
小米su7锁单后改颜色 小米SU7将于4月19日限时更改配置 可变更车型/颜色/轮圈等
小米su7锁单后改颜色 小米SU7将于4月19日限时更改配置 可变更车型/颜色/轮圈等

小米SU7将于4月19日限时更改配置可变更车型/颜色/轮圈等小米汽车针对消费者对于车型配置的个性化需求,特别宣布将于4月19日开启SU7车型的限时配置更改活动。此次活动将于4月19日上午9点开始,至4月20日上午9点结束,共计24小时。参与条件限定为在2024年4月20日上午9点前完成锁单的用户,而创始版用户则不在支持改配的范围之内。改配的具体规则包括:1.用户可在活动期间内更改车型配置

2024-11-20 08:11:00
小米汽车锁单后不想买了怎么办
小米汽车锁单后不想买了怎么办

小米汽车锁单后不想买了怎么办小米汽车锁单后不想买了,可与小米汽车协商取消订单,但通常定金无法退回。小米汽车官方曾表示,主动锁定配置即锁单完成,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配置无法再次修改,此时定金不可退,且在小米汽车App购车流程中,关于主动锁单不可退有共计三次提示,并在最终“锁定配置”时直接弹窗提示。2025年5月小米汽车部分车型出现退车风波,小米汽车客服联系要求无损退车的车主,

2025-07-21 09:47:58
小米汽车生产产能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产能
小米汽车生产产能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产能

小米汽车的产能小米汽车目前有多座工厂布局,各工厂产能情况及规划如下:一期工厂:位于北京亦庄,月产能约2.8-3万辆(双班倒生产),每76秒下线一台车,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年产能设计是15万辆/年,实际产能通过优化提升至约20万辆/年,目前已满负荷运转。2025年5月SU7单月交付28,013台,连续多月稳居20万以上纯电轿车销量榜首。二期工厂:同样位于北京

2025-07-21 06:53:39
小米汽车生产提升 小米汽车的产能
小米汽车生产提升 小米汽车的产能

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的小米汽车未来发展的预测小米汽车未来发展预测如下:产能与产量快速增长:小米汽车成功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后,将拥有更大的生产和运营自主权,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2024年即将启用的50亿元投资工厂将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保障,预计产量将迎来快速增长。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突出:小米汽车已展示四款“小米牌”纯电动汽车,体现了公司在

2025-07-20 23:57:09
小米汽车生产进展 小米汽车的产能
小米汽车生产进展 小米汽车的产能

小米汽车一年产能小米汽车当前年产能为30万辆。产能构成方面,其由北京亦庄一期和二期工厂组成。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辆,二期工厂于2025年4月完成规划验收,6月竣工并于7月正式投产,年产能同样为15万辆,两厂合计30万辆。在实际产能上,一期工厂通过实施双班制生产,产线利用率接近200%,2024年12月单月交付量达2.58万辆。二期工厂投产后,进一步缓解了SU7和YU7的订单

2025-07-19 16:08:14
小米汽车正常生产吗 小米汽车的产能
小米汽车正常生产吗 小米汽车的产能

小米汽车的产能小米汽车目前有多座工厂布局,各工厂产能情况及规划如下:一期工厂:位于北京亦庄,月产能约2.8-3万辆(双班倒生产),每76秒下线一台车,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年产能设计是15万辆/年,实际产能通过优化提升至约20万辆/年,目前已满负荷运转。2025年5月SU7单月交付28,013台,连续多月稳居20万以上纯电轿车销量榜首。二期工厂:同样位于北京

2025-07-24 21:02:09
小米汽车加快生产 小米汽车一年产能
小米汽车加快生产 小米汽车一年产能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产能小米汽车北京二期工厂规划年产能为15万辆,投产后北京基地总产能将达35万辆。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北京亦庄)年产能设计是15万辆/年,实际产能通过优化提升至约20万辆/年,且已满负荷运转。二期工厂也位于北京亦庄,2025年6月卫星图像显示主体结构封顶,生产车间、办公楼已完工,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2025年7月投产。其初期产能爬坡目标为8,000台/月,四季

2025-07-22 0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