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08:02:31 | 寻车网
易车原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2022年已经过完了。回顾这一年,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没有往年如火如荼的气势,但也在稳步发展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经历了芯荒、涨价、退补等一系列风波,但从年终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基本依然是合家欢的场面,销量前十名车企中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就有6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更是成为市场绝对的主力军。
新能源车年销量688.7万辆 同比增长93.4%
根据1月12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由此,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增幅高于行业均超过7个百分点。
新能源方面,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销量同样连续 8 年位居全球第一。并且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25.6%,相较2021年高出12.1%,说明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从车型级别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涨幅均主要集中在A级车,累计销量238.6万辆,同比增长143.7%,其中主销价格集中在15万-20万元,累计销量185.5万辆,同比增长2.1倍。增速第二的是C级新能源车,累计销量70.9万辆,同比增长138.1%。这也表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在高端赛道已经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从驱动形式来看,2022年纯电动汽车销售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0%;燃料电池汽车销售0.3万辆,同比增长110%。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新能源销量一骑绝尘
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车企中,大部分是增长态势,增长超过100%的车企就7家,分别是 比亚迪 汽车、 吉利汽车 、广汽 埃安 、 奇瑞 汽车、 长安 汽车、 哪吒汽车 、 零跑汽车 。
这其中销量最高的非 比亚迪 新能源莫属,凭借着多款爆款车型和强大的技术积淀以及新能源车渗透率的迅速攀升,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近180万辆,比后五名的销量总和还多,不仅位居自主第一,更首次超越 一汽 大众 成为当年车企销量冠军。销量同比增长208.2%,仅次于吉利新能源的277.9%。
销量第二名的上汽通用五菱主要销量贡献来自爆款宏光MINI EV,凭借低廉的价格以及达到消费者预期的续航里程,非常受城市和乡村用户欢迎,虽然今年没能坐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但依然卖出了404823辆,在轿车销量中排名第二,占品牌总销量的91.6%。
排名第三的 特斯拉 是排行榜前十中唯一的合资(独资)品牌,全年累计销量439770辆,同比增长37.1%,增长率超过 蔚来 和 小鹏 ,市场份额占比7.8%,其中 Model Y 全年贡献销量约31.5万辆,占品牌总销量的71.6%。值得一提的是,虽然 特斯拉 销量排第三,但营业额与利润应该能排第一。
吉利汽车 新能源2022年销量304911辆,以同比277.9%的增幅成为传统车企阵营中增幅最快的品牌,主要原因还是去年销量基数较低,2021年全年仅有80694辆。另外几何和 极氪 成为今年拉动 吉利汽车 新能源增长的关键动力,其中 极氪 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71941辆,同比增长1197.6%。
其他如广汽 埃安 、 奇瑞 、 长安 等作为国内老牌车企,在新能源车型销量方面同比增长都超过100%, 一汽 - 大众 和上汽 大众 同比增长也达到了41.7%和50%。销量出现下滑的车企仅有一家,它就是 长城 新能源汽车,同比下滑7.5%,原因与其 欧拉 品牌低端车型黑猫和白猫停产有重要关系。
总体来看,传统自主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渗透的都很快,依然占据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半壁江山。
新势力品牌中“蔚哪理小零”五强并列
进入2022年,造车新势力阵营中“蔚小理”第一梯队的格局基本就已经被打破,每月销量前三名不再固定,经常是有车企出现掉队,亦有车企不断突破并快速补位而上。
这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此前位于第二梯队的 零跑汽车 和 哪吒汽车 ,把重心放到了市场更大的A00级和A0级市场;另一方面,“蔚小理”在2022年都遇到了各自的劫数, 蔚来 产品平台升级后遇到需求减弱的市场怪象, 小鹏 汽车遭遇G9上市定价风波, 理想汽车 也遇到了因 理想ONE 停产引发车主维权。这也造就了如今基本是“蔚哪理小零”五强并列的局面。
首先是 哪吒汽车 ,2022年累计销量152073台,同比增长118%,连续29个月增长,也成为国内首个年销量突破15万台的新势力。销量爆发的主要原因也是定位精准,那就是从中低端市场切入快速实现规模化。目前哪吒在售的主力车型为 哪吒U 和 哪吒V , 哪吒V 主打10万元级的小型纯电SUV,而 哪吒U 则为紧凑型SUV,更注重科技、配置。
同时哪吒也比较注重在整车、三电、智能座舱等方面的研发,致力于打造中高端级别的最高品质。其试水中高端市场的 哪吒S ,定位中大型轿跑,指导价20.28-34.18万元,较低的起步价让它在同级车型中同样很有竞争力。
其次是 理想汽车 ,2022全年销量133246辆,同比增长47.2%,销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虽然 理想ONE 的停产引起了一些老用户的不满,但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9年进口新能源车上牌5.6万辆,八成都是特斯拉!的相关内容。
上周,我们盘点了这两年在北京上牌的 新能源车 ,发现北京在私人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占据着19%的高份额。比亚迪元、荣威Ei5、 比亚迪秦 、北汽EU系列和 比亚迪宋 是2019年北京车主最爱的5款纯电车型。
在Top 20车型榜单中,并没有出现 特斯拉 的踪影,不少小伙伴发来疑问:特斯拉呢?特斯拉排第几?
要说中国人最熟知的电动车品牌,恐怕非特斯拉莫属了。早在2018年9月,一家名为Veygo的保险公司发布的一份大数据报告就曾显示,特斯拉是中国人搜索频率最高的汽车品牌。
这两年,自带流量的特斯拉在中国就像开了挂:2018年7月,与上海临港签署协议,开独资建厂先河;2019年1月,上海超级工厂破土动工;2019年10月,国产特斯拉正式量产;2020年1月,国产特斯拉Model 3正式交付。
那么,国产化之前,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表现究竟如何?
今天,我们借助进口 新能源乘用车 的上险数据,来盘一下特斯拉,以解答大家心中疑问。
01,2019年进口新能源车中,特斯拉占比81%
2018年,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内的进口新能源乘用车总计上牌3.1万辆;2019年,这一数据 同比增长 了78%,达到了近5.6万辆。
在上次的梳理中,我们提到,2019年国产新能源乘用车的上险量同比下滑了5%,而进口新能源车却出现了同比大幅增长。2019年,进口新能源车吞掉了国产新能源乘用车3%的占比, 市场份额 达到6%。
从动力类型来看,2019年和2018年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8年,市面上的进口新能源车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呈现均衡的5:5局面;而到了2019年,这一对比出现了严重的倾斜,纯电动车型占比高达85%。
很多朋友可能都猜到了,进口纯电动车型占比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
自2019年2月以来,特斯拉Model 3一直引领全球畅销新能源车型榜单,在中国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分品牌来看,包括Model 3、Model X和Model S三款车型在内的特斯拉在中国进口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举足轻重,2019年总计上牌4.5万辆,占比高达81%,较之2018年提升了近40个 百分点 。
在第一电动此前对造车新势力的交付盘点中也曾提到,2019年的纯电市场,特斯拉表现突出,企业层面上险量排名第四,仅次于比亚迪(13万辆)、 北汽新能源 (8.5万辆)和 宝骏 (4.7万辆)。
02,北京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5%
分地区看,进口新能源乘用车在全国31个省市(统计数据暂未包含 港澳台 )均有上牌表现。从2019年省市排名来看,广东省优势明显,取得冠军,也是唯一一个进口新能源乘用车年度上险量超过一万辆的省份。
上海超越浙江和北京,占据第二名。北京以121辆的微弱差距排名第三,浙江省排名第四。
以上Top 4省市,进口车 市场占有率 均超过10%。以上Top4省市进口车总量,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惊人的62%。
具体车型来看,2019年上牌的进口新能源车型共有25款,除特斯拉三款车型、宝马i3、 大众高尔夫 、奥迪e-tron和捷豹I-PACE外,其余均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从绝对量来看, 纯电动车型上牌量更高。除Top 5外,其余车型全年上牌量均不足千辆。
Top 5车型中,特斯拉三兄弟占据了3个席位。其中,特斯拉Model 3一款车型的上牌量已接近3.4万辆。在2019年进口新能源乘用车中,Model 3的上险量占比已经高达61%。
03,进口车占北京私人纯电市场8%,Model 3跻身北京Top 5
特斯拉Model 3垄断市场的情况几乎在每个省市上演。2019年,在进口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进口冠军车型都是特斯拉Model 3,北京市场也不例外。
在2019年北京上牌的8456辆进口新能源车中,有85%为特斯拉品牌车型,79%为特斯拉Model 3。
私人市场来看,2019年北京市场共有7款进口纯电乘用车市场上牌,占据北京市场8%的比重。其中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两款车型年度上牌量超过千辆,分别占据北京私人进口纯电市场64%和20%的比重。
对照我们上周汇总的北京国产纯电动乘用车的个人上险量排行,如果加上进口特斯拉的数据,显然榜单会发生变动。
特斯拉Model 3取代比亚迪宋,占据第五名。特斯拉Model X同样跻身Top 20,排名第15位。
此前位居第19和第20名的比亚迪e2和奔奔则会被挤出榜单。
随着国产Model 3的批量交付,特斯拉将给北京以及全国市场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前一阵,特斯拉中国将采用 宁德时代 “无钴电池”的消息给行业内带来不小的震动,更有消息称, 马斯克 力图将Model 3的最低价格下探到20万元。
如果真能降到20万,你会考虑买一辆国产Model 3吗?评论区亮出你的观点,一起聊聊吧!
即日起,第一电动网设立电动车主公开投诉平台,就是希望在消费者和厂家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消费者的投诉,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之会迅速转往相应厂家或商家,并追踪解决过程。如果厂商解决不公正或相互推诿,严重伤害用户利益,我们将及时予以公开披露。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明艳
本文来源于 汽车之家 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寻车网整理的易观车市 新能源汽车销量点评 进口新能源车上牌5.6万辆,八成都是特斯拉!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全球电动车销量榜:大众ID.3一炮而红,五菱助力上汽成全球第四电动汽车网站EV Sales Blog近日公布了前三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榜单,毫无悬念,特斯拉依旧是全球冠军,而大众和上汽集团的表现则格外引人注目。在纯电+插混总榜中,特斯拉排名第一,占据全球18%的市场份额,大众集团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也达到了13%,并且与第三名雷诺-日产联盟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拉开。去年大众集团还只位于第六
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2022如下1五菱宏光MINIEV宏光MINIEV整车尺寸为291714931621mm,小巧车身,驾驶灵活,在小巷或是城市拥堵路段都能行驶方便,让出行更轻松高效,免除停车难的困扰同时,宏光MINIEV充电模式不依赖传统充。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前十名有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广汽埃安小鹏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哪吒汽车理想1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易观车市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点评易车原创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2022年已经过完了。回顾这一年,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没有往年如火如荼的气势,但也在稳步发展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经历了芯荒、涨价、退补等一系列风波,但从年终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基本依然是合家欢的场面,销量前十名车企中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就有6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更是成为市场绝对的主力军。新能源车
新能源销量上来了,高端车卖疯了,解析吉利2022年财报看得见的增长,当然值得高兴!可是······3月21日,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了2022年财报。我们也可以看做是班级里的优等生发布了年度终极考试的成绩单。从“成绩单”上看,吉利2022年还是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少原来的“拉分科目”,都做到了补强。吉利2022年全年销量143.3万辆,同比增长8%。虽然没达到预订的1
2022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25.0万辆,同比增长168.0%,环比7月份依然有12.3%的涨幅。毫无意外,宏光MINI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8月销量达到32827辆,相比上月又增加了2千多辆。宏光MINI的热销引爆了低续航电动车市场,推出了多款与宏光MINI相近价位的车型,但宏光MINI的销量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
易观车市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点评易车原创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2022年已经过完了。回顾这一年,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没有往年如火如荼的气势,但也在稳步发展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经历了芯荒、涨价、退补等一系列风波,但从年终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基本依然是合家欢的场面,销量前十名车企中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就有6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更是成为市场绝对的主力军。新能源车
易观车市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点评易车原创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2022年已经过完了。回顾这一年,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没有往年如火如荼的气势,但也在稳步发展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经历了芯荒、涨价、退补等一系列风波,但从年终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基本依然是合家欢的场面,销量前十名车企中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就有6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更是成为市场绝对的主力军。新能源车
易观车市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点评易车原创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2022年已经过完了。回顾这一年,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没有往年如火如荼的气势,但也在稳步发展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经历了芯荒、涨价、退补等一系列风波,但从年终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基本依然是合家欢的场面,销量前十名车企中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就有6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更是成为市场绝对的主力军。新能源车
2024-01-23 21:13:41
2024-01-20 00:47:44
2024-01-07 16:28:24
2024-01-18 05:42:51
2024-01-17 02:16:08
2024-02-03 15: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