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试驾沃尔沃V40 T8

2023-05-16 13:38:44 | 寻车网

跨界小V 试驾沃尔沃V40 T4

  由奥迪A3、宝马1系和奔驰A级等好手组成的紧凑型豪华车正在演进为一个激烈厮杀的战场,现在,沃尔沃的战将也出场了。沃尔沃将其定义为V级别,其本意还是旅行车的范畴。五门车型,多种折叠方式的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完全平坦,市场定位偏向于多功能性。

  作为沃尔沃近20年来最重要的欧洲车型,V40已经浮出水面,2013年将会出现在中国和巴西市场。

  沃尔沃V40 T4

  优点:迷人的设计风格,改良的内饰,出色的安全装备。

  缺点:后座人员承载能力有限,车内铝材的硬边角颇为恼人。

  由奥迪A3、宝马1系和奔驰A级等好手组成的紧凑型豪华车正在演进为一个激烈厮杀的战场,现在,沃尔沃的战将也出场了。沃尔沃将其定义为V级别,其本意还是旅行车的范畴。五门车型,多种折叠方式的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完全平坦,市场定位偏向于多功能性。

  V40的外形确实亮点不少,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是出自沃尔沃之手。开口较低的进气孔,宽阔且带棱角的尾部肩线,静态充满运动感。六边形的尾门有些类似第五代C30,不过更多人认为它的灵感来自传奇车型P1800ES。

  V40的最初设计师是来自加州设计工作室的Chris Benjamin,随着后者被调至瑞典的哥德堡后,才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沃尔沃已经被吉利收购并更换了CEO,但该计划一直在进行中。作为换了新东家后的第一款全新车型,其重磅效应自然不能小觑。

  V40将是最后一款采用福特技术的沃尔沃车型,因此它还是来自极佳的福克斯平台,出色的前轴操控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已深入人心。前后轮距有所改变,但轴距基本与福克斯一致,加长不足1厘米,与C30、S40和V50相同。

  在V40的底盘上,移植了S60和V60的转向柱,齿轮齿条式转向机外加电动助力。据发动机和底盘部门主管Stefan Karlsson介绍,在普通模式和运动模式下,底盘的高度可以升降10毫米,悬架硬度亦可改变10%。值得一提的是,V40的4缸发动机高度比5缸发动机低了1厘米。

[page=跨界小V 试驾沃尔沃V40 T4 第一页]

既能舒适也可狂暴 深度体验沃尔沃S60 T8 E驱混动

【编者按】在豪华车品牌中,提到“安全”、“健康”和“品质”这些特点时,脑海中无疑会优先浮现出沃尔沃这个来自北欧的品牌,尤其是旗下车型全面陆续换代之后,更多的产品亮点也更为鲜明。其中在去年12月上市的新一代S60就是个典型代表,在延续该品牌最新家族设计的同时,全系2.0T和针对中国道路所调校的底盘和悬架等,也使得S60动力和操控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新一代S60上市的前后,腾讯汽车陆续试驾和体验过了T4和T5的车型,而此次在“为爱出发”的试驾活动中,我们又体验到了定位最高的“T8 E驱混动”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因为有了“机械+涡轮”双增压的2.0T发动机、能优先驱动的电机、可供纯电行驶的电池组、3级可调的动能回收强度,及智能的eAWD四驱系统等,这些是否会让T8车型驾驶起来更有乐趣呢?

此次体验的车行驶T8 E驱混动四驱智逸运动版车型,官方指导售价为39.99万元。新车搭载了一套由2.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电机和电池组所组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并与8速手自一体式变速器相匹配。其中该混动系统的综合最大功率为288kW,综合峰值扭矩更是达到了64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6s,综合油耗则仅为1.9L。另外,在纯电模式下可行驶52km,且支持交流慢充模式,而充满电量至少需要8小时。

因为是插电式混动车型,因此在驾驶模式上也显得更为丰富,同时沃尔沃对电四驱、纯电优先、油电混动和运动模式还有这自己的理解,并分别命名为“全轮驱动”(AWD)、“驾驶能效”(Pure)、“日常使用”(Hybrid)和“灵活驾驶”(Power)。

当然,在运行逻辑上也只有“Pure”略有不同,因为T8 E驱混动并没有纯电模式,因此在Pure模式下,总会以电驱优先,当电池亏电后,也会启用发动机来进行充电。而在行车状态中,发动机则会一边驱动车辆,一边给电池充电。

由于在Pure模式下的设定是以电驱优势,因此在电量充足的模式下,起步和线性加速都是纯电行驶,此时只要控制好对加速踏板的控制,在纯电下可以线性加速到100km/h,但如果踩踏的力度过猛或急加速时,系统会认为需要更迅猛的动力,此时发动机变会介入。因此想保持纯电行驶,还必须有一个佛系驾驶的习惯。当然,在纯电行驶中,车辆起步轻快且平顺,车内也非常的安静。

也正是由于纯电行驶太过于安静,这使得原地发动机启动开始给电池组进行充电时,会有比较明显的启动和介入声音,但在行车过程中传入车内的却非常少。另外,想知道发动机何时介入,可通过仪表盘右边的“能量流”信息可得知,只要电子指针超过了“小水滴”,那就说明发动机已经正式介入并运转。

在切换到“Hybrid”模式之后,这里能理解为传统的“油电混动”模式,起步和低速行驶由电机负责,车速起来后则是由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而“Power”模式则是由发动机更多的来驱动车辆,此时右边的仪表也会完全变成与燃油车相同的显示状态。

尽管在不同的驾驶模式下,油门的灵敏度会存在略微的差别,但整体的表现都非常的线性,车速与脚感都有着很好的贴合度,驾驶起来舒适且随性。当然我们在高速路况中也多次体验了“急加速”和“地板油”的驾驶,发现T8 E驱混动无论是在电池组有电或没电的状态下,加速响应和性能表现都非常的给力,特别是在“Power”模式下显得更加积极。

动力回收系统一直都是能提升车辆驾驶乐趣的秘密武器,调校出色的动能回收可助于实现单踏板的驾驶方式。T8 E驱混动的动能回收其实在D挡下也是有工作的,这点通过仪表右边的信息可看到,不过体感上却感受不到,松开油门后的状态与燃油车滑行基本是一样的。

但T8 E驱混动针对“动能回收强度”提供了独有的“B挡”,且拥有3种力度可调。其中“B1”相比D挡来说会有了明显的减速感;而“B2”的制动介入感显得更加柔和;最强的“B3”的确会有明显的制动感,但并不会强到出现拖拽感,因此在这3种强度下都很好的保证了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同时也让刹车前段调节的偏软了些。

方向盘转向的手感略带一点偏沉,同时也比较细腻,以及指向性也很精准,同时再结合具有韧性的底盘和充足支撑力的悬架,使得整车就算较高车速过弯时也显得很轻松,车身的循迹性也表现得很好,这些也突显了一定的运动感。当然,这也得益于eAWD智能四驱系统的加持。

T8 E驱混动同样采用的是前双叉臂式和后多连杆式的独立悬架系统,这点与S60燃油车型完全相同。整体的调校颇具韧性和质感,重点是在针对中国路况还进行了更偏向舒适的调整,但同时保留了欧系车那种重路感回馈的感觉,这也给操控增加了一定的运动感。

而悬架系统在通过坑洼颠簸,或者通过连续减速带的振动路面时,对于振动处理的非常直接和干脆,不会让多余的振动传递到车内,整体也更偏向舒适性。也许会有人觉得后悬还是略显硬了一点点,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为了符合它更运动定位的设定而已。

从城市路况到高速公路,T8 E驱混动在80km/h时速左右巡航时,可以说车内的静谧性很不错,而随着车速的再提升,除了胎噪会有些变大之外,对于其他噪音抑制的都很好,这也许跟轮胎本身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对于车内的交流和舒适性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动态总结:不难看出基于SPA可扩展模块架构所打造的第三代S60,整车在操控性上相比上代车型的确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定位旗舰的T8 E驱混动车型在动力性能上更为强劲,同时又能确保整体的舒适性,以及还保留了欧系车那种路感回馈清晰的驾驶特点,再结合动能回收系统和智能四驱的存在,使得驾控有了更多的乐趣。因此可以说T8 E驱混动车型既能满足日常舒适代步,又有强劲性能的驾驶乐趣。

毕竟全新一代沃尔沃S60已上市快8个月了,市场的保有量也越来越高,相信大家对于S60的外观造型和内饰设计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了,这里我们主要来分享下T8 E驱混动与S60燃油版车型的不同点。

T8 E驱混动的整车造型依旧延续了沃尔沃最新的家族式外观设计,同样拥有“运动版”和“豪华版”这两种外观风格。此次体验的车型为运动版,因此在前格栅内部为黑色矩阵式结构,而其他细节处也增加了更多黑色装饰件来突显运动感。而与燃油版最大的不同之处,则是在车身左侧前翼子板处增加了“交流慢充”的充电接口,同时车尾LED尾灯组的右下角张贴了“T8”的标识。

T8 E驱混动也同样延续了最新家族式的内饰设计和布局,与燃油版不同的是,在12.3英寸全液晶仪表中右边的显示信息里,有增加混动“能量流”的展示信息,再者就是换上了更突显精致感和档次感的“小巧”电子挡杆。

而由于T8 E驱混动车型的电池组被布置在了中央通道处,这是前排杯架整体先前移动了,同时还取消了12V电源接口,不过打开前排扶手箱后,里面有提供12V电源接口和2个USB接口,但储物空间则变成了很浅的一层,只能放些票据和零钱了。

T8 E驱混动车型采用了运动风格的真皮座椅,得益于较厚实的填充物使得舒适性很不错,同时也提供了较强的包裹性。前排座椅还支持电动调节、腰部支撑调节、记忆功能,以及电动腿托等。而后排其实更适合2人乘坐,这也使得T8 E驱混动更像是一款“四座车型”。另外,由于电池组布局在中央通道的位置,因此对行李厢装载空间没有影响,这也确保了T8 E驱混动的实用性。

全文总结:沃尔沃S60 T8 E驱混动车型的产品实力还是很强的,不仅延续了沃尔沃豪华品牌的所有特点,同时整车舒适性的调校风格也更偏向中国市场,而高性能的表现也是进入了“5秒俱乐部”,整车驾驶起来也很有欧系车的行驶品质感,以及更是配备了eAWD智能四驱系统。另外,整车52km的纯电续航里程也能满足日常城市代步,可以减少出行成本,而属于新能源车的范畴,在限行城市还不限购,以及部分城市更是送车牌,这些也都是T8 E驱混动的优势。

寻车网

与“试驾沃尔沃V40 T8”相关推荐
试驾沃尔沃S60 试驾沃尔沃V40
试驾沃尔沃S60 试驾沃尔沃V40

迁徙的门徒试驾沃尔沃S60 反复说一件事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要么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要么是实在缺少内容丰富的话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担心的。因为之前的经历,即便这是一款全新引进的车型,在我眼中它仍然像一辆改款车一样难以下手,其中的理由也再简单不过。说起驾驶乐趣,你大概总能想到“激情”,不过我可不是冲着它去的,相比之下,我更想去验证当初的一些猜测是否应验。 其实这

2023-05-17 06:19:27
试驾沃尔沃V40 沃尔沃S60
试驾沃尔沃V40 沃尔沃S60

跨界小V试驾沃尔沃V40T4 由奥迪A3、宝马1系和奔驰A级等好手组成的紧凑型豪华车正在演进为一个激烈厮杀的战场,现在,沃尔沃的战将也出场了。沃尔沃将其定义为V级别,其本意还是旅行车的范畴。五门车型,多种折叠方式的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完全平坦,市场定位偏向于多功能性。 作为沃尔沃近20年来最重要的欧洲车型,V40已经浮出水面,2013年将会出现在中国和巴西市场。 沃尔沃V40T4

2023-05-16 17:27:29
试驾沃尔沃V40 沃尔沃V90
试驾沃尔沃V40 沃尔沃V90

跨界小V试驾沃尔沃V40T4 由奥迪A3、宝马1系和奔驰A级等好手组成的紧凑型豪华车正在演进为一个激烈厮杀的战场,现在,沃尔沃的战将也出场了。沃尔沃将其定义为V级别,其本意还是旅行车的范畴。五门车型,多种折叠方式的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完全平坦,市场定位偏向于多功能性。 作为沃尔沃近20年来最重要的欧洲车型,V40已经浮出水面,2013年将会出现在中国和巴西市场。 沃尔沃V40T4

2023-05-17 15:07:27
试驾新款沃尔沃XC60 试驾沃尔沃V40
试驾新款沃尔沃XC60 试驾沃尔沃V40

48V和智能车机加身更诱人?试驾新款沃尔沃XC60寻车原创谈及如今的豪华品牌阵营,竞争的激烈程度已丝毫不亚于合资等普通的家用车市场,而豪华中级SUV们作为其中的主力军,自然是斗的不可开交,上有一线的BBA在刀枪剑影,下有二线豪华们在明争暗斗,但要凭销量而论,那沃尔沃的XC60则是一位极具竞争力的选手,但随着对手们纷纷改款或是换代,它也需要有所变化才行,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主角——新款沃尔沃XC6

2023-05-17 23:54:01
测试沃尔沃XC40 试驾沃尔沃V40
测试沃尔沃XC40 试驾沃尔沃V40

大胆的尝试!测试沃尔沃XC40RECHARGE一个伟大的公司需要什么?在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那么当下什么才是正确决定?我想大家会一致认同纯电。全球知名车企,如梅赛德斯-奔驰、奥迪、捷豹路虎、MINI等都宣布了其电动转型计划,预计2030年时如上大部门品牌都将彻底转型为电动品牌。作为老牌欧洲豪华车企的沃尔沃,其电动转型节奏更快、更大胆。按照规划,沃尔沃品牌将在2025年实现全面电气化,届时

2023-05-17 04:59:36
试驾沃尔沃V40 B5
试驾沃尔沃V40 B5

跨界小V试驾沃尔沃V40T4 由奥迪A3、宝马1系和奔驰A级等好手组成的紧凑型豪华车正在演进为一个激烈厮杀的战场,现在,沃尔沃的战将也出场了。沃尔沃将其定义为V级别,其本意还是旅行车的范畴。五门车型,多种折叠方式的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完全平坦,市场定位偏向于多功能性。 作为沃尔沃近20年来最重要的欧洲车型,V40已经浮出水面,2013年将会出现在中国和巴西市场。 沃尔沃V40T4

2023-05-20 15:19:01
试驾沃尔沃V40 试驾评测
试驾沃尔沃V40 试驾评测

跨界小V试驾沃尔沃V40T4 由奥迪A3、宝马1系和奔驰A级等好手组成的紧凑型豪华车正在演进为一个激烈厮杀的战场,现在,沃尔沃的战将也出场了。沃尔沃将其定义为V级别,其本意还是旅行车的范畴。五门车型,多种折叠方式的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完全平坦,市场定位偏向于多功能性。 作为沃尔沃近20年来最重要的欧洲车型,V40已经浮出水面,2013年将会出现在中国和巴西市场。 沃尔沃V40T4

2023-05-18 04:36:38
试驾沃尔沃S60 T8
试驾沃尔沃S60 T8

迁徙的门徒试驾沃尔沃S60 反复说一件事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要么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要么是实在缺少内容丰富的话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担心的。因为之前的经历,即便这是一款全新引进的车型,在我眼中它仍然像一辆改款车一样难以下手,其中的理由也再简单不过。说起驾驶乐趣,你大概总能想到“激情”,不过我可不是冲着它去的,相比之下,我更想去验证当初的一些猜测是否应验。 其实这

2023-05-18 17: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