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20:41:35 | 寻车网
反复说一件事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要么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要么是实在缺少内容丰富的话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担心的。因为之前的经历,即便这是一款全新引进的车型,在我眼中它仍然像一辆改款车一样难以下手,其中的理由也再简单不过。说起驾驶乐趣,你大概总能想到“激情”,不过我可不是冲着它去的,相比之下,我更想去验证当初的一些猜测是否应验。
其实这些所谓的猜测,之前都可以算作厂商面对中国市场的一种“惯例”。当然,我无意去评论厂商面对不同市场的产品策略,毕竟有些东西要经过市场的实际检验才能说明问题,不过绝大多数引入国内市场的产品的确经过了所谓的适应性调整。哪怕仅仅是几年前,因为使用环境、市场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的是产品技术层面的差异,比如缸内直喷、复合增压、限滑差速器、主动转向等技术都与我们无缘,就更不用说其他一些看着花哨、用起来有趣的电子设备了。不过现在不同了,戴上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帽子,再也没有哪个厂商敢忽视红色市场的存在,不用说技术上的倾尽全力,哪怕是产品投入的反应稍慢,大概他们的CEO在召开股东大会时也会遭受非议。
尽管斯蒂夫·马丁离开了沃尔沃公司,但它留给沃尔沃的XC60以及S60概念车却把下一代沃尔沃车型的设计语言真实地展示了出来,早已经明确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已经确立了沃尔沃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因此无论英国人是否离开,接下来的沃尔沃产品都很容易让人找到它与前者之间的延续性。相比之下,正是这种简约、大胆的线条才能让沃尔沃的产品在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拼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从而赢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虽然内饰的变化与我们熟悉的其它沃尔沃产品相差不大,但它强调的同样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没有那些为了豪华而豪华的繁复设计,但却能够通过不同色彩、材质的应用,达到如同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视觉效果。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早在去年的全球媒体试驾会上,沃尔沃的工程师们就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新车型的一系列大胆变革。当然,为了实现“最具驾驶乐趣的沃尔沃车型”的这一目标,工程研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悬架以及底盘系统上。比如增加前悬架弹簧滑柱的直径、提高车身刚度、采用更短更硬的弹簧,同时将悬架与车体相连接的衬套刚度提升了一倍,并且将后悬架减震器支座的由传统的橡胶部件改为聚氨酯材料等等。不过技术说明会上也提到,欧洲规格车型使用运动调校的悬架,而美国、俄罗斯及其他市场将采用舒适型悬架。尽管当时并未明确提到中国规格车型采用何种底盘调校,但多数中国媒体心中已经有了准确答案。而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一点,虽然中国市场对于原汁原味的欧洲车型更加买账,但豪华品牌的消费者未必全都会对我们所执着的操控性能买账,他们似乎同样注重乘坐舒适性的考虑,即便拥有技艺高超的工程师,不同的调校方式,肯定会对中国规格S60车型的操控感受产生一些影响。
而新车型在中国市场上也并不提供省油、耐用的D5和D3柴油发动机。3.0升的直列6缸增压发动机被原汁原味地保留,而当时我没找到试驾机会的,搭载2.0升直列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将成为扩张市场份额的主力。其实对于这两套动力总成并不会让人觉得太陌生,它们同样服务于国产的沃尔沃S80 L车型,不过3.0升T6车型经过了一些特殊改造,重新调校之后,它能够为S60车型提供304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40牛·米的峰值扭矩。比起S80 L车型要分别高出将近20马力和40牛·米。由于采用同等动力配置的S60车身重量要轻一百多公斤,因此新车型的动力性能非常出色。
从北京出发前,参加这次S60试驾会的媒体就与沃尔沃签订了一条保密协议,在3月10日新车正式上市之前,关于S60车型的任何信息都不得向外界透露。以此为代价,我们才能拿到试驾车的钥匙。事实上,我一点儿也不在乎能否开上中国规格的沃尔沃S60 T6 AWD车型,反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2.0T车型上,所以第一天开着T6车型上路时有些心不在焉,而这一天的主要任务则是配合摄影师拍照。
至于为了体验行人安全系统和城市安全系统而安排的场地体验环节--我与Mr. Bob(沃尔沃用于安全系统研发的假人)和气球车也没有太多交集。至少我从骨子里对这一类电子装备并不怎么信任,哪怕副驾驶席上的陪驾提醒我放心大胆地保持速度,但我还是会在“紧急”关头到来之前,下意识地减速。按照古斯塔夫先生的观点,无论何时,对车辆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并且,这种由雷达、激光传感器和数码摄像头组成的探测机构并不总能保持优良的工作性能,起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也就是说,这套先进的电子设备所要做的只是在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时起到接替者的作用,而我宁愿它一辈子都没机会启动。
还记得我上次说过的4C主动底盘么?这东西也出现在中国规格车型的选装配置清单里,它有些像奥迪的“驾驶模式选择系统”,只不过舒适、运动与高级三种模式之间切换所带来的变化并没有那么明显,因为它并不会与转向系统、变速箱和发动机响应联动,如果只是为了得到一套实时可变阻尼的减震器,多少显得有些浪费,大概它最大的优势能够体现在赛道中。次日,我又体验了搭载4缸发动机的2.0T车型。与那台6速的爱信自动变速箱相比,它的双离合器变速箱换档更加平顺,响应也更加积极。虽然采用了舒适型悬架,但S60在整个沃尔沃车型系列当中,仍然是悬架调校最硬朗的一个。不过单就驾驶感受而言,中国规格车型与欧版车型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当我快速通过一组组合弯之后,来自转向系统的问题便暴露了出来。新车型的方向盘虽然有不错的路感,但它的响应速度与敏捷、扎实的悬架相比显得不够犀利。另外,它的转向力度属于不折不扣的重口味,我甚至第一次觉得一辆新车的方向盘竟然这么重。而在我的记忆中,S60的方向盘力度同样是可调的,当然要通过中控台上那个“My Car”按键,但这一次,我翻遍了所有菜单都没能找到与转向系统有关的选项。(本文来源:名车志)
【编者按】说起瑞典,这样一个北欧的小国,却有着让人可以骄傲的很多品牌宜家、爱立信、H&M等等;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沃尔沃汽车就是源自这里;作为沃尔沃旗下销量最高的明星车型,“十年磨一剑”的沃尔沃全新XC60真的来了,国产版将于12月20日上市,新车共有3种动力配置共8款车型,预售指导价格为38-62万元。全新XC60出自沃尔沃最新的SPA构架,大量应用了沃尔沃旗下最新的科技,与老款相比整体实力有大幅提升,加上十分符合大众审美潮流的造型,一经发布就备受关注。那么,究竟这车开起来怎么样?我本人也是非常的期待!
● 基于SPA平台开发的全新XC60
VOLVO从90车系到现在的60车系、不论大中小、SUV还是Sedan车型,一律采用同个SPA架构进行研发。这样做的最大好处自然是节约成本,并让全车系都有着品牌家族化的体感呈现
细节部分,试驾车型四门均配备了轻触式无钥匙进入安检,提升了车辆的品质感,使用起来也很便利。
●逆势而行不加长
相比预售价来说,更大的争议在于,沃尔沃亚太全新XC60的长宽高分别为4688/1902/1658mm,轴距2865mm,这个数据与海外版车型保持一致,并没有按照像其他车型入华后"惯例"一样的大幅度加长尺寸。
两种不同的外设计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喜好,这在越来越多的品牌中均开始普及。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全新XC60的这两套不同的外观设计不仅停留在视觉效果上,厂家还针对其车型的不同定位开发了两套不同的底盘方案。
● 不再“性冷淡”的内饰 细节设计感人
沃尔沃全新XC60的内饰设计不再像之前那么冷淡,现在的它具有科技感的同时兼顾了美感,在车内,你很难找到用复杂线条描画的区域更像是北欧家具。
中控屏幕实际尺寸9英寸,不算大却很实用,但是实际视觉效果还挺显大的,可能也与竖直的布局方式有关系吧,屏幕四周采用了钢琴烤漆装饰。
全息影像的实用度还是很高的,并且配备了自动泊车系统;女性用户的福音又来了;不过,360°影响的拼接感还是有些变形,需要多适应才能辨识的更加清楚。
● 空间表现比预想的好很多 豪华版比运动版空间好
储物格方面,XC60不属于那种储物格多的夸张的车型,但几个常规的储物格都还不错。像门板、中控台水杯架、手套箱和中央扶手箱这些位置,从位置的便利性到设计的实用性都还不错,属于80分的水平。
空气悬架的两个储气罐放置在后备厢下方,中间为电瓶,如今电瓶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大多数厂家会为了电瓶温度更低,将它们放置在远离发动机的位置,而放到车尾既能达到远离热源的目的,又能平衡一下车身前后重量,一举两得。
● 国产全新XC60也提供三款不同动力
动力方面,XC60共有T4、T5和T8三种不同选择。其中T4车型数据尚未公布,而T5使用相同的2.0L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7kW。预计未来这两款车型将会是主力售卖车型,故本次试驾只有T5车型可选。
T8则是混合动力车型,汽油机依然是一台2.0L引擎,不过采用机械涡轮双增压,最大功率320Kw,并且只为前轮提供动力。另一台65kW的电动机专门为后轮提供动力,两个加一起,正好凑成四轮驱动。
● 全系唯一采用爱信横置8AT
变速箱方面,三款不同功率的发动机都使用来自爱信的横置8AT变速箱。目前沃尔沃也是爱信横置8AT的全球唯一用户,而几个竞争对手中,奔驰GLC使用的是自家的9AT变速箱,宝马X3使用的则是ZF的8AT变速箱。
●自动驾驶是"神器" 主动安全系统丰富
另外XC60还特别给力的标配了一大堆沃尔沃力推的辅助驾驶系统。尤其是它的这套自适应巡航智能度已经非常高,可以在0-130km/h实现完全跟随前车行驶,简直是高速和堵车必备神器。(下面先用一段视屏介绍一下自动驾驶的亮点)
沃尔沃XC6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演示 (来源:网易汽车)
只要简单开上一段路,你就可以明显发现,XC60从里到外都是一款针对市区环境、一般状况使用所设计规划的产品,使用平顺、温柔的方式去对待它,XC60回馈给你的是堪比同级别最舒适也最舒心的驾驶与乘坐感受。
当车速提高时,随速助力增幅也恰到好处,既不会像奔驰宝马那样一开快了就死沉,也没有像大多数日系车那样跑快了还是轻飘飘。我个人认为是个相当合适的力度,老少皆宜,非常适合城市驾驶。
● 说在最后:预售价不那么令人满意 千万不要贵!
全文总结:
从外观和内饰来看,全新XC60的科技感和精致感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曾经的老气感已经不在,但考虑到现如今它所处的市场竞争实在太过激励,“迟到”许久的全新XC60必须要拿出更多的诚意,仅从目前公布的预售价来看并没有太大惊喜,不过按照“一贯套路”新车的正式指导价会比预售价低一些,期待在12月20日上市时的惊喜吧。以人为本和更好的生活这类话在沃尔沃并不是鸡汤,而是实实在在的进步方向。XC90和S90L是进步的头两把交椅,全新XC60的诸多变化也的确让这款明星车型达到完美,希望上市之后的价格可以让这款新车更加充满生机,魅力十足。
动力升级/弯道乐趣依旧延续!赛道试驾新款沃尔沃S60不知道昨天对于其他媒体同行们是不是快乐的,反正我在厦门国际赛车场度过了难忘且乐趣十足的一天。不光因为我在这条首次踏足的赛道上首次试驾了新款沃尔沃S60,还因为…我在全赛道计时赛段的圈速获得了当天第一名的成绩!我本来预想的文章开头不是这样子的,怎奈无法压抑住心中的喜悦,此刻我依然还沉浸在这个意料之外的获胜情绪当中,所以,朋友们请见谅!接下来咱们
玩儿点新鲜的试驾沃尔沃XC40RECHARGE最先我觉得表述下,题目里的“新鮮”就是指针对volvo这一知名品牌而言,大家今日文章内容的主人公volvoXC40RECHARGE(下称XC40RECHARGE)算作“新鮮”的。volvo把这台同是CMA构架打造出的XC40RECHARGE做为其“5年发展战略”发布的第一台纯电车型,足见对它的高度重视水平,此次大家就讨论一下这台0-100km/h加
跨界小V试驾沃尔沃V40T4 由奥迪A3、宝马1系和奔驰A级等好手组成的紧凑型豪华车正在演进为一个激烈厮杀的战场,现在,沃尔沃的战将也出场了。沃尔沃将其定义为V级别,其本意还是旅行车的范畴。五门车型,多种折叠方式的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完全平坦,市场定位偏向于多功能性。 作为沃尔沃近20年来最重要的欧洲车型,V40已经浮出水面,2013年将会出现在中国和巴西市场。 沃尔沃V40T4
2.0T发动机和48V混动提升驾驶感受试驾2022款沃尔沃XC60寻车原创随着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社会环境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以及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在动力总成上加入了48V系统,尤其豪华品牌车型对于48V混动系统可以说是特别的热爱。比如沃尔沃旗下的诸多车型都在中期改款时加入了48V混动系统,让车辆的驾驶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今天我们试驾的沃尔沃XC60就是这样一款配置了48V
沃尔沃XC40对比奥迪Q3健康+安全才是本钱根据我身边朋友们的购车经验,我发现大家在购买紧凑型豪华SUV的时候,可能往往会被品牌力、性价比等因素带跑偏。而实际上,豪华品牌车型之所以能被称之为豪华,往往是由它优于普通品牌的技术实力、先进理念支撑起来的。比如这次,我们分别拿到了沃尔沃XC40和奥迪Q3来向大家作介绍,一起来看看,除了品牌和性价比之外,它们两者在“豪华”这一维度上谁更加契合。对比车型
以一敌二,WEY摩卡与奥迪Q5L和沃尔沃XC60谁才是SUV之王? 虽然在当今的汽车市场,豪华高端SUV已经并不罕见,无论是国产新兴品牌,还是国际合资老牌,都在这一汽车领域深耕已久,并且多次尝试价格下探,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由于种种限制,高端SUV其价格区间往往都需要40万以上,这早已在行业内外成为不争的事实。 消费者追求更高端的配置,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市场不争的事实。而消费者追
动力升级/弯道乐趣依旧延续!赛道试驾新款沃尔沃S60不知道昨天对于其他媒体同行们是不是快乐的,反正我在厦门国际赛车场度过了难忘且乐趣十足的一天。不光因为我在这条首次踏足的赛道上首次试驾了新款沃尔沃S60,还因为…我在全赛道计时赛段的圈速获得了当天第一名的成绩!我本来预想的文章开头不是这样子的,怎奈无法压抑住心中的喜悦,此刻我依然还沉浸在这个意料之外的获胜情绪当中,所以,朋友们请见谅!接下来咱们
迁徙的门徒试驾沃尔沃S60 反复说一件事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要么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要么是实在缺少内容丰富的话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担心的。因为之前的经历,即便这是一款全新引进的车型,在我眼中它仍然像一辆改款车一样难以下手,其中的理由也再简单不过。说起驾驶乐趣,你大概总能想到“激情”,不过我可不是冲着它去的,相比之下,我更想去验证当初的一些猜测是否应验。 其实这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23:16:10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23: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