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8 00:10:26 | 寻车网
【编者按】其实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能够在用车需求中找到平衡,那么它就值得你拥有。今天的主角,奔驰 C 260 L 4MATIC,在经历了中期改款之后革新面世,外观、内饰细节方面的重新设计让豪华得以延续,对于追求品质的消费者而言依然无可挑剔。而1.5T+48V轻混动力系统的出现却身陷舆论之中,虽然动力依然是2.0T的水准,但是不能避免会有人怀疑,这套动力总成能否背负C 260这样的名号。
去找回了一丝新鲜感。
外观细节变化
车型首页 | 参数配置 | 图片 | 口碑 | 车型报价厂商指导价38.28万
车头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前包围以及大灯部分,前包围的网状格栅面积加大,而且有着类似贯穿式的设计,由于两侧并没有设计副水箱或者相关散热设备,所以呈现封死状态,但是看似不重要的改变,却让前脸看起来运动不少,视觉效果更加宽大。远程几何多光束LED大灯,在C 260车型上只能通过选配才可以拥有,11000元的价格不便宜,但是物有所值。
车侧的变化不是很多,谈到轮圈样式,C 260 L轿车配备三种轮圈样式,17英寸以及18英寸为高低配车型标准配备,19英寸轮圈需要进行选配。而车尾部分的变化,主要是尾灯内部点亮效果发生变化,终于有了一些辨识度,从家族风格中脱离出来。
内饰小幅改变
内饰方面,整体变化不大,依然是熟悉的家族风格,豪华质感由内而外散发开来,主要的几个变化,方向盘、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0.25英寸中控大屏、COMAND系统取消了滚轮。
方向盘手感非常出色,虽然不是平底式设计,但手感丝毫没有区别,换挡拨片的触感还有多功能按键的便利性都出类拔萃,除此之外,内饰的整体风格在同级别依然具备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豪华质感方面,单凭这一点就能俘获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全液晶仪表盘功能强大
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在两款C 260 L 4MATIC车型上标准配备,其他车型则要通过选配才能拥有,仪表提供三种主体模式可选,而且车辆诸多信息、功能设置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升级10.25英寸大屏
由于座椅的功能较多,如果设置物理按键相应占据的空间也会更多,所以除了基础的调节方式依然设置在门板上之外,包括腿部支撑、腰部支撑、按摩等功能都被搬进了中控大屏内,稍微熟悉一下就可以熟练控制,比较便利。
手动模式的控制其实比较麻烦,拨片介入手动模式,如果一段时间不操作变速箱又会变回D挡,而且只能通过个性化驾驶模式菜单调至手动模式,这样的方式着实不太便利。DYNAMIC SELECT功能很有意思,不同的菜单,可以显示车辆相应的驾驶状态。
车厢和座椅
前排座椅功能强大,而且坐姿较低,整体舒适性以及包裹性表现出十足的平衡性,而且头枕的角度非常合理,填充物的柔软也不错,整体驾乘感受很出众。
乘坐空间
空间整体表现很不错,只是后排头部空间略有欠佳,而且受限于后排座椅靠背角度问题,正常坐姿的话,你会感觉腿部支持略有不足,如果想要采用半躺式的坐姿,感觉会更明显。
储物能力保持正常水准,双天窗的采光能力并不弱,而且前部天窗可开启面积也必较可观。后备厢储物能力受限于横向最大宽度的影响,并不能将三个行李箱都放下,而且后排座椅不能放倒,实用性大打折扣。
动力系统
奔驰 C 260 L 4MATIC搭载的是代号M264的1.5T+48V轻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84马力,与之前的2.0T发动机保持一致,最大扭矩280牛·米,相比2.0T发动机要低了20牛·米。
要说与2.0T发动机完全一样那是不太可能,基础排量的降低,让扭矩的爆发区间更加偏向后段,所以我们日常城市道路行驶,起步加速阶段的爆发力有所降低,明显不如2.0T来的闲庭信步。
EQ Boost轻混合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的重点,BSA电机、48V电池,BSA电机代替了传统发电机,BSA电机可以输出,最大功率10千瓦,最大扭矩160牛·米的数据,起步阶段能够提供一定的动力辅助,刹车或者车辆滑行期间,可以进行能量回收,滑行距离越长回充时间也就越长。
车辆在减速过程中,接近停车时发动机已经提前进入启停状态,48V在这期间可以保障所有电气设备保持正常运转,而且不断的启停过程中,BSA电机具备更高的电压,也让启动过程更稳定更迅速。
ECO模式没有明显收紧油门的反应速度,只是车辆在巡航松开油门滑行时,发动机进入启停滑行的时机更早也更持久,从而达到一个省油的目的。
加速测试
加速能力在同级别属于正常水准,而且动力系统对于燃油消耗的帮助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我认为它的定位更适合城市代步,也符合目前严格的排放标准下的大趋势。
油耗测试
油耗测试,按照我们的标准测试进行,平均时速控制在32km/h,对动力总成以及9AT变速箱的表现,确实充满期待,最终7.5L/100km的成绩,完全意料之内。而我们之前测试的,2017款 改款 C 200 L 4MATIC 运动版车型,最终成绩为8.7L/100km。
行驶表现
变速箱表现,市区内行驶,基本上前7个挡位已经能够满足使用,而8挡的介入时机基本在80-110km/h区间。要想触发9挡,时速低于110km/h基本不可能,而且如果路况有些轻微上坡或者需要发动机持续发力的状态,它会时刻保持在8挡状态,真正进入平缓路段9挡便会马上出现。
120km/h巡航,9挡下的发动机转速在1800rpm左右,稍微有个加速的取向,变速箱便会立刻给你答复,进行降挡。所以,在没有一个充沛的动力储备前提下,这部9AT变速箱的存在意义,更多的是降低燃油消耗,只不过驾驶体验不够淋漓尽致,总感觉有些沉闷。
转向手感沉稳之极,高低速时的转向手感变化没有那么明显,细腻的感觉彰显品牌风范。转向虚位几乎没有,车头的指向性调校很平衡,相比之下,与同级车型缺少了几分精准,却也在沉稳、转向手感方面略胜一筹。
并不是长轴车型就没法谈操控,首先,避震器的回弹设定很细致,高架桥连接处的颠簸或者路面略有坑洼的状态,底盘能够给驾驶员非常扎实的反馈,完全不会有忽忽悠悠拉不住车身的感觉,提供非常厚重、敦实的贴地感受,相比主打运动车型的神经质,它的表现更加老成更加有城府。发动机声音其实之前的2.0T车型也被诟病过,来到M264 1.5T+48V轻混发动机上,在声音方面的质感又降低了,冷启动时的动静有些吵人而且很单薄,关闭车门也能够明显听到。
刹车测试
刹车表现确实有些出乎意料,悬架支撑以及轮胎都各司其职,车辆点头现象不是很明显,基本上维持了一个较为水平的车身姿态,最终成绩36.15米实至名归。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噪音测试
对于噪音的控制,奔驰 C 260 L 4MATIC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出色的车内静谧性让驾乘氛围更加舒适,前面也提到了关于发动机的噪音问题,这个确实有些无解,且车内能够明显听到,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对于整体噪音控制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总结
对于能否背负的起C 260这个称号,我想是肯定的。选择它的人,已经对它的豪华本质毫无怨言,或许也只是对1.5T+48V轻混系统的出现有些难以接受,但这一切也都是为了迎合市场或者说迎接未来而准备的。成熟的产品,均衡的表现,展现出不一样的成熟度,如果说你为了驾驶操控那么它可能有些沉闷,如果说你更需要享受品质或者代步出行,那么它是个不可或缺的好选择。
【编者按】对于我而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车,一种靠颜值征服我,一种靠感受征服我,还有一种车,无论如何也搞不定我。我之前从来没想过,CLS竟然会是第二种车。从“佛系”到“惊喜”,开过,就想有一台。
坦诚说,我对CLS的外观,是有些想法的,说得再直白一点,我并不满意它的造型设计,但这些,我想最后再谈。这一次,我不想按套路出牌,我就想先告诉你,CLS是怎么搞定我的。
我事先知道这是一辆四驱的,不用五秒就能突破100km/h时速的快车,谁都会忍不住想要试试它的实力,可从我坐进车里,脑袋靠到头枕上的那时开始,就已经被一种强烈的气场所感染,这个气场让我把试探车辆的欲望慢慢淡化掉了。
枕在软绵绵的头枕上,我的身体不自觉地放松想让自己找个更惬意的姿势,一边让自己的感官沉浸淡雅的内饰色调、车内的氛围和气味上,香氛系统发出的味道是流动的感觉,像拂着清风的花田。寻车网
环顾车内,所有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精致和大方的感觉,即使我知道车里大部分的电子部件,都是在奔驰通用的产品,但我仍然会忍不住想赞叹一下他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是多么融洽。在地库里,有超大调节自由度的氛围灯有一种说不清的暧昧,我甚至开始把玩CLS提供的情绪模式,车辆的座椅、空调、氛围灯以及音响都会根据我选择的情绪模式以不同的状态去工作。
是不是启动这辆车,这个时候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要不是旁边的媒体催促,我可能就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和车厢的缠绵上了,车还没启动,它的座舱就已经征服了我。
这台CLS 450 4MATIC,搭载了一台非常有话题点的M256发动机,这是奔驰重回直列六缸发动机阵线的汽油机作品,目前已经搭载在S级车型上,它是一台无皮带设计的发动机,原本用皮带传动的附件全部使用电动部件代替,比如电子水泵和电动空调压缩机。这台发动机还配备了电子增压器,来消除涡轮迟滞。它同时又是奔驰48伏电气系统的先行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中间,布置了一个16千瓦(22马力)的同轴电机,它既是提供驱动力的电动机,又代替原先被皮带驱动的发电机的角色,奔驰将它称为EQ Boost,它与48伏电池一同被视为48伏电气系统的重要核心部件。
AMG调校的AMG SPEEDSHIFT TCT 9G变速箱要比普通的9速变速箱拥有更快的换挡速度和更名敏捷的响应,也为CLS 450 4MATIC带来了Sport+模式,这让它从骨子里就非常适合外表的那一身AMG套件。
367马力的动力和500牛·米的数据听起来没什么直观的概念,在高速路上,我选择经济模式或是舒适模式,变速箱会在不到90km/h的时速就老老实实挂上9挡,让发动机转速保持在2000rpm以内工作,而任何时候,你需要动力时,只要右脚召唤,那个500牛米扭矩随叫随到,这还不是全部,当你油门到底的时候,同轴电动机还能贡献额外的250牛·米扭矩,配合45:55分配的四驱系统,让你随时能够享受一台性能车的快感。
可是,坐在车里的我,却很少有想要全力以赴的欲望,我知道自己可以轻松跟上身旁经过的宝马E92 M3,但是此时此刻握着方向盘的我,却选择看着那辆M3带着V8的声浪在视野里远去,我找不到非要跟上去和它较量一番的理由,就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驾驶,才是我最想做的事。那个时刻,我突然意识到,这种心态,并不来自于我的内心,而是被这辆CLS同化之后,我才变得平和了。
前245mm后275mm的轮胎宽度本身就是CLS 450 4MATIC的标配,不过选装的AMG套件把18英寸的车轮升级到了20英寸,前后轮胎的扁平比仅为35和30,因为空气悬架的出现,这辆车的底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生硬和颠簸,反而是一副韧劲十足有完全兼顾舒适的调校,来自轮胎的噪音也比想象中轻微的多。CLS应该是无框车门车型隔音降噪水平的标杆,这幅流线型的造型也做出了不少贡献,安静的车厢让柏林之声的音响有了更多被聆听的意义。
新一代的CLS也如同奔驰的其他车型一样,与时俱进的搭载了一整套驾驶辅助系统,因为职业的习惯,上手任何一台车的时候,都免不了要体验一番,而这一次体验,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套驾驶辅助系统,它真的非常人性,自适应巡航在导航系统提示要转弯或者变道时,能够自动降低车速,同时可以根据识别的限速路牌自动降低车速,不需要你反复设定。
当你驶上高速,如果前车低于设定的巡航速度,拨动转向灯,它就能自动完成超车。我知道,这些功能其实并不稀罕,稀罕的是,它所有的介入和退出都那么平顺自然,永远是一副游刃有余,张弛有度的状态,完全让你没有被打扰或被冒犯的感觉。
我事前就知道这套48伏系统在经济性上的优势,NEDC综合工况7.8L/100km油耗对于一辆使用3.0升增压发动机的车而言,绝对是非常经济的数字。这套系统在滑行中就会关闭发动机,而在启动时,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辆,发动机和变速箱会直接在二挡接手驱动车辆的任务,加上发动机的常规附件全部采用电力驱动,经济性不好也难。
而实际的结果,远远超出我的预料:一趟往返下来,不经意的返回出发前归零的行车信息,眼前不到5L/100km的平均油耗让我惊讶到难以接受。等我回到国内,一定要找一台搭载M256的S 500试驾车测试一番,看看油耗到底能达到什么水平,如果真的能达到这种程度,那现在市面上各种非插电的油电混动车,都无疑将拜倒在奔驰的48V系统面前。
试驾结束之后,我还会忍不住回味开着CLS穿梭在郊野道路上的感觉,它让我特别享受驾驶这个过程,而不再只是关心什么时候可以到达终点,体贴而且舒适,以前从来不曾有“慢下来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想法,现在,突然觉得,自己应该拥有这么一辆车,去感受一下世界和平。
关于造型,戈登瓦格纳说:这是突破
好了,对于我而言,CLS长成什么样子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我看了下我的文章,好像答应了和大家聊一聊,那我们回头来说说这辆车的造型。2017年洛杉矶车展CLS亮相之时,就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作为第二代CLS设计风格的拥护者,我很难理解新CLS的设计思路。戈登瓦格纳说,这是突破,是新的尝试。那如何来理解这种突破?突破就一定要带来争议吗?
在我眼里,CLS一直是奔驰轿车设计的图腾之一,也许,CLS的使命,就是引发大家的讨论和争议。我承认,当新的CLS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要比我在图片里看到的它更漂亮一些,不再以优雅的面孔示人的新CLS,看起来叛逆而且好斗,拿出这样一幅面孔,想必是对产品,有着相当大的自信。
漂亮的前大灯里,装着84颗LED组成的几何多光束大灯,CLS车型曾经一度是奔驰在灯光上对阵“灯厂”的急先锋,而奔驰现在却并不急着进入激光大灯和OLED灯光的角逐中,因此这一代CLS只是把奔驰现有的主流灯光技术发扬光大,流水转向灯之类的,欠奉,不可否认的是,这套大灯的质感和高级感并不逊色。
但是当它转过身,车身上平滑的曲面却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感觉,你会怀疑刚才那副面孔里的英气和战意是不是错觉,这是三代CLS当中最佛系的侧身。
仔细看草图你才能发现,设计师看重的是侧面的光影效果,他们没有打算用线条来刻画层次,而是指望通过曲面的光影来让人们看到侧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车尾的设计,是我之前最无法接受的部分,把尾箱盖和保险杠完全放在一个面上的做法,其实和奔驰现在所有的双门轿车设计思路如出一辙。GLE轿跑SUV的车尾其实也是同样的思路,整个车尾基本保持在一个面上,这种思路对于习惯了后包围外凸的我们而言,确实很难适应。乍看之下让车尾变得扁平没了层次,而那个用笔直线条组合起来的尾灯用锐角直接扎向车尾中心,和从车身过渡而来的圆润又显得格格不入。车头、车身、车尾,完全是三个世界。
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前行的CLS级驶入隧道之前。随着尾灯亮起,我才突然理解了CLS设计师的用意,在周围光线黯淡下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平整车尾对于尾灯的烘托价值,车尾的轮廓似乎都是为了尾灯的线条而准备的。而车尾那个集成了后备厢盖开关和摄像头盖板功能于一身的奔驰车标,也突然莫名的让我喜欢起来,这种设计之前在大众车上出现的时候,怎么没让我动心呢?
全文总结: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最大的遗憾就是即将进口到国内的CLS车型仅为2.0T汽油版的产品,并不包括这台450 4MATIC,虽然也会配备48伏系统,但是发动机的技术并没有M256这般登峰造极,同样的动力系统在国内只在拥有更强动力数据的S 500 L 4MATIC车型上出现。如果你在考虑要不要拥有一台新的CLS,请像我一样坐进驾驶舱,和它相处一段时间,你就能得到答案。
2021款奔驰CLS海外上市交互系统升级/新增两种外观颜色2021款奔驰CLS日前在海外上市,新车增加了两种车身颜色,用全新人机交互系统MBUX替换了此前的COMMAND系统。2021款奔驰CLS将提供CLS4504MATIC和AMGCLS534MACIC+两款汽油车型,售价72500.75欧元、86352.35欧元。2021款奔驰CLS2021款奔驰CLS两种车身颜色官方称呼为Mojaves
2021款奔驰CLS海外上市交互系统升级/新增两种外观颜色2021款奔驰CLS日前在海外上市,新车增加了两种车身颜色,用全新人机交互系统MBUX替换了此前的COMMAND系统。2021款奔驰CLS将提供CLS4504MATIC和AMGCLS534MACIC+两款汽油车型,售价72500.75欧元、86352.35欧元。2021款奔驰CLS2021款奔驰CLS两种车身颜色官方称呼为Mojaves
2021款奔驰CLS海外上市交互系统升级/新增两种外观颜色2021款奔驰CLS日前在海外上市,新车增加了两种车身颜色,用全新人机交互系统MBUX替换了此前的COMMAND系统。2021款奔驰CLS将提供CLS4504MATIC和AMGCLS534MACIC+两款汽油车型,售价72500.75欧元、86352.35欧元。2021款奔驰CLS2021款奔驰CLS两种车身颜色官方称呼为Mojaves
新款奔腾T77/T99实车曝光将于12月15日上市近日,我们拍摄到了新款奔腾T77和T99的实车图片。两款车型均在造型方面有明显变化,采用了更大气的设计,并将使用全新品牌LOGO。此外,两车都将于12月15日正式上市。新款T77整体的设计氛围营造出一种前卫、科技的效果,大尺寸的进气格栅更具视觉冲击力,车尾还配有尾翼,配合上双色的轮圈,给整车增添一些运动感。内饰部分,新车的造型
2021款奔驰CLS海外上市交互系统升级/新增两种外观颜色2021款奔驰CLS日前在海外上市,新车增加了两种车身颜色,用全新人机交互系统MBUX替换了此前的COMMAND系统。2021款奔驰CLS将提供CLS4504MATIC和AMGCLS534MACIC+两款汽油车型,售价72500.75欧元、86352.35欧元。2021款奔驰CLS2021款奔驰CLS两种车身颜色官方称呼为Mojaves
2021款奔驰CLS海外上市交互系统升级/新增两种外观颜色2021款奔驰CLS日前在海外上市,新车增加了两种车身颜色,用全新人机交互系统MBUX替换了此前的COMMAND系统。2021款奔驰CLS将提供CLS4504MATIC和AMGCLS534MACIC+两款汽油车型,售价72500.75欧元、86352.35欧元。2021款奔驰CLS2021款奔驰CLS两种车身颜色官方称呼为Mojaves
2021款奔驰CLS海外上市交互系统升级/新增两种外观颜色2021款奔驰CLS日前在海外上市,新车增加了两种车身颜色,用全新人机交互系统MBUX替换了此前的COMMAND系统。2021款奔驰CLS将提供CLS4504MATIC和AMGCLS534MACIC+两款汽油车型,售价72500.75欧元、86352.35欧元。2021款奔驰CLS2021款奔驰CLS两种车身颜色官方称呼为Mojaves
奔驰C级现款优惠7万现在抄底还是年底等新款2021年初,奔驰全新一代的C级已经发布,那么大概在下半年的时候,最新换代之后的C级的国产车型,也即将走到我们身边。在这种情况之下,现款的2021款C级其实处在抄底的阶段。现阶段从经销商处了解到的最新行情,C级优惠达到7万元左右,这个价格是否让你心动呢,是准备好现在就去抄底,还是等待新款C级到来之后再入手。2021款奔驰C级在外观以及内饰方面并无太大变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23:16:10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0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