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国外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

2023-09-11 11:38:05 | 寻车网

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国外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国外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

全球车企高管疯狂围观!我们的智能电动车凭什么?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每一届车展上,各个品牌的车企高管都会去别的品牌“串门”互通有无、交流学习,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这届 上海 车展,也不例外。

但不一样的是,这次却有大量 全球品牌的高管和中层涌进了中国汽车品牌所在的6号馆和7号馆, 把偌大的展台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 仰望 的发布会上,社长就亲眼见到了一位挂着 丰田 胸牌的日本友人拿出手机录音、并转译成日语。微微皱眉的专注表情, 像极了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的学生;

而隔壁 蔚来 的展馆内,拜2023款 蔚来ET7 以及全新ES6所赐,也有 大量国际友人 在热闹地用英语、德语、日语……进行亲切而友好的交流。

想蹭个饮料喝,都要排好长的队。

种种现象,不禁让人感慨: 中国汽车工业,是真的站起来了。

前段时间,社长有幸参加了一场专家云集的圆桌沙龙,议题正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如何做到全球领先”。

各位学者教授在分享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思考之余,也试驾了2023款的蔚来ET7,还表示“终于有一台中国品牌的现象级轿车,站上了汽车工业的制高点”。

那么,近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中国汽车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

这一切,还要从70年前说起。

01. 汽车工业的前三次创业浪潮

1949年10月1日,在人民的欢呼声中,新中国正式成立。

从天安门城楼向下望去,百废待兴。

在当时, 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压根没有重工业。 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汽车和拖拉机,产量都是一个尴尬的数字:0。

夸张点说,新中国想要造车,得先从螺丝钉造起——

当年美苏的粗钢年产量分别是7074万吨和2329万吨,就连友邻印度都有137万吨,新中国却只有可怜的15.8万吨。

背到4亿中国人头上,人均不过0.4kg, 一年只够造一个下面这样的暖水瓶……

在这一背景下,重工业部在1950年正式成立了汽车工业筹备组。综合考虑钢产量、电力供应、木材供应、交通运输等条件后,最终定址长春,建设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

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技术及资金援助下,第一批共12辆解放牌卡车从生产线缓缓驶出,由此 拉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序幕。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第一次创业浪潮仅仅解决了 从无到有 的问题,却并没有解决汽车 如何走进千家万户、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的的问题。

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各行各业迎来了飞速的发展,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除了原有的苏联品牌小汽车,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汽车生产商也在看到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后,纷纷在中国合资建厂。

近40年来汽车行业的中流砥柱、自主品牌的“领路人”——合资品牌,站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当时,虽然有一部分合资企业不思进取,只想着靠老旧车型赚快钱。但大多数勤恳经营的合资企业还是带来了新车型和新技术,为中国汽车工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舅舅来我家,一脸神秘地说要带我出去兜风,开的就是一台刚买的二手 桑塔纳 。

在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中开出村口,摇下窗户感受蝉鸣的聒噪和风的温度,就成了那年夏天最美好的回忆。

当时合资车企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属于国民的小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更重要的其实是 “以市场换技术”。

很多全球车企为了本土化生产,都带来了自己的配套供应商;而大量的相关岗位,也为我国的汽车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由此, 比亚迪 、吉利、 长城 、 奇瑞 等自主品牌, 在千禧年前后掀起了第三次创业浪潮。

起初,困扰新势力的生产资质问题,也同样出现在了自主品牌身上。

吉利李书福多次上书政府部门无果,不得已,只能“先斩后奏”投入生产。

在造出试制车后,李书福请来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前来视察,表达自己想要造车的决心:“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 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或许是吉利的诚心打动了政府部门,也或许是吉利刚好遇上了国家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契机。在2001年,吉利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生产资质,成为了国内首家民营企业。

而自主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个中困难更是超乎想象。

比亚迪入局造车的时候,就曾经被持有60%股票的美国基金公司半建议、半威胁地质疑过,还声称如果比亚迪一意孤行,就将大量抛售股票。

而在燃油车时代用尽全力研发出的新技术,落后别人一代甚至两代;好不容易找到新能源这一突破口,却又要遭受舆论的非议……种种心理打击可想而知。

好在 这批见证了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人心里,都怀着一个朴素的造车梦:

在梦想的支持下,自主品牌才凭借着技术创新、独立设计和性价比一步步走到今天,占据了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也正是这三次艰难中的创业浪潮,才让中国汽车工业夯实了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也孵化出了 第四次创业浪潮——智能电动汽车的一飞冲天。

02. 智能电动汽车,凭什么领先?

前几年,有一个词被业内人士频繁提及——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这场大变局的主角,就是引领了第四次创业浪潮、也吸引了不少国际友人来参观学习的智能电动汽车。

电驱动系统 靠着其独特的优势,对内燃机形成了降维打击,还一举打破了燃油车“以动力水平定价”的铁律;

智能座舱和高阶智能驾驶 的加入,又让用户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新鲜体验。

总而言之,“智能”和“电动”这两个全新的属性,一度突破了国外企业对先进汽车技术的垄断,也 彻底改变了汽车市场的格局。

其中一个最为典型的案例,正是在本届车展上被国际友人频繁围观的蔚来。

去年11月,在有着“汽车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AUTO BILD》金方向盘奖评选中,蔚来ET7就一举斩获了最佳中大型轿车奖,成了 首个获奖的中国品牌车型。

它不仅在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力压了 奔驰EQE ,还和 宝马X5 、 奔驰E级 、 保时捷 Panamera 等车型一起,成了各汽车品牌试车场中不可或缺的对标车型。

有意思的是,蔚来这家企业能够挑战全球品牌的底气,不仅仅是基于其高端品牌的身份象征,更是源于其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能力。

相信各位肯定都听说过一句话:“国产车底盘不行,坐着不舒服,别买!”

虽然观点有些偏颇,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汽车”属性做得不够好,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一直以来, 底盘控制的相关技术均为国际厂商所有。 自主品牌想要使用,就只能买“硬件+调校”的全套服务,而且必须要大批量订购才行。

但CDC减振器、空气弹簧、电子手刹这些能够电控的底盘零部件很有可能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所以就得拉不同的人来进行定制调校。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外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

赛道试驾起亚EV6 GT,风驰电掣的感觉真刺激

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对老牌的进口与合资车企有了很大的冲击,不得不承认,如今它们过得并不算好!而国内的新能源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从销量数据也能看得明明白白,因此很多老牌车企开启了电动化转型之路。 起亚 中国就是其中的一员,它目前正处于电动化转型加速阶段,电动化产品也在加快布局。本次试驾的EV6 GT就是起亚引进中国的首款纯电车型,被称之为“纯电性能王者”,那么EV6 GT有哪些过人之处呢?我们来到了成都南山赛车场,在场地与赛道试驾体验了一番。

先来了解了解EV6,它是基于起亚电动车专用E-GMP平台打造的首款电动车型,新车定位为“高能纯电轿跑”。 EV6在全球范围内接连斩获了2022欧洲年度车、2023北美年度车大奖,其高性能版本EV6 GT更是力压群雄赢得了“2023世界性能车”大奖。

在设计上,EV6采用起亚“Opposites United(对立统一)”全新设计理念,造型设计独具一格。EV6还拥有超长续航、800V超高速充电、超长的轴距、双12.3英寸曲面全景屏、L2+级ADAS驾驶辅助功能,以及GT模式、漂移模式等产品优势。EV6正式凭借这些强悍产品实力,重塑了电动汽车的新边界,同时也彰显出起亚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上的领先实力。

好啦!废话不多说,进入试驾体验的主题。此次试驾分为了场地试驾与赛道试驾,场地试驾的科目有麋鹿测试、绕桩、同心圆;赛道试驾设置了直线加速与赛道体验,车辆为EV6 GT。

场地试驾有2辆车,车型分别为EV6 GT和EV6 GT-LINE,时间:2023年8月20日下午,天气:雨;气温:28度;场地情况:路面有水且湿滑。

首先是麋鹿测试,众所周知麋鹿主要是检验汽车的紧急避险能力,通过速度越快,证明车辆的极限避险能力更强。在进入麋鹿之前,有一段加速路段,驾驶EV6 GT先将速度提到60km/h,不踩刹车继续加速通过。经测试EV6 GT可以轻松通过,而且无推头现象、轮胎抓地力好。这是因为EV6 GT采用了低重心设计,再加上齿条驱动式电子助力转向系统(R-MDPS)和可变齿轮(VGR)技术的加持,最大限度优化了车辆的可变转向比,让其拥有更平衡稳定的驾驶质感和更优的转弯便利性。

接着是绕桩,绕桩主要是测试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灵活性。驾驶EV6 GT可以快速轻松通过,可以明显的感受到EV6 GT转向反应快、油门响应快、悬挂支撑性强、车身姿态稳定,操控起来得心应手。这要归功于EV6 GT有强大的动力输出和超强的悬架,它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挂,可全面提升车辆的操控性。

然后是同心圆,需驾驶EV6 GT围绕着圆快速转圈,主要测试车辆的转向的指向性、轮胎抓地力、侧向抓地力、悬挂支撑,车身稳定性等能力。实测EV6 GT的转向非常精准,可以说是指那打那,快速转圈真的是太好玩啦!

这得益于EV6 GTT所搭载的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LSD)和电子控制悬架(ECS),以及米其林GT专用高性能轮胎。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可自动控制左右轮的驱动力,帮助车辆在转弯行驶区间实现更加平稳的车身姿态。电子控制悬架会根据不同的行驶模式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将车辆状况控制在最佳状态,从而实现稳定的驾乘感和卓越的操控感。

完成这些科目之后,再驾驶EV6 GT-LINE去完成一次,将驾驶模式切换到运动模式,可以快速轻松且完美地通过麋鹿测试、绕桩、同心圆这三个科目。

来到赛道,驾驶EV6 GT首先是要通过直线加速,实测从0加速到76km/h用时3.5秒,这个成绩实际上已经很好了,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赛车手,而且场地湿滑。这是因为EV6采用了三合一电机,有体积小、效率高等特点,GT车型搭载性能大幅提升的双电机,系统综合输出功率高达430kW、综合输出扭矩高达740N•m,让其最高时速可达260km/h。

当然,加速快也要刹得住,才是好车!EV6 GT搭载了尺寸和性能大幅提升的前轮四活塞卡钳,其制动性能更强。

完成直线加速后就是常规的赛道体验,驾驶EV6 GT无论是高速进弯,还是加速出弯,转向清晰精准,车身姿态非常稳定,轮胎的抓地力也很强。除了少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以外,其它真挑不出毛病。

此外,EV6 GT还搭载了一键“GT模式”,在赛道中打开该模式后,电机、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减震器和e-LSD等设置将会处于最优状态,可充分发挥出EV6 GT独有的爆发式加速性能,和操控性能,在该模式下玩赛道真的太刺激啦!

场地与赛道试驾体验完之后,EV6 GT还来了一次漂移表演,场面十分火爆,烧胎的感受是真好!对于很多人来说玩漂移是相当复杂的技术,不过EV6 GT搭载了“漂移(drift)模式”。具体来说驾驶EV6 GT在转弯时,系统通过向后轮电机分配最大扭矩,促使车辆更接近后驱模式转弯,产生“转向过度(over steer)”现象,也就是俗称的“漂移”和“甩尾”,从而增添了驾驶乐趣。而在转弯结束时,系统还会自动向前轮分配扭矩,这样会比只向后轮分配扭矩更快地离开弯道区间,提高车辆的操控性。

值得一提的是,EV6在续航方面表现也不错,与自主品牌的纯电车型几乎无差别。其中GT版本车型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555km;GT-Line 4WD版本车型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638km,GT-Line 2WD版本车型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671km。而且支持400V和800V高压充电,支持V2L对外放电功能。如果采用800V超高速快充,电量从10%到80%,仅需18分钟即可完成。

结语:

此前在赛道也试驾体验过很多车型,燃油车、混动车、纯电车都有,感受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而此次试驾的EV6 GT绝对是印象最深、最好的一次,动力是真的强、性能是真的好,推背感是真的猛,在赛道里风驰电掣的感觉真刺激,不愧是纯电性能王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挖呀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外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

老实讲,站在高合HiPhi Z面前,我总有种恍惚感。一来是恍惚在这台车的造型太过概念化,不像是量产车的样子;二来则是感慨这个时代变化真快,终于有品牌开始制造这种以往自主品牌不敢尝试的车型。当然,高达61万—63万元的定价和过于超前概念的造型,也让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对这台国产高端新能源车产生了些许质疑。它,会不会是一台“样子货”?

不过,在一番试驾体验过后,HiPhi Z以不错的表现打消了我的质疑。甚至我认为,抛开成见,这就是目前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没错,比起官方那个“豪华纯电超跑GT”的定位,我觉得猎装车更符合这款车型的定位)

令人惊艳的驾驶感受

既然说HiPhi Z是目前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那我们不如先从它的驾驶感受说起。

首先要承认一点,我与很多人一样,是对HiPhi Z是抱有一定成见的。毕竟高合的第一款产品HiPhi X的造型、车门玩得那么花,但驾驶感受只能说是乏善可陈,过软的悬架、飘忽的路感都算不上多好的体验。对于我这种喜爱驾驶的“老司机”来说,吸引力实在有限。

因此,当HiPhi Z出现后,更加夸张的造型设计,总让我觉得又是一款主打造型设计的“样子货”。而当我自己试驾体验过HiPhi Z之后,我发现自己真实地被“打脸”了。

HiPhi Z的行驶姿态和质感可谓远超预期

整体来说,HiPhi Z的底盘调校相当好,转向精准且灵活、滤震充分但仍有清晰路感、应对高低起伏路面得心应手,各种工况下几乎感受不到任何侧倾,在造车新势力乃至目前所有的纯电车型中都非常少见。

有一个例子,能够直观地体现出HiPhi Z的底盘能力。在试驾路段中有那种高出路面很多的桥头,绝大多数车型(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驶过这种路面时,悬架都会出现多余的弹跳。比如此次试驾的工作车HiPhi X,悬架就有两次多余的弹跳。然而轴距长达3150mm、重量超过2吨半的HiPhi Z,悬架却能在这种路面抛跳式有效地拉住车身,连一次多余的弹跳都没有出现。整个底盘的支撑性、韧性和舒适度做到了及其完美的平衡。

平衡性是HiPhi Z给我最大的驾驶感受

能够做到这样的平衡,一方面得益于HiPhi Z的底盘硬件规格确实够高,另一方面显然是高合的工程师在调校方面下足了力气。

先说硬件规格,高合HiPhi Z的底盘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配有单腔空气悬架以及CDC连续阻尼可调系统,同时Brembo四活塞卡钳、米其林Pilot Sport EV轮胎、iBooster智能制动助力系统、博世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正负转角共13.2°的后轮转向系统均有配备,可谓把能堆的料全部堆了上去。

后轮转向在低速时可以减少转弯半径,而高速时能够增加车辆稳定性(而且不用花钱选装)

而在调校方面,HiPhi Z配备了来自博世的IVC(Integrated Vehicle Dynamics Control)动态底盘集成控制系统,这套基本只配备在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等超豪华车型上的系统从规格上就足够高级,而高合的工程师也确实在底盘调校上下了大功夫,反复迭代优化悬架几何,充分兼顾了对冲击余震的吸收和操控的精准响应。也让HiPhi Z所拥有的494kW(672Ps)最大功率和820N·m最大扭矩,能够顺畅的作用于路面,达成3.8s的0-100km/h加速成绩。

当然,这里并没有说HiPhi Z的驾驶质感就完美无缺,像是电动车普遍存在的刹车响应不够完善这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它的身上。简单来说,就是舒适模式下,刹车初段不太好掌握,刹车踏板的回馈力度也比较轻,慢慢刹停时容易出现“点头”的情况。当然,如果你调整到运动模式,刹车也更加干脆一点,这样的情况就会极少感知到。整体来说,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22寸的轮毂很好看,但这个其实是轮毂罩(选装要5000块一个)

作为高合品牌的第二款量产车型,HiPhi Z的驾驶表现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从之前HiPhi X那种让人完全提不起兴致的驾驶感,一跃成为了最好的国产猎装车,甚至在整个市面上的纯电车型中都排的上前列。虽然高合的工程师表示这是两款车调校风格的区别,但我仍倾向于这是一次进步和提升。而这样的进步,也让我对高合未来车型的表现产生了一丝好奇和期待。

依旧抢眼的风格设计

机械素质方面,高合HiPhi Z绝对可以打一个高分。而风格化的设计,高合在之前的HiPhi X上已经玩得很“转”了,至于HiPhi Z则是更加强调和夸张了这种风格化的设计。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HiPhi Z的设计风格,我还是会拿出那个已经有些审美疲劳的词——赛博朋克。不夸张地说,HiPhi Z的造型完全可以没有违和感的放进一部赛博朋克主题电影、游戏或是科幻作品中。

老实说,前45°是我觉得HiPhi Z最好看的一个角度

硬朗锐利的线条、夸张立体的机甲风、AGS主动式进气格栅、具有矩阵LED显示屏还有投影大灯的灯组,搭配上撞色的设计,这样的前脸造型已经相当复杂。

HiPhi Z的侧门是有灯的

就像这样,前门的灯能够显示停车状态,而尾门的等能够显示字符

侧面元素一点也没有减少,且不论夸张的22寸轮毂,光是侧门上可以显示字符的ISD智能交互灯就拉满了眼球。而如果你打开侧面的电磁NT对开门,吸睛程度还会更上一个台阶。

后45°就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角度了,看起来有些臃肿

而来到车尾,元素甚至比前脸更加复杂。同样的矩阵LED屏、大面积的尾灯造型,甚至还有主动式尾翼。不过有一说一,相比车头和侧面,尾部这个巨大的、备胎形状的“HiPhi Z”字样尾灯我觉得并不算协调,有种元素过多的感觉。

5036mm/2018mm/1439mm的长宽高,让HiPhi Z拥有了1.4:1的夸张宽高比,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不少超跑,而这也为它的乘坐体验带来的一点提升。

前后对向电动双开门设计在同价位绝对是独一份

前排座椅的包裹感很不错,而14向电动调节及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功能也让驾驶者久坐不累。后排座椅则相对宽大,椅背也有3档调节,不过相对较低的坐姿让后排的舒适性略大了些折扣。毕竟,这算不上一台彻头彻尾的家用车,照顾前排乘客的优先级明显要更高一些。

内饰和外观一样,也是元素很多的风格化设计

说到内饰,赛博朋克风格,或者说机甲风的设计依旧延续了下来。中置的这块15.05英寸中控大屏由于集成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屏幕交互功能和机械臂多轴位移运动功能,被高合称作“HiPhi Bot”。

图片很难直观展现HiPhi Bot的 多角度 移动,建议大家有机会实车体验一下

在实际使用中,这块中控屏可以实现前后、左右、俯仰、旋转共4自由度不同角度运动轨迹,并能在乘客上车后,转向相应位置的乘客打招呼,体验称得上新奇。

HiPhi Z的车载OS用了 QNX+ 安卓双系统的设计,屏幕上方的车辆行驶信息部分基于更安全稳定的QNX系统,下方偏娱乐部分基于自由度更高的安卓系统。比较亮眼的是引入了虚幻引擎(游戏引擎之一)来做主屏3D 的交互功能,汽车3D模型不仅实时展现车辆状态,还可以让车主通过控制模型对车门、车窗、座椅、尾翼及空调进行调节。

车机流畅度和动画效果很不错

老实说,这套车机能玩的东西非常多,多到完全可以说满一篇文章的篇幅。但受限于试驾时间较短以及工程车的原因,此次并未能够体验完全。

另外,风格化设计的HiPhi Z也有一些不得不提的不足。首先是车内的储物空间并不算多,无论是储物格的空间还是数量都有些偏小。 寻车网

另外驾驶模式和车速都显示在屏幕左上角,并不算很直观。(反倒是HUD显示效果不错)

其次,中控几乎没有实体按键,加上很多基础功能都放在二级菜单的设计(例如驾驶模式),让行驶中调整功能显得有些不便。

如果换一个三幅式方向盘,说不定握持感能 有所提升

最后,这个两幅式的方向盘握感只能说一般,而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属实则有些难用,按键反馈质感不是太好,但愿只是工程车的缘故。

不过,抛开这些瑕疵,从设计、配置、用料等各个方面,高合HiPhi Z都算的上一台有“噱头”也有实力的高端电车。

写在最后

作为一台四门五座、定价61万元(四座版定价63万元)的猎装车,高合HiPhi Z绝对是目前市面上独一份的选择。对于那些想要追求个性和不同的用户来说,这是一款能够极好的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更不用说在它风格化的设计、堆料级的配置之外,还拥有相当惊艳的驾驶感受。

而从HiPhi X到HiPhi Z,我们不难看出,高合在明显的提升和进步之余,也更加明显的找到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从品牌调性到产品风格,高合已经证明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定位。而对于在发展中逐渐成熟、消费需求愈加多样化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高合这样的品牌,HiPhi Z这样的产品或许小众,但绝对有存在的价值,也一定会收获一批热衷它们的拥趸。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澎湃汽车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国外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国外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相关推荐
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
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试驾高合HiPhi 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

试驾高合HiPhiZ:抛开成见,它是最好开的国产猎装车老实讲,站在高合HiPhiZ面前,我总有种恍惚感。一来是恍惚在这台车的造型太过概念化,不像是量产车的样子;二来则是感慨这个时代变化真快,终于有品牌开始制造这种以往自主品牌不敢尝试的车型。当然,高达61万—63万元的定价和过于超前概念的造型,也让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对这台国产高端新能源车产生了些许质疑。它,会不会是一台“样子货”?不过

2023-09-12 22:11:38
国外试驾新能源汽车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 PHEV
国外试驾新能源汽车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 PHEV

电动时代的新豪华主义,试驾北京奔驰EQE350当汽车的发明者走上新能源车的转型之路时,我其实内心是有些质疑的。奔驰构建了如此庞大的内燃机帝国,一百多年来无数能人巧匠将自身推升至现在的高度,转眼间就要和一帮“晚辈”正面作斗争,来自内外部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巨人的这次转身似乎表现不错。作为EVA平台的第二款产品,也是国产EVA平台的首个产物,EQE显然不会与那部探讨

2023-09-12 04:01:37
外国人试驾新能源汽车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 PHEV
外国人试驾新能源汽车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 PHEV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PHEV提起“Clarity”这个车系名,可能大部分国内的读者都很陌生。但对于美国的新能源汽车爱好者来说,Clarity却是一个重要的名字。2006年,第一代本田Clarity推出,是全球第一款面向大众消费者销售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而当时的Clarity名字中还有FCX的前缀,即FuelCelleXperimental,实验燃料电池的意思。

2023-09-10 09:29:32
外国女子试驾新能源汽车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 PHEV
外国女子试驾新能源汽车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 PHEV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PHEV提起“Clarity”这个车系名,可能大部分国内的读者都很陌生。但对于美国的新能源汽车爱好者来说,Clarity却是一个重要的名字。2006年,第一代本田Clarity推出,是全球第一款面向大众消费者销售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而当时的Clarity名字中还有FCX的前缀,即FuelCelleXperimental,实验燃料电池的意思。

2023-09-07 13:56:34
国外新能源汽车试驾 深度试驾蔚来ET5:它打破了我对国产纯电动车的认知
国外新能源汽车试驾 深度试驾蔚来ET5:它打破了我对国产纯电动车的认知

一季度全球交付42.3万辆,特斯拉稳全球电动汽车头把交椅北京时间4月3日,特斯拉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生产及交付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生产电动车440,808台,交付422,875台。其中,ModelS和ModelX生产19,437台,交付10,695台;Model3和ModelY的产量为421,371台,交付量为412,180台。超过42

2023-08-29 08:16:16
国产新能源汽车试驾评测 试驾官 | 评测全新皓影e:PHEV,好开,好坐,好省!
国产新能源汽车试驾评测 试驾官 | 评测全新皓影e:PHEV,好开,好坐,好省!

「试驾测评」情感科技赋能,续航500km,动态体验哪吒U!?现在只要跟大家聊新势力造车,许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原因有很多,比如续航焦虑、充电问题、安全顾虑、产品可靠性、驾驶感受等等。那么,在这些造车新势力当中,有没有一款驾驶感受接近燃油车,续航里程还有保障的新能源电动车呢?当然有,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试驾的哪吒U。哪吒U前脸采用贯穿式前大灯设计,LED光源“Y”字造型的两个前大灯相连

2023-09-01 08:22:45
新能源汽车试驾美国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 PHEV
新能源汽车试驾美国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 PHEV

2022全新梅赛德斯-EQEQAEQB试驾活动2022年1月15日-16日,“2022全新梅赛德斯-EQEQAEQB试驾活动在百联奥特莱斯(青浦店)火热开启。活动现场、六十多位主流媒体见证了全新梅赛德斯EQA/EQB新生之势,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全新梅赛德斯-EQ系列车型的产品魅力。在外观设计上、EQA的前脸部分、沿用的是EQ系列家族的标志性的“暗夜星翼”封闭式前格栅,搭配被称为“时空之

2023-09-13 01:18:01
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深度试驾蔚来ET5:它打破了我对国产纯电动车的认知
试驾国产新能源汽车 深度试驾蔚来ET5:它打破了我对国产纯电动车的认知

赛道试驾起亚EV6GT,风驰电掣的感觉真刺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对老牌的进口与合资车企有了很大的冲击,不得不承认,如今它们过得并不算好!而国内的新能源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从销量数据也能看得明明白白,因此很多老牌车企开启了电动化转型之路。起亚中国就是其中的一员,它目前正处于电动化转型加速阶段,电动化产品也在加快布局。本次试驾的EV6GT就是起亚引进中国的首款纯电车型,被称之为“纯电

2023-08-30 05: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