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9 19:56:57 | 寻车网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汽车制造业发展的也是相当的迅速,现在的国产车完全不输一些合资车,如今整个汽车市场都在蒸蒸日上。近几年的国产车进步的是非常的快,其努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从前有很多认为合资车就一定比国产车好的人也逐渐变少了。不可否认,合资车在国内市场上确实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也具有很大的品牌优势,也有一些合资车在国内市场上表现的很低调。就比如下面这四大汽车品牌,它们其实不是国产车,宝骏就是其中之一,你被骗了多久?
?第一就是五菱,五菱汽车在国内的影响是非常的大,有着秋名山车神的称号, 五菱宏光在国内也是卖的最火的一个车型。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款实实在在的国产车,其实并不是,五菱是由上汽、美国通用合资公司以及广汽汽车集团三方一起成立的中外合资汽车公司。
第二就是宝骏,宝骏汽车在国内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从车型还是性价比上来说,宝骏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在国内也是深受很多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宝骏的特征和国产车留给消费者的印象一模一样,因此很多人都以为它是纯国产的汽车品牌,但其实宝骏是上汽通用所创立的品牌,它的全称是上汽通用宝骏汽车,所以它的性质其实是合资车。
第三就是观致,这个品牌在国内拥有很不错的口碑,其实力毫不夸张的说可以比肩甚至超越一些合资汽车品牌,它的成绩确实很优秀,很多车主在使用之后也是非常的满意。观致汽车创自中国,而且是具备领先造车水平的中国奇瑞汽车公司,但实际上观致汽车是与以色列量子集团出资成立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观致也是合资车。
第四就是腾势,这个品牌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有点陌生,很多人也都会把一些不知名的汽车品牌当成国产车,所以很多人也认为腾势这款车是国产车。其实并不是,这款车是比亚迪和德国戴姆勒出资成立的,所以腾势也是一款合资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领克是吉利和沃尔沃在技术上共享的品牌,是沃尔沃的技术,是领克的标,也可以说是换标的低配版沃尔沃。首先领克车的“血统”毋庸置疑。这个品牌是标准的合资汽车。大家普遍理解的合资汽车品牌是已经在海外存在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建厂,我们提供陆地车间、员工和外方提供技术团队和设备支持,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合资汽车;但在同一模式下,双方共同打造的全新品牌仍然是合资汽车品牌,只是品牌有没有历史的区别而已。
领克汽车由吉利与沃尔沃各持股50%,因此领克该车为合资车。事实上,仅仅从品牌的角度来看,你无法判断任何一款车是好是坏。但是,品牌真的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认同感。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建立了品牌领克。与其他中国本土品牌相比,领克确实有很多沃尔沃的基因。作为合资品牌,并不过分。尤其是对于不了解领克品牌的消费者来说,将领克定位为合资品牌,可以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也在情理之中。
从技术上讲,吸收了大量沃尔沃技术的领克品牌,完全不逊色于合资车型的技术,完全有可能将其视为吉利与沃尔沃的合资企业。但是领克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不是中国品牌”,但是很刺耳。究其原因,并不是单纯的去触碰我们的爱国情结,更多的是从企业自身的文化出发去鄙视中国品牌。中国品牌的整体技术实力与合资品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不能成为你不承认自己是中国品牌的理由。
领克是中国品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是合资品牌。这句话没有什么不准确的。事实上,中国品牌和合资企业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很多朋友对合资的含义理解不够清楚。不一定非要和外国公司合作才叫合资,所以合资是指投资的方式,与汽车是国产还是进口无关,所以领克是合资国产车。
咱们谈谈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至于内外饰,造型,咱们这里不谈!
如果熟悉 汽车 的朋友,肯定知道,有些国产车发动机显示功率和扭矩比合资车还要大,为什么国产车感觉动力却不足,加速很慢呢?
发动机参数好,并不一定实际使用效果也好!我们的发动机也就是徒有其名,至于发动机功率和扭矩输出稳定性,远没有达到!发动机功率和扭矩输出稳定性与否,直接决定动力总成标定的难易程度!我们国产车发动机耐久性也不好,发动机油耗也比较高,这些技术都是从某一个零部件,某一个标定参数,发动机控制逻辑不匹配造成的,对于国产车来说,发动机研发,任重而道远。
对于变速器,比如同样的7DCT或6AT,由于我们变速器控制逻辑问题,导致我们的变速器换档出现各种问题,要么换档延迟,要么挂档抖动,没有一个比较好的综合状态!就那干式双离合来说,现在国产车抖动我不用多说了吧,但是大众 汽车 ,干式双离合调教的就非常好,换档抖动,驾驶平顺性都不错!
发动机和变速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有有一个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动力系统功能,影响整个车辆的驾驶感!
对于底盘,一些国产车,通过减速带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特别生硬呢?好似砰的一生,碰到什么硬东西一样!或凹凸不平的路面时,总是感觉浑身不舒服!而开一些合资车,你会发现也有,但如果合资车价格高一点儿,那效果可是响当当的,直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合资车可以把底盘做的很好,但如果做不好,那是处于成本考虑的,但是国产车是技术达不到,做不好!这就说差距~
虽然国产车和合资车有差距,但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也是值得我们可以欣喜的地方,我相信在未来十年,国产车会迎来技术大发展!
所以合资只是一个 形式 ,只不过是外国品牌车实现国产化的必要手段,所以重点不在于这个合资上,而是在于 外国品牌车 和 自主品牌车 的差异;合资只是个 特殊词汇 ,丰田在美国建厂是独资、无需合资;宝马在美国建厂,同样是独资、无需合资,那么是不是丰田、宝马在美国生产的车子和美系车就是一回事了?差异仅仅是个牌子?这么举例很简单、相信各位都能看懂!同理外国品牌在咱们国内生产的车子就与自主车技术水平一样,仅仅是牌子不同?别逗了,这可能么?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汽迈腾用的2.0T发动机是EA888、国外版本的迈腾用的2.0T发动机还是EA888,只不过存在部分技术阉割,但无论怎么割,它也是EA888;那么一汽生产红旗系列的与迈腾同级别车型也用EA888了么?别说鄙人抬杠,只不过为了反驳题主的命题,问题描述认为 自主车、合资车 只差在品牌上,但实际上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都有差异,这是只差品牌么?差的多了,很多朋友总说自主车有各种技术,那么谁能举出实际的例子,自主车都有哪些技术(认证专利的),估计没一个朋友能说出来。。。
最近这些年,咱们的自主车企的造车水平可以说是 突飞猛进 ,整体上虽然还有差距,但几个大厂也在拼命砸钱,不断研发技术、引入外国技术、引入外国高端人才,可以负责任的说现如今我们的几个自主造车大厂已经具备了打造 平台 的能力,但存在的细节问题还是有、而且有不少;很多问题在车辆下线之前,没有办法及时发现,等出现问题了想回炉重造又受制于经费,所以有的时候就得过且过了,但由此引发的后续问题不少见。。。
单看自主车的硬件都不差,比如某自主品牌的车子,发动机委托德国FEV设计、变速箱用爱信的、四驱用翰德、电控系统用博世,无论单独看哪一部分,都很好、都是世界著名的品牌供应商,但这些玩意组装到一起,问题就出现了;外国品牌造车是根据设计需求、选择供应商、选择零部件!而咱们自主车则是根据已有零部件的标准,来设计车;问题在于没有自身的标准,而这些东拿、西凑的零部件的标准又各不相同,所以把这些组装到一起,就必然导致问题!
就像美国造战斗机,可以按照对动力的需求去设计飞机,动力需求如果存在已有的机器能够满足,那么用现成的;如果没有,就为可以委托如通用之类的集团进行生产,所以拥有打造发动机的能力,就能促进整体的发展;而我们造战斗机,只能针对现有的发动机参数去设计飞机(与针对飞机设计发动机不同),所以终究是有所限制!造车也是一样,外国主机厂对供应商提出 标准、诉求 ,而供应商则按照主机厂的标准、诉求提供零部件,主机厂验证通过后购入,不通过回炉!而咱们很多自主车企没有这种标准,更不具备向供应商提出诉求(比如结合自身条件,改变某些零件的参数),我们造车的方式就是,供应商手里有什么零件我们就用什么零件;供应商不止一家,外国车企提出标准,无论多少个供应商都可以统一标准生产!而我们大部分自主车企没有设定标准的实力,所以不同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标准完全不同,而我们只是采购了一大堆不同标准的零部件,在将不同的标准组合到一起,这么操作怎么可能好呢?
总说自主车技术不差,但究竟不差在哪?能有朋友细说下么? 不差 就俩字,长嘴就能说,但自主工业的崛起岂是上下两片嘴唇子出出气就能完成的?这完全是捧杀!如果爱、就请更加严厉些,这才是真爱,比那些没事耍嘴皮子的自主粉强的多,认不清事实是最可怕的、盲目的自信会对自主工业造成严重问题!合资车只是外国品牌在我国生产的车,本质上它还是外国品牌,自主车的技术目前还与外国品牌存在不小的差异,虽然我们这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差异只是在逐渐缩小、但依然达不到无差距!所以想要进步,请理性看待差距,千万别盲目的自信!问自主车与外国车的技术差距有多大,不妨这么去判断,造车只是针对 各国基础工业水平 的一份试卷、是 综合性 的,什么时候 欧、美、日 等工业强国,采用咱们生产的 轴承 、咱们生产的 心脏支架 ,那么自主车就领先于世界了!要造好车,先造好轴承。。。
合资企业主要工作就是在国内找更便宜的供应商,以及实验室做认可,当然有成熟完整的实验室,工程师主要工作就是把国外图纸拿来找国内越来越廉价的供应商按图施工,如果供应商要提什么问题,得到的回答一般是你按照图纸和技术要求做就行了。国内企业的工程师呢,可能会问你一些问题,尝试自己去理解后定义一些标准,虽然这标准可能跟合资企业从国外直接拿来的标准还有区别。还有关于车的区别,核心大件我不说,但是除此之外,合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 汽车 的零部件没有区别了,合资企业为了无限制追求成本,用的供应商跟国内车企的没有区别了,越来越烂。所以真心话,除了一些高端车,不管合资还是自主品牌,车的售价越来越低,但是里面的零部件越来越差,有时细致想想都恐怖。
合资车仅仅只是套用了一个外国品牌吗?实际技术水平和国产车一样么?
关于这个问题,基本分为两个观点:
A.国产车现在做的挺好的,一点也不比进口车、合资车差
B.能买进口就买进口,能买合资就买合资,国内的车还是没有国外的车好
……
可拉风给大家分享下观点,希望给广大车友一个参考:
国产 汽车 的变速箱。张先生从事 汽车 维修、美容已经有15个年头了,可谓是经历了国产 汽车 发展史最重要的一段历程。张先生曾表示在变速箱方面,很多国产品牌喜欢直接使用国外的变速箱,毕竟国外的变速箱产品已经成熟。
这些品牌包括广汽、比亚迪、一汽等等。当然,也有不少国产品牌使用自主研发的变速箱产品,其中CVT做的最好的当属奇瑞,而AT做的好的当属吉利。
至于发动机方面,好多国产品牌都有自己的王牌发动机。虽然目前来看和国外的发动机还是有一些差距,但是无论是自身的质量还是稳定性都没有问题,至少是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的。
当然,我们也并不能说国产轿车的质量已经能够媲美合资车,但也不再是十几年前车友们眼中的问题车了。
随着国产车质量的飞速提升,中高端产品也渐渐的崭露头角,在 汽车 美容、保养方面,越来越多的国产车主对自己爱车的精致要求甚至超过了合资车。
可拉风认为, 无论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都需要我们去精心呵护和保养,随着5G的到来,智车联网成为趋势,广大车主对车的选择,已经不再是单纯地选择硬件配置好的车,智能化体验也是考量的重要方面。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汽车 是一个密集型技术产品,换句话说它需要很多不同领域的技术性支撑。比如 汽车 设计、 汽车 制造、 汽车 研发(其中还包括检测、验证等)。寻车网
所以合资车到底获得了国外品牌的多少技术,各家情况是不一样的,不好一概而论。这其中只买了“牌子”的也有,典型的比如名爵,它在几经转手后基本就没什么原始技术积累可言了(当然这种属于收购,不能完全算是合资)。
不过绝大部分主流的合资企业还是会带技术合资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 汽车 研发中,有一个研发验证测试的阶段,俗称技术验证,它的目的是验证产品是不是能满足产品的设计期望。
大部分情况下,外资在这时候是起主导地位的。
具体来说,验证的技术标准需要外资拍板(甚至就直接套用外资品牌提供的标准)、认可的检测试验机构需要外资拍板(现在绝大部分主机厂不具备全套的检测能力,部分测试需要外包给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结果是否通过也需要外资拍板(检测报告需要外资通过才能算)。
这其中不能说外资起到了绝对良性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在牢牢把控自己的技术。至于合资车实际的造车水平是不是和国产车一样,我认为是不一样的。拿领头的企业来说,一汽出品的国产车和一汽大众之间就有不小的差距。
当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一些技术壁垒很难打破,但合资品牌的技术是有可能逐步分享给自主品牌的,比如上汽蓝芯发动机就是上汽乘用车和通用 汽车 共同研发的技术产品。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而且也没有太多疑问,如果像问题所言合资车只是套用了国外的一个品牌,与国产车处于同一水平的话,也许短时间内能得到品牌支撑,但不可能持续如此长久,尤其又是在价格高和国产进步的双重压力下。
虽然合资车不同于进口车型,与自主品牌的车同样都是在国内生产组装,严格意义来说也属于国产车,但所应用的技术和配件有着很大区别,首先技术上有着国外车企的支持,尤其是在调校方面,所谓调校就是各大部件之间的配合,比如采用同一款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就是一大核心技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经验来积累,而且不是说买就能买到,配件方面有些合资车型直接通过进口,就算同为国内第三方供应,因为有着价格优势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后期的质量上更为可靠。
国产车近些年取得的进步确实要承认,拉低合资车型售价的功劳也值得广大车主认可,但这并不是说近些年合资车在原地踏步,进步速度快是因为基础水平低,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速度上就会放缓,这一点现在已经表现出来了,所以尽量不要出现一些什么与合资处于同一水平、赶超之类的观点,起码现在自动变速箱的限制就没法说赶超,甚至有一些动不动就说买合资车“人傻钱多”,当今 社会 钱多的人真不傻,更无语的是看到合资车召回就把质量全面否定,那这种人就适合买召回相对较少的国产车。
不管这些言论的出发点是什么,就国产与合资车相比,差距是在减小但同样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差在了一些高端的技术水平上,这是短时间内难以追上的,总之要想进步还得踏踏实实造车,对于某些人而言,别为了吸引眼球整天研究完爆这个、完爆那个的。
我个人观点,我是个老司机,我88年开始开车,我不是抬杠,开车是分技术的有的人开第一个国产车就感觉各种不好,但是换了合资车就好很多,我个人认为,第一个国产车你可能技术不太熟练,换上合资车以后故障就少了,这时候你开车技术应该好一点了,是这个原因,不可否认合资车确实好一点,但是国产车不一定就那么不好,我开过的车有解放ca10东风140,北京212也开过卡玛兹,还有太拖拉815感觉质量都差不多,个人观点,不喜吾喷。
国产车与合资是没法比的,最初是单位的各种国产车,一两年后各种修啊,每月都在修,记得当时的富奇甚至还买不到零件就坼下请人加工;自己的第一辆车也是国产车,两年时间不到,几乎全车修过一遍,四个轴承先后烧掉,跑一趟北海回来半轴就断了,再最头疼的是电路故障,经常烧灯泡,要么不能锁门,锁门后晚上警报乱叫,无意中扯调后备箱门框上密封胶条锈蚀的铁销哗哗的往下掉,到后面平均每月进两次修理厂,最后卖掉时后扭杆弹簧已断(一直没货)。后面换16v富康开9年就换一次水箱水温感应塞、第八年时换离合器压板,14年4月换第一批日产奇骏,到18年10月除了正常保养换机油、机滤外,四年半未换一个灯泡和一颗螺丝,这个感受的区别太大了,特别是开了9年多的富康车全车钣金居然无一个地方生锈,所以造成我对国产车质量恐惧,虽然近年国产车质量有很大提高,但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心理的疙瘩一直解不开!决不是吐槽,那个难受啊相信很多人有体会!
说的不错,我的第一辆奇瑞和我现在大众一个排量,前者的确油耗高动力明显弱,这是真实体验,原先没觉得奇瑞油耗和动力是因为没有对比
第一次买车是买的国产,几个月前换了后摄像头,现在又是方向盘异响,打方向变沉,今天准备去4s检查,后备箱还有点生锈,没开过合资车,不知道合资车怎么样
继H6之后,CS75PLUS也被质疑,国产车就是不如合资车?在国内汽车市场,总有一些人觉得国产车不如合资车,对合资车往往是网开一面,但是对于国产车,他们却有着极其严苛的标准。比如当年哈弗H6就被质疑过油耗高,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哈弗H6的自重,也不看哈弗H6的其他优势,总是以一副油耗高就是罪过的态度来看待哈弗H6,好在哈弗H6挺了过来。而继H6之后,CS75PLUS也被质疑, 长安CS75PL
2022年底前奔驰将推6款纯电动车三款将会在中国生产日前,我们在梅赛德斯-奔驰官网获得了关于EQ系列纯电动车的产品规划信息,截止到2022年底,奔驰将会陆续推出EQA、EQB、EQS、EQE以及SUV版本的EQS和EQE的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EQA、EQB、EQE将会中国生产。据悉, 奔驰EQA将于2021年上半年在德国和北京同时投产,奔驰EQB则将于2021年上半年在匈牙利和北京同
宝骏汽车是国产还是合资宝骏汽车是国产的,以2019新款宝骏510为例,外观方面,新的亮黑色的进气格栅使得整个前脸更加精致,车侧没有大的改动,车尾贯穿的筋线与凌厉的尾灯配合的很好,车身尺寸长度为4220mm宽度为1740mm高度为1625mm轴距为。准确的说宝俊是属于合资车型的,它是由美国通用上汽五菱合资组建的,只不过这个品牌是在国内注册的它的车型主要技术都是有通用提供,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和
国产汽车品牌排行榜(国产车大全一览表)国产汽车品牌排行榜国产车排名一览表从高到低分别是红旗、吉利、比亚迪、奇瑞、长安、五菱、宝骏、中华、江铃、哈飞。1、红旗: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知名国产轿车品牌,中国500强企业。红旗定位于高端乘用车,曾有CA72、CA770、红旗名仕、红旗世纪星、红旗盛世等多款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红旗知名车型:红旗H7、红旗L5、红旗旗舰
继H6之后,CS75PLUS也被质疑,国产车就是不如合资车?在国内汽车市场,总有一些人觉得国产车不如合资车,对合资车往往是网开一面,但是对于国产车,他们却有着极其严苛的标准。比如当年哈弗H6就被质疑过油耗高,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哈弗H6的自重,也不看哈弗H6的其他优势,总是以一副油耗高就是罪过的态度来看待哈弗H6,好在哈弗H6挺了过来。而继H6之后,CS75PLUS也被质疑, 长安CS75PL
哈曼向长城汽车交付新一代信息娱乐系统、汽车网络安全和OTA解决方案4月16日,上海国际车展——哈曼国际今日宣布,与长城汽车合作获得长城汽车下一代智能座舱项目,将为长城汽车最新车系交付下一代信息娱乐系统、汽车网络安全和OTA解决方案。哈曼的解决方案以安全、无缝的软件服务为支撑,将提升长城汽车驾乘人员丰富的车内体验,实现个性化的内容选择、现代化的舒适功能和安全解决方案。作为三星电子的全资子公司
上汽大通是国产还是合资是国产车,上汽大通全称是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公司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品牌旗下主要生产的车型有MPV车型,SUV车型,房车,宽体轻客车型,皮卡车型,总部位置在上海。上汽大通D60的车身尺寸数据是什么车型车身尺寸数据长度4720毫米,车身尺寸数据宽度1860毫米,车身尺寸高度1736毫米,车身尺寸轴距2760毫米,车辆是五门五座、
车展前举办品牌之夜,新宝骏品牌带来了什么?早在RS-5出现的时候,宝骏发力高端的“野心”已经有些明显了,而此番新宝骏品牌的正式发布,也算是吹响了宝骏要全面进击高端的号角,开始实行品牌转型升级了。不过与其他自主高端品牌主要走设计和配置的路线所不同,新宝骏品牌往高端发展走的是另一条路线,用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薛海涛的话来说,那就是“新宝骏瞄准的是5G、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互联网技术
2023-10-01 05:17:46
2023-09-08 18:15:52
2023-09-08 16:22:41
2023-10-22 18:53:22
2023-09-13 04:35:21
2023-09-27 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