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长安UNI-T首撞!遭后车80KM时速撞击,车主质疑气囊为什么没爆?

2024-01-17 02:47:02 | 寻车网

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长安UNI-T首撞!遭后车80KM时速撞击,车主质疑气囊为什么没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长安UNI-T首撞!遭后车80KM时速撞击,车主质疑气囊为什么没爆?

盈利能力不足新能源核心技术缺位 长安汽车既有远虑又有近忧

前2个月同比下滑12.66%,多个细分市场承压。

长安

汽车当前正式公布了2月份的产销数据,长安汽车集团共计销售191007辆,同比增长38.27%,但1-2月份销量仅为362812辆,同比下滑了12.66%。其中长安自主品牌的销量下滑也同样非常明显,1-2月份销量为309424辆,同比下滑7.55%。

拿UNI系列为例,作为长安汽车UNI系列产品的销量担当,长安“油腻V”在去年下半年一直保持月销售量过万,甚至整个12月份的销量达到了1.58万辆。然而,2023年以来长安UNI-V市场表现逐渐表现出疲软的迹象。根据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2月份长安UNI-V的销量分别为9758辆、7656辆,相比从前过万辆的月销售量相比,长安UNI-V的销量明显开始走下坡路。

然而根据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2月份长安UNI-V销量为2.01万辆,与汽车流通协会所查询到的销量数据存在着不小的差值。对此说法可能一个是批发量,一个是零售量。两个数据相差一万多,意味着经销商需要承受很大的库存压力。将销量压力转嫁给经销商虽然可以暂时让销量数据更好看一些,但难免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锦标赛不得不降价清库存,而消费者担心后续优惠更大,观望情绪增加,最终导致销量的急剧下滑。

导致销量走下坡路的直接原因,是长安汽车日渐凸显的质量品控问题。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新浪财经联合黑猫投诉的“投诉入口“平台推出2023年315消费者维权活动。据新浪黑猫投诉统计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居投诉榜首,近30日内投诉量达到297次,累计达2085次。投诉主要涉及到虚假宣传、短时间内降价、质量和售后等问题。长安汽车消费者称本身车的质量就很多问题,被刺降价让车主的权益和安全问题都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坐上“自主一哥”的宝座,与其“鲸动世界”的“蓝鲸发动机”,有着很大的关系。军工背景的长安汽车一直以来给人一种可靠、耐用的品牌印象,然而在去年十一国庆小长假,一辆粤M牌照的

长安CS75PLUS

在长安汽车4S店门前披着“行驶几千公里发动机漏油” 、“投诉无门”的横幅。假期期间选择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维权,即便是新闻中偶然刷到,也能感受到车主深深的愤怒与无奈。

可能有人觉得这也许只是个例,《车质网》的搜索结果显示关于长安汽车“发动机漏油”的质量投诉问题比比皆是,其中除了涉及不同版本的长安CS75PLUS外,CS55PLUS、UNI-T、UNI-V等畅销车型也位列其中。

细数长安在这两年新产品上市之初的质量品控问题,长安UNI-K在多家媒体面前麋鹿测试时同侧车轮同时离地,刹车测试时两个后轮同时离地。同时,在给经销商演示过交叉轴时由于车身结构强度不够,关不上后备箱。最终长安UNI-K还是“带着问题”上市,让不知情的消费者为此买单。

UNI-K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长安

逸达

在上市前也出现了品控问题,在媒体试驾时避震器上座就断了,是明显的用料问题。而长安当红流量UNI-K也频发车灯起雾、变速箱漏油、车身生锈等等问题。

当问题发生后,长安汽车不仅不重视起来,尽快拿出解决的方案,反而回避无视,不知道寒了多少老车主们的心。长安汽车若是单纯为了销量而走上“降价降质”的道路,终会遭遇消费者的信任滑铁卢。对技术的不重视和对消费者的藐视,与长安汽车“科技长安·智慧伙伴”的品牌定位渐行渐远。

网上“花式营销”的长安汽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擦亮眼睛很重要!

近几年,“智能科技”成为车圈儿的高频词汇,帮助新能源汽车迅速开拓市场的同时,也让传统燃油车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对长安汽车而言,长安UNI-K被定位为SUV旗舰,是最好的“科技之光”;但随着长安UNI-K智能配置的频频爆雷,也起到了不少负面作用。

长安UNI-K曾在一场名为“十平米发布会”的活动中,由长安汽车的董事长朱华荣先生亲自站台,为长安UNI-K带货,展示了名为“APA6.0

远程

自动泊车”的系统功能,称该功能可以实现在车内无钥匙的情况下,由距离19km外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机遥控泊车。然而,就当消费者不禁感叹国产车的“黑科技”时,长安UNI-K却陷入了“销售欺诈”这一风波。据一长安UNI-K 2.0T尊贵型/全轮驱动尊享型车主反馈,其购买的车辆并不具备“APA6.0远程自动泊车”功能,本以为可以通过后期的OTA来升级实现,但对比2023款车型后

发现

由于缺少侧面雷达因而很难实现。除此之外, L3级的自动驾驶和灯光秀也是官方前期大力宣传的卖点,但首批车主均未享受到这些功能。

新技术的问世与落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拿自动驾驶功能来说,即使技术过硬,法规层面仍然会存在许多争议,长安汽车将没有完全落地的功能拿来广而告之,试图诱导吸引消费者购车,是非常严重的企业原则问题。而面对长安UNI-K无法满足宣传功能,长安汽车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都没能提供解决的方案,而是选择 “冷处理”,这样的企业态度,对得起消费者的信赖吗?

结语:

失民心者失天下,品质与用户是一个企业无论何时都不可逾越的底线。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坐稳自主一线阵营,与消费者的支持密不可分。当过度营销掩盖真实技术,长安汽车就离陷入危局不远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印记,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UNI-T首撞!遭后车80KM时速撞击,车主质疑气囊为什么没爆?

新能源碰撞不安全?海豹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给出了标准答案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呈直线形式上涨,以传统燃油技术为主的合资汽车品牌瞬间觉得压力倍增。可即使在今天,询问很多人购买新能源车的初衷,超过半数以上用户的答案和安全可靠无关,之所以买新能源车,只是因为用电更省钱,车载联网功能更好用而已。同时我们

发现

,很多人对新能源车的整车安全问题较为敏感,特别是在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拔地而起的近几年,面对陌生的技术应用环境,续航与安全焦虑萦绕在新能源车主心头。

一般来说,新能源车会将电池安置在底盘部位,当车辆遇到碰撞或挤压时,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车体侧面和电池包遇到面积很小的刚性柱撞击,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乘员生存空间和电池组安全会面临很大威胁,还可能会造成二次碰撞,最终朝着不可预估的事态方向发展。

新能源碰撞不安全?双面侧柱碰试验正面回应:比亚迪海豹很安全

作为

比亚迪寻车网

海豹

的车主,我认为以上焦虑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因为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侧面柱碰撞的测试坚定了我对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安全信心。主角不是别人,正是比亚迪海豹,而其背后的“功臣”便是CTB技术。近日,在中汽中心广州检验中心,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迎来一个全新碰撞试验项目,为验证CTB技术对新能源车安全性的意义,选择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车双面侧柱碰试验。

试验规定,在一次标准侧柱碰基础上,使用同一台比亚迪海豹进行再次侧柱碰,以验证CTB结构的安全性。对于一般燃油车来说,一次侧柱碰的危险程度不亚于单车侧滑撞击大树、电线杆等物体,因为障碍物刚度较大,且碰撞接触面较小,常规车身设计侧面碰撞的吸能空间小,就很容易造成对乘员的严重伤害。对于身为纯电动车的海豹来说,接连两次侧柱碰试验,难度指数直线上升,对其电池、车身安全来说,这次考验更是难上加难。

具体来看,第一次会先进行主驾侧柱碰,以32km/h的速度进行侧面柱碰,第二次会进行副驾驶后排侧柱碰,同样是以32km/h的速度进行试验。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选取32km/h为测试速度,是因为欧洲、美国、中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国家均采用统一侧面柱碰标准,这个时速既能反映出道路上常见的柱碰速度,也能检测出车辆在真实道路情况下是否拥有足够的刚性以及缓冲空间来保护乘客。

测试结果让人感到意外,成绩出奇的好。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两次碰撞后,参与测试的比亚迪海豹整车无起火和冒烟,电解液无泄漏。其次,通过镜头捕捉碰撞瞬间的慢放画面来看,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在车身发生碰撞的第一时间启动了高压断电保护机制,高压系统电压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内迅速下降至安全电压区间,杜绝了安全隐患的二次发生。

与此同时,碰撞后的比亚迪海豹车体结构依旧完整,没有发生明显的形变,车内座椅没有发生失效。另外,碰撞试验结果显示,海豹车门最大变形量为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侧碰变形量而言,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少120mm左右,整体结构的抗形变能力出色。

关于电池包侧碰后的表现,第一次侧柱碰后电池包边框最大变形量为3.046mm,第二次侧柱碰后电池包边框最大变形量为15.751mm,电池包整体基本没有形变,将其卸下重新安装在另一台海豹车身上,依旧可以正常供电,电量仍有95%。在车内乘员安全方面,海豹表现一样出色,车内乘员保护成绩均取得高分,在如此苛刻的工况下,最大限度保证了每一位车内乘客的人身安全,测试结果有力“回击”了对于新能源整车安全和电池安全的质疑声。

通过双面侧柱碰试验结果,我们看到了比亚迪海豹搭载的CTB技术魅力,它的安全实力超过了我们对新能源车固有的认知。说到“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在购买海豹之前,我已对这项技术做足了功课。其英文简写名称取自“Cell To Body”,顾名思义,就是将电池和车身集成在一起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改进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搭配比亚迪自研刀片电池,减少了模组设计,继而提升了整个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是当前行业领先的纯电动车技术方案。

而说到比亚迪海豹这款车,其本身除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以外,还拥有比亚迪e平台3.0、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以及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在前双叉臂式后五连杆式四轮独悬结构的加持下,操控性区别于主流电动车,充满驾趣的同时,舒适性优于同级。

优等生的标准答案

比亚迪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可以看做是

现代

新能源车的标准安全答案,它拥有全方位的安全设计,以及更合理的布局方案,在双面侧柱碰试验成绩的见证下,安全性能远超传统燃油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其背后的研发实力和技术理念,多年以来,比亚迪一直践行低碳环保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在海豹这款明星产品身上发扬光大,指导价18.98-28.98万元,纯电续航达到700公里,是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小汽车解忧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UNI-T首撞!遭后车80KM时速撞击,车主质疑气囊为什么没爆?

长安UNI-T首撞!遭后车80KM时速撞击,车主质疑气囊为什么没爆?

近日,一位长安UNI-T车主发帖称车辆遭遇事故。据不完全统计,这或是全国范围内首起涉及UNI-T的交通事故。车主自述,等红绿灯时被后方车辆以80公里/小时速度追尾,在强烈的冲击下追尾了前方长城欧拉电动车,事故最终导致6车追尾。

从车主拍摄的视频来看,新车尚未上牌,由于连环追尾,车辆前部和后部都受到了比较明显的损伤。其中车辆前部保险杠部分受损严重,前机盖也受力折起,发动机舱有小幅度入侵。尾部整体凹陷,后挡风玻璃破损。

车主随后质疑,如此严重的事故为何安全气囊没有起爆,反观追尾自己车辆的别克昂科威,车内气囊就及时起爆。

事实上,安全气囊的爆开与否,取决于车身上的传感器感应到的撞击力度和速度。理论上讲,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左右大约60°之间位置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且速度高于30KM/H,安全气囊才具备触发条件。本起事故中,长安UNI-T在静止状态下等红灯,或因为时速不够而未能触发安全气囊引爆条件。

此外,安全气囊爆开时,最大速度可超过300KM/H,极易对车内乘员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气囊起爆后的修理费用也比较高,因此厂家在标定气囊的工作条件时,会相对比较谨慎。

这起事故虽然表面看上去比较“惨烈”,但车辆整体前后舱入侵较少,乘员舱保持完好,如果车内成员系好安全带,气囊就算在不起爆的状态下,受伤概率也比较低。

目前,长安官方或相关工作人员还尚未对这起事故进行回应。

长安UNI-T是长安旗下全新推出的紧凑型SUV,在今年6月正式上市,指导价区间为11.39-13.39万元。由于出色的外观设计,新车曾备受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长安UNI-T首撞!遭后车80KM时速撞击,车主质疑气囊为什么没爆?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寻车网。
与“长安UNI-T首撞!遭后车80KM时速撞击,车主质疑气囊为什么没爆?”相关推荐
比亚迪s6安全气囊 比亚迪s6气囊时速多少碰撞会弹出
比亚迪s6安全气囊 比亚迪s6气囊时速多少碰撞会弹出

比亚迪s6气囊时速多少碰撞会弹出安全气囊打开条件是这样的:1.车速一般在50km/h以上,但关键因素是碰撞发生时的加速度为-40g;2.正面碰撞;3.碰撞物体为刚性墙壁或障碍物;4.打开时间在碰撞发生后的几十毫秒内。现在一般的安全气囊打开是有条件的,如果车辆撞击时碰撞的位置不对,或者撞击时由于撞击物材质的问题,没有能够触发安装在气囊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那么

2023-09-26 18:20:47
奔驰车主撞外卖员后疑遭围殴,发生围殴事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奔驰车主撞外卖员后疑遭围殴,发生围殴事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江苏一奔驰车主撞外卖员后疑遭围殴,网友观点不一,你对此事有何评价?在警方的具体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们不好评判谁就是有责一方,谁就是受害的一方。但是不管这么说如果外卖人员真的伤害奔驰车主那肯定是不对的,是违法犯罪。那么事情的经过是怎么样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吧。一.外卖小哥与奔驰相撞近日在江苏泰州某条街道上,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的过程中与一辆奔驰车相撞。在事故发生后,奔驰车主拿着

2023-12-12 16:17:35
汽车安全气囊在时速多少公里的情况下相撞才会弹出?
汽车安全气囊在时速多少公里的情况下相撞才会弹出?

汽车安全气囊在时速多少公里的情况下相撞才会弹出?轻微的碰撞和颠簸安全气囊是不会打开的,气囊打开也是有条件限制的:1.相对车速>50km/h,碰撞瞬间反方向加速度40g以上才可以,也就是相对速度要>50km/h,撞击力度要满足这个速度的产生才行。当然,车企不一样设置的安全气囊起爆条件也不尽相同。2.撞击角度要求:只有在撞击的点必须在传感器附近,一般是车辆正前方左

2023-11-10 09:15:44
宝马5系在撞击安全气囊多少公里才会弹出来
宝马5系在撞击安全气囊多少公里才会弹出来

宝马5系在撞击安全气囊多少公里才会弹出来安全气囊的弹出,往往和车速不相关的,比如某车停着但上着电,另一辆车从侧边撞过来,这时侧气囊有可能会出来的,正面的也一样。再比如,你拿一个锤子敲打车身如中通道或是B柱下方等,气囊是不会弹出来的。气囊的工作原理,是车身上安装的加速...汽车达到安全气囊弹出条件,却不弹出,厂家说检测没有问题,该怎么办按正常来讲如果没有满足安全气囊的感应条件,则安全

2023-12-24 11:01:35
车辆产生碰撞安全气囊未弹开是什么原因?
车辆产生碰撞安全气囊未弹开是什么原因?

车辆产生碰撞安全气囊未弹开是什么原因?车辆产生碰撞安全气囊未弹开的原因是:非所有碰撞都会触发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由碰撞传感器控制如果没有满足安全气囊的感应条件则安全气囊不会弹出需要联系当地的4S店进行检测和了解。使用安全气囊的注意事项是:1、安全气囊必须与安全带一起使用;2、乘车时与气囊保持合适的距离;3、不要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4、要有良好的驾乘习惯保证胸部与方向盘保持一定距离;

2023-11-10 01:05:26
速腾时速40公里撞车驾驶员会怎样 款速腾碰撞几星 速腾手动挡憋灭火有撞击声
速腾时速40公里撞车驾驶员会怎样 款速腾碰撞几星 速腾手动挡憋灭火有撞击声

速腾时速40公里撞车驾驶员会怎样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在时速40公里的情况下,如果速腾汽车发生碰撞,驾驶员可能会受到重伤或死亡。根据碰撞程度和车辆损伤情况,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驾驶员头部与方向盘、挡风玻璃等部位发生碰撞,导致颅脑损伤、出血等严重伤害。2、驾驶员胸部受到撞击,导致肋骨断裂、气胸等伤害。3、驾驶员腹部受到挤压或撞击,导致内脏破裂、出血等严重伤害。4、驾驶员脊

2023-11-04 07:54:53
马自达被时速超过 200 千米的宝马撞击后散了,和质量有关系吗
马自达被时速超过 200 千米的宝马撞击后散了,和质量有关系吗

马自达被时速超过200千米的宝马撞击后散了,和质量有关系吗----汽车的碰撞试验,顶多测试到车速64迈,哪怕是五星加的成绩,也是在这个速度下测试出来的。----碰撞的能量,和重量与速度正相关,重量增加一倍,动能增加一倍,但是,速度增加一倍,动能增加四倍,是平方关系。所以速度对动能的影响会比重量大的多。----再看碰撞部位,车头方向的正撞是汽车最不怕的,因为有防撞梁,有车头的能量缓冲区

2023-12-07 01:51:58
长安uni-t什么时候上市
长安uni-t什么时候上市

长安uni-t什么时候上市长安UNI-T预计在2020年6月份上市,是长安汽车旗下“引力”系列首款车型,价格区间大致在12万-15万元之间。长安UNI-T在外观方面采用了最新的设计语音,无边界的进气格栅,150颗菱形元素从中间向四周逐渐扩散,车身尺寸为4515/1870/1565mm,轴距2710mm,定位为紧凑型SUV。内饰方面采用三幅式运动方向盘和双10.25英寸触控屏幕,战斗机样式的推

2023-11-03 04: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