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18:50:34 | 寻车网
2023年初,
特斯拉
大幅降价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随后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跟进,降价风潮骤起。
近期,传统汽车厂商也开始加入降价大军,降价幅度远超新能源厂商,引起了更多的消费者关注。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40个汽车品牌打起了价格战,此次价格战涵盖的品牌国别广、车企类型全、地理区域宽。
对消费者来说,汽车降价可以节省购车预算。另一方面,降价影响企业的利润,进而对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带来连锁反应。
降价潮从湖北省蔓延全国
新能源汽车市场内的降价,是由特斯拉引起的。从2022年9月份开始,特斯拉连续两次大规模降价,引起了不少新能源厂商跟风。但最近这波降价潮,却是从湖北省开始的。
从3月1日开始,“
东风
系”品牌车型开始集体降价,东风
本田
、东风
日产
、
雪铁龙
以及东风旗下自主品牌等均加入其中。“东风系”车型采用“政企联补”的方式降低售价,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甚至超过9万元,让不少消费者大呼过瘾。
从客观角度来说,湖北省的补贴政策目前仅限于省内,而且限3月份之内,不算长期行为。但由于降价幅度过大,不少邻省的消费者甚至前往湖北购车,迅速引发了其它地区政府及厂商跟风。
一汽
集团随即推出了亿元限时惠民补贴活动,单车补贴金额最高可达3.7万元;山东济宁东风
标致
车型可享受3万元政府补贴和最高7.5万元的企业补贴;上汽通用
别克
也宣布,旗下多款车型在3月内均享有补贴资格。
除此之外,广州本田、一汽-
大众
、广汽
丰田
、上汽
奥迪
、一汽奥迪、
北京
奔驰
等厂商也不约而同地宣布降价,有些品牌车型直接官降,有些厂商则通过减免购置税、推出各种福利套餐等方式来降价,全国范围内的降价就此成为风气。寻车网
为什么集体降价?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的降价行为一直都存在。但以前的降价一般出现在新车上市之前,为了现款车型清库存而降价,降幅较小,而且不少合资厂商并不参与。
但这次的降价潮却不同,不少车型的售价直接击穿了底线,而且合资厂商变成了降价的主力军,这证明整个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降价潮的发生,首先与车企部分车型的市场表现不佳有关。根据乘联会等权威机构的预测,2023年中国车市很有可能出现零增长。
同时,自主品牌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在2022年年末已经飙升到了47%,进一步挤占了合资厂商的生存空间。
此外,合资厂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乏善可陈,失去了市场良机。在这种情况下,用大幅降价来抢夺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合资厂商的共识。
除了车企自身表现欠佳之外,汽车大环境的变化也成为这波降价潮的诱因之一。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从今年7月1日起,史上最严苛的“国6B”排放标准将正式实施,目前不少传统厂商尚并未做好准备,积压了大量的“国六A”车型,在7月1日前,必须将这些库存车处理完毕,这给传统厂商带来了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为了促进汽车消费,纷纷制定了各种补贴政策。以湖北省为例,车企们促销车型的补贴金额由当地政府承担一半,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车企们的经济压力,让它们更愿意积极降价。
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22年汽车的年销量在2000万辆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在低谷时期,政府也曾经通过汽车下乡等措施来刺激汽车消费,帮助部分汽车厂商走出困境。
但这次却不一样,对部分汽车厂商来说,参与这波大幅降价,并不一定能真正解决自身的问题。
与此前的常规降价相比,这波降价潮最大的区别是降幅过大。以日产
天籁
为例,这款B级车的入门车型售价跌破14万元,打破了其此前的价格体系,或将影响其二手车市场表现。
车企为了在危机中求生,会用降价来刺激销量,减少库存。但车企不能任意降价,要合理定价,并肩维护市场秩序。
汽车品牌更要从内到外提升自身价值和实力,从技术、品质、服务等方面做到无可挑剔,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质价比,追求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经纬AUTOMATRIX,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最近,
特斯拉
充满了争议。
这次的争议不再是降价,而是给
上海
工厂的员工涨薪。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企业收益好,给员工涨薪,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这一举措,被外界说成了“恶意涨薪”等等,在这就不过多评判特斯拉的行为和外界的声音谁对谁错。
而这背后我们更值得关注的事情,是特斯拉在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两款车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几乎已经来到了全球最低价的同时,还能有给员工涨薪的这一操作。然后马斯克最近还说了,特斯拉的电动车还要降价,因为经济市场现在还处于“动荡时期”。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国产新能源车的企业也有很多,销量好的也有很多,但从未见过有任何一家国产品牌如此降价(先不奢求涨薪了)让更多消费者能用低价格去购车的。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为什么降价涨薪的,只有特斯拉?
特斯拉模式,国内真没人能学
特斯拉在经过多次全球范围内的价格调整之后,导致它的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达到了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整体毛利率只有18.19%,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更是低至17.52%。
这和去年同期的25.4%和21.4%相比,分别下降了7.21个和3.88个百分点。而在2020年,特斯拉的整体毛利率还高达28.8%,汽车业务毛利率是24.1%。
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长期以来都保持着平均20%左右的单车毛利率,对同行业内的其他品牌形成了碾压的利润优势。同时,不断压低的售价还能保持极高的单车毛利率,这就是特斯拉品牌的优势。
单车20%以上的毛利率,什么概念?
这个单车利润率,已经超过了
保时捷
的16.7%,和
法拉利
的18%。2022年特斯拉单辆汽车成本为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72万元),全年单车毛利率最高为28.5%。而同期,
比亚迪
全年单车毛利率约为20%,新势力三家则均都没有超过20%。
而拥有行业定价权的特斯拉,在价格战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特斯拉的降价能带来的销量刺激,可以延续很久,最典型的例子是从今年年初降价的
Model 3
,到现在第三个季度,也仍然能获得不错的销量;另外,
Model Y
在降价之后拿到了6月单月的销量冠军,而且全球销量也超过了
丰田
卡罗拉
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另外,从特斯拉最新的二季度的全球销量情况来看,整体销量高达46.61万辆车,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10.2%,继续创下销量新纪录,超出市场预期。
显然,特斯拉对产品的降价准确的找到了消费者的痛点。降价的确会让销量更好,而且特斯拉的汽车业务在二季度还有17.52%的毛利率;而且,二季度内其总营收约为249亿美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约为27亿美元,依旧是在赚钱的。
也不用过多剖析特斯拉了,优势来自于它的全球化发展模式、营销模式等。而目前的中国汽车品牌,还陷入在彼此之间的内卷、斤斤计较当中;想要突围唯有出海这一条路,在国内互卷,根本赚不到钱。
国内互卷,谁都无法做大?
谁能先去海外赚钱,这是国产新能源品牌们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实现的,第一国内市场的互卷谁都无法真正赚到钱,永远都会有扰乱市场而降价的企业出现;第二是国内市场的体量有限,即便是汽车消费大国,但需求也有被满足的那天;第三是海外市场的利润也很丰厚。
先列出上半年国产品牌各自的销量,比亚迪125.45万辆;
长安
汽车121.5(中国系品牌占102.05)万辆;
吉利汽车
69.4万辆。
再看一下以上几个头部车企年度目标的完成度,比亚迪的全年300万辆目标,已经完成41.6%,完成年度目标问题不大;长安汽车年度目标280万辆,目前已经完成43%;吉利汽车年度目标165万辆,目前已经完成41%。
在上半年内,它们抗住了降价潮、燃油车清库所带来的压力,而且各自的年度目标完成率,在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已经算是较高的存在了。随着购车需求在上半年释放过后,下半年的销售压力会变得更大。以上的国产品牌们,下半年内的新车计划和出口业务的增长,或许都会更好的助力它们完成定下的年度目标。
预期虽然是好的,但压力还是存在的。接下来,尤其是在10-20万、20-30万、甚至30-50万或更高的消费区间内,下半年的汽车消费市场很可能会变的有些“拥挤”。根据数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燃油车在潜在购车人群中,仍然占有较高的占比,接近60%左右;同时,有58%对价格敏感的用户群体,购车预算集中在11-20万元之间。
目前的市场状态,是有实力(换购或者增购)的用户仍然还会选择燃油车,来体验一次“消费升级”的体验;现阶段,国产新能源确实已经把传统的合资品牌打的措不及防,但它们取代的是相对较低的售价区间内的产品,而且都开始扎堆在这个低售价市场内;高价格市场,仍然是被传统豪华品牌占据着的。
如果不走出中国市场,我们现在看到的众多国产新能源品牌,最后的解决就会像现在的合资品牌一样“难受”,都在抢低价格市场的销量,但有的企业确实是无法跟上主流品牌们低价格的操作,无非是坚持售价但销量低、降价销售亏本卖车。
所以说,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品牌中还缺少一个能像特斯拉一样,在全球覆盖多个国家(市场)能在海外市场赚钱并且能搅动当地市场,并且在某个价位拥有定价权的品牌。如果部分中国品牌,像比亚迪、长安、吉利这种大厂,出海成功的话,将会很大程度上分担一些国内市场的压力。
要知道,现在国内很多品牌的车,已经做到油电同价了。比如国产品牌燃油紧凑级SUV落地一般也得12万左右了,而现在
埃安
有的产品落地也差不多这个价格。但在欧洲市场,像比亚迪
元PLUS
,国内市场能卖14万人民币,在欧洲市场的售价折合人民币约为20万元左右;还有上汽
名爵
的纯电产品,在英国的售价折合人民币约为51.2万-60.5万元。
可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开始发力海外市场,只是部分品牌零散的单一或几款车型在海外售卖,而且还没有形成规模。停止内卷,打开海外市场才是国产品牌们当下最应该做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限时推出8000元保险补贴,小鹏汽车最高优惠2万元,理想ONE降价2万元……近期,部分新能源车型宣布降价或以优惠形式“变相降价”。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多家新势力车企“变相降价”更多是为了冲击销量、促销旧车型,降价潮短期内还不会到来。
最近,鲜少推出“现金补贴”促销举措的特斯拉以8000元保险补贴吸引不少消费者关注。记者咨询特斯拉直营店销售顾问获悉,9月16日至9月30日之间交付的Modle 3、Model Y两款车型,若选择购买特斯拉店内保险,且投保险种包含交强险、车损险,将予以保险补贴,补贴方式为在交付尾款时直接减免车价8000元。
“优惠政策推出后,好多之前观望的客人都迅速下单了,因为补贴优惠仅针对9月30日之前交付的客人。”特斯拉的一位销售顾问告诉记者。同时,为了配合这一促销政策冲击销量,记者注意到,Model 3、Model Y两款车型的交付时间也在近期大幅缩短,此前一度长达半年的交付等待时间最近已缩短至最快一周交付。
特斯拉并非首个“变相降价”的新势力车企。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小鹏汽车率先推出了多项优惠促销政策,最高优惠金额达2万元。不久前,理想汽车透露理想ONE车型将停产,由新车型L8替代,消息放出的同时,理想ONE价格下调2万元。
今年以来,涨价一度成为新能源市场上的主旋律。年初,先是补贴退坡带来价格上涨,此后俄乌冲突等原因导致的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上涨让新能源车企普遍承压,导致数十个车型价格上调。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都曾多次上调车型价格,部分热门车型价格累计上涨三万元以上。
如今,新势力开始出现“变相降价”,是否预示着新能源车价将触顶下调?对此,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王萌认为,此番新势力的“变相降价”更多是出于冲击销量、增强竞争力的考量。特别是今年以来,传统车企、合资车企都在加大新能源新车型推出力度,同时,问界、阿维塔等新品牌进入市场,让新能源市场竞争大大加剧。根据8月最新销量,小鹏、理想销量出现明显下滑,通过促销提升销量,带动旧车型销售、为新车型上市做准备等成为其“变相降价”的主因。而特斯拉方面,近期上海超级工厂完成了产能升级,在产能提升后,此番促销也将更好地冲击9月交付量。
记者注意到,近期镍、六氟磷酸锂、钴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回落,部分芯片也出现价格下调,这是否会带动新能源汽车价格集体回落?王萌分析,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传导至下游车企需要2至3个月,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此外,锂盐价格仍十分坚挺,近期还再度突破了每吨50万元大关,因此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潮短期内很难出现。
特斯拉再降价比拼多多团购还便宜“新韭菜”欲卖车止损?“韭菜复韭菜,韭菜何其多”。近日在特斯拉车主群中,最常见的恐怕就是这句话了。自从特斯拉中国今年1月第一次降价以来,“割韭菜”的人设就算立住了。尽管特斯拉不断降价“割韭菜”引发老车主的不满,但这并没有阻挡特斯拉降价加速收割市场的步伐。终于在“7+3=8”的双节期间,特斯拉Model3再度迎来了官降。10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
奇瑞新能源出手旗下A0级纯电车全部降价最高降幅9k三月的中国车市可谓是降价狂飙,限时降价、保价等奇招尽出,打得火热……奇瑞新能源出手啦!2023年3月27日0点起,奇瑞新能源正式回调奇瑞QQ冰淇淋、奇瑞小蚂蚁和奇瑞无界Pro三款产品官方指导价,最高降幅9000元,成为纯电小车首家官降。即日起,奇瑞QQ冰淇淋官方价格回调幅度4000元,奇瑞小蚂蚁价格
特斯拉限时补贴8000元保险,新能源车会迎来降价潮吗?我个人认为新能源汽车会迎来降价潮,因为特斯拉都降价了,其它新能源汽车不降价的话,怎么和特斯拉竞争啊。怎么说呢,其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是势必要降价的,因为不降价哪里来的竞争力啊,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和特斯拉相比,就只有一个竞争力,那就是价格,很多人买其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就是因为比特斯拉便宜。当然,比亚迪、问界这些除外。像理想、小鹏
多家车企8月争先恐后“大降价”,新一轮降价潮会来吗?你听过汽车行业内“金九银十”的说法吗?不少人认为,在九月、十月份的汽车销售旺季买车会便宜,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旺季会供不应求,属于短暂的卖方市场,所以有的时候,真正的降价会出现在9月份之前。进入8月份以来,不少车企纷纷加入降价大军,价格战似乎又要开打。那么,先当个“等等党”到旺季再入手,可行吗?1、近期
特斯拉降价1.4万,新一轮降价潮要来了?01特斯拉车型降价8月14日,特斯拉中国发布最新购车福利,开启了新一轮降价优惠,涉及Model3和ModelY车型。ModelY车型:ModelY长续航版降价1.4万,售价为29.99万元(降至30万以下)。ModelY高性能版本降价1.4万,售价为34.99万元。ModelY后轮驱
面对特斯拉的来势汹汹,国产新能源做何反击?此前,国产特斯拉Modle 3的售价一出来,其大幅度的降价就引爆了国内的新能源行业。新车不仅享受国家的新能源补贴以及购置锐减免,还一口气降到了29.9万元,可以说这算是2020年里的第一个大新闻了。有人说特斯拉采用的是流氓手段,但是要笔者来说,特斯拉才是真正的智者,它不仅是做到了引爆了新能源汽车热度的品牌,还是促进新能源汽车积极向上发展的一个
特斯拉大降价,是否会引发新能源车价格战?特斯拉的车出现了大降价,从相关的数据来看,Model3后驱版本由27.99万元降至26.59万元,高性能版也降至了34.99万元,有的甚至降价幅度达到了3.7万元,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企业,特斯拉这样降价是否会引发新能源车的价格战呢,我认为短期来看不会引起价格战,因为有这样实力的企业,并没有几个,但是长期来看有可能会引起车商的价格战,接下来跟大家
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出现降价潮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出现降价潮?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潮是不可避免的。决定新能源汽车价格的是市场的供需关系,生产成本,从这两方面来说说看法。首先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供求情况。经过这两年新能源汽车的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少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扩产能,产能不足的现象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而现在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品牌仍然非常多,未来必定是要淘汰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