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07:10:43 | 寻车网
华为合作的汽车品牌包括赛力斯汽车、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合作策略体现了其在技术创新与跨界合作方面的独特思维。以赛力斯汽车为例,华为与赛力斯汽车共同推出了AITO问界系列电动汽车,这款车型融合了华为的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先进技术,以及赛力斯汽车在电动汽车制造方面的专业经验。这种跨界合作使得AITO问界系列电动汽车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关键技术领域具有了领先优势。同时,华为的智能网联技术也为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汽车品牌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可能性。
华为与汽车品牌的合作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涉及到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华为利用自身在品牌影响力、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合作的汽车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例如,华为与北汽蓝谷的合作中,双方共同打造“北汽新能源+华为”的双品牌模式,通过华为的线上线下渠道进行联合营销推广,有效提升了北汽新能源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未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华为与汽车品牌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合作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华为将继续发挥自身在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通过与更多汽车品牌的合作,华为也将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电动化的出行体验。
你是否觉得今年的A股市场死气沉沉?
但如果你囤了华为系股票,那可能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11月27日,
长安
汽车开盘一字涨停,毫不犹豫。
背后原因,则是它在11月25日与华为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
那么这个“瓜”,我们该怎么吃呢?今天我们就通过5个问题来展开聊聊。
1、发生了什么?
2、长安扮演什么角色?
3、华为为何牵手长安?
4、接下来哪些厂商会和华为目标公司合作?
5、对汽车行业会有哪些影响?
1、长安与华为之间发生了什么?
长安与华为合作的消息,这几天一直在传,还曾经被长安辟谣。
但长安只是说那个3000亿入股的传闻为假,没说不跟华为合作。
11月26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表示,已经跟华为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
内容是,华为设立目标公司,将与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智能车灯等有关的技术、资产和人员注入目标公司,而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出资获取不超过40%的目标公司股权。
简单来说就是,华为大部分车BU业务独立运营,依然绝对控股,但同时开放股权融资合作,长安是最先加入合作的车企。
可以看出,这不是小打小闹的合作,华为拿出的都是真家伙,而且这些东西在业内都具有领先水平。
长安汽车开盘一字涨停,就是因为华为在技术和零部件方面的优势。
目前新能源汽车圈子里,
有且只有华为能拿出这一整套的核心东西去搞全行业合作。
2、长安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在官宣之前,市场传言认为:长安为了入股华为的目标公司花了3000亿元。
此事真假未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长安是目前华为汽车业务能找到的最重磅的合作对象,双方合作的深度,远超“华为+赛力斯”,也远超“华为+
奇瑞
”。
从某种程度上说,经过这次合作,长安与华为从合作变成了“绑定”。
这其实很简单,业内还有比华为技术更领先的
厂商
吗?
与华为合作之后,长安还能看得上其它合作伙伴吗?
双方合作官宣之后,
阿维塔
很快发布海报,表示智驾、智能座舱的OTA更有保障,而且华为更多的科技会优先落地阿维塔。
不仅如此,长安深蓝、启源以及其它新能源产品线,以后也会把华为的这套东西当成是技术底座。
大胆猜测一下,华为肯定不止找过长安一家,但愿意与华为深度绑定的大型车企且也能被华为相中的,可能只有长安一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长安的股份占比这么大。
3、华为为什么要牵手长安?
其实,华为很少进行战略级的股权合作,
除非有利可图。
关于这次合作,有2点需要注意。
第一,华为汽车业务正处于投资大、回报低的烧钱阶段。
2023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收入仅为10亿元。
第二,华为已经确定不造车,但很多合作伙伴尤其是大型厂商似乎并不太愿意相信。
“与华为合作会失去灵魂”的说法,直到今日依然很有市场。
那么,华为这次设立目标公司的目的就很明确了。
首先,可以通过股权开放合作,得到一笔巨款,这笔钱足以支撑华为汽车业务在未来几年的发展。
其次,不是不相信华为“不造车”吗?
那华为干脆把汽车业务的好东西“分离出体”,而且还开放给整个行业,再次向市场表明,我真的不造车了,来合作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华为从自身角度去考虑这次对外合作。
但在此之外,它还有一个“宏大叙事”。
余承东表示,
中国需要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
把余承东的话翻译一下就是:华为就是那个火车头,而且也只能是华为。
其它
厂商
或许有可能在某些核心零部件领域超过华为,但能够提供一流的全栈式解决方案的,只有华为。
或者可以这么说,其它汽车
厂商
很难模仿华为的策略。
原因很简单,口口声声不造车的华为,其它合作伙伴都不太相信;那些已经造了车的,又岂能号召整个行业?
所以你会发现,华为现在很急,它手里有各种好东西,技术和体验上大家不怀疑,缺的是相互之间的信任。
这次设立的目标公司,会笼络有可能的合作伙伴,大家跟华为一起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这下总行了吧?
4、接下来哪些厂商会和华为目标公司合作?
长安率先加入华为目标公司,接下来会是谁呢?
11月26日晚间,赛力斯就发布声明,表示华为汽车业务调整,不影响双方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还表示,已经收到了共同投资目标公司的邀请,正在积极论证参与投资的相关事宜。
不出意外的话,与华为已经有合作关系的
厂商
,例如奇瑞、江淮、北汽等都会加入,因为没有理由不加入。
除此之外,还会有谁呢?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想做新能源但手里没有真家伙的、自主研发进程缓慢且成本高昂的、想靠华为的核心零部件“躺平”的、新入行想走捷径的玩家等等。
对号入座一下,会是谁?
例如,那几家国字头的“X汽”?
其实吧,抛开那些自说自话的“灵魂论”,为什么不能与华为合作呢?
如果说,与华为合作是失去了灵魂的话,那么过去几十年,
那些把外资品牌三大件当成卖点的国产车,灵魂又在哪里呢?
商场上,无谓的坚持没有什么意义,只会让自己错失良机。
5、长安与华为合作对汽车行业会有哪些影响?
关于这次长安与华为的合作,有一点需要注意:
它不具有排他性。
也就是说,就算某家
厂商
投资了这个目标公司,也不代表就非用华为的东西不可,它们依然可以自主选择。
长安砸了天量的巨资,愿意跟华为合作,那是长安自己的事情;其它
厂商
,可以选择华为提供的某种零部件,自己原有的业务也不会受影响,在用华为的零部件和技术时,它们还有权限不等的优先权。
这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水平将会快速提升。
人人都想自主研发,但并非人人都玩得起自主研发,华为这种把年营业额的四分之一拿出来砸研发的“疯子”,业内还没有第二家。
华为是从头开始的正向研发,其它
厂商
未必就一定要这样,它们可以直接采购华为零部件,也可以在华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魔改”。
说白了,华为提供的是技术底座,如何研发是
厂商
自己的事情。
华为干了,其它的随意。
千万别再说什么“华为一枝独放不是春”,除了苹果之外,其它大多数手机
厂商
用的都是
谷歌
的“安卓”系统,就连鸿蒙系统出现之前的华为也不例外,这影响行业发展了吗?
但这个过程,伴随的一定是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寻车网
其次,合资厂商的生存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
目前大多数的合资
厂商
在新能源领域进展缓慢,国产车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现在它们有得到了华为的技术支持,双方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最后,那些炒作概念的、手里没真东西的、嘴尖皮厚腹中空的
厂商
,也会感受到阵阵寒意。
有人说华为是“行业百草枯”,但种地的都知道,百草枯只灭杂草。
结束语:
如果要做2023年车圈重磅事件盘点的话,华为设立汽车业务目标公司绝对是其中之一。放眼整个中国汽车圈,有些
厂商
觉得华为是自己的敌人,但有些
厂商
却渴望得到华为的技术熏陶。格局不同,结果就不同,在此也留一个问题:依你之见下一个依靠华为技术而翻身的
厂商
,会是谁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前,有消息称,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知情人士透露,“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
关于华为造车问题,一位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直言,如果华为真的造车,也并不意外,因为华为需要大体量的业务才能养活那么多人。
对于这笔投资,华为表示“没听说”相关事宜,而长安汽车并未做出回应。
对于业界盛传的华为将进军汽车界的传闻,华为高管也多次表示,华为清晰自己的战略选择: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2019年1月 ,任正非在位于深圳的华为总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绝不造车、永远不造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我们可能会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但是它不是车,我们要和车配合起来,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
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成立之初,长安和蔚来各持股50%,但由于资金困难、蔚来供应链的产品成本高昂等种种原因,李斌和蔚来逐渐退到了幕后,甚至在慢慢退出。
今年6月,李斌卸任长安蔚来董事长,该职位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接任。8月31日,长安汽车在2020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报告期内,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蔚来”),将该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长安汽车在该公司的直接持股比例达95.38%。这意味着,另一股东蔚来汽车已退出了长安蔚来合资公司。
虽然相比于新造车势力动辄每年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亏损,长安蔚来的亏损并不算多,但引入社会资本来分摊成本,降低风险,同时协同合作,一举多得。
华为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2018年7月,华为和长安汽车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立联合创新中心。
2019年1月15日,这个联合创新中心在重庆揭牌。当天,双方达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化领域,双方将在L4自动驾驶、5G车联网、C-V2X等10余项前瞻技术领域展开合作。
该协议还涉及新能源领域:双方将共同打造国际一流、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
基于和长安的友好合作和之前的战略协议,如果长安蔚来引入外部投资者,华为确实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伙伴。
对于长安蔚来而言,要打造高端品牌,华为品牌带来的科技属性加成将会是不小的助力。而华为也能得到业务落地的托底“保险”,同时以长安
蔚来
为基础,有机会进一步深化跟长安的合作。
用技术做菜,搞个全行业宴席?华为长安合作详细解析你是否觉得今年的A股市场死气沉沉?但如果你囤了华为系股票,那可能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11月27日,长安汽车开盘一字涨停,毫不犹豫。背后原因,则是它在11月25日与华为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那么这个“瓜”,我们该怎么吃呢?今天我们就通过5个问题来展开聊聊。1、发生了什么?2、长安扮演什么角色
华为将与三家车企合作推出智能汽车品牌,是否能在汽车行业占据一席之地?近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与北汽、广汽、长安汽车三家车企合作推出智能汽车品牌,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不过,虽然说华为在宣布造车后来势汹汹,但进军汽车领域的企业并不止它一家,未来的汽车行业在竞争上也会尤为激烈。但在我看来,华为所推出的智能汽车品牌,应该是能在汽车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的,这是因为华为在通讯及相
为华为代工生产汽车?长安汽车辟谣科技巨头的汽车棋局传来新消息。2月26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华为计划以自己的品牌生产电动汽车,与长安汽车和其他汽车制造商谈判,拟利用其汽车工厂生产电动汽车。”此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以下简称“长安汽车”)曾于2020年11月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以下简称“宁德时代”)联手,
华为要造车,为何选长安汽车做合作伙伴?期不期待?你有没有听说过,华为要造车?11月14日,华为造车有了新消息。华为造车从长安开始。长安汽车官宣: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长安汽车在发布会中向世人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方舟架构。该平台架构的出现预示着长安汽车正式进入到研发4.0时代,方舟架构覆盖A0-C级所有车型,基于大数据与智
华为或入股长安蔚来,要开始造车了?长安蔚来再博眼球,华为或有意对其参股。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但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只有”长安的长安蔚来据资料显示,2018年7月10日,长安汽车同蔚来达成合作,成立长安蔚来。董事长由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担任,副董事长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担任,CEO由来自长安的杨
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打造阿维塔科技首款新车E11亮相8月24日,长安汽车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维塔科技打造的首款新车E11亮相,该款车型搭载华为HI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和宁德时代最新电动化技术。长安汽车表示,E11搭载长安、华为、宁德时代共创的,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架构。据介绍,阿维塔是长安重点打造的自主品牌,与长安、欧尚、凯程等并驾。从现场来看,E11应该定位为轿跑造型的SUV
长安与华为签署全面持续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技术突破易车讯近日,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全面持续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与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座谈并见证签约。长安汽车总裁王俊,长安汽车党委副书记袁明学,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华为重庆总经理李实,华为制造军团CEO刘超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谁能详细的讲解一下长安奥拓汽车的离合器的离合作用是怎样达到的呢?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这是离合器的首要功能。在汽车起步前,自然要先起动发动机。而汽车起步时,汽车是从完全静止的状态逐步加速的。如果传动系(它联系着整个汽车)与发动机刚性地联系,则变速器一挂上档,汽车将突然向前冲一下,但并不能起步。这是因为汽车从静止到前冲时,产生很大惯性力,对发动机造成很大地阻力矩。在这惯性阻力矩作用下,发动
2023-11-17 23:12:54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02:43:47
2023-11-20 16:20:28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