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与沃尔沃合并是吉利汽车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2024-02-03 14:48:26 | 寻车网

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与沃尔沃合并是吉利汽车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与沃尔沃合并是吉利汽车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与沃尔沃合并是吉利汽车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2019年的10月7日,沃尔沃汽车和吉利计划合并发动机业务。

看到有人说感到很意外,我也为他的意外感到意外。

让吉利自主研发的Getec系列发动机和沃尔沃的VEA系列发动机这两套发动机体系并存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最简单的,如果这两套发动机出现在同一款车型上,像嘉际、博越PRO这种情况,长远来看对整个品牌体系、研发、售后等等方面而言并不是好事。

况且吉利作为极有可能率先国际化的中国汽车品牌种子选手,混乱的发动机体系不解决就是发展路上最大的隐患。

所以近日沃尔沃汽车集团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正在筹划将双方的业务进行整合,旨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上更加有效协同深化双方合作的消息,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毕竟四舍五入,我算猜中了开头。

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驱动下,中国的汽车工业正经历着第三次造车浪潮。5G、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新能源、用户体验、数字化、自动驾驶正在成为车企转型的关键词,不仅跨国汽车集团在做这样的战略转型,国内很多企业也看到背后的趋势和应用层的巨大商机,从整个吉利控股集团来看,吉利集团旗下自高而低拥有:Lotus,Polestar,沃尔沃,领克,几何,吉利,商用车远程,英国锰铜出租车,现时的吉利已经构建出了一个综合汽车集团。

看到中国,看到沃尔沃。2019 年沃尔沃全新S60 发布并在中国上市后,沃尔沃这一代产品的最后一张牌也已经打完。与此同时,沃尔沃在主流市场中国,美国,欧洲的增速也开始放缓。我们所熟知的CMA平台效用主要由吉利旗下的领克在发挥。沃尔沃本身进入产品待更新期间。

至于SPA平台的电车产品则由Polestar率先推出。

应对当今严峻的车市,各大车企的更新脚步其实早已经是使用一代研发一代的节奏。沃尔沃在SPA2的深度开发上一定有大的缺口。因为倘若SPA2的研发进度被搁置,SPA时代领先于别家的自动驾驶和祖传的安全属性有非常大被赶超的风险。

除此之外,站在吉利的角度,吉利当然也希望跟沃尔沃发生更深度的交融。首先就是我开头提到的发动机的选择,再者是把SPA在吉利其余品牌的产品上进行彻底融合,而沃尔沃的成熟渠道也是吉利进入欧美日等成熟市场最好的桥梁。所以在资本和体系未完全融合的情况下,加紧脚步是唯一的办法,而且不能停下。

资本方面,吉利控股在融合沃尔沃优质资产后的香港上市吉利,迎来利好。股价得以进一步拉升,资本运作的实力也相应提升。这也算是为不景气的2020国内市场而大受影响的吉利股票注入一剂强心针。

在所有人的常识里,企业并购的过程就是企业权利主体不断变换的过程。不严谨地说,所有的整合其实都是一种扩张。从沃尔沃汽车纳入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公司的那一刻开始,这场战略性的资本运作活动,就已经是一场双赢的生意了。

这次整合也是吉利汽车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沃尔沃合并是吉利汽车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前言:" 汽车 产业革命已经开始"暴动",从理论到实践、从传闻到现实、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局部到全局、从边缘到中央,这是一部正在发生的 汽车 产业革命剧,这是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百年 汽车 变革剧。"这是李书福在近日讲话中对于目前 汽车 行业所说的一句话,不过在这场百年 汽车 变革剧中,作为自主一哥的吉利却还只是扮演者一个小角色。

2020年吉利全年销售新车132万辆,已经连续第四年坐上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冠军的位置。但相比于销量排名第二的长城、第三的长安,吉利却是唯一增速为负的,全年销量同比下滑3%。更为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车领域,吉利销量仅仅6.81万辆,同比大幅下滑66%。在燃油车市场争夺中王者般的吉利,在新能源战场上却沦为最底层。

高估自己的吉利

早在2015年,吉利 汽车 便提出了新能源 汽车 发展战略——"蓝色吉利行动"。可以说是极具前瞻性,在那时候吉利的目标是"2020年新能源 汽车 销量占整体销量超90%",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 汽车 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 汽车 销量占比35%。然而2020过去,吉利新能源销量在整车销量构架中却只占到了5.2%,与15年制定的计划相差甚远。

吉利所拥有的新能源品牌在国内应该是最多的了,纯电动子品牌"几何"、与沃尔沃合资设立的高端电动 汽车 品牌"极星"、定位低端市场的"枫叶"、还有自身的帝豪系列。

而立志成为"东半球最好纯电动 汽车 "的几何 汽车 ,2020整年销售也才仅仅1万出头;曾被李书福给予厚望,希望成为第二个蔚来的"极星"品牌,2020年累计上险数不足400辆,

其首款车型Polestar 1更是据传即将停产;而枫叶品牌更是鲜为人知,还与吉利本身旗下的帝豪EV等低端新能源产品产生冲突。 Comment by 瀚钰: 确认下型号,我记得Polestar 1是多年之前的油车,停不停产跟它的新能源做得如何无关

归根结底,吉利在新能源销量方面的不尽人意无外乎这几个问题,产品"油改电"无创新,并且产品定位混乱。

从吉利的首款电动车,到帝豪EV、几何 汽车 系列、枫叶 汽车 、吉利几乎所有电动产品都采用了"油改电"思路,基于传统燃油车自然延伸而来的新能源车,往往不能延续其在燃油车市场的表现。因为油改电"的产品往往存在续航短、充电慢、底盘不稳定、操控性差等短板。

或许在新能源发展初期,"油改电"能有一定的销量,但是在现在,"油改电"这种打着电动车的名号,却卖燃油车的壳这样的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消费者已经不会为此买单了。

在吉利的产品与品牌战略方面,吉利常被人说太复杂,看不懂。随着" 科技 吉利"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兼并和收购,吉利的版图越来越大,多类型业务、多模式合作,以及将业务延伸至飞行 汽车 、通信卫星等广泛的领域,版图越来越大的同时,吉利的公司结构也更加复杂,其品牌定位也愈加混乱。

拿长城 汽车 作为对比,长城 汽车 无论是WEY品牌,还是哈弗品牌,亦或是欧拉,其产品定位都十分明确,各有涉猎。而吉利的各品牌却似乎是如同一家人对打,产品间总出现竞争。例如吉利帝豪GSe售价10.99万元起,几何C售价12.98万元起,消费者几乎难以看到两款紧凑型纯电SUV之间的差别。此外,枫叶30X价格区间为6.88万至9.58万元,挤压了帝豪系列新能源产品的下探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已经不是第一次犯过于复杂的品牌和产品线这样的错误了,14年前吉利曾有帝豪、全球鹰、英伦 汽车 三个品牌,但是当初的吉利无论是产品力、品牌力、亦或是渠道能力均无法同时支持三个品牌的差异化。最终在14年不得不做出了"一个吉利"决策。

彻底疯狂的吉利

以往的 汽车 企业,专心造好车就是好企业,但是,进入智能 汽车 时代,企业不仅要造好车,还要有好的核心技术,如车联网、自动驾驶、人机互动方面,而这些恰好是吉利的软肋,

多次抨击造车新势力"圈钱忽悠老百姓"、"没有灵魂"的李书福终于坐不住了,2021年伊始针对新能源产业多次出手。更是与曾经自己口中所说的"圈钱忽悠老百姓"、"没有灵魂"的FF 汽车 进行合作,将给FF国内量产代工。

仅仅是1月份,吉利不仅仅是与FF合作,吉利还与掉队的互联网巨头百度签约,合作造车;

随后与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1月13日,吉利又同富士康官宣合作,代工新能源车;此前,吉利还接盘了破产重组的力帆,并在1月26日宣布力帆代工吉利换电新能源车。

吉利的频繁出手,可以看出吉利对于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十分急迫与慌张,这种急于求成的状态,都是为了能够加速其电动化、智能化进程。但与此同时也令人担忧的是,吉利在这么多外部合作与自身品牌繁多的情况下,还有多少精力去做自己的研发呢?并且给FF、百度以及富士康代工有多大意义所在呢?作为自主一哥,作为一个独立 汽车 制造商品牌,代工只会丧失自己的优势,合作的方向应该更多是 科技 研发方面,认准方向,坚定信念,持续打好自身基础,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毕竟,如今 汽车 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与传统 汽车 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不再是李书福曾经说的四个轮子、两部沙发加一个铁壳就把车造了这么简单了,现在更多的是 科技 与软件定义 汽车 ,让 汽车 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可塑性,在未来车企也会更多的是通过 汽车 软件升级为用户提供价值而产生收益。

吉利还有救吗

向电动化转型非一日之功,特别是体积如此庞大的吉利。在新能源市场 探索 多年,但一直没有取得多大成果的吉利,为了自救终于有了新计划。

最近吉利透露出要成立一个全新新能源部门的计划,据说该部门将直接负责营销旗下的领克品牌SEA电动 汽车 ,以及面向大众的几何 汽车 ,将他们整合, 探索 新的产品规划、营销和销售的新方式。

将旗下新能源品牌进行整合管理的吉利,如果能形成真正独立的电动化思路与发展模式,不再"油改电",顺应市场的需求,对人机交互、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方面加大研发,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出自己的爆款,那么吉利就真正找到了其从传统企业迈向新能源企业的第一步。

与沃尔沃合并是吉利汽车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E汽车】吉利,找到了撬动新能源时代的支点

“没有最卷,只有更卷”。这恐怕是当下车市的真实写照。

车企为了抢夺销量,降价、堆续航、堆配置、卷快充……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将内卷渗透到行业各个层面。

事实上,随着车市淘汰赛加剧,车市之“卷”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但倘若靠终端比价,最终又只会“两败俱伤”。

那么,车企又该如何破“卷”呢?笔者认为,或许可以从

银河E8

身上找到答案。

不久前,吉利旗下首款旗舰纯电轿车银河E8正式上市,售价区间17.58-22.88万元,该价格比预售价直接又低了1.3万元。如果算上首批车主的权益,以及置换礼包的话,实际上拿下银河E8的价格可以进入到15-17万元的区间。

吉利银河

E8这款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产品,自去年10月30日全球首秀后就备受关注。

一方面,作为吉利技术的集大成者,银河E8以技术为基底,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下一个时代;另一方面,作为吉利新能源时代的旗舰轿车,银河E8还肩负着颠覆主流合资轿车,甚至超替豪华燃油车的使命。

1、

众所周知,当下汽车市场非常卷,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竞争,更是卷到白热化。

从“冰箱、彩电、大沙发”,到“XX万元最好的车”,再到“2块1500兆帕钢等于3000兆帕”……个别车企或主动或被动地引导舆论风向,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甚至“崩坏”了整个车市的竞争格局。

然而,汽车毕竟是大宗商品,且与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当市场逐渐褪去了亢奋、浮华和喧嚣,新能源汽车市场便会回归对产品本质的追求。

也就是说,最后还是得比产品、拼“真本事”。这也意味着,车企需要用更高品质的产品来俘获消费者的信心。

“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吉利汽车

集团CEO淦家阅用这句话作为银河E8的开场,背后充满了对中高级纯电市场的理解和洞察,也展现出其对银河E8这款产品的自信。

确实,翻看目前在售的中型纯电轿车,首当其冲的就是

特斯拉

Model 3

比亚迪

汉EV这两款现象级产品。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特斯拉Model3销售147270辆,比亚迪汉EV累计销量105887辆。

而对比这两位“江湖老将”,银河E8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吉利造车20多年来的沉淀,是吉利目前所有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特别是诞生银河E8的SEA浩瀚架构,该架构历时5年、投入200亿研发,具备全球最大带宽、最强技术和最宽能力边界,已诞生全球10余个品牌20余款豪华、高价值的纯电产品,深受市场好评。

比如底层架构而言,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全域800V的高压平台,全面领先比亚迪汉EV的400V平台;补能方面,吉利银河E8在800V极速闪充技术加持下,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80km,也明显要优于比亚迪汉EV。

同时,得益于SEA浩瀚架构的高可塑性,吉利银河E8拥有低至0.199Cd的风阻设计,不仅比比亚迪汉EV(0.233Cd)的风阻系数低,甚至比特斯拉Model 3(0.22Cd)、

小鹏P7

(0.236Cd)等车型都要低。并且,在弃用高成本大电池的情况下,单电机版本就能实现665km的续航水平。

至于操控性能方面,基于SEA浩瀚架构提供的前后轴50:50的轴荷比,让吉利银河E8拥有更平衡、更稳定、更极致的运动性能。

比如82km/h的麋鹿测试成绩,甚至超过了

保时捷

911 Carrera 4S、

奔驰

SL AMG等一众超跑车型,直接和比亚迪汉EV拉开了差距;四驱车型3.49s的零百加速(后驱车型零百加速5.95s),在同价位同级别的车型中,性能表现位居前列;5m车长的银河E8却能实现5.62m转弯半径,在车长和转弯半径之比上甚至超过了行业标杆的特斯拉Model 3。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破“开起来很爽,坐起来容易晕车”的BUG。

银河E8首创“心跳拟合技术”,把起伏路面的垂向频率做到了“人车同频”,并通过扭矩制动控制,自动降低刹车末端减速度,让制动点头晃动能量提前释放,有效抑制76.3%的刹车点头和车身俯仰,大大消除纯电车在制动时的眩晕感。

显而易见,SEA架构下的银河E8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如何超越与颠覆主流纯电产品,为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价值巅峰”体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外界关注银河E8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除了三电系统和整车架构这些硬桥硬马的技术外,智能化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

优胜

的关键因素之一。

提到智能化,很多的消费者或者新势力认为,智能化就是越来越大、或者说是越来越多车内屏幕。难道汽车智能化的时代就是要依靠屏幕堆砌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屏幕其实只是显示的作用,就像手机的屏幕一样,核心的在于背后的芯片、系统和算力的支撑。

在这一点上,比亚迪汉EV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其搭载的

高通

骁龙690芯片实际上是一颗发布于2020年的中端芯片,采用了8nm的生产工艺,CPU主频最高为1.7GHz,主要搭载在入门级以及中端安卓手机上。

以这样的性能,也难怪很多比亚迪汉车主反馈,车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卡顿,并且车机的流畅程度、反应速度以及交互体验都难以与其旗舰车型的身份相匹配。

而吉利银河E8这边,搭载的全新一代8295旗舰智能座舱芯片,采用5nm工艺,算力是目前主流的8155芯片的8倍。再搭配全球量产最宽、最薄、清晰度最高的45英寸8K无界智慧霸屏,最新的银河NOS无界版车机系统,以及Flyme Link手机域和

魅族

手机带来的“超级手机大脑”,让吉利银河E8起步即天花板。

当然了,实际体验也很重要——从AI语音,到3A游戏、伴飞无人机,银河E8不仅是同级的天花板,同时也是整个智能汽车市场的绝对顶流。

并且,基于吉利独有的卫星互联网,银河E8还可以通过车机收发卫星消息,真正实现安全出行“永不失联”。

至于智驾方面,吉利银河E8搭载固态激光雷达,具备超广视角和超远测距,以及可变焦的“凝视”功能,可以更清晰、精准地实现环境感知,从而提升安全性和智驾顺畅性。

而基于这一全新感知元件打造的银河智驾2.0也将于今年落地,这是一套聚焦“城市通勤NOA”的高阶智驾方案,通过“点对点”高频路线的反复记忆,反复训练,让城市NOA更安全、也更实用了。而且,该智驾方案将在银河E8智驾版上首搭,并在今年内陆续开通各项功能。

很显然,作为后来者,银河E8很清楚如何破局——就拿智能化方面的表现来说,它不仅力压同级别主流纯电产品,更形成了对合资B级车、入门豪华燃油车的饱和式攻击。

要知道,当下20万级别的轿车细分市场中,诸如

凯美瑞

雅阁

迈腾

帕萨特

等合资品牌的传统车型依然牢牢地占据着主导地位,掌握着市场的话语权。

而智能化方面,又恰恰是合资B级车、入门豪华燃油车的短板,银河E8则依托吉利体系的赋能,快速建立了带宽足够宽的智能科技护城河,为银河E8颠覆合资B级车、入门豪华燃油车提供底层支撑。

总结:

月初,吉利汽车定下了2024年新能源销量增长超66%的发展目标。在笔者看来,有银河E8这样“王炸”的选手助攻,“超66%”的指标极具可见性。

要知道,在2023年吉利银河系列仅依靠

银河L6

、L7两款车型就创造了让人惊喜的“银河速度”——7个月的时间就达成了累计销量超8.3万台且连续6个月月销量破万的成绩。如今,又有了SEA架构下银河E8这样的实力选手加入,不仅吉利新能源整体实力又得到了跃升,更进一步为吉利汽车的智电化时代,树立了新的标杆。寻车网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银河时代’。”淦家阅如是说。没错,属于银河E8繁花绽放的时代,就要来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与沃尔沃合并是吉利汽车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与沃尔沃合并是吉利汽车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相关推荐
吉利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吉利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汽势Auto-First|柴小娜3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特斯拉和比亚迪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

2024-01-25 07:58:05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汽势Auto-First|柴小娜3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特斯拉和比亚迪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

2024-01-21 12:22:01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探究吉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探究吉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吉利汽车是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吉利汽车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并且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之一。起步艰辛,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当时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环境十分恶劣,民营企业们在获得政府资金和技术

2024-01-23 21:21:12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 吉利进入世界500强是哪一年 吉利汽车的发展历史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 吉利进入世界500强是哪一年 吉利汽车的发展历史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吉利汽车是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吉利汽车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并且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之一。起步艰辛,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当时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环境十分恶劣,民营企业们在获得政府资金和技术

2023-11-18 05:45:52
吉利沃尔沃合并的背后 意味着什么?
吉利沃尔沃合并的背后 意味着什么?

吉利沃尔沃合并的背后意味着什么?1、从沃尔沃的单一输出,到与吉利合作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初,双方在技术方面的合作,基本上是沃尔沃对吉利的单项输出,包括提升在汽车设计层面,汽车安全方面,后来随着吉利在中国市场的逐渐强大,双方的合作也加深了,开始联合开发。CMA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两个品牌合并之后,合作将会更加深入。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在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

2023-12-08 04:40:14
沃尔沃和吉利的关系 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宣布合并,是为了各自利益吗?
沃尔沃和吉利的关系 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宣布合并,是为了各自利益吗?

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宣布合并,是为了各自利益吗?外媒视为取消合并。吉利视为最佳合并方案。本人更倾向于官方解释。1.如果站在吉利汽车的角度看确实没有和沃尔沃合并,但如果站在吉利控股角度讲,也无所谓合并,因为都是我的2.原方案是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全面合并,不仅是业务层面,也是管理层面,合并后某种程度上说减少了管理层级。新方案只就业务层面进行合并。3.原方案希望实现管理

2023-09-29 14:53:54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吉利汽车9月销量,总销超17万创新高,银河破万新能源爆发)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吉利汽车9月销量,总销超17万创新高,银河破万新能源爆发)

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吉利汽车是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吉利汽车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并且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之一。起步艰辛,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当时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环境十分恶劣,民营企业们在获得政府资金和技术

2024-01-16 17:14:36
吉利汽车3月销量出炉,总销超11万辆,新能源月销近3万辆(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
吉利汽车3月销量出炉,总销超11万辆,新能源月销近3万辆(中国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

吉利汽车3月销量出炉,总销超11万辆,新能源月销近3万辆4月6日晚些时候,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3月份吉利乘用车销量再破10万辆大关,达到了110300辆,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同比增长超9%,环比增长20.7%。3月份吉利汽车市场表现有几个看点值得关注:新能源市占率增长明显,出口销量大幅攀升。此外新产品上市后市场表现不错,前景值得关注。下面就让

2024-01-24 13: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