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20:25:22 | 寻车网
从月初由 东风 雪铁龙开始的燃油车价格战席卷全国,各大车企纷纷应战,除了传统豪强之外, 比亚迪 、 小鹏 等新能源主力也在新款上市之时不得不忍痛降价。而没能跟上一波流的 长城 魏牌 公布了上个月销量,整体暴跌75%……
导语
饮鸩止渴还是积重难返?价格战背后的乱局
之前我们曾经撰文分析了东风雪铁龙为首的东风系列掀起的市场降价狂潮,必将如同核裂变一样,一发不可收拾。但是没想到来得如此来得如此之快。
以3.15为节点,此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40家汽车品牌加入降价大潮,涉及地方名单越拉越长, 北京 、 上海 、广东、浙江、重庆等等。之所以能造成这波史上火力最强价格混战,因为与以往不同,是由头部企业挑起。
从年初特斯降价拉砍下第一刀作为预赛,比亚迪接着强势跟进将整个市场推上火山口,最终东风系来个翻桌子彻底引爆。可以说3月东风系在湖北省掀起大幅度降价,是一场从电动车领域把战火引到燃油车领域全面市场价格战,其背后的一位已经不仅仅是清理库存,迎接新目标这么简单了。而目的非常明确——占领市场,不能再退了,背后就是万丈深渊。
目前来看,优惠力度最大的还是东风 雪铁龙C6 ,最高降幅达9万元。“22万的雪铁龙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直降10万的车,你说它香不香?目前不断有车企加入这场“大乱斗”。3月13日, 吉利汽车 发布购置税减半限时补贴,最高达3万元;北京现代8款车型可获购车补贴,最高5.5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40家汽车品牌加入降价大潮,涉及地方名单越拉越长,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重庆等等。由此,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价格混战加剧,越来越多的车企、经销商、车型加入。
东风系车型在湖北省内的“超常规”降价,把火从新能源车烧到燃油车,演变为全国范围内的价格绞杀。
价格核战早有预兆,蝴蝶效应下的多米诺骨牌
人类历史上任何事件,貌似偶然,其实必然。从哲学上讲都有因果定律夹杂其中。此次的价格狂暴战,其实市场早有过预判,从号称鲶鱼的 特斯拉 下场,到全球新能源领头羊比亚迪跟进,就一已经预示着2023年到2025年将是极为残酷的淘汰赛。我们从头看一下:
今年1月,特斯拉率先官宣大降价,最高降幅超4万元,国产 Model 3 车型、 Model Y 车型起售价分别为22.9万元、25.99万元,降幅为2万-3.6万、2.9万-4.8万。冲击之下,有直接竞争关系的问界、小鹏汽车率先跟进, 沃尔沃 、广汽 埃安 、 蔚来 、五菱、飞凡等,也接连加入降价阵营。
到了2月,比亚迪2023款秦PLUS DM-i,将售价拉低至9.98万元。战况一下升级,同级别混动车和燃油车被逼到墙角。尤其是10万级别的燃油车(国产车与日系车居多),油电同价,性价比显然不够。紧接着就是众所周知的三月份燃油车买一送一的市场狂欢了。
这场价格战打下来,以特斯拉和比亚迪为代表的头部电动车企加速攻城掠地,势必为这场淘汰赛按下加速键。
本来,在新能源车的渗透下,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已日益缩小。关于燃油车的命运, 长安 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做预判:2021年传统燃油车市场现存85个品牌,其中34个品牌月销量千台以下、9个品牌消亡。未来3—5年将有80%的中国品牌关停并转。
经此一役,这个进程不会减速,或者停下来,只会越来越快。华福证券指出,预计此轮价格战之后,新能源将加速替代燃油车,具备推出“高产品力”车型能力、已经完成“渠道改造”的车企将最终胜出。
换句话说,像广汽、上汽、 奇瑞 这些还有点家底,部分车型还能打的一线车企,尚能拼一拼。那些弱势品牌的燃油车,只会加速被淘汰。尤其是电动化转型极慢的合资品牌,直接站在悬崖边缘。300多家造车新势力中,无法卷出一席之地的、排在后面的,也将在这场消耗战中加速消亡。
选择还是不做选择,要市场还要利润,长城的困境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价格战类似核聚变,一旦开始很难停下。不论身在其中,还是业内旁观都难免受到伤害。这次降价大潮中,为数不多没有参与其中的长城汽车,最终还是受到了波及。
从长城汽车3月15日发布的2023年2月产销快报,可以明显地看出,长城汽车2月汽车销量达68209辆,同比下降3.65%;今年前两个月累计销量129728辆,同比下降28.94%。如果考虑市场大环境,这样的负增长似乎可以接受,但是具体到车型就比较有意思了。
从具体车型来看,长城汽车2023年2月份几乎所有品牌都有所下降,降幅最低的 坦克 牌品牌,销量同比下滑仅1.92%。而最严重的是高端品牌WEY,去年同期销量4432辆,今年仅有1072辆,暴跌75.81%。而魏牌恰恰是长城旗下甚至所有自主品牌中,价格横向对比最高阶的品牌之一,在全市场降价的情况下,想着独善其身的魏牌自然首先受到冲击。
当然仅仅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于价格战的影响,似乎失之偏颇。至少魏牌从品牌营造、市场营销、车型定位各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被人诟病的车型命名和社宣涉嫌性别对立等等。可以说魏牌的困境是长城汽车战略性失误的缩影和代表。这些失误包括新能源未在战略层面等得到重视、产品规划过于重视小众市场、过度追求高端化及单车利润率、营销乏力等等。
随着上周长城新能源大会的召开,意味着长城新能源转型的速度过于缓慢的问题已经被自身重视,并着手解决。但是这个时候遇到外界的价格寒流,魏牌的牺牲就只能感叹一句命该如此了。
不过魏牌的血淋淋事实让其他车企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市场还是要利润,必须做出选择了,如果不做选择,市场会帮你选择。朱华荣的预判,或许真将变成事实。
-END-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侃车族New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现在是买车的最佳时机?的相关内容。
要说近段时间汽车行业里面最热的话题,估计就是“降价促销”。今年年初, 特斯拉 率先打响新能源降价第一枪后,湖北与 东风 系汽车品牌的“政企补贴”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潮,并把降价的战火从新能源领域引到了燃油车领域。这波降价潮波及的范围之广泛、降价幅度之大,是此前比较罕见的。
湖北这波降价潮的持续蔓延,也引发了汽车市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有的车企选择跟风降价,有的车企则处于观望之中,还有的车企选择“我不跟,我还保价”,推出限时保价政策来应对这波来势汹汹的汽车降价潮。然而,这些保价政策究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还是另有隐情呢?今天轱辘哥就跟大家聊一下。
降价与保价各出奇招,谁是最大赢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40个汽车品牌通过官降、补贴等多种不同形式加入到价格战中。从最初的东风系列车型大降价,“12万买 雪铁龙C6 ”的史诗级降价迅速掀起了一股销售热潮,再到上汽 大众 、北京现代、 长安 汽车等车企,公布各自企业版的限时优惠促销方案。更有车企打出了买一送一的口号,比如买bZ4X送 威驰 ,买ID.6送 朗逸 等等,优惠幅度之大简直前所未闻。
一边是东风汽车、北京现代的降价大促,但另一边,也有车企学起京东、淘宝之类的购物平台推出保价政策。 理想汽车 率先给出了“90天价保”政策,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购买一台理想的产品时可以享受到90天以内,若官方调整指导价格,则可申请退还差价的服务。随后,零跑、 领克 、哪吒、 腾势 、 起亚 都推出了90天保价。极狐汽车则推出了120天保价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向来不降价的 蔚来 ,在发稿截止日,并没有给出保价承诺。
同时,作为豪车的代表, 奥迪 、 保时捷 等外资品牌也不会轻易加入“价格战”。奥迪全球CEO杜思曼日前来中国访问时谈到中国市场激烈的价格战时表示,奥迪不会跟着每一轮“价格战”的节奏走,但是会细致观察竞争对手的举动,因为它将关系着奥迪的战略决策。
降价潮冲击国内汽车市场秩序
价格战对汽车产业到底是推动?还是伤害呢?对汽车企业而言,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刀。一方面,通过价格优势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缓解库存压力和资金困境。另一方面,汽车降价必然会对品牌力产生不小的打击,未来大概率将无法回归往日的价格。
而对于最近希望购车的消费者来说,降价肯定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对于已经购车的用户来说,终端销售价格的大幅下调,会让自己做了“冤大头”。在网络投诉信息也可看到,车企背刺也引发了车主们的集中维权,正在成为投诉的重灾区。最近 长安深蓝 最高4.2万元的降价,众多被割了韭菜的车主已被激怒,各式维权已经展开。
所以面对降价狂潮,部分车企纷纷推出限时保价政策,无疑是一步好棋。毕竟,大部分消费者都怕自己刚刚购买到的产品就发生降价,动不动超过万元的价格浮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属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了保价政策就可以解决消费群体的疑虑,像是给消费市场喂了一颗定心丸,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同行可以跟进。
为了生存,车企满满求生欲
无论是降价还是保价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属于汽车行业的无奈与隐忧。据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仅为267.8万辆,同比下降19.8%。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不得不开启一场“自救”,怎么才能干掉对手保住自己,甚至活下来,都相当的不容易。
但是,如果价格大战继续,车市情况会越来越严峻。因为降价在局部市场掀起购车热的同时,也会让消费者产生了持币观望的心态——买涨不买跌。消费者会认为,汽车仍有较大降价空间,如果现在购买肯定是“高位站岗”,总觉得自己“买亏了”。降价也意味着车企可能“卖一辆亏一辆”,这会降低了整车制造企业的利润,同时也给上下游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降价会使过去行业建立起来的稳定商业预期被打破,产生各种预想不到的后果。
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降价,不同的汽车品牌也可以根据自身定位和品牌特点,采用多种直接降价以外的策略,比如技术升级、营销服务等,避免深陷价格战的泥沼中。前不久,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以插电混动标配四驱间接回应了此轮降价潮,这表明长城汽车在面对汽车市场价格波动、销量疲软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将以技术晋级的形式来寻求破局。
无论如何,降价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次优选择。在轱辘哥看来,一时降价带来的消费提升也只是短期效应,只有拿出具备吸引力的产品,才是长远之计。事已至此,接下来汽车行业最应该想办法消除消费者的“持币观望”心理,早日回归正常的市场秩序。而消费者也应该理性对待这一现象,无论是降价还是保价,大家都不必过于担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做出合理的选择。
在当前汽车降价浪潮下,不少消费者出现了围观的态度,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给出保价政策的车企,更多的是维持自身的利益,希望短期内可以让客户增添信心、消除顾虑,进一步促进品牌的销量。无论接下来是降价还是保价,肯定还会有更多车企加入,至于会掀起多大的浪花,让我们继续期待。如果你今年有买车计划的话,轱辘哥建议现阶段还是要继续观望,待价格稳定之后再出手也不晚。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寻车网
以上就是车市价格“核战争”影响初现?长城魏牌销量暴跌75% 长城汽车竞争力弱的原因?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车市价格“核战争”影响初现?长城魏牌销量暴跌75%从月初由东风雪铁龙开始的燃油车价格战席卷全国,各大车企纷纷应战,除了传统豪强之外,比亚迪、小鹏等新能源主力也在新款上市之时不得不忍痛降价。而没能跟上一波流的长城魏牌公布了上个月销量,整体暴跌75%……导语饮鸩止渴还是积重难返?价格战背后的乱局之前我们曾经撰文分析了东风雪铁龙为首的东风系列掀起的市场
比亚迪、长城、奇瑞、吉利半年战绩出炉,新能源成决胜点!2023年上半年,中国车市陷入混战。无论是合资车企还是自主车企,都被卷入到“价格战”中,降价成为大趋势。不过,降价一定能大卖吗?车企是否已经通过降价实现了销量上的提升?透过几大自主车企的半年战绩,看看车市的最新趋势与变化!自主“一哥”,当属比亚迪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其6月份销量为253046辆,今年1-6月累计销量12556
为什么汽车的价格会这么贵?其影响因素是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为自己以后不能买上车而感到烦恼,许多人想我们的国家不是越来越发达了吗,按理说汽车将会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会有汽车的,而汽车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低的,不会这么贵。今天我就来简单地来总结一下汽车越卖越贵的原因:第一、汽车市场依然缺少芯片;第二、现代人的消费升级了,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了;第三、新能源汽车越卖越好,传统燃油车只能涨价。那么影
长城SUV所有车型价格一览长城SUV所有车型的价格因市场、地区、配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部分常见长城SUV车型及其参考价格:哈弗H6:约10.40-14.10万元哈弗H2:约7.59-11.89万元哈弗M6:约6.49-8.99万元哈弗大狗:约11.59-14.89万元坦克300:约19.58-30.00万元请注意,这些价格仅供参考,实际价格可能会因市
江淮悍途将于今日正式上市长城炮再添竞争对手根据我们从江淮皮卡官方得到的消息,江淮皮卡悍途将会于今日正式上市,这也意味着江淮皮卡将正式迈入皮卡4.0时代,向国际化、高端化、乘用化、专业化方向进行升级。新车的竞争对手将锁定为长城炮系列车型,并在之后将推出更多系列产品。江淮悍途在外观造型方面充满了野性的美感,整体比较粗犷。前脸造型采用了较为粗壮硬直的线条设计,并且整个进气格栅的造型较为硕大,搭配上醒
江淮悍途将于今日正式上市长城炮再添竞争对手根据我们从江淮皮卡官方得到的消息,江淮皮卡悍途将会于今日正式上市,这也意味着江淮皮卡将正式迈入皮卡4.0时代,向国际化、高端化、乘用化、专业化方向进行升级。新车的竞争对手将锁定为长城炮系列车型,并在之后将推出更多系列产品。江淮悍途在外观造型方面充满了野性的美感,整体比较粗犷。前脸造型采用了较为粗壮硬直的线条设计,并且整个进气格栅的造型较为硕大,搭配上醒
谁将成为长城汽车柠檬混动的垫脚石国产车全面“混”了起来,就连造面包车的上汽通用五菱也在近日发布了混动系统。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各家都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其中不乏滥竽充数的选手。混动市场百花齐放,技术理念各成一派,到底谁家的混动系统更胜一筹?在笔者看来,虽然国产混动多采用串并联结构为主,但各家的技术侧重略有不同,因此呈现结果也存在诸多差异。从技术先进性以及实际表现两位个维度来看
长城汽车高端轿车品牌曝光内部代号BC 近日,在长城控股电子招标平台上发布的《BC品牌2022年区域活动执行公司招标项目》显示,长城汽车将于年内发布全新品牌,内部代号BC,有消息指目前长城汽车在筹备全新的高端轿车品牌,目前项目正处于渠道形象设计及样店打造相关工作。据了解,长城汽车曾在2010年代初推出过两款轿车车型,分别是腾翼C30和腾翼C50。不过由于市场反响平平,在相继退出市场后,长城汽车暂
2023-11-14 00:43:02
2023-11-20 16:20:28
2024-01-19 22:19:35
2024-02-11 17:31:44
2024-02-13 20:52:50
2023-11-19 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