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

2025-07-23 00:10:34 | 寻车网

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

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

卢伟冰是小米2号人物。

2021年3月24日,周受资辞任小米集团国际部总裁一职,由卢伟冰接替,自此,手握中国区及国际部两大总裁职位的卢伟冰,成为小米集团内部仅次于CEO雷军的二号人物。

卢伟冰,出生于1975年9月,曾任金立集团总裁,主要负责金立研发、生产、品牌营销、全球市场、电商、运营商等部门。现任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品牌委员会主席、国际部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小米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副主任。

卢伟冰的任务履历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担任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经理。

2017年,卢伟冰从金立离开后,带走金立海外的团队成立了一个OEM公司诚壹科技,金立董事长刘立荣也曾投资这家公司,并且是这家公司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24%。另76%由卢伟冰占股80%的深圳市诚壹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而小米公司持有卢伟冰公司的另外19%的股份。

2019年11月29日,雷军发布内部信,宣布卢伟冰出任小米中国区总裁,继续兼任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

2020年8月16日,雷军宣布,小米开启“重新创业”的征程。卢伟冰成为小米合伙人,就是小米下一个十年“联合创始人”。

2021年9月1日,卢伟冰出现在小米汽车的核心团队名单中。

2022年12月30日,卢伟冰出任小米集团总裁。

2023年1月,卢伟冰任集团总裁。

2023年1月,任北京小米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

2023年1月30日,卢伟冰任小米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副主任。

2023年3月,卢伟冰担任小米集团品牌委员会主席。

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

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

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是因为产线调优维护,三年内确实无出海计划

  • 交付量下降原因 :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产能提升进行的产线调优维护。这一调整是为了确保后续交付目标能够持续破万台,是小米汽车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调整。

  • 产能与计划 :尽管面临产线调整维护的影响,小米汽车仍计划在7月保持一定的交付水平,并预计新增17家门店,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这表明小米汽车对市场需求保持积极态度,并致力于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 出海计划 :关于出海计划,小米汽车方面表示,当前的战略重点是国内市场,待条件成熟再考虑拓展国际市场。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幽默地回应说“两三年后再说”,这与雷军先前的演讲内容相吻合,强调了小米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发展重点。

综上所述,小米汽车在面对产线调优维护导致的交付量短暂下滑时,采取了积极措施以确保后续产能和交付目标的达成。同时,小米汽车也明确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发展重点,并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再考虑拓展国际市场。

「汽车人」小米造车,挑战重重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汽车人」小米造车,挑战重重的相关内容。

如何以有限成本做出独特辨识度的产品来,是小米面临的未来挑战。但在此之前,小米更需要操心团队、技术捏合、供应链组织的传统问题。

文/《 汽车 人》孟华

当前距离雷军宣布造车的“春季发布会”,已经过去120多天了。官方层面上没有太多消息。坊间对小米第一款车的描述、生产基地、代工体系,甚至“小米 汽车 ”的名字,三不五时就来个猜想,统统没有得到证实。

但是,无论IT圈还是 汽车 圈,向来没有绝对的秘密。从公开信息上,已经能略窥小米造车的“路线图”。

目前,对于“进入 汽车 业”的战略决策,雷军一锤定音,不存在争论,对造车这件事在官宣之前就开始进行了“一定力度”的投入。

对于“路线图”本身,内部仍在讨论中,可能会有一些内部争执和试错,外界总是知道得更晚。不过,实际路线很可能比想象的狭窄和可预见。

大概率依赖“新代工”体系

官宣之后,几个细节得到澄清:

第一点,小米 汽车 业务由雷军负责,一把手工程,而非王川;

第二点,是独立子公司,相当于挖了防火沟,方便外部融资,也与当前小米ICT业务分开;

第三点,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相当克制。至少说明从一开始,小米一定是代工路线。车开始卖出两三年之后则不好说,如果建立了强大的正向现金流,也没准儿考虑自建产能。

不过,小米下场的逻辑之一,就是电动 汽车 产业链接近成熟。

此前的“蔚小理”,走的都是“魔改”代工厂模式。其中江淮还掏了23亿元,为蔚来新建代工厂。目前收回成本没有问题,但站在当时,这笔投资风险很大。如果采用海马或者力帆模式,风险就转移给委托方。

自建工厂的典型是威马。威马成立不到一年,就敲定了温州生产基地,但是建厂周期长达两年,威马产品节奏被后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等超过。

当然,节奏问题不能都赖自建产能导致的资金压占,但大规模固投肯定是原因之一。

现在,高举代工旗号的吉利、富士康、长城等,正在和首批客户合作。这批产品下线销量如何,决定了“新代工”能否顺利展开。就在这当口,小米进来了。这和当初介入手机和其他ICT业务的时机,如出一辙。

小米的行事作风,向来是以温和面目示人,实际下刀稳准狠。

团队架构还在组建中

这120多天,雷军团队其实没搞出什么大新闻。他们只干了几件事:参观访问、组建团队、研发先行、资本收购。

参观访问这种事,看似务虚,但若将其理解为提前拜会客户、供应商、潜在合作伙伴,务实的意味就大大强化。

这期间,雷军先后访问长安、上汽乘用车、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多家车企,以及宁德时代、博世上海等供应商,还与武汉经开区官员在午餐会上进行了短暂的交谈。

外界并不清楚,这些访问的重点,是观摩生产体系、拜访高管谈合作,还是看产品。眼下小米没有与这些接待方签下一个合作(哪怕只是框架)。这就意味着,在产能部署上,小米没做决策,还处于规划前期。所谓小米产能在合肥、武汉落地,现在还谈不上。

从团队搭建的速度也能看出来。在武汉、上海等地,小米释出多达数百个招聘岗位,但大多数都是技术岗,这很反常。

目前外界已知的小米 汽车 业务高管,包括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叶航军、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原参谋部副参谋长于锴,三人新职务尚未公开。如果造车业务大规模展开,不会只披露这几员干将。

从招聘的力度和范围看,小米 汽车 团队有一部分人选,由内部转岗得到,比例也不得而知。但是新业务不能只依赖现有的“自己人”,应无疑义。

团队搭建通常由业务拉动,将任务分解为多个方向,先罗致业务线高层(副总裁、总监等),然后自上而下,填实组织架构。

小米刚刚入局,即便代工,小米也无法回避传统造车流程,肯定需要真正造车业务流程的高级人才,把架构搭起来。这批高管,不管什么来头,大概率由雷军本人面试,甚至亲自物色。年底之前,这批高管纷纷到位后,就能更清楚地看出小米 汽车 业务的真实走向。

研发和投资先行

如今 汽车 业务团队的状况,也表明小米尚未展开具体造车业务,而采取了研发先行的策略。

作为实用主义者,小米没必要再开发一次车型平台。2015年后,小米陆续申请了一些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专利,但“三电”整合的技术储备,小米没有。

而智能化系统研发,是小米已有业务,组织架构大致齐全。小米正以“智能化”为突破点,在 汽车 终端智能和网络智能上大做文章。即先抓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研发,然后寻求合适的载体。

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研发的需求只是前奏。与其说小米抢占“智能化”高点,不如说从已有业务上着手,渐入式上手。

这样一来,小米造车的路数,和新势力以及传统造车企业都不同。

小米资本已经走在前面。6月份,小米旗下长江产业基金,领投了“纵目 科技 ”的D3轮。后者也成为了小米宣布造车后投资的首个 汽车 领域的企业。纵目 科技 称,通过本轮融资,有望在小米智能场景应用领域进行多维度合作。

成立已经8年的纵目 科技 ,是一家自动驾驶系统(ADS)和辅助驾驶系统(ADAS)技术和产品供应商,其客户包括一汽、长安、北汽、吉利和理想等。

同月,小米跟投了激光雷达创业企业“禾赛 科技 ”,后者正在研发固态激光雷达及其控制芯片。

7月,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 科技 )。该公司开发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感知系统、自主泊车技术等。

思路与挑战

按照小米如今的打法,第一辆车出来最快也得2023年底了,两年后的市场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几乎所有传统 汽车 企业,都在新能源上发力赶场。特别是合资企业,正处于刚理顺供应链、产品发布的早期,产品力还未培育到位,与市场领先者有差距。即便不考虑传统 汽车 业务资源积累,也比小米快了两三年。

小米推进造车业务不紧不慢的样子,如果届时想立住脚,一定是非对称打法。特斯拉已经证明,尽管造车本身的能力不及传统车企,但把车做成移动终端,赋予其 科技 定义(自动驾驶、新能源、车机生态),就能吃 汽车 的饭,还能不断蚕食对方既得市场空间。

智能 汽车 不过是大一些、移动快一点的终端。作为活跃的移动终端和IoT设备生产商,小米自认没问题。传统造车四大工艺和供应链管理,自有代工方搞定。而且,代工厂已经纷纷推出车型平台,电子电气架构、机械结构、电池方案一应俱全。

智能 汽车 最重要的能力是算力。车机的传感器达到两位数,收集到的数据比手机多2-3个数量级,为此需要部署一个比手机更强大的算力平台。

已经有厂家规划了1000Tops,而特斯拉Model 3的FSD单芯片不过72Tops。虽然ADAS普遍拉胯,1000Tops眼下难以发挥,但无疑是未来的方向。到了高等级自动驾驶,再叠加5G,需要的算力将翻着跟头涨。云端算力的发展,不影响本地智能部署。这一点,手机也证明了。

期待小米短时间就整合好团队,推出成熟整车,是不切实际的。小米以智能技术入手,以“新代工”(类似ICT代工)为倚仗,没有太多融资紧迫感,做出产品没有大问题。

小米 汽车 的产品竞争力,一定是有别于现有对手的。问题在于,消费者是否买账。市调表明,大家对小米 汽车 的价位期待并不高。如果满足这部分要求,小米的技术成本就基本被锁定了。 寻车网

如何以有限成本做出独特辨识度的产品来,是小米面临的未来挑战。但在此之前,小米更需要操心团队、技术捏合、供应链组织的传统问题。(文/《 汽车 人》孟华)【版权声明】本文系《 汽车 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 汽车 人》所有。

以上就是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相关推荐
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 小米造车渡过尴尬期
卢伟冰是小米几号人物 小米造车渡过尴尬期

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是因为产线调优维护,三年内确实无出海计划。交付量下降原因: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产能提升进行的产线调优维护。这一调整是为了确保后续交付目标能够持续破万台,是小米汽车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调整。产能与计划:尽管面临产线调整维护的影响,小米汽车仍计划在7月保持一定的交付水平

2025-07-21 06:15:51
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两周减少了22%!什么原因?
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两周减少了22%!什么原因?

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三年内无出海计划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是因为产线调优维护,三年内确实无出海计划。交付量下降原因:小米汽车连续两周交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产能提升进行的产线调优维护。这一调整是为了确保后续交付目标能够持续破万台,是小米汽车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调整。产能与计划:尽管面临产线调整维护的影响,小米汽车仍计划在7月保持一定的交付水平

2025-06-16 21:45:30
小米汽车试驾排到凌晨,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小米SU7何时能交付? 小米汽车试驾排到凌晨,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小米SU7何时能交付?
小米汽车试驾排到凌晨,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小米SU7何时能交付? 小米汽车试驾排到凌晨,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小米SU7何时能交付?

小米汽车试驾预约首先,小米汽车试驾预约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包括线上预约和线下门店直接预约。这一流程设计旨在方便顾客更直观地体验小米汽车的驾驶感受,并为其购车决策提供参考。线上预约小米汽车试驾的方式相当便捷。顾客可以通过小米官方网站或相关的移动应用平台,找到“汽车试驾”或类似的服务入口。进入预约界面后,通常需要填写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计划试驾的日期和地点等。此外,系统可

2025-06-18 05:33:50
小米汽车需要的是务实的定价,而不是F码(卢伟冰表示小米15Pro出时价格口误是想给发布会来欢乐)
小米汽车需要的是务实的定价,而不是F码(卢伟冰表示小米15Pro出时价格口误是想给发布会来欢乐)

小米汽车需要的是务实的定价,而不是F码2013年,为了应对小米2S火爆的销售,小米推出了F码购买方式,优先提供给小米核心用户、为小米做出特别贡献的人。F码没有任何优惠,但可以优先保证用户「有机可买」。起初,F码通过邀请制获取,只有小米公司内部员工和早期的小米手机用户才能获得F码,随着时间推进,获取F码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参加官方、社区活动,购买指定产品都有机会得到,小米也逐步放宽了

2025-06-19 16:22:46
小米汽车试驾预约 小米汽车试驾排到凌晨,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小米SU7何时能交付?
小米汽车试驾预约 小米汽车试驾排到凌晨,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小米SU7何时能交付?

小米汽车试驾预约首先,小米汽车试驾预约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包括线上预约和线下门店直接预约。这一流程设计旨在方便顾客更直观地体验小米汽车的驾驶感受,并为其购车决策提供参考。线上预约小米汽车试驾的方式相当便捷。顾客可以通过小米官方网站或相关的移动应用平台,找到“汽车试驾”或类似的服务入口。进入预约界面后,通常需要填写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计划试驾的日期和地点等。此外,系统可

2025-06-17 02:06:29
天津小米汽车试驾价格 小米汽车试驾排到凌晨,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小米SU7何时能交付?
天津小米汽车试驾价格 小米汽车试驾排到凌晨,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小米SU7何时能交付?

小米汽车试驾排到凌晨,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小米SU7何时能交付?小米汽车的SU7车型在周末试驾活动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据雷军透露,门店的试驾排队甚至持续到了凌晨3点。这一现象引起了行业内外的热议。据国内媒体报道,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常态。一线员工表示,自产品发布会以来,他们的休息时间受到了影响,每天只能保证两小时的睡眠。小米汽车APP的最新数据显示,交付周期有所延长。标准版的交付时间预计为

2025-06-18 19:13:19
小米计划在2024年出车,三年总销量要达90万辆,你觉得小米能做到吗?
小米计划在2024年出车,三年总销量要达90万辆,你觉得小米能做到吗?

小米计划在2024年出车,三年总销量要达90万辆,你觉得小米能做到吗?我认为小米可能做不到,毕竟汽车行业竞争力太强。一、我认为小米汽车很难做到。对于小米公司计划在2024年发售新车,这一点我还是非常信任小米公司。毕竟小米公司拥有很强的资本,并且也投入大量资金,造出一辆性能好,外观漂亮的汽车不在话下。但是中国的汽车行业竞争太大,有无数大型公司都想进入市场分上一杯羹。小米公

2025-06-17 16:12:53
小米计划2024年出车,你希望小米汽车定价多少?
小米计划2024年出车,你希望小米汽车定价多少?

小米智驾车型偏贵?这3款车,20万就能享受智驾知嘹汽车/Jasper特斯拉的FSD要单独购买,问界M7的智驾版和非智驾版差了4万,一年前极氪001的ZEEKRAD智驾系统卖3.5万,小鹏智驾还叫XPilot的时候卖3.2万,这些似乎都造成了一个“假象”,智驾的车型普遍偏贵!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或许以往是的,但到了现在,我们要感谢雷总的小米SU7把价格打了下来。

2025-06-13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