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06:44:46 | 寻车网
如何以有限成本做出独特辨识度的产品来,是小米面临的未来挑战。但在此之前,小米更需要操心团队、技术捏合、供应链组织的传统问题。
文/《 汽车 人》孟华
当前距离雷军宣布造车的“春季发布会”,已经过去120多天了。官方层面上没有太多消息。坊间对小米第一款车的描述、生产基地、代工体系,甚至“小米 汽车 ”的名字,三不五时就来个猜想,统统没有得到证实。
但是,无论IT圈还是 汽车 圈,向来没有绝对的秘密。从公开信息上,已经能略窥小米造车的“路线图”。
目前,对于“进入 汽车 业”的战略决策,雷军一锤定音,不存在争论,对造车这件事在官宣之前就开始进行了“一定力度”的投入。
对于“路线图”本身,内部仍在讨论中,可能会有一些内部争执和试错,外界总是知道得更晚。不过,实际路线很可能比想象的狭窄和可预见。
大概率依赖“新代工”体系
官宣之后,几个细节得到澄清:
第一点,小米 汽车 业务由雷军负责,一把手工程,而非王川;
第二点,是独立子公司,相当于挖了防火沟,方便外部融资,也与当前小米ICT业务分开;
第三点,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相当克制。至少说明从一开始,小米一定是代工路线。车开始卖出两三年之后则不好说,如果建立了强大的正向现金流,也没准儿考虑自建产能。
不过,小米下场的逻辑之一,就是电动 汽车 产业链接近成熟。
此前的“蔚小理”,走的都是“魔改”代工厂模式。其中江淮还掏了23亿元,为蔚来新建代工厂。目前收回成本没有问题,但站在当时,这笔投资风险很大。如果采用海马或者力帆模式,风险就转移给委托方。
自建工厂的典型是威马。威马成立不到一年,就敲定了温州生产基地,但是建厂周期长达两年,威马产品节奏被后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等超过。
当然,节奏问题不能都赖自建产能导致的资金压占,但大规模固投肯定是原因之一。
现在,高举代工旗号的吉利、富士康、长城等,正在和首批客户合作。这批产品下线销量如何,决定了“新代工”能否顺利展开。就在这当口,小米进来了。这和当初介入手机和其他ICT业务的时机,如出一辙。
小米的行事作风,向来是以温和面目示人,实际下刀稳准狠。
团队架构还在组建中
这120多天,雷军团队其实没搞出什么大新闻。他们只干了几件事:参观访问、组建团队、研发先行、资本收购。
参观访问这种事,看似务虚,但若将其理解为提前拜会客户、供应商、潜在合作伙伴,务实的意味就大大强化。
这期间,雷军先后访问长安、上汽乘用车、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多家车企,以及宁德时代、博世上海等供应商,还与武汉经开区官员在午餐会上进行了短暂的交谈。
外界并不清楚,这些访问的重点,是观摩生产体系、拜访高管谈合作,还是看产品。眼下小米没有与这些接待方签下一个合作(哪怕只是框架)。这就意味着,在产能部署上,小米没做决策,还处于规划前期。所谓小米产能在合肥、武汉落地,现在还谈不上。
从团队搭建的速度也能看出来。在武汉、上海等地,小米释出多达数百个招聘岗位,但大多数都是技术岗,这很反常。
目前外界已知的小米 汽车 业务高管,包括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叶航军、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原参谋部副参谋长于锴,三人新职务尚未公开。如果造车业务大规模展开,不会只披露这几员干将。
从招聘的力度和范围看,小米 汽车 团队有一部分人选,由内部转岗得到,比例也不得而知。但是新业务不能只依赖现有的“自己人”,应无疑义。
团队搭建通常由业务拉动,将任务分解为多个方向,先罗致业务线高层(副总裁、总监等),然后自上而下,填实组织架构。
小米刚刚入局,即便代工,小米也无法回避传统造车流程,肯定需要真正造车业务流程的高级人才,把架构搭起来。这批高管,不管什么来头,大概率由雷军本人面试,甚至亲自物色。年底之前,这批高管纷纷到位后,就能更清楚地看出小米 汽车 业务的真实走向。
研发和投资先行
如今 汽车 业务团队的状况,也表明小米尚未展开具体造车业务,而采取了研发先行的策略。
作为实用主义者,小米没必要再开发一次车型平台。2015年后,小米陆续申请了一些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专利,但“三电”整合的技术储备,小米没有。
而智能化系统研发,是小米已有业务,组织架构大致齐全。小米正以“智能化”为突破点,在 汽车 终端智能和网络智能上大做文章。即先抓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研发,然后寻求合适的载体。
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研发的需求只是前奏。与其说小米抢占“智能化”高点,不如说从已有业务上着手,渐入式上手。
这样一来,小米造车的路数,和新势力以及传统造车企业都不同。
小米资本已经走在前面。6月份,小米旗下长江产业基金,领投了“纵目 科技 ”的D3轮。后者也成为了小米宣布造车后投资的首个 汽车 领域的企业。纵目 科技 称,通过本轮融资,有望在小米智能场景应用领域进行多维度合作。
成立已经8年的纵目 科技 ,是一家自动驾驶系统(ADS)和辅助驾驶系统(ADAS)技术和产品供应商,其客户包括一汽、长安、北汽、吉利和理想等。
同月,小米跟投了激光雷达创业企业“禾赛 科技 ”,后者正在研发固态激光雷达及其控制芯片。
7月,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 科技 )。该公司开发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感知系统、自主泊车技术等。
思路与挑战
按照小米如今的打法,第一辆车出来最快也得2023年底了,两年后的市场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几乎所有传统 汽车 企业,都在新能源上发力赶场。特别是合资企业,正处于刚理顺供应链、产品发布的早期,产品力还未培育到位,与市场领先者有差距。即便不考虑传统 汽车 业务资源积累,也比小米快了两三年。
小米推进造车业务不紧不慢的样子,如果届时想立住脚,一定是非对称打法。特斯拉已经证明,尽管造车本身的能力不及传统车企,但把车做成移动终端,赋予其 科技 定义(自动驾驶、新能源、车机生态),就能吃 汽车 的饭,还能不断蚕食对方既得市场空间。
智能 汽车 不过是大一些、移动快一点的终端。作为活跃的移动终端和IoT设备生产商,小米自认没问题。传统造车四大工艺和供应链管理,自有代工方搞定。而且,代工厂已经纷纷推出车型平台,电子电气架构、机械结构、电池方案一应俱全。
智能 汽车 最重要的能力是算力。车机的传感器达到两位数,收集到的数据比手机多2-3个数量级,为此需要部署一个比手机更强大的算力平台。
已经有厂家规划了1000Tops,而特斯拉Model 3的FSD单芯片不过72Tops。虽然ADAS普遍拉胯,1000Tops眼下难以发挥,但无疑是未来的方向。到了高等级自动驾驶,再叠加5G,需要的算力将翻着跟头涨。云端算力的发展,不影响本地智能部署。这一点,手机也证明了。
期待小米短时间就整合好团队,推出成熟整车,是不切实际的。小米以智能技术入手,以“新代工”(类似ICT代工)为倚仗,没有太多融资紧迫感,做出产品没有大问题。
小米 汽车 的产品竞争力,一定是有别于现有对手的。问题在于,消费者是否买账。市调表明,大家对小米 汽车 的价位期待并不高。如果满足这部分要求,小米的技术成本就基本被锁定了。
如何以有限成本做出独特辨识度的产品来,是小米面临的未来挑战。但在此之前,小米更需要操心团队、技术捏合、供应链组织的传统问题。(文/《 汽车 人》孟华)【版权声明】本文系《 汽车 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 汽车 人》所有。
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
协议显示,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都将会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同时小米汽车也将会在北京自建工厂,将会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的产能分别为15万辆。
根据规划,小米汽车将会在2024年实现首款车下线并量产。
早在今年9月1日,小米汽车就宣布完成了工商注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小米汽车公司的登记机关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地址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15号院5号楼8层816室。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汽车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日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将小米汽车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民族品牌,为北京建成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高地做出贡献。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实探小米汽车工厂 项目尚未启动但周边居民先嗨了丨汽车产经的相关内容。
近日,小米汽车工厂选址终于落定。根据 北京 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消息,小米汽车项目将在亦庄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
产能(30万辆/年)及新车量产时间(2024年下线)目前都已经明确,但工厂的具体位置、面积以及企业如何支付政府的土地及基建费用等仍是未知。
事实上通过地图我们会 发现 ,留给小米工厂的地块选择并不多,下图的空地是亦庄面积最大的一块空白区域,也是最大概率被选中的区域。 寻车网
在这块地皮周围,既有北汽和
奔驰
等整车企业,也有以ABB为龙头的汽车装备制造业集群,还有中芯国际等集成电路公司,产业链非常完善。
于是汽车产经记者在今日前往实地,试图挖掘到更多细节。
事实也印证了我们的初步判断,在亦庄该片区确实有着大块荒地。此外还有一小块的在建工地,周围有吊车正在作业。
汽车产经随机采访了几名路人,其中一位马驹桥(通州区下辖镇)的居民表示,小米汽车工厂的选址很有可能就在我们观望到的这块片区。
地图显示,
这里距
离小米同在亦庄的手机智能工厂大约10公里。
这位居民还透露,“前几天,网上就有几张高层领导在工地看小米汽车项目介绍的照片,其中有一张项目介绍上便有马驹桥的字眼。”
通州某社区网站还在一篇报道称, 小米汽车落户亦庄新城后,极有可能把生产基地选在马驹桥。
该报道指出,“有网传图片可以隐约看到‘
小米汽车项目预计决投630亿元
,计划分两期建设。项目选址亦庄新城(通州片区)马驹桥智造基地,北至景盛南四街,南至亦通街,西至同义路,东至环科西一路’等字眼。”
该区域被亦庄新城划分为0606街区YZ00-0606-0101地块
如果描述无误,那么该地块则位于马驹桥镇房辛店村西侧。而这个地址与此前业界的传闻基本一致。
数月前曾有报道称,小米可能会收购位于亦庄的北汽工厂。2020年, 北京 经开区承接了原来北汽蓝谷高端智能生态工厂的建设工作。有人推测,尚未被北汽采用的此地块即有可能经手经开区,转而给小米用作自建工厂。
公开资料显示,
该地块目前用地性质被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M1),用地面积71.89
万平方米
,总建筑规模约41万平方米。
不过有网友对于小米该选址评论道:“以这块区域现在的交通情况,小米要真选了这里有点不敢想象。”
事实上正如这位网友所说,该地区附近可选交通工具非常有限。虽然马驹桥搭上亦庄新城的快车,已经有M21(S6)、M21支(S6支)两条地铁在建,但开通时间久久未定。
而在这片区域附近,除了有轨小火车,未见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
不过,小米汽车的落户大概率会带动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两天,已经有亦庄的房产销售以此推销小米汽车工厂附近的新房、二手房。 此前小米互联网电子产业园的落地,便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找到了商机。
今年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将以现有1080亿元现金储备、10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全力打造小米汽车。
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00亿,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担任法人代表。
11月18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
随着工厂的落定,围绕小米汽车身上的疑问也基本不剩什么了,接下来考验小米的是它能不能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保证持续运转,并最终让产品接受挑剔的市场检验。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汽车人」小米造车,挑战重重(小米正式落户北京经开区 年产30万台2024年下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汽车人」小米造车,挑战重重如何以有限成本做出独特辨识度的产品来,是小米面临的未来挑战。但在此之前,小米更需要操心团队、技术捏合、供应链组织的传统问题。文/《汽车人》孟华当前距离雷军宣布造车的“春季发布会”,已经过去120多天了。官方层面上没有太多消息。坊间对小米第一款车的描述、生产基地、代工体系,甚至“小米汽车”的名字,三不五时就来个猜想,统统没有得到证实。但是,无
14.99万买小米汽车;网络云定价,现实子虚乌有?文/磊磊“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备受期待的首款小米汽车产品——“小米Ms11”车型谍照已在近日正式曝光。“小米Ms11”车型定位一款四门轿跑车型,将在明年正式上市推出。预测中14.99万的价格,也成为了当前汽车行业的话题重心,但理论逻辑来说,14.99万的价格就是完全凭空捏造、无法落地的那种虚空。换句话说,小米汽车14.
武汉经济区:高度重视小米造车计划,武汉为什么这么重视小米?不是武汉重视小米,而是全国各大省市都重视小米,雷军要来东北,东北人民热烈欢迎?为啥?第一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第二可以增加当地税收,官方公告小米电动车正式立项,武汉经济开发区立马提出邀请,并给予建议,希望雷军可以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建厂,先发制人,成功率高!首期投资一百个亿,这一百个亿能带动整个城市的PGC!武汉经济区的意思
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尾标不再是“北京小米”国内造车新势力在起步阶段,多与传统车企合作以获取造车资质。蔚来与江淮合作,小鹏选择海马代工,理想则购入力帆股权取得资质。然而,小米汽车例外,在上市前未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因而由北汽代工。2023年11月,小米牌汽车正式亮相,显示其已获得生产许可,产品型号为BJ7000MBEVR2与BJ7000MBEVA1,生产方变更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汽车资讯∣小米汽车落户北京亦庄;国家下达22年新能源车补贴◆戴姆勒卡车因芯片短缺损失数十亿美元,销量将少五位数戴姆勒卡车公司首席执行官MartinDaum预计,全球芯片短缺将使该公司今年的营收减少数十亿欧元,并预计这一问题将持续到明年。Daum还表示,该公司的汽车销量将比原本的销量少“五位数”。◆新款荣威RX5国潮版正式上市起售价9.33万元新款荣威RX5国潮
小米SU7创始版明日追加开售已下定非创始版用户可转单易车讯3月31日,小米汽车在官微宣布,小米SU7创始版将于明日中午12点追加开售。小米汽车表示,定金20000元,下定即锁单,已下定非创始版的用户,本轮成功下定可转单。小米汽车在微博中表示,创始版定购过程中,我们识别、拦截了部分异常订单、黄牛订单,因此将开启第二轮惊喜追加开售。向您特别说明:1、定金20000元,
小米汽车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尾标不再是“北京小米”国内造车新势力在起步阶段,多与传统车企合作以获取造车资质。蔚来与江淮合作,小鹏选择海马代工,理想则购入力帆股权取得资质。然而,小米汽车例外,在上市前未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因而由北汽代工。2023年11月,小米牌汽车正式亮相,显示其已获得生产许可,产品型号为BJ7000MBEVR2与BJ7000MBEVA1,生产方变更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小米汽车股价走势小米汽车相关股票走势受多因素影响,不同阶段表现不同。2024年3月28日小米汽车发布上市时,股价大概在15元左右,到2024年12月4日,股价涨到29.1元,市值达7269.1亿,离历史最高点35.9元差6.8元。在2025年4月11日14:33:28的数据显示,小米汽车概念(gn0701220)较昨日上涨13.03,涨幅为1.21%。当日振幅3.04%,涨跌家
2024-01-23 21:13:41
2024-01-20 00:47:44
2024-02-08 03:28:03
2024-12-06 23:42:10
2024-01-03 20:01:53
2024-01-29 08: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