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21:30:51 | 寻车网
自上市以来,汉家族已经完成了18次OTA。在车型上市三周年之际, 比亚迪 将按照惯例奉上一次较大的升级。本次OTA包含了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场景模式、UWB数字钥匙、手机遗忘提醒等众多功能。预计从9月中旬开始,不同版本车主将陆续收到此次推送。
根据车型版本的硬件基础不同,可以通过OTA获得的新功能也不尽相同。以最受关注的云辇-C系统为例,2022款旗舰型、四驱创世版、千山翠限量版,2023款冠军版、 战神 版等带有Disus—c系统的车型都将获得免费升级。在有广东秋名山之称的南昆山路段,我们有幸抢先体验到经过升级的汉DM-p战神版车型。这里正是云辇C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用武之地。
云辇-C的实际效果怎么样?
在完成OTA之后,车机车辆设置-智能底盘页面会出现云辇-C模式的控制界面。云辇-C模式有舒适和运动两挡可选。舒适控制功能有强、中、弱三挡可选。
坦白讲,如果想在山路中准确感知到这套系统,需要丰富的试驾经验和敏锐的车感。比较直观的印象是,在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的帮助下,开启云辇-C运动模式之后,车辆在弯道中的表现会给人以更充足的信心,底盘更扎实,出弯时可以更早给油。
在酒店内的鹅卵石路和连续减速带路段,云辇-C的效果会更明显一些。舒适模式会使鹅卵石带来的高频震动有所减弱,而压过减速带时,舒适模式下底盘明显更软,但得益于可变阻尼减震器的迅速响应,柔软的滤震效果并不会带来更多余震。
厂家公布的场地和台架测试数据能更准确反应云辇-C系统的作用。对比被动悬架的车型,使用云辇-C系统的车型在输入脉冲10~20赫兹的四柱台架测试中隔振率可以达到96%;全油门加速测试中,俯仰角度可以减小9.36%,刹停测试中,俯仰角度减小40.91%,俯仰角速度减小28.3%;65公里/小时的绕桩测试中,方向盘转向角度峰值从40.04度下降到了36.23度,100公里/小时双移线测试中,车身侧倾角速度从19.88度/秒减小到了11.99度/秒。
所有这些数据,都意味着舒适性和稳定性的显著提升。
云辇-C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云辇-C的工作原理可以从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进行解释。首先,电控可变阻尼减震器作为最终的执行机构,是整套系统的硬件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必须要带Disus—c系统的车可以升级至云辇-C,而只有FSD减震器的车型不行。
与传统CDC减震器类似,比亚迪自研的这款可变阻尼减震器,通过电磁阀控制减震器腔体之间的通道大小,从而改变减震液流动阻力,最终达到改变减震器阻尼的效果。简单地说,刹车时增大前减震阻尼,加速时增大后减震阻尼,就可以抑制纵向的俯仰;转弯时增加外侧减震器阻尼,就可以抑制车辆的侧倾。当然,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发挥决策作用的,是来自比亚迪云辇智算中心的算法。
而决策的基础,是遍布全车的数十个传感器所采集的大量各方面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感知到驾驶者的意图、路面情况和车辆状态。比如,通过方向盘转角、制动/加速踏板等信号,可以判断出驾驶风格,预测整车运动状态。而加速度、高度传感器及惯性测量单元等,可以监测车身三向六自由度的变化,为车身精准控制提供信息支持。
电动化在为中国品牌绕开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壁垒的同时,也在其他方面带来了更多机会。云辇系统在垂直方向控制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方面,车辆控制由机械控制向电信号控制转变,精度、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融入了更多感知元件,基于全新的架构设计,可实现整车深度智能融合,使感知维度更加多元。
撰文丨何樵 寻车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踢车帮,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即便到了今天这个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内市场又被特斯拉率先占了上风。Model 3在1-6月份取得了45754台的成绩,是第二名的两倍之多,把所有自主品牌都甩在了身后,大有要成为新能源领域BBA的趋势。难道换成了新能源的跑道,自主品牌也依旧不能实现弯道超车吗?
刚刚上市的比亚迪旗舰级轿车汉EV凭借百公里3.9秒的加速成绩、NEDC续航605公里以及豪华的设计风格吸引了消费者关注。全新上市的汉可以说是代表了比亚迪最高规格、最高技术含量的一款产品,它的售价和特斯拉的入门车型基本相同,可谓是将矛头直指后者。那么这款比亚迪汉EV在产品实力上的表现究竟如何,能否与Model 3一战呢?
■ 续航表现:百公里电耗约为15.5千瓦时,两驱版汉EV满电续航511公里
本次续航测试是从丽江和府洲际酒店出发,途经迎宾大道、西景线、214国道,最后到达香格里拉,海拔落差近900米。车上共三人,空调设为23度自动,全程以ECO模式(共ECO及SPORT两种)为主,动能回收力度设为标准回馈(共有标准回馈、较大回馈两种)。
实际的行驶里程共计178.9公里,平均时速约为45公里/小时,实际消耗电量35%(约27.72千瓦时),百公里电耗约为15.5千瓦时。按本次试驾计算,NEDC续航605公里、电池容量79.2千瓦时的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的续航里程约为511公里(电池电量由100%消耗至0%)。
汉EV搭载了刀片电池,其种类属于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通过将电芯加长,并将其进行扁平化处理,从而设计成类似于刀片的形状。而比亚迪还将电芯以阵列方式直接将其组装成电池包(省略了由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这样的较为复杂结构),从而提升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
此外,磷酸铁锂电池的热稳定性较为出色,其在处于500-600℃高温时,内部的化学成分才开始分解。而目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的缺点就是稳定性较差,当自身温度为250-350℃时,内部成分就已经开始分解。所以汉EV在电池安全性也有很大保障。
■ 驾驶感受:整车隔音性能出色,但底盘舒适性一般
此次试驾过程中,我们先后体验了两驱和四驱版本的汉EV。其中两驱版的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163千瓦、最大扭矩为330牛米的前永磁同步电机,百公里加速为7.9秒。该车的动力表现不算出色,在ECO模式下就给人一种平缓的驾驶感受,即便切换到SPORT模式,车辆在80公里/小时后的提速表现还是略显乏力,加上车厢内的隔音做的比较出色,所以整车开起来有点太过于“安静”了。
不过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的表现可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车搭载了前后两台永磁同步电机,综合功率达到了363千瓦,最大扭矩为680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9秒。
切换到SPORT模式,打开汉EV的加速计时器,零百加速的基础动作就算做完了(安全起见不推荐大家关ESP)。不过起步前还是要做好准备工作,除了要让身体和座椅靠背紧紧贴合在一起,头枕也需给到头部一定的支撑,不然加速时那种类似“失重”的感觉可能会让你无法全力踩住油门,发挥不出它百公里加速3.9秒的强大实力。
实际体验中,即便这款固特异鹰驰 F1 ASYMMETRIC 3轮胎主打的就是抓地和操控,但在综合功率达到了363千瓦、最大扭矩为680牛米的前后两台电机的推动下,车轮还是会出现打滑现象,重心的后移也让汉EV的前悬架有所拉伸,此时ESP 会限制车辆的动力输出,从而恢复轮胎的抓地力。而由于测试时车辆的电量仅剩余56%,所以动力输出会有所衰减,我们实测的汉EV四驱版零百加速为4.27秒。
此前,邦老师曾试驾的Aion LX 2019款80D(售价29.96万元)是除汉EV以外,在30万以内的售价中能做到百公里加速3.9秒的车型。不过由于Aion LX的悬架行程要比汉EV更长,所以在起步时的抬头现象会略微明显一些。
顶配版的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零百加速3.4秒)也能和汉EV一战,只是那台车的售价达到了四十万以上。而同价位的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的零百加速为5.6秒,结合售价及加速时间,汉EV无疑是售价30万以内里零百加速最出色的车型。
四驱版的汉EV配备了一套Brembo四活塞刹车卡钳+前通风盘式制动器(汉EV两驱版为普通刹车+盘式制动器)。四驱版本的这套刹车系统对于汉EV的制动距离有着很大帮助,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刹停距离为32.8米,并宣称这是全世界新能源车的最好成绩。
此外,两驱和四驱版的比亚迪汉EV均采用了博士的IPB集成制动控制系统。其将iBooster和ESP系统高度集成,既节省了安装空间,并且还减轻了车身重量。而比亚迪在这套系统上面还开发了CST(舒适停车功能),它能精确控制制动压力,消除减速度冲击,使整个停车过程变得平滑。简单来说,在车辆快要刹停之前,如果你稍微收一下刹车力,车子在停住之后的晃动幅度就会减小。这个CST功能其实就是帮你在刹停车辆之前卸掉一部分制动力,从而保证车辆的平顺性。比亚迪在CST功能开发时也考虑到了一些特殊工况,在需要紧急制动等情况时,CST功能会主动退出,并不会帮你卸掉一部分刹车力,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出刹车系统的制动效能。
悬架方面,汉EV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符合这个级别车型的定位。不过其在舒适性方面的不算出色,尤其是在通过一些坑洼路面或减速带时,车身多余的振动较多,给人的感觉比较松散,并没有汉EV所定义的这种“高级感”。
汉EV在隔音方面的表现足够出色,不论是在静止状态下的环境隔音,还是行驶起来车厢对于胎噪和风噪的隔绝,车内都能给人带来一种很静谧的感觉,营造出了行政级轿车的“味道”。
■ Dipilot自动辅助驾驶:车道线识别不够精准,实际体验一般
新车配备了Di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支持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AEB自动紧急制动等多项功能。汉EV自适应巡航的速域范围为0-150公里/小时,该系统在起步加速时都给人一种比较柔和的感觉,实际的体验不错。
不过该车的车道保持辅助功能并不算好用,主要是系统的识别精准度较低。在隧道行驶等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车辆还会出现在车道线中央来回摆动的情况,整体的感受并不算出色,和Model 3相比有较大差距。
■ 外观:采用全新一代”龙颜“设计,整体风格简洁科幻
此前的王朝系列车型均配有“大嘴式”进气格栅,而使用全新设计语言的汉EV却采用了封闭式的格栅,将龙嘴转化为跑车样式的曲面设计,使得前脸更加简洁大气。贯穿式的镀铬饰条与两侧狭长的大灯相连接,给人很强的科幻感。
汉EV配备了LED远近光灯,大灯内部运用了龙须的设计元素,车辆解锁时灯光会在日行灯与氛围灯之间往返点亮,营造出龙觉醒的气势。大灯内侧加装一个专用于雨雾天气的小灯,可以在雨天起到增强照明的效果。
车身尺寸方面,该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980/1910/1495毫米,轴距为2920毫米。和同级别的小鹏P7、特斯拉Model 3相比,汉EV在长宽高方面占有优势。
风阻系数方面,小鹏P7的风阻系数为0.236,汉EV的风阻系数为0.233,而Model 3的风阻系数为0.23,是这三款车中最低的。所以从理论上讲Model 3的高速能耗表现会略好于其他两款车型。
此外,汉EV还采用了高强度车身设计,其中热成型钢(抗拉强度1500兆帕)用量超过100公斤,为中国量产车中第一名,是第二名的2.2倍,大大提升了整车安全性能。
汉EV的车尾部分由多个横向线条组建,增强了视觉宽度,贯穿式尾灯配合银色的镀铬装饰,看上去十分精致。尾灯内部还运用了“龙爪式”的设计元素,点亮后的视觉效果十分出色。上方微微抬起的鸭尾,可以增强车身下压力,起到提升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效果。
■ 内饰:车内做工用料出色,整车豪华氛围浓厚
汉EV以“品”字型布局营造出了左右对称的风格,加上环抱式设计,给车内带来了全新的豪华氛围。中控台处融入了丰富的曲线和曲面设计,令座舱内的氛围更加和谐舒缓。
仪表盘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的DiLink 3.0 UI设计风格,官方称之为“行云流水”的主题,整体的画面简洁大方,内部有电池电量、车辆剩余续航、车辆时速等显示信息。
15.6英寸的可旋转大屏采用了全新的UI设计,首页的色彩搭配及样式融入了古典元素。其内部搭载了DiLink 3.0系统,除了配有导航、音乐、天气查询等基础功能之外,还支持多种扩展APP功能,整体的实用性不错。
汉EV的换挡区域采用了名为BYD Heart智汇之心的设计理念,挡把使用了类似水滴的造型设计,看上去颇为精致,两侧为驾驶模式、空调启动等功能按键,增强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汉EV的座椅采用了Nappa真皮包裹,搭配双缝线所勾勒出的“龙鳞”图案,给人很强的时尚感。该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不错,其内部的填充较为柔软,整体的支撑性很好,头枕的舒适度也很高。
汉EV后排座椅的舒适度同样不错,加上良好的腿部空间,整体的乘坐感受十分出色。配置方面,四驱版车型的后排座椅靠背还支持一键电动调节,乘坐的舒适度和豪华感都很强。
■ 邦点评
作为比亚迪的旗舰级轿车,汉EV在外观、内饰的设计上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并且车内的做工、用料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准,达到了比亚迪想要营造出的豪华氛围。而前后双电机的加持让四驱版的汉EV实现了到3.9秒的百公里加速,可以说是有了一些性能车的味道。唯一的不足就是该车的底盘调校还是有些松散,在过颠簸路面时多余的振动较多,这点还需提升。
但从产品力上讲,售价27.155万的后驱版Model 3除了在底盘的紧致感和品牌形象上要略强于汉EV之外,其在整车做工、用料还是加速表现和隔音水准上均不如后者。当然,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3也即将在未来上市,如果其价格能下探到26万左右,和两驱版本的汉EV直接竞争,那么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毕竟后者动力较为孱弱,驾驶体验方面比Model 3差上了不少。不知道各位网友更看好谁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试驾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实地研究,对我来说并不容易。首先对试驾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第一次试驾是比亚迪:
比亚迪大族目前的销量非常好。如果您订购汽车,则需要等待大约一个月。 2020款四驱高性能版我试驾27W左右,0-100m。我记得销量上说3.9秒?充电可行驶约550公里。这个价格和性能让小鹏和特斯拉处于同一水平。非常划算。比亚迪大汉的内饰比较吸引人,没有那么多花哨,偏向于沉稳。我觉得比亚迪的外观确实提升了很多,对国产车的整体外观有很大的提升。
第二次试驾的小鹏:
小鹏P7的外观和内饰充满科技感。年轻的朋友可能更喜欢它。我试驾了后驱版,价格27W左右。同价位0-100米做不到比亚迪汉。后驱版可充电约580km。事实上,市场上的有轨电车根据不同的使用习惯,估计有20%左右的折扣。目前,销售人员表示,订购一辆车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缺乏核心和材料。在这几家公司中,小鹏已经等了很久。在我看来,小鹏的车子的外观和内饰比韩系的要先进一些。这就是造车新势力的优势。它没有过去的记忆,并使用新的美学。相比之下,还是可以在汉族中找到不少老爷车造型。与年轻人相比,小鹏的优势更大。
第三次试驾是理想:
理想one,这款车只有一种配置,就是六座SUV。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偶尔带父母出去旅游,我觉得挺好的。有很多空间和风格。它混合了石油和电力。好像纯电可以跑188km?拜托,你好像告诉我你能跑600公里?主要是油驱动。理想情况下,依靠一辆车让市场记住它,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试驾的理想感觉会比其他四款更舒服。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突然换电车的感觉,33W左右价格也不高。不过后排和第三排有点空,总觉得有些不足。
第四次试驾是蔚来:
不知道为什么要试驾前三家店,我对未来没什么感觉。它没有那么新鲜,无意冒犯,车内装潢和价格无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觉得外观还可以,但我个人觉得内饰太沉稳了,年轻人可能不太喜欢,而且价格比其他三个都高。随便选的话要40+,感觉有点受不了。
第五个试驾是特斯拉:
特斯拉给我的感觉就是简单。内饰比小鹏和比亚迪简单。按钮很少。去特斯拉试驾的时候已经快5点了。人还是很多的。我还在和别人竞争试驾我的试驾是 Y 型。如果我订购一辆车,我不得不等待大约一个月。我发现有人在现场订购汽车作为选择。我去那里卖车,所以我等了30分钟才试驾。我测试了后驱版,好像是标配,没有运动版的加速功能。一次跑540km的价格好像是27元左右。价格高于同级别的比亚迪汉,和小鹏P7差不多。喜欢极简科技风格的可以选择特斯拉,但是我总觉得整体的外观是那么的清爽。
以上是小编本人的试驾体验,希望对各位有意向购买以上几个品牌的车主有一点参考意义,当然,各位读者也可以自己选择去实际体验驾驶,体验感受还是非常舒适的。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试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云辇-C是什么感觉?山路试试比亚迪汉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等了三个月,终于开上比亚迪汉EV|试车三个月之前,去了一趟比亚迪汉的静态展示,看了看设计的细节,也坐进车内有了一个基本的体验,结合一些车辆的基本数据信息,让我对这台车有了更大的期待感,尤其是它的动态表现。现在,这款车的车钥匙终于来到我的手中。相对于四驱高性能版,我觉得手中的这台长续航版是一款更加值得体验的车型,毕竟它会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更好相处。不讲性能,讲什么?
“轻奢”味更浓道路试驾比亚迪宋PLUS【太平洋汽车网评测频道】比亚迪品牌在运用汉化意味的命名功力上,一直不可谓不纯熟。正如我今时今日即将试驾到的车型,比亚迪宋PLUS。截止目前,比亚迪宋家族已发展有包括:宋经典版、宋Pro、宋MAX的一大系列,并且在前段时间我也对于比亚迪的汉EV车型进行了静态体验和感受。本次在成都我也即将亲身体验到一台比亚迪宋PLUS开起来究竟是怎么样的。开篇我也愿意
比亚迪秦pro新能源的驾驶感受怎么样?自主品牌中比亚迪的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一直有关注比亚迪王朝系列的车,今年有幸参加了秦pro的试驾,试驾的车是比亚迪秦proDM,既然有人感兴趣,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体验。秦ProDM版搭载最新的第三代DM技术,包括一台最大功率为110kw的电动机和一台1.5T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电机最大扭矩250N·m,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1
无愧20万元+现象级轿车:试驾比亚迪汉EV冠军版销量上完全压制特斯拉,月月突破20万辆,比亚迪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车市一枝独秀背后,是长期技术积累,供应链自决,对纯电和混动DM技术的长期锤炼。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是,不管“王朝系列”还是“海洋系列”,款款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做到了全线爆发,堪称现象级车企。比亚迪优秀的市场表现让全球车坛为之瞩目,更成为中国汽车当之无愧的典范。它为什么如此
比亚迪唐DMi的驾驶感如何?值得入手吗?值得入手,毕竟唐DM-i的红非常奔放,给人一种青春洋溢的感觉,让人看见它心情就变得美丽起来。而它的车内装饰,又是黑棕色的双拼,高级皮质座椅加上双拼配色,真的是低调而不失内涵,怎么看怎么好看。,唐DM-i的颜值绝对是SUV中数一数二的,据说整车的设计出自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艾格之手。它的外观非常大气,前脸分明的棱角和华丽的腰线,都带来了我想
比亚迪新车怎么样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质量测评平台,车质网基于汽车产品的大量测试样本和科学的数据模型,推出了“新车商品测评”专栏。每月通过专业设备对国内上市不到两年、行驶里程不到5000公里的几款在售车型进行系统评测,全面展示和分析国内汽车市场新车整体商品水平现状,为消费者购车时提供客观真实的权威数据支持。测试车型:2020比亚迪韩EV四驱高性能旗舰车型综合得分:385分
加速4.6秒就能胜任新能源标杆?试驾比亚迪唐EV600D早在4年前比亚迪唐上市之初,官方便打出了“542平台”的噱头来制造话题——5秒内破百、电动4驱、百公里2L油耗,这也让唐成功打入了新能源市场,加之当时新能源补贴发力,性能强悍的唐也成为不少新能源用户的第一款车。然而今年比亚迪唐再次发力,推出了全新换代车型,新车除了换装全新外观设计,核心动力方面也得到升级。而目前纯电车的热度高居不
比亚迪汉DM-i冠军版郑州试驾,底盘和操控“征服”伏羲山在比亚迪汽车的城市销量分布中,除了广东等沿海发达城市,位居中原的河南也成为其主力战场之一。以省会郑州为例,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为5691台,占据了35.9%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在郑州每3辆新上牌的新能源车中,就有1台是比亚迪,而其中汉家族更是取得了郑州市C级轿车和B+C级新能源轿车双第一的佳绩!8月25日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23:16:10
2023-11-17 23:14:34
2023-11-17 0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