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东风本田e:NS1与零跑C11的动力性能相比到底怎么样?

2023-11-26 10:47:51 | 寻车网

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东风本田e:NS1与零跑C11的动力性能相比到底怎么样?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东风本田e:NS1与零跑C11的动力性能相比到底怎么样?

东风本田e:NS1与零跑C11的动力性能相比到底怎么样?

东风本田e:NS1和零跑C11都是电动车,但是它们的动力性能有所不同。根据现有资料,东风本田e:NS1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50kW**,比“三剑客”高了30kW,所以加速性能会更好。此外68.8kWh的三元锂电池,保守推测至少会带来“500+”的续航力。

而零跑C11搭载的为东安动力增程式发动机,具体参数不详。

东风本田e:NS1与零跑C11的动力性能相比到底怎么样?

不送发动机的本田,试驾东风本田e:NS1

“e”是energize(动力),也是electric(电能)的首字母;“N”是New(崭新),也是Next(进化)的首字母,东风本田e:NS1就是这个系列的首款量产车型,一台纯电SUV。

外观上这车就很电动,全封闭式前脸,不需要给发动机留进气口,突出了纯电的身份,H车标变得扁平化,而且还能发光。对比现行的本田设计风格新颖了不少,起码更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算是跟上了新世代的潮流风向。

车尾就没太大新意,贯穿式尾灯已经式基操,还有就是用Honda的全拼代替品牌LOGO,现在也很多车企喜欢这样的设计。

内饰也改成了现在主流的大屏风格,中控屏幕给的够大够清晰,小巧的全液晶仪表,双色缝线加氛围灯,细节还挺丰富 ,竟然还有点精致感,这有点不太本田。

中控使用的流畅度不错,逻辑清晰,软件的实用性都还不错,并且支持OTA,这一点对于本田而言也是算是明显的进步了。

与此同时,有些有很本田的设计也有所保留,例如后排天窗的遮阳帘是分两半的,可以单独拆下来一半,这样就可以兼顾后座两人的需求,这一点我觉得还挺实用,特别是女生会怕晒。这类设定一看就是日系车的风格,观察很细致,用起来很方便,特别是本田很擅长这些细节设计,以前在飞度、奥德赛等车型上我都深有体会。

虽然这辆e:NS1已经没有了本田引以为傲的发动机,但坐上去总能有细节让你找回本田的感觉。但要说本田怎么能绕开驾驶,换成电驱动的本田还能找回那味儿吗。

不是一般的油改电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台e:NS1并不能算是完全的纯电平台产物,同平台下还要兼顾生产燃油车型,因此你可以看到这车没有前备箱,底盘的电池也能看到突出。

但e:NS1的CLTC续航也能到510公里,日常使用并不需担心续航方面的问题,而且作为第一批量产纯电车型,作为传统车企的风格也相对保守,虽然是电机,但是扭矩释放的不会太突兀,依然保持循序渐进,力求开起来和燃油的本田的不会有太大的差距,让用户更容易适应,毕竟是家用车,开着舒心才是关键。

开上手不需要特别去适应,加速踏板比较容易控制,响应不会过度灵敏,加速不会太激进,默认的动能回收力度也很合适,不会有突兀的制动感,但保留了电动车线性的加速体验,需要的时候深踩踏板,扭矩来的也不带丝毫延迟,可以说作为一辆代步的电车,调校恰到好处,一切都很顺手。

空间方面也延续了本田一贯的优秀表现,虽然有电池,地台也不高,储物空间也十分丰富到位,加上电车的使用成本低,作为家用车,日常使用确实挺方便的。

而如果要用本田运动的一面去看这个车,作为电车,动力谈不上有惊喜,平顺有余爆发不足,另一方面是滤震的设定太过于舒适了,大小坑洼和减速带等路况都过滤的彻底,和本以为的本田颇为硬朗的风格不一样,甚至遇上路面较大的起伏,减震器一下还拉不住,要上下晃两回才能止住,自然高速过弯的侧倾也抑制的一般了,所以想把这车开出运动感还是比较难得,反而少了吵闹的本田发动机,NVH感觉整体上了一个台阶,可能针对胎噪和路噪也做了针对性的调整。 寻车网

就驾乘方面的体验而言,e:NS1是一台完全家用设定的SUV,保持了本田在空间和细节上的优势,但本田在运动上的基因不太明显。

能不能买

现在很多人买新能源车都开始优先考虑新势力品牌,而从我个人角度看是完全相反的,虽然新能源一定程度上绕过了汽车上百年的技术门槛,不用攻克主机厂三大件的难关,电池电机供应商都能解决。但造车这个事并不是拼拼凑凑就能解决的,对于汽车还是要有敬畏之心,传统大厂在这一点上保持着最高的标准,有完善成熟的认证流程,特别是可靠性安全性,不会为了加快落地产品而改变固定的流程,有些固执却令人放心,这是我会优先考虑大厂的主要原因。

回到车子本身,除了大厂的可靠,这辆e:NS1在性能和参数上确实没啥亮点,只能说是够用,但产品在家用属性上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的,很多设计细心且成熟,这也是品牌带来的优势,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也不失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奈何新能源赛道太卷了,这样的产品勉强合格,想要达到本田在燃油车领域的地位,还是需要靠以后的产品发力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小白买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东风本田e:NS1与零跑C11的动力性能相比到底怎么样?

纯电平台打造,东风本田e:NS1技术解读!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60%,远超行业预期。并且这个成绩还是在今年汽车行业普遍“缺芯”的情况下完成的。

此外,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13.4%,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2021-2035》,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至少要达到20%以上,待挖掘的市场空间巨大。

而 本田 作为国内一线大厂,自然不会放过新能源这块市场大蛋糕。作为内燃机时代的王者, 东风 本田 也针对中国市场投入了首款纯电车型——e:NS1,新车基于e:N Architecture F纯电架构打造,同时它也是 本田 加速中国市场纯电动化转型的标志性产品之一。

从产品命名上来看,e:NS1车名当中,e代表动力和电能,N代表崭新和进化,而 东风 Honda专属的“S”不仅是Spirit,代表 东风 Honda加速电动化转型、致力于创造全新价值的挑战精神,更被解读为 东风 Honda的品牌世界观“Stay ahead”。

此前, 东风 Honda e:NS1在此前已于Honda中国电动化战略发布会正式亮相。从外观来看, 东风 本田e :NS1采用了 本田 最新的e:N Design设计语言。硬朗的车身线条,以及锐利的头灯造型,让整车看上去很是动感。值得注意的是,其大灯还配有“Heart beat 心动交互灯语"功能,在充电过程中以多种多样的灯语表情,让用户能对充电状态一目了然。

车身侧面,一条锐利的腰线从引擎盖延伸至熏黑尾灯处,勾勒出动感的侧面线条。后门把手与后车窗相融合,展现出了一种双门Coupe的视觉效果。

而作为新能源车型,其前脸的 本田 “H”标志可以点亮,尾部采用“Honda”英文取代以往惯用的“H”标志。贯穿式尾灯设计与前LED灯遥相呼应,夜间效果更醒目,辨识度更高。

内饰设计和功能方面, 东风 本田e :NS1采用 本田 最新的设计 理念 ,拥有极简设计并兼顾操作便利性的内饰样式,同时还安装了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以及15.2英寸中控屏,可以在保证车内科技感的同时,提升人机交互系统的功能性。

新车还搭载了纯电专用版本Honda CONNECT 3.0,行驶过程中能轻松使用AI智能语音、AR导航、车家互联以及车辆能量管理功能。

除此之外,新车还首次搭载了DMS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在人机交互体验方面变得更加安全愉悦。不仅拥有手机无线充电功能,还引入了更加高级的BOSE音响系统。

对于这款车的受众群体来说,这样的双大屏还是非常讨喜的。这款车的座椅选用了皮革拼接材质,在亮色装饰之下动感十足。

在技术层面, 东风 本田e :NS1将会基于 本田 的e:N Architecture F纯电架构打造,这是一个前置前驱纯电动车制造平台。将搭载总功率150kW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马力达到204Ps。而在电池方面,将搭载68.8kWh的三元锂电池。

e:NS1基于全新的“e:N Architecture F”智能高效纯电架构打造,该架构集成了纯电动车专属车架及底盘平台、高功率电机以及大容量电池,技术水准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其中,电机的控制程序集成了20000多种场景算法,可实现对驱动电机的精密控制,让e:NS1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带来与 本田 燃油车类似的驾驶乐趣。

有趣的是,在运动模式下,e:NS1还将配备Honda EV Sound声浪系统。对于电动汽车车主来说,声浪是很好的调味剂,可以让用户在油电变革的时代好好回味一下燃油车的感觉。

总体来说, 东风 本田e :NS1作为e:N Architecture F纯电架构下的第一款SUV车型。除了在动力系统方面的领先之外,我们还看到了 本田 在智能化方面的进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葫芦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风本田e:NS1与零跑C11的动力性能相比到底怎么样?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东风本田e:NS1与零跑C11的动力性能相比到底怎么样?”相关推荐
本田XRV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它的性价比高吗?
本田XRV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它的性价比高吗?

本田XRV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它的性价比高吗?外观,内饰,舒适性。最不满意要说到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悬挂底盘了,噪音大点,尤其是刚起步,走不好的路【空间】空间同级别来说非常不错了,魔术座椅。后面是平的【动力】动力,1.5T的发动机,177马力,最大扭矩220NM,超车没有一点压力,开空调情况下,一家四口人体重大概330斤左右,没有丝毫的动力影响【操控】刹车有点软需提前踩

2023-12-01 19:27:49
领跑新能源汽车c01试驾 试驾零跑C11增程版,「电改油」将实用性和性价比进行到底
领跑新能源汽车c01试驾 试驾零跑C11增程版,「电改油」将实用性和性价比进行到底

试驾零跑C11增程版,「电改油」将实用性和性价比进行到底现在很多人会因为纯电车的续航和充电而选择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那么这两种混动车型适合呢?自然是要根据自己的用车场景而定。大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在100-150公里左右,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平均在150公里以上有的车型续航里程甚至更高,就像小编这次试驾车型零跑C11增程版。有着285km纯电续航里程,充电

2023-09-11 20:53:32
聊城领跑新能源汽车试驾 试驾零跑C11增程版,「电改油」将实用性和性价比进行到底
聊城领跑新能源汽车试驾 试驾零跑C11增程版,「电改油」将实用性和性价比进行到底

试驾零跑C11增程版,「电改油」将实用性和性价比进行到底现在很多人会因为纯电车的续航和充电而选择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那么这两种混动车型适合呢?自然是要根据自己的用车场景而定。大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在100-150公里左右,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平均在150公里以上有的车型续航里程甚至更高,就像小编这次试驾车型零跑C11增程版。有着285km纯电续航里程,充电

2023-09-02 09:11:49
国内首款带本田标的纯电车,东风本田e:NS1能给我们什么惊喜呢?
国内首款带本田标的纯电车,东风本田e:NS1能给我们什么惊喜呢?

纯电平台打造,东风本田e:NS1技术解读!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60%,远超行业预期。并且这个成绩还是在今年汽车行业普遍“缺芯”的情况下完成的。此外,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13.4%,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至少要达到20%以上,待挖掘的市场空间巨大

2023-11-11 07:13:58
东风本田思域尚擎版,13.39万起,到底怎么样?
东风本田思域尚擎版,13.39万起,到底怎么样?

东风本田思域尚擎版,13.39万起,到底怎么样?在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现在,2019款思域凭借其动力输出好,油耗少车身线条流畅,内部空间大,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其价格定位也是人们喜欢它的原因之一。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聊聊,备受人们喜爱的这款东风本田思域尚擎版到底怎么样。首先我们还是从外观颜色来说,这款思域官方给的配色是晶耀白,炫动蓝和闪烈黄。这些配色依然是非常经典搭配,巧妙地融合了车型

2023-11-19 16:17:03
试驾本田crv新能源汽车 要是论实力本田CR-V,到底怎么样?
试驾本田crv新能源汽车 要是论实力本田CR-V,到底怎么样?

开拓与创新——本田畅销车型CRV混合动力首次试驾自从本田引进CRV车型后,其已成为同类车型中最畅销的产品。在过去的23年间,售出的本田汽车已超过500万台。对本田来说,2019年CRV车型销量占其年度销售总量的四分之一。随着2020款本田CRV混合动力车型的出现,该品牌正在逐步开拓之前从未涉足的领域。日产Rogue混合动力车型来去匆匆。而福特Escape混合动力车型的首次推出可以追溯

2023-09-03 01:45:38
比亚迪秦ProEV的性价比怎么样?动力性能咋样啊?
比亚迪秦ProEV的性价比怎么样?动力性能咋样啊?

比亚迪秦ProEV的性价比怎么样?动力性能咋样啊?比亚迪秦ProEV的性价比还是蛮高的,秦ProEV共有8款车型在售,综合补贴后的售价在14.49万至19.99万。秦ProEV外观设计选用了“DragonFace(龙颜)”的设计理念,很具有东方美学意境。虽说是一款紧凑型轿车,在空间方面还是很宽敞的,长宽高为4765/1837/1515mm,轴距2718mm,在同级车型中属于领先的了。其他的如

2023-11-05 10:03:55
领跑新能源汽车试驾体验 看完宋PLUS下单零跑C11增程,这款车到底香在哪?
领跑新能源汽车试驾体验 看完宋PLUS下单零跑C11增程,这款车到底香在哪?

看完宋PLUS下单零跑C11增程,这款车到底香在哪?走在一线城市的上班族路上,每天挤公交、地铁,不仅费时还累人,拥有一辆车成了许多人的梦想。我作为一名毕业几年的新兴职场人,终于攒够了买车的资金,可以和拥挤的地铁说再见了。然而,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我对购车的需求是寻找一款价格在二十万以下的新能源车,同时也要考虑用车成本的低廉性。在周末的空闲时间,我去看了比亚迪宋PLUSDM-i,它的

2023-09-04 17: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