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 正文

中国汽车企业能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背后看到什么?

2024-01-13 14:21:59 | 寻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中国汽车企业能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背后看到什么?相关的问题,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汽车企业能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背后看到什么?

中国汽车企业能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背后看到什么?

近日,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而这次的消息,貌似是真的了。大家都知道,我拥有一台铃木雨燕。时间长了,我对这款车有了不一样的感情。此次铃木的退出,确实让我心里咯噔一下。万万没想到,一个旗下拥有经济、耐用、非常都市化产品的汽车名企,会退出中国这个主要城市交通拥堵的国家。

有媒体报道称,在解散昌河铃木之后,铃木汽车或许已经与长安汽车开启了解除合资关系的谈判,如果协议达成,那么这意味着铃木汽车品牌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而铃木在中国汽车市场的25年发展生涯将成为历史。目前长安铃木旗下有维特拉、骁途、雨燕、启悦、奥拓、锋驭、天语SX4共7款车型,大家注意一下,以上这些产品均与当下的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和SUV定位不符,这也造成了铃木品牌关注度持续下降。

我认为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铃木的车型更多是小型、微型车以及K-Car车型,这非常符合在日本本土的市场、路面情况。在中国,铃木最开始的产品“奥拓”确实解决了很多人用车的问题,在日本,奥拓本就属于K-Car类的车型,很多家庭都已挣钱买奥拓为一个新的目标。在90年代,奥拓甚至变成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街车”,并且车辆的耐用性、便利性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日本本土,1985款的奥拓“Works”的还拥有一个涡轮系统以及四驱系统,后来被长安铃木引进理念。虽然奥拓在国内取消了这项设定,但是保留了其外观设定,这个造型就在快乐王子的身上。就算是现在看,奥拓的外形设定一样非常具有拉力运动风格。

随着国家的富强、老百姓的兜里越来越鼓以及需求的转变,使得大家的购车理念从有车就行到了我要更大更宽敞的车型。这中趋势让铃木旗下产品的定位越来越尴尬,而在日本本土销量非常好的K-Car理念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淡薄。所以,铃木旗下产品定位尴尬是迫使退出中国的原因之一。市场不可能永远不变,一直坚持走“精品小车”的长安铃木却没有跟紧时代的脚步。近十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有了不小的变化,从自主品牌日益崛起、再到造车新势力涌现,汽车市场中品牌互相的博弈已经从从自主、合资之间,变为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的比赛。而长安铃木这些年并且没有一款能够真正适应中国市场的车型,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能造全世界最好的小车的长安铃木,可没能读懂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这样看来有些闭门造车了。

中国汽车企业能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背后看到什么?

收缩、关停、出售,断舍离后的长安汽车,回归“百万”还要多久?

昨天,长安汽车(000625.SZ)披露2019年12月份产、销快报,公司2019年12月份销量为19.37万辆,上年同期为14.79万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76万辆,同比下降15.17%。寻车网

冷冰冰的数字背后,蕴藏着长安汽车的生机: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长安汽车实现了35%的同比增幅!

今天,功夫汽车就来深度分析,长安汽车2019年的爬坡过坎历程

剥离长安PSA、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在去年接近尾声之际,长安汽车接连进行的两项“瘦身”动作,来得有点“意外”,但却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这两则事件的背后也意味着,长安汽车自去年年初开始着手那场“第三次创业”,如今正步入高潮。

在这场以“效率”为公司全新核心竞争力的创业计划中,长安汽车内部可谓经历了从纠结、痛苦再到自愈,最后到豁然开朗的这一过程。

收缩品牌战线、淘汰没有竞争力的车型、关停部分产能、出售非核心业务……一连串的动作之下,实则是长安汽车对于三年前丢失“首个踏入‘百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这一荣誉的极力捍卫。

所庆幸的是,长安汽车于去年9月推出的CS75 PLUS“一炮走红”,让其重新找回了信心,也找回了应有的市场节奏。

不过,2020年并不是长安汽车能够“喘息”的一年。据悉,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将在今年推出。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了什么才有未来。”

在重新找回那条通往“百万俱乐部”的路上,长安汽车今天要面临到的挑战,无疑将比三年前更复杂、更具难度。

一、CS75 plus是一场怎样的胜利?

长安汽车公告,2019年1-12月,长安汽车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5.17%。但12月的销量,却让人眼前一亮:今年12月销售19.37万辆,比去年14.79万辆,实现35%的大幅度同比增长。

无疑,CS75系列SUV立了大功。其今年前11月获得的同比24%增长,已然让长安汽车在“寒冬”中看到了复苏的希望。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去年9月才上市的CS75 PLUS,上市3个多月已售出近5万台,成绩喜人的同时,也让长安汽车重新找回了市场的节奏。

虽然近这两三年里,长安汽车已经推出了不少在当时看来竞争力都非常不错的车型,如老款的CS95与睿骋CC等,但在市场上却一直只能激起一点水花。

同时加上逸动、悦翔系列的轿车市场表现每况愈下,也导致着这两年来长安汽车遭受着极大的市场非议和质疑。

而CS75 PLUS的成功,无疑正是长安汽车将这两年来所承受的“负能量”,化为企业“上跃动能”的最佳例证。

正如CS75 PLUS之后的CS55 PLUS,再到去年12月推出的逸动PLUS,长安汽车这一“PLUS战略”的支撑,无疑是来自其对市场需求的深刻调研之后,再配合其技术变革所取得的成果。

毫无疑问,CS75 PLUS的胜利是一场用户的胜利,也体现着长安汽车“技术过剩”方面的优势。而这一切,都源自长安汽车这两年来的“断舍离”。

二、长安汽车的“断舍离”

去年4月8日,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占地1000余亩的“新晋网红地标”,不仅是长安汽车全球协同研发的总枢纽,实则更是长安汽车这两年来“厚积薄发”的最好体现。

在2018年长安汽车提出的那次“第三创新创业计划”中,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就曾明确表示,“智能化”和“新能源”将成为长安汽车产品的新标签。

于是,我们在2019年长安汽车接连推出的新车型中,除了看到热效率达到了40%的蓝鲸系列和E系列动力技术,还看到了在中国品牌中实现首发IACC集成化自适应巡航系统,同时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亦已经拥有相关的五六百项专利。

一方面是“技术过剩”,一方面则是“业务瘦身”。

继2018年长安汽车重新调整集团旗下品牌架构,以及1元收购长安铃木50%股权之后,在2019年年底,长安汽车也将长安PSA的股权进行了出售;随后,长安新能源也成功引入了4家战略投资者,以提速“混改”进程。

业务接连“瘦身”的背后,自然是长安汽车更加聚焦主业务的体现。如今“降本增效”已被奉为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则,身处转型之中的长安汽车自然深谙此点。

“第三次创业计划确定后,经营班子提出把效率打造成为长安的核心竞争力,我非常赞成。长安自主跟人家比你比什么?可能首先只有效率,你的效率你的成本。”张宝林表示 。

据悉,改善经营质量是长安汽车2019年的工作重点。通过优化库存结构、降本增效、专注细分市场产品表现以及市占率等一系列动作,到2019年11月底,长安汽车库存下降了14万辆,自主品牌的均价已然实现大幅的上升。

三、2020,继续“向上”

在张宝林看来,2019年长安是艰苦奋斗实现转折的一年,而到2020年,尽管仍然存在挑战,但长安汽车的目标要跑赢大市。

去年12月推出的逸动PLUS,无疑是长安汽车“点燃”新战役的“重磅炸弹”。

据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透露,这将是长安乘用车里面新的增长板块,为此,长安已经准备了2-3年的时间。

功夫汽车看到,数据显示,目前其CS35、CS55以及CS75三款SUV加起来的销量,已然占到长安汽车乘用车整体销量的67%。这样的产品结构看起来实则有着一定的风险,也不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如何平衡SUV与轿车的销售比例,将成为长安汽车下一发展阶段将要攻关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在市场竞争容错率愈发低下的今天,长安汽车如何成功推出一个新的高端品牌,也将是其今年的一大考题之一。

功夫拍案

根据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的规划,到2020年,其自主品牌的销量要达到246万辆,实现中国品牌规模国内第一,全球前十二的水平。

换言之,今年对长安汽车来说,压力与动力亦势必会成倍地对应扩大。而长安汽车能否把握住从CS75 PLUS开始的这波增长,在品牌和销量上实现新的突破,让人关注。

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十年”已然开启,希望长安汽车也能在这一轮洗牌中再度找回那道打开“百万俱乐部“的钥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汽车企业能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背后看到什么?

为何铃木正式退出中国,长安全面接管,产品继续销售?

在上世纪铃木进入中国市场时,恰逢国内经济飞速增长,凭借在小型车领域优势,主打性价比的“小车之王”铃木曾迎来了一段极其风光的岁月。而随着居民收入带来汽车消费升级,小型车市场逐步萎缩。此时铃木在中国市场继续紧抱小型车战略,在中国的销量也陷入了连年低迷之中。

同时,随着铃木退出中国市场,铃木用户、经销商、供应商等各方的利益如何确保,成为各方都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双方协议,在长安汽车完成股权收购后,长安铃木将持续生产、销售铃木产品,所有的品牌、售后服务不变,并继续为铃木用户提供整车及零配件的售后维修及保养服务。这表示在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后,新老铃木用户将不会面临“售后无人负责”的处境。

作为第一家销量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汽车品牌,长安汽车已经证明了自己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此次收购长安铃木,表明了长安汽车有信心、有实力持续经营好长安铃木。近年来,随着“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的启动,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正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长安铃木资产质量良好,厂房设备设施十分完善,通过对长安铃木的收购,长安汽车不仅能满足自身产能扩大的战略需求,也为长安汽车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快速走向国际市场带下了基础。

在完成股权收购后,长安铃木将通过获得授权继续引入铃木新产品。相比铃木,更为注重创新研发、更加熟悉中国市场、更具活力和雄心壮志的长安汽车,将会帮助长安铃木实现资源产品的聚焦和整合优化,带领长安铃木恢复往日“小车之王”的荣光。这对长安铃木上下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长安汽车接管长安铃木后,市场是怎么的一番景象,我们满怀期待。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寻车网。
与“中国汽车企业能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背后看到什么?”相关推荐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了吗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了吗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了吗铃木已经完全退出中国市场,未来在中国也买不到新的铃木车。铃木是一家来自日本的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都很好,燃油经济性也很好。铃木拥有许多非常经典的汽车。如果你还想买铃木车,可以去当地的二手车市场。二手车市场还有很多铃木车。铃木最畅销的车是天宇sx4,这是一款紧凑型车。这款车搭载的是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0kw,最大

2023-11-18 17:13:48
铃木汽车为什么退出了中国
铃木汽车为什么退出了中国

铃木汽车为什么退出了中国1.铃木专注于小型车:铃木汽车于1993年进入中国,先后与长安和昌河达成合作意向。铃木汽车推出的奥拓成为当年的爆款,在一些小型车上也大有作为。这源于铃木汽车的研究方向,专注于小型车的研发,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这并不符合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化。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庭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国人依然偏爱大型车辆。大美的消费观念由来已久,铃木汽车对国内市

2023-12-14 20:51:48
铃木彻底退出国内市场了吗
铃木彻底退出国内市场了吗

2022年铃木可能重返中国铃木是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中国市场。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铃木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最终于2018年退出了中国市场。但是,最近有传言称,铃木可能会在2022年重返中国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铃木重返中国市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因此铃木希望能够重返中国市场以获取更多的销售额。此外,中国政府近年来

2023-11-16 15:57:16
通用退出之后,中国汽车发力印度,干得过铃木现代吗?
通用退出之后,中国汽车发力印度,干得过铃木现代吗?

通用在印度开翻了车,长城“捡”到一家新工厂长城官方宣布和通用汽车(GM)就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达成协议。目前正在为进入印度市场筹备,这是关键一步。据悉,前述协议尚需获得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准。双方最新态度表示,该笔收购交易预计将于2020年下半年完成。这是长城海外的又一场征途。通用在印度翻了车, 长城“捡”到一家新工厂?根据双方签署的投资意向书,包括塔里冈工厂在内的通用

2023-11-17 05:56:40
告别中国市场后,铃木在欧洲混得如何?
告别中国市场后,铃木在欧洲混得如何?

告别中国市场后,铃木在欧洲混得如何?作者:艾斯帝夫以微型车(包含K-Car)和小型车为主业的铃木汽车,在2018年与中国的两个合作伙伴彻底“分手”。这也意味着铃木汽车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现地制造汽车的业务。随之停止运转的还有铃木进口车业务,这也导致后来平行进口的全新吉姆尼价格被炒到了30万元的天价。从中国市场的失意说起把时间往回拨到2018年6月15日,当天原江西昌河铃

2023-10-25 18:20:01
中国的汽车企业有哪些
中国的汽车企业有哪些

安徽本土汽车品牌安徽本土有奇瑞,开瑞,江淮三款汽车品牌,其中开瑞是奇瑞汽车旗下的品牌,奇瑞汽车在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开瑞成立于2009年,是奇瑞控股旗下奇瑞商用车战略品牌之一,江淮汽车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总部位于合肥市东流路176号。奇瑞汽车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控股企业。它于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

2024-01-04 09:10:18
中国汽车企业 中国汽车有哪些品牌
中国汽车企业 中国汽车有哪些品牌

中国汽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是?国产汽车一线品牌有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二线品牌有奇瑞、宝骏、五菱、荣威、名爵、广汽传祺、红旗、领克、魏派;三线品牌有东风、北汽、小康、奔腾、江淮、启辰。1、一线品牌一线国产品牌,其实就四个,也是销量最高的四个自主汽车品牌。这其中长城吉利一直是自主汽车品牌销量的前三甲,销量表现一直是比较稳定,长城的技术全面开花,多个子品牌均取得了不错的成

2023-10-06 02:23:37
汽车企业 中国的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有哪些?
汽车企业 中国的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有哪些?

中国的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有哪些?中国十大汽车发动机制造商:1、康明斯:东风康明斯、福田康明斯、西安康明斯2、东风自主研发发动机3、比亚迪,自主研发4、上柴动力5、潍柴动力6、一汽道依茨(大连)7、重汽济南动力8、重汽杭发9、一汽锡柴10、玉柴动力中国国号含义:“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在当代中国,凡是

2023-09-29 13: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