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21:20:36 | 寻车网
因为余承东所在的华为是要造新能源汽车的啊,就跟蔚来的老总之前说的一样。对于他们来说,燃油车会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前景,抢占他们的市场。
余承东余大嘴说这话很正常,因为余大嘴所在的华为早在前几年就加入了造车行业,虽然说是不造车,但其实私下里都知道,你华为就是挂名造车,比如最近的问界,一看就是华为出手打造的。华为这就代表着是造车新势力,也就是新能源汽车,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就是属于一山不容二虎的情况,身为新能源汽车方的余承东,肯定是巴不得传统燃油车赶紧被淘汰,因为这样传统燃油车腾出来的巨大汽车市场,就可以被新能源汽车代替,华为也可以借此在这个过程中赚到一笔大钱,所以说,余大嘴说出这话并不奇怪。
其实最近汽车行业像余大嘴这种暴论挺多的,其实也很正常,因为最近几个月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暴增,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很不错。但说真的,要彻底淘汰燃油车,还是想多了。因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和安全性上是一个大问题,最近下雨就有不少新能源汽车出现安全事故的案例,而且即使安全搞定了,但续航是真的大问题,标着一千公里的续航,实际开下来,很可能八百公里都不到。基本上跑长途跑不了。说到底只能在室内开,当然,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肯定会得到解决,但至少在十年之内,燃油车是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的。
总的来说,他之所以有这种言论,就是因为他代表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传统燃油车行业是死对头,所以他肯定希望燃油车进口被淘汰。
刚刚结束的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车BU CEO余承东回应与广汽合作生变,“广汽的确已经放弃与华为HI模式的合作。”外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余承东“太能吹”导致车企感觉“不靠谱”,有人认为华为车BU性格太过强势让车企感到不适。确实,外界给余承东的外号并不少,诸如“余大嘴”“余疯子”等。余承东自己却说,“我确实没有吹牛,顶多就是不谦虚。”那余承东是否真如外人口中所说的“爱吹牛、疯子、不靠谱”,“破圈”造车的华为又为何给人一种“强势”的感觉呢?
5G芯片供应成“烂摊子”,华为被逼无奈“破圈”
事情还得从2019年说起,华为手机麒麟芯片成为绝唱。全球高端机市场的Mate/P系列手机,在失去5G、GMS等加持下,竞争力大幅度下降。2020年,华为全年收入8914亿元,2021年直接跌至6368亿元,同比下滑28.6%;手机出货量约3500万台,排名全球第9,同比下滑81%。用时7年创造销量神话,仅在两年跌回深渊。
图片来源于Counterpoint research
从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2年高端机市场数据 发现 ,相较2021年,华为在高端市场份额已经降至3%了。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却从上一年的71%增至75%,占据3/4份额的苹果可以说只手遮天。并且,全民5G时代卖4G手机,结果可想而知。那么,手机市场失利的华为智能技术应该在哪继续发光发热呢?当然是发展势头正劲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车。
智能自动驾驶无疑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华为拥有从芯片到系统,为全智能化提供支持的能力,解决数据处理技术、虚拟化、云计算、移动架构等核心模块,智能化自动驾驶正是核心优势最直接体现出来的地方。并且,技术优势外,低碳大背景下创造的“大蛋糕”,华为必须分一块,而且越大越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既有新增效应、也有替代效应。王青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在1700万辆左右,到2030年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约3200万辆左右。 寻车网
技术优势、市场空间均满足的前提下,华为以“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姿态率先登场,彰显着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平台等能力。并且,在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之上衍生出HI(Huawei Inside)模式、智选模式等三大不同程度“参与造车”战略布局,也让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成了从入门到进阶的转变。
真实增加的“安全感”与无尽延伸的“占有欲”
为什么余承东负责的华为车BU业务极力希望从供应商转变为深度“造车”参与者?作为数万零部件组成的汽车,能否主导制造环节,直接决定是否能贯穿行业中下游全链路,整车制造中参与度也直接关乎利润。
在余承东看来,传统零部件供应模式虽然简单,但已经无法适应今天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新发展时代。所以衍生出Huawei Inside模式、智选模式,为整车厂提供包括智能电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等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甚至直接由华为参与产品定义、造型设计、用户体验等核心环节,并对整车厂进行品宣和销售渠道赋能。随着参与程度加深,华为也尝到了夺取“主动权”带来的安全感,与车BU需要继续“疯狂”扩张的重要性。当然,从供应商-参与者-主导者转变,也让华为距离造车仅剩一步之遥。
从HI模式进阶智选车模式带来的更多“安全感”
提到安全感,不同合作模式带来的安全感并不相同。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车BU,由王军担任总裁。2020年,华为车BU开创性地推出了Huawei Inside模式,也就是HI模式,首款车型就是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版,同样合作模式的还有广汽AH8、 阿维塔11 。受华为自动驾驶套件供应问题影响,极狐阿尔法S HI版原本计划于2021年内量产,最终2022年7月才完成交付。由于HI模式需针对不同产品做深度定制,意味着每次合作都得重复进行相同的投入,大量投入的最终结果,极狐阿尔法S HI版销量却十分惨淡。虽然对合作双方打击不小,但对华为来说,至少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与成长的试错。
图片来源于网易
极狐阿尔法S HI版销量不佳,被广汽降为供应商等冲击,让华为更加明确方向,做智选车。智选车模式下,赛力斯和华为合作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华为赋能下,合作推出华为智选SF5效果立竿见影,年销量直接上升到8169台,改写 赛力斯SF5 惨痛历史。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被问及“如何评价与华为合作”时略显激动地说到:“如果这个时候宝马来跟我谈合资造车的事,我都不干,我会坚定不移地跟华为跨界合作”,可见赛力斯对华为的认可。处于蜜月期的华为和赛力斯接连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AITO 问界,在创建一年不到时间实现月销量破万,成为一线造车新势力的梦似乎正在实现。站在华为视角,得到车厂认可、市场认可,是最大的“安全感”来源。甚至有些消费者认为,AITO问界就等于华为。
不过,华为通过赛力斯获得的“安全感”远远不够,销量增长无疑会摊薄华为现有资源成本,但仅赛力斯的销量明显撑不起整个华为车BU的野心,于是华为汽车生态走向了开放。这其中就包括同样为智选模式的 奇瑞 、 江淮 部分车型。余承东还透露,“最近会有多个车厂采用智选车模式,和华为一起做大车的销量。每个车厂做的产品是不重叠的,有SUV、轿车、MPV,级别上包括中型、中大型、大型等。华为希望组合起来,共同对商业负责,共同打造有极致竞争力的产品。”
“什么都要”的态度,也是外界认为余承东“爱吹牛、太疯狂”的原因,但对于华为车BU CEO余承东来说,也许生长速度依然不够迅速、疯狂。
临危受命,对于华为车BU,老余或许是靠谱CEO
组织架构层面,2021年5月,余承东被任命为车BU CEO,王军的职位则调整为COO。余承东上任后就开始主推深度参与设计、品牌、营销、渠道的智选车模式。无需过多前期开发成本,每售出一辆还能获取车价十分之一的抽成。智选车模式很快展现出了比HI模式更好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搜狐
余承东侃侃而谈:“为什么我要走智选模式?希望华为以更好、更多的能力,帮助跟我们紧密合作的车厂,一起实现共赢。因为传统的中国车厂,他们有很好的整车能力、基础能力,包括工厂、供应链制造这些整体的能力,这些是华为所不擅长的,是他们擅长的。华为擅长的是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这些软件、算法、云以及芯片,这些能力的核心是以软件为驱动的,这些正好是车厂所不擅长的。所以我们跟他们组合起来,可以实现非常好的强强合作,合作共赢,帮助我们的伙伴成功,我们才能间接取得成功。”
站在华为车BU业务角度,余承东的选择或许是靠谱、恰当的,外界眼中的“吹牛、疯狂”似乎都是对华为车BU业务本身有利行为。当鸿蒙操作系统被广泛使用、当华为展厅有了更多车型选择、当吹牛被实现、当疯狂成为现实,华为车BU业务是否也就走到了金字塔顶端了呢?对于华为车BU业务、余承东来说,“疯狂”也许不能停。
文/奚百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北青汽车时代,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不少人还记得,2020年前后是中国造车新势力最疯狂的时候,当时整个市场有大约100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经过近两年残酷的市场竞争,绝大多数的造车新势力已经销声匿迹,只有华为、苹果等少数厂商还在犹豫。
近日,市场上盛传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离职,余承东独掌智能汽车业务的消息,让外界对华为的造车事业有了更多的猜想。
到目前为止,华为仍然坚持“不造车”,即便是华为深度参与的 AITO 问界品牌,也没有悬挂华为的标识。
外界关注的是,余承东全盘掌握华为汽车业务之后,华为发展汽车业务的策略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要知道,华为的技术实力在业内堪称一流,如果华为决定造车,将会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余承东全面掌权?
在华为的众多高管中,余承东的名气可能仅次于掌门人任正非。实际上余承东并不在华为最核心的决策层,但由于他掌控的是直接面向市场与客户的消费者业务,因此有着更高的曝光度,经常处在舆论中心。
事实上这次传闻的主角是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但王军离职之后,华为并没有新的任命,这相当于余承东对华为汽车业务进行了“直管”。
虽然王军原本就需要向余承东汇报,但他的话语权显然高于荣耀手机的负责人赵明。因为在华为内部,关于如何切入汽车业务这个问题上,余承东和王军实际上代表着两条道路。
众所周知,华为目前尚未推出自有品牌汽车,所谓的汽车业务主要都是对外合作。首先是零部件供应商,为用户提供激光雷达之类的智能化硬件,这其实是一种B2B模式。
其次则是王军主导的HI模式,主要内容是为用户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典型的合作案例是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版;最后是余承东主导的智选模式,与汽车厂商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利用华为的门店渠道进行销售。
这次王军离职,代表华为内部对Hi模式的发展并不满意。以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版为例,这款车可以说代表着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高成就,其技术含量远远超过问界。
但消费者对这款车最直观的印象却是它39.79万元起售、堪比BBA同级别车型的价格,最终导致无人问津。
相比之下,余承东主导的智选模式则拿出了更亮眼的成绩单,问界品牌车型上市9个月时间,销量超过7.5万辆,良好的市场表现直追一线造车新势力,让外界看到了当年华为智能手机业务不断攻城略地的架势。
更重要的是,智选模式是可以直接为华为带来利润的。业内有不少人相信,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分成大概是1:9,也就是说,一辆售价25.98万元的 问界M5 ,华为能直接分到约2.6万元。
目前华为正在遭遇美国新一轮的严厉制裁,其智能手机业务大幅萎缩,短期内复兴无望,智选模式能够直接带来可观的利润,也能够把大量的华为门店资源利用起来,这种发展模式显然把王军主导的Hi模式比了下去。
王军离职、余承东全面主导华为汽车业务之后,华为很有可能扩大智选模式的合作范围。市场人士相信,目前 奇瑞 汽车、 江淮 汽车都已经与华为达成了类似问界智选模式的合作,此前Hi模式下的北汽极狐也有可能加入智选阵营。但问题是,智选模式就可以了吗?
智选模式真的是华为想要的吗?
华为智选模式之所以比较吸引人,是因为有问界这个成功的例子。在加入华为智选模式之前,赛力斯在国内市场上毫无存在感,但在与华为合作打造问界之后,其销量一飞冲天。
在双方的合作中,华为深度参与整个造车流程,智能座舱、电驱系统甚至车载音箱都出自华为,带来良好的用车体验。除此之外,华为在智能手机时代树立起来的高端形象,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在消费者业务方面,华为并不擅长合作。原因很简单,华为一直以来的作风都很强势。
对于亲身参与的业务,华为基本上都要掌握主导权,这很容易影响与其它厂商的合作关系。对于这种技术驱动的厂商来说,亲身掌控业务,比那些七嘴八舌的合作模式更合适。除此之外,面对新能源汽车大潮,华为真的“不造车”吗?
华为到底该怎么造车?
王军在这个时间点离职,之所以备受关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任正非当年所说的“三年不造车”的期限将至。
余承东是靠消费者业务的强势崛起,才在华为内部有了比较高的地位,他自然想让华为推出自有品牌的汽车。事实上,在余承东全面执掌华为汽车业务之后,华为亲自下场造车的可能性的确在大幅提升。
如果是几年前那个年营业额1367亿美元,净利润100亿美元的华为,对亲自下场造车应该不会有什么疑虑,但现在的情况与几年前不同,华为2022年的营业额已经只剩下1000亿美元左右,而且又遭遇了美国新一轮制裁,恐怕很难进行大手笔的投入。
根据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说法,在华为高管中,支持造车的“只有余承东一票”。
不出意外的话,华为的智选模式在2023年将获得更大的成绩,但外界更关心的还是华为到底造不造车。
没有华为的加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问界。如果华为犹豫时间过长,其高端形象逐渐被外界淡忘,那么很有可能错过新能源汽车的黄金发展窗口。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经纬AUTOMATRIX,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整理的余承东建议尽快淘汰纯燃油车,他为何会有这番言论? 外人眼中“不靠谱”的余承东与华为车BU疯狂蔓延的枝条 华为汽车业务人事地震 余承东全面掌权后真要造车了?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寻车网。华为ceo余承东哪里人?余承东,1969年生,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技术有限歼做公司高级副总裁,2018年3月23日,出任华为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常务董事。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体系总裁等。在华为内部,他被称为“余疯子”,因为口
为什么叫余承东余大嘴余承东被称为余大嘴是因为在华为的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介绍新品时常常使用夸张的词汇,如遥遥领先、超越保时捷等。余承东在央视的节目中回应过这个绰号,称自己有时候说话可能看起来不太谦虚,但其实是给团队提要求必须做到,给自己不留后路,背水一战。虽然说话说的很大,但都提前超额完成了,并不是自己不谦虚,而是有个目标来牵引大家。不是说自己不谦虚,而是有个目标来牵引大家
为什么长城魏牌CEO要怒撕华为余承东?还不是因为对新能源汽车增程式技术的肯定与否定。说到新能源汽车,其实现在有三条技术路线,第一是混动,很多传统车企的路线;第二是纯电,新型车企为代表的纯电汽车,比如蔚来、威马等;第三是增程式,理想汽车旗下的ONE就是增程式汽车。前面两条技术路线大家应该非常熟悉,相比较而言,对增程式技术就不是那么熟悉了。说下其工作原理,大家
外人眼中“不靠谱”的余承东与华为车BU疯狂蔓延的枝条刚刚结束的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车BUCEO余承东回应与广汽合作生变,“广汽的确已经放弃与华为HI模式的合作。”外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余承东“太能吹”导致车企感觉“不靠谱”,有人认为华为车BU性格太过强势让车企感到不适。确实,外界给余承东的外号并不少,诸如“余大嘴”“余疯子”等。余承东自己却说,“我确实没有吹牛,顶多就是不
余承东小鹏争论aeb是什么余承东和小鹏争论的AEB是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utonomousEmergencyBraking,简称AEB)。1.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EB)的定义与功能自动紧急刹车系统是一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它使用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来监测前方的交通情况。当系统检测到即将发生碰撞时,它会自动施加制动,以减少或避免碰撞。这对于预防或减少交通事故,特别是城市中的低速碰撞非常有
11月10日20:00,三金影帝梁朝伟与宁德时代曾毓群、华为余承东和长安汽车朱华荣现身阿维塔12发布会。今年恰逢梁朝伟主演的《一代宗师》电影上映十周年,梁朝伟作为三金影帝上场自带一代宗师的气场,作为一位电影领域的一代宗师他在发布会现场对阿维塔评价:“相信阿维塔一定会成为国际大品牌”,新能源车也需要像一代宗师一样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好产品。阿维塔为什么能成为一款好产品,一块好动力电池必不可少。余承
问界M7的真实评价问界M7的真实评价将从操稳性能、制动性能、乘坐性能三个方面评价。最近关于新能源汽车圈的新势力,话题很多,各种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评测也是五花八门,虽然争议不断,但总体来说还是积极向好的。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作为后起之秀,AITO问界也在不断攻城略地,从M5到M7,可以说在华为的加持下,问界不仅成功卷赢,俘获了消费者的芳心,也获得了外籍专家的点赞。该说,这
破防了!长城魏牌CEO杠上“余大嘴”,华为的电动车真不行吗?素有“大嘴”之称的华为悍将余承东,又因为“吹牛”被骂了。7月7日,余承东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称,增程式电动车用汽油发电比燃油车省一半油,作为家里第一辆车非常合适,建议尽快淘汰纯燃油车。此外,余承东还坦言,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是烧钱的游戏,亏损的生意。实际上,在小康股份旗下塞力斯汽车与华为合作的问界M7发布后,余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4 05:16: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3 0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