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宽点是因为成本高吗?

2023-12-17 02:57:23 | 寻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一些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宽点是因为成本高吗?相关的问题,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一些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宽点是因为成本高吗?

一些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宽点是因为成本高吗?

典型的窄高窄高车型,首推五菱宏光S3,荣威W5和奇瑞瑞虎5。

荣威W5和奇瑞瑞虎5被车主吐槽最多的就是又窄又高的车身了,从后面看比例实在不协调。但是,这只是视觉的错觉而已,不影响内部的空间。

为什么不加宽呢?首先,每款车定位不同,比如一款紧凑型SUV车身宽度一般1.8m左右,中大型SUV宽度一般1.9m左右,这是车型定位的局限。

还有像五菱宏光S3、长安欧尚CX70,本身就是面包车拉皮而来,受平台局限,车身看起来也是高高窄窄的。

其实车身是可以加宽的,但是加宽一定是有特殊用途,比如东风猛士,车款2.1m多,是为了增加乘坐空间和装载空间,增加稳定性。民用车一般后排3个人坐,1.8m左右是最佳宽度了,再宽的话,一来没有必要,二来转弯错车什么的很不灵活,对于拥堵的市区道路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再说了,国家对车道宽度也有要求,一般高速收费站车道宽度2.5m,城市道路车道宽度3.5m,还有很多比较窄的道路,根本达不到3.5m的宽度,甚至不到2.5m,如果车身设计过宽的话,会影响交通的。

一般公交车宽度是2.5m,我们经常开车上路会发现,小轿车占一个车道,左右两边还有剩余,但是如果旁边停一辆公交车,那么基本上已经占满车道了,如果都是这么宽的车,那就乱套了。

最后,国产车为什么没有设计那么宽,也有成本的因素,但本质上是技术的原因。国产车能自主设计底盘的车企除了奇瑞还有谁?大部分是逆向研发日系和德系的,吉利博越和比亚迪宋抄袭丰田RAV4,哈弗H6抄袭CRV,要知道,加宽底盘意味着底盘布局要重新设计,这里面牵扯到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局、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全部要推倒重来,具体来说包含车架、传动轴、转向拉杆、悬架等等难以计数的零部件。

总之,对国产车企来说,加宽底盘是一件异常困难的是,简单一句话:臣妾做不到啊

看到你提的问题,我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五菱宏光S3,这符合国产车窄高窄高的特点,我认为不能做宽的本质原因是技术、成本和周期。

在回答此问题前我有必要解释一下 汽车 平台的概念。

汽车 行业有个很时髦的词叫平台,玩平台玩的最溜的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大众。他的MQB平台在业内可谓是相当有名,主要是用来做低端车,譬如说大众高尔夫、斯柯达速派、奥迪A3,你甚至可以说这三个车是换壳。而根据MQB平台衍生出的车型就更多了,国内的朗逸、宝来、途岳、探歌……

玩的不溜就是大家所说的拉皮,而五菱宏光S3可以说是神车五菱面包车宏光S1的拉皮。

给大家看一个拉皮的反面教材

是不是感觉轮廓都一样……

给大家贴一张图看一下拉皮的正面教材

了解了平台的概念我们在来说为什么国产车国产车会做的窄高窄高的。

国内的自主品牌不像是大众那样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平台,可以轻松的加宽加长,让车辆看起来更加协调。因为一个车辆的平台是经过了很多年的迭代,一些实验测试已经相当完备,基于平台来开发车型可以大大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而国内自主品牌的 汽车 平台不是很车没成熟,甚至没有形成所谓的平台。如果此时对车辆进行加长,那么整个底盘的副车架等一些关键部件尺寸会变化,底盘的性能需要重新匹配,这样做的话无异于开发一款新车。

而仅仅加长就不会影响底盘零部件的变更,底盘的匹配调试时间也大大缩小。放一张底盘的图片,想必大家一看就明白我说的加宽比加长难的原因。

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 汽车 市场,及时的推出自家的产品,自主品牌必须快速响应。譬如说SUV市场非常火热,各大车企都想进去分一杯羹,这时如果全新开发一款SUV,可能就需要3-4年时间,而借助现有的开发车型,进行简单的加长或者说叫拉皮,就可以大大缩短开发时间,一般两年半以内就可以了,要知道一个车辆的上市早晚会对其销量有决定性影响。

而且很多零件可以共用,我强烈觉得五菱宏光S3的侧围是跟宏光S1共用的。

此方法不仅适用于自主品牌低端车型,对宝马、奥迪照样通用,由于加长比加宽简单,所以你会看到奥迪A6加长之后就变成奥迪A6L了。

但是你看不到加宽的奥迪吧?以上就是原因。

以上两种原因下就造成了国内某些SUV车身比例怪异。

这种问题一般出现在SUV车型上。主流国产品牌的SUV车型普遍都设计得比较大而宽。部分小众品牌就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他们的SUV车型看着没问题,但是给你感觉就是车身非常窄。

比较典型的有,比速、凯翼、英致等品牌。他们的车型,虽然在定位上称之为SUV,但是看着显得非常窄,有点像挂着SUV名头的MPV车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目前 汽车 市场SUV车型是属于比较火热的产品车型。不管合资品牌也好,还是自主品牌也好,都削尖了脑袋想在这个细分市场赚到钱,可以说都卯足了劲的推出各种SUV。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些 汽车 厂商是不具备SUV车型的生产条件和研发条件,但他们又不想放弃这个市场红利。这怎么办呢?

好办啊!那就把自己品牌旗下其他车型的底盘直接拿过来用。

可就像刚才说到的,这些厂家并不是适合SUV的研发,也不具备底盘重新调整的技术实力。即便是自己旗下的其他车型的底盘显然也不太能达到Suv的标准,太窄了。

我们都知道国产自主品牌的底盘一般都是选择使用别的合资车不用的设计。随便你怎么加长加高都没有问题,但是就加宽是做不了的。

如果要加宽底盘尺寸,看似好像很简单,其实这是一项大工程,首先是需要增加底盘刚性,怎么加加多少?加完之后驱动轴轮距也势必也要加宽,而且整个底盘的布局也需要重新调整。而且加宽之后势必会破坏整个底盘原本的稳定性,需要重新调教跟匹配。这跟重新自己开发底盘没区别了。

本身选择使用别人家剩下的底盘,就是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和研发成本。那如果现在为了加宽需要投入非常大的成本的话,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那剩下的办法就是只能把自己旗下的产品直接拿过来套一个SUV的壳子,看着显长也高,但是怎么看着就是显得很窄。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路面上很多比较不显眼国产品牌的SUV车型,这些车型的话就显得很窄,就是因为他们是直接套用了自己旗下面包车的底盘。

什么叫模块化平台?

模块化平台可以说是一条生产线,但这条生产线不同于以前的固定生产线,所谓模块化是为了提高生产出来的 汽车 零部件在企业整体 汽车 中的通用率,说白了造一个螺丝、一个轴承、一个活塞等等在各种车型上都可以用,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零部件的利用率。

比如宝马发动机的模块化生产,发动机缸体进行模块化生产1个缸0.5T的马力,那么1.5T的发动机就是3个缸,2.0T为4缸发动机,3.0T为6缸发动机。好处就是统一零配件,不需要为了不同级别的发动机增加更多的设备和生产线。而宝马汽油机之间、柴油机之间的通用零部件占比为60%,汽油机与柴油机之间这个数字也有40%,这些所带来的成本节约数字是相当庞大的。

在底盘平台上也是一样,模块化平台带来的,一个平台生产出来的底盘可以应用于不同级别的车型,比如沃尔沃的CMA平台。在CMA架构下,除了前轴到乘员舱那部分的距离固定之外,车辆的轴距、宽度、长度、高度、悬架规格等等几乎所有部分都是可变的。这就意味着比如一个平台既可以生产A级轿车,也可以生产A+和B级轿车,同时对于燃油和混动车型发动机和电机的布局上更加灵活、方便。

诸如此类相信大家经常听到大众的MLB、MQB平台,丰田的TNGA平台,日产CMF平台,这些都是 汽车 底盘模块化生产平台。

反过来看国产车的底盘平台

国产车型,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都是用的其他合资用剩下的平台或者在此基础上做相应升级的平台,比如CR-V的底盘生产平台目前在国内用的最为普遍,模块化生产的普及上还有很大难度,主要还是因为技术。这也造成了底盘生产的固定模式,想要拓展车身长度、宽度那只能换平台生产,相应带来的成本增加是巨大的。为了节省成本,只能用现有的平台加以改造,所以造成了某些车型造得窄高窄高的,比例上看起来很不协调。

模块化生产所带来的明显好处:1、大量节约成本;2、因为执行工艺的统一,不同级别的产品和部件,一定程度上质量、品控上也得到了统一;3、产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提升。

这里主要说的就是奇瑞了。

奇瑞这几年的车型视觉上总是偏窄,但是实际数据却比同级别的车型都要大一点。

这样做的主要好处就是降低重心,降低车辆在高速行驶或者极端情况下侧翻的机率。

如果车身侧面从上到下保持一个垂直的状态的话,车辆在高速行驶或者极端情况下侧翻的机率会升高。

观致从外观上看就没有那么窄高窄高了。从网上随便找一些轿车、SUV的图片,你就可以看到,大部分车型都是上窄下宽,不止某一家是这样的。只是奇瑞的车型视觉上的错觉,让人感觉窄高窄高的。[捂脸][捂脸][捂脸]

如果不懂呢,就要虚心求教,多找资料看一看。

不要一上来就喷什么技术落后,贻笑大方。

不只是国产车合资车也一样的

窄。

其实最大的考虑就是节约开发成本。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1.现在的车企好多款车都是共平台,很多零件通用,suv也用,轿车也用。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车是越加越长。什么车到了中国都要出L版本,就是加长版。

每年各品牌都出新车,月月都有新车上市。很多车企研发都跟不上,拉拉皮,改个名字就上市了。像极了以前的诺基亚手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新车总有点说法吧!数据上不能比别人差呀,所以就拉长加轴距。空间不够再加高点。所以现在路上的车是越来越长,但宽度都不变的。

2.为啥宽度都没变呢?因为加长很容易,没有太大成本,最多重量多点。但是加宽就难了,其实很好理解,把车前后切开,是没什么零件的,而且路上80%的前驱车连传动轴也没有,所以增加点铁皮就可以了。把车从中间切开的话零件就太多了,发动机要变动,半轴要加长,地盘车架都要改,扭力梁或者悬挂都要改动。改下来等同于重新设计了。所以加宽就不可能,你们可以观察,很多车型卖了十几来年了,款式变来变去,越来越长,就是宽度几乎不变。最多外轮廓有点变化。

其实就是为了节约成本。

一些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确实我们看到的无论是像MPV车型,如五菱宏光,还是SUV车型,如哈弗H6,都是窄窄高高的形象,为什么车企不把车设计地宽一点呢?

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国内自主品牌主销车型还是以SUV和MPV车型居多,轿车方面销量远不及合资车,所以造成国内 汽车 都是窄窄高高的印象,但是实际上,一般的合资车和国产车,宽度都在1.8米左右,只是因为很多合资车型,整体造型比较低矮,造成了合资车型比较宽的视觉印象。

而国内车型之所以设计的比较高,是因为像五菱宏光这种车,是比较纯粹的工具车,考虑的是装载性,做高车身,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可是,加宽车身不是也能增加装载性吗?至于为什么不加宽车身,我们下面分析。

目前,大部分的家用车,都是一米八左右的宽度,这并不是因为标准的限制。

GB1589-2004有规定:对于2轴车最大设计总质量≤3500kg:长度小于6000mm;宽度小于2500mm;高度小于4000mm。所以家用车理论上最宽可以做到2.5米,但是为啥却鲜有车企这么做呢?我们可以算算,1米8的车身,如果加上两侧的后视镜,就要到2米的宽度了,而国内的很多巷子,也不过才2米出头的宽度,车身做的太宽不利于通过性。另外,车身太宽,车辆的重量也会增加,操控极限也会降低。所以目前来看,1.8米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车身宽度了。

很多合资品牌的车型来到国内之后都喜欢拉长,拉长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加长轴距就可以,对于车身的整体影响不大,但是做宽车身可就不一样了。

除了要考虑操控的因素外,加宽车身必须要加宽轮距,这就关乎到轮毂宽度和轮胎宽度,加宽轮距还要更改悬臂、半轴等部件,所以加长、加高都相对容易,加宽就比较考验车企的底盘功底了,所以这也是国内车企技术限制的原因。

所以说,加宽不是你想加,想加就能加,而且国内的轿车和SUV一般宽度都和合资车差别不大,可以灵活选购。

典型的窄高窄高车型,首推五菱宏光S3,荣威W5和奇瑞瑞虎5。

荣威W5和奇瑞瑞虎5被车主吐槽最多的就是又窄又高的车身了,从后面看比例实在不协调。但是,这只是视觉的错觉而已,不影响内部的空间。

为什么不加宽呢?首先,每款车定位不同,比如一款紧凑型SUV车身宽度一般1.8m左右,中大型SUV宽度一般1.9m左右,这是车型定位的局限。

还有像五菱宏光S3、长安欧尚CX70,本身就是面包车拉皮而来,受平台局限,车身看起来也是高高窄窄的。

其实车身是可以加宽的,但是加宽一定是有特殊用途,比如东风猛士,车款2.1m多,是为了增加乘坐空间和装载空间,增加稳定性。民用车一般后排3个人坐,1.8m左右是最佳宽度了,再宽的话,一来没有必要,二来转弯错车什么的很不灵活,对于拥堵的市区道路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再说了,国家对车道宽度也有要求,一般高速收费站车道宽度2.5m,城市道路车道宽度3.5m,还有很多比较窄的道路,根本达不到3.5m的宽度,甚至不到2.5m,如果车身设计过宽的话,会影响交通的。

一般公交车宽度是2.5m,我们经常开车上路会发现,小轿车占一个车道,左右两边还有剩余,但是如果旁边停一辆公交车,那么基本上已经占满车道了,如果都是这么宽的车,那就乱套了。

最后,国产车为什么没有设计那么宽,也有成本的因素,但本质上是技术的原因。国产车能自主设计底盘的车企除了奇瑞还有谁?大部分是逆向研发日系和德系的,吉利博越和比亚迪宋抄袭丰田RAV4,哈弗H6抄袭CRV,要知道,加宽底盘意味着底盘布局要重新设计,这里面牵扯到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局、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全部要推倒重来,具体来说包含车架、传动轴、转向拉杆、悬架等等难以计数的零部件。

总之,对国产车企来说,加宽底盘是一件异常困难的是,简单一句话:臣妾做不到啊

简单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好多SUV是面包车地盘改的,用的是以前的平台生产线。如果车体加宽,势必导致平台生产线的改造。

国产几个 汽车 制造商很难为了几款未知市场如何的车型来升级改造自己的平台生产线。

举个例子大众车型较多,很多紧凑车型是根据高尔夫的生产线横向开发的。因为销量有保障,加上财大气粗,所以大众几个平台能够生产不同级别的车。

如果真要从成本角度看, 汽车 加高的成本肯定是要比加宽的低,而且会低不少。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 汽车 设计得窄高窄高的,只是影响了白车身高度方向的设计,特别是侧围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但对底盘结构不会产生特别明显的影响。正因此,它们可以共用底盘系统,会降低不少成本投入(特别是调教的时间成本)。

而如果调整宽度,那是不是会增加前轮距和后轮距?这带来的成本提升会大不少。要知道原因,我们再展开来说说。

轮距指的是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就特点来说,轮距越大,横向稳定性越好。

前轮距增大会增加车辆的转弯半径,所以前轮距大的车,前轮转向角也要相应增大,来抵消对转弯半径的不利影响。但轮距宽了,车身侧面容易出现甩泥的问题。

并且轮距和轴距还存一个设定关系:B=K*L (B为轮距,L为轴距),其中k值一般根据需求在0.55到0.64之间。所以说轮距改变了,轴距其实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换言之整套底盘系统都需要进行重新调教,成本自然就起来了。

除此外,就设计来说, 汽车 高度方向的提升会更容易带来开扬感,而且还可以通过调整门板的设计(如将门板设计成内凹式),拉大横向空间。这些优势使得 汽车 厂家会更倾向于提升高度尺寸,而不是横向尺寸。

一些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宽点是因为成本高吗?

大部分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

第一我们要知道车子的定位是不尽相同的,这类车大部分都是一些紧凑车型,所以在整体的尺寸上都是有着严格的控制,但是为了车内的驾乘体验,所以为了将空间尽可能的加大,只有往高处做一点了。

还有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道路情况,大家都知道公交车是相对来说非常宽的,路上行驶的时候,基本上将一个车道占的严严实实,但是如果是私家车的话,一般都还会有一些空隙,但是如果这些车在宽一点的话,行驶时候的道路空间就占据的更多了。而且在我国很多地方,道路都是非常窄的,即使是现在的宽度也仅仅能够让来能够来能够让两辆车刚好过去,如果宽点的话就非常的麻烦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厂商在底盘技术上较为薄弱。现在我国能够有自主底盘设计的几乎就奇瑞一家,而且很多都是逆向的研究日系和德系的,而且底盘不像车壳那样,简简单单的修改一些就是另外一款不错的新车了,而底盘对整辆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们要知道底盘可以说是一辆车的基础,如果底盘固定的话仅仅需要往上面摆放东西就行了。都是有着固定的位置的。但是底盘一旦变动这些东西也就需要重新的设计了,尤其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局问题,这个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研发,而且还需要企业本身这技术方面的积累。即使成功的做出来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实际检验,这里面需要的投资太多了,但是回报的周期却太慢了,所以现在我国大部分厂商都还使用这其他已经成熟了的底盘。

一些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宽点是因为成本高吗?

国产车与合资车主要差距在哪里

国产车与合资车的主要差距在于品牌影响力、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国产车和合资车有差距,但国产车不一定比合资车差。寻车网

1.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是国产车和合资车最大的差距。我们消费者都希望每个自主品牌都能走出国门,与全球汽车品牌竞争,从外国人身上赚到钱。如今很多自主品牌还处于抄袭阶段。虽然短期内能迅速给企业带来效益,但长期来看会影响品牌声誉。这种行为应该逐渐停止,尽快形成自己的风格。

2.发动机

国内一些主流品牌都有自己的发动机。虽然技术和合资企业有差距,但质量和稳定性不会有大问题。吉利的1.8T,奇瑞和长安的1.5T发动机,奇瑞的发动机也有100万公里的质保。

3.双离合变速箱

大众是最早研发双离合变速箱的,这几年才刚刚流行起来。为了对抗合资企业,国内很多车企,包括吉利、长安、长城、广汽等。,曾与国外著名变速箱制造商博格华纳联合开发双离合。VV5和VV7都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双离合,从实际体验来看确实不比大众差多少,所以我们有望在双离合这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国产车还算不错,也有自己的空追求和改进。只要用心造车,搞技术,不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国产车肯定会越来越好。而且现在国产车质量不错,不比合资车差,性价比也高,比如吉利帝豪GS、哈弗、红旗、中华。

百万购车补贴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寻车网。
与“一些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宽点是因为成本高吗?”相关推荐
汽车价格为什么高一点呢 国内的车比国外的车贵很多,是因为什么呢?
汽车价格为什么高一点呢 国内的车比国外的车贵很多,是因为什么呢?

燃油车纷纷涨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尽管近段时间大伙儿针对新能源汽车涨价已经拥有心理状态预估,可是一部分传统式燃油车也要来拼个繁华,这令很多人始料不及。就在刚以前的6月1日,宝马上涨了一部分燃油车型的参考价,最大上涨幅度高于1万余元。反过来,宝马2款受欢迎纯电动车车型i3和iX3的参考价却不变,这不免令人有一些好奇心,为什么宝马要置于死地而后生?无巧不成书,早在4月份,奔驰就已

2023-09-07 20:31:45
为什么国产车油耗高?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国产车油耗高?原因有哪些?

合资车好还是国产车好现在国产车更好。国产车的优点:1、价格实惠;2、配置高,性价比高。合资车的优点:1、经久耐用;2、油耗控制,更胜一筹。1、如果你为了改善生活,买车用来代步用,准备3-5年内换车的。那么,别犹豫买台国产车吧;2、如果你为了市区代步,希望开个8年,10年的,那么你可以考虑买台合资车。买国产车可以支持国货,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虽然国产车和

2023-12-15 04:28:36
都说国产车油耗高,国产车的油耗真的高吗?原因不是这么简单
都说国产车油耗高,国产车的油耗真的高吗?原因不是这么简单

都说国产车油耗高,国产车的油耗真的高吗?原因不是这么简单买车时,油耗就是绕不过去的坎,无论汽车的质量和配置有多好,只要油耗高,那就是一个吐槽点。国产车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吉利、长城等一众自主品牌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研发出不少火爆的车型。可是国产三大件一直被人诟病,而国产车的高油耗也是被吐槽的对象。那为什么国产车的油耗高呢?原因不是这么简单。首先,国产车的技术落后。技术落后是不能避免的点

2023-12-14 12:09:08
飞机为什么比汽车价格高 制造汽车的成本高还是飞机的成本高
飞机为什么比汽车价格高 制造汽车的成本高还是飞机的成本高

自行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的特点与优势是什么?自行车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很方便,在堵车时,通常自行车比较快一点;汽车可以开地快,有些车在山路上行驶很容易;火车可以载数人,比汽车更快;轮船体型大,在海上,或其他湖啊,河啊,在水上行驶很容易,是个不错的交通工具;飞机可以飞去许多地方,在天空中翱翔,很舒服!长途飞机为什么贵啊,燃油费那么高飞机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交通工具,很多

2023-09-04 18:34:19
为什么德国汽车价格高 比亚迪唐德国售价比国内高出一倍!高出一倍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德国汽车价格高 比亚迪唐德国售价比国内高出一倍!高出一倍的原因是什么?

比亚迪唐德国售价比国内高出一倍!高出一倍的原因是什么?比亚迪这个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还是比较不错的,而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款车型就是比亚迪唐,在国外市场这个汽车的售价也是达到了7.2,欧元折合人民币大概是在50万元左右,这个价格跟国内相比也是高出了一倍。同一款车型在国内和国外的售价之所以不一样,也是因为比亚迪是国产品牌,在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时候,无论是运输费用还是税务都要更高一些。虽然国产

2023-08-31 12:45:32
为什么款高尔夫 高尔夫1.6油耗有点高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款高尔夫 高尔夫1.6油耗有点高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2011款高尔夫2014款高尔夫怎么样谈及高尔夫,很多车迷就会想到它是大众汽车的“亲儿子”,甚至在网络上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大众只有高尔夫一款车,大众旗下的所有车型都是基于高尔夫而来。比如高尔夫拉高就是途观,加个屁股就是速腾,在加长一点就是迈腾等等。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大众高尔夫系列车型累计销量超过3500万辆,是全球销量最出色的车型之一。那么这台从1974年诞生的小车都经历了哪些

2023-05-22 22:00:48
汽车过窄路设备有哪些故障 汽车常见故障有哪些
汽车过窄路设备有哪些故障 汽车常见故障有哪些

汽车常见的故障有哪些1、传感器故障,;2、汽油品质不达标;3、进气管漏气导致混合气过稀;4、燃油压力低,喷油器、燃油滤清器堵塞;5、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失常;6、传感器信号失常导致点火正时失准,点火过迟;7、火花塞、点火器或高压线不良导致高压火花弱;8、节气门脏污;9、废气再循环系统工作不良;10、排气管堵塞;11、气缸压力偏低;12、涡轮增压系统故障13、离合三件套故14空气滤

2023-09-21 18:17:49
为什么汽车价格越高越贵 国产车越卖越贵,是因为质量越来越好吗?
为什么汽车价格越高越贵 国产车越卖越贵,是因为质量越来越好吗?

国产车越卖越贵,是因为质量越来越好吗?现在国产车的售价越来越高,被称为高端车之类的。消费者想要更昂贵的本地车吗?众所周知,现在国内汽车不仅是第一,汽车产业体系也越来越强大,国内汽车生产成本低于强大的汽车产业,但汽车价格并不低。现在国产车看起来很便宜,这只是合资企业高价的假象。因此,消费者不想要更昂贵的中国制造的汽车,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更便宜(或至少不是更贵)但越来越好的中国制造的汽车,同时越

2023-09-02 03: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