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3 01:03:48 | 寻车网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佐佐木博树:相比一般增程式 日产e-POWER成本更低、空间更大的相关内容。
e-POWER技术是 日产 在向电动化转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储备,但外界往往对其技术定位有所混淆。6月24日, 日产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举办了一场媒体沟通会, 日产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佐佐木博树出席活动,并进行了各种答疑。
佐佐木博树表示, 与传统的“增程式”电动车相比, e-POWER车型电池容量小,这样的话可以使电池成本大幅降低。电池变小后,电池占据的车内空间也会变小。这样的话,消费者可使用的车内空间会相应的宽敞。
针对最近的热点,佐佐木博树也做了回应。比如上周 丰田 高管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非电动汽车将在全球汽车市场发挥持久作用, 丰田 未来30年的产品线将包括除电动汽车以外的多种选择。在欧洲,也有170位学者向欧盟发表公开信,质疑电动车是否真的环保,并要求欧盟重新考虑大力推行电动车的政策。
佐佐木博树说,如果单纯从乘用车角度考虑,到2050年实现全部车型的纯电动化 日产 也是存疑的。所以, 日产 面向碳中和的电动化战略是,将纯电动汽车和e-POWER两大技术作为主要的支柱。
以下为沟通实录:
记者: 你曾说过“安全”是日产电动化战略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日产在开发电动化产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极为苛刻的测试。那么,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在e-POWER动力系统中,最能体现电动化技术安全性的是什么? 寻车网
佐佐木: 日产 汽车确实非常重视安全问题。首先, 日产 e-POWER技术从第一代在日本市场上市到现在已经5年了。 日产 e-POWER技术于2016年11月率先在日本市场推出,并搭载于 日产 Note 车型上。截至2021年3月底,搭载 日产 e-POWER技术的车型在日本市场累计销售超过50万台。这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因e-POWER电池系统造成的事故,这一点可以证明e-POWER动力系统的安全性。
另外, 日产 汽车拥有70余年的电动车研发经验,90余年的内燃机研发经验,我们将在 日产 聆风 (Nissan LEAF)等电动车型的研发经验应用于e-POWER系统的研发上。基于这些研发历史,我们在设计、制造、生产上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知识。目前即将在中国上市的搭载 日产 e-POWER技术的 日产 轩逸 已经进行到最终的研发阶段,为能够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安心安全的驾驶体验,在进行最终的准备。
记者: 此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第一代e-POWER所代表的日式技术的简约和高效,现在这个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能否分享下二代的e-POWER技术与第一代的不同之处?有哪些进阶和发展?
佐佐木: 第二代 日产 e-POWER技术主要有四个特点:
1. 首先,第二代e-POWER技术的发动机输出功率有所提高。即将上市搭载 日产 e-POWER技术的 日产 轩逸 ,刚才也介绍了正处于最终研发阶段,所以,关于 日产 轩逸 e-POWER版本的具体数值还不方便告知。从日本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已经上市的车型中,输出功率提升了13%。
2. 第二个特点是逆变器小型化和轻量化。具体数值来说,小型化方面有40%的改善,轻量化方面实现30%的改善。
3. 第三个特点,电机的效率也有所提升。同样是以日本市场的车型为例,第二代比第一代扭矩提升了10%。
4. 第四点是整个车身结构使用了高刚性的组合技术。使用高刚性结构以后,车辆的噪音和震动会有很大的改善。
经过以上这些优化,整个车辆的动力性能更强劲,车内静谧性更佳,驾乘体验得到很大的提升。
记者: 中国汽车市场区域性多样性强,消费者需求差异性大,充电需求强烈,增程电动技术目前有一定推广价值。众多车企如理想汽车、赛力斯、岚图等企业也纷纷布局增程式技术路线产品。日产e-POWER技术,与传统的“增程式”电动车的区别什么?
佐佐木: 确实如您所说,我们也同样认识到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多的车企在布局增程式动力车型。目前市场上的增程式技术和e-POWER最大的区别是电池容量。不管是 理想ONE ,还是岚图FREE,它们的电池容量一般都是在30千瓦时以上。与之相比, 日产 e-POWER系统的电池容量是1.5-1.8千瓦时。如您所知,现在的动力电池价格还是非常高的,所以电池的容量变小,可以使电池成本大幅降低,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
第二点是电池变小后,电池占据的车内空间也会变小。这样的话,消费者可使用的车内空间会相应的宽敞,更舒适。电动汽车的电池大部分都是安装在车底部。车体底部安装大量电池的话,座椅位置会相应的升高,车内空间会变狭窄。当然如果是SUV的话,车身比较高,可调整的空间会相对好一些,对车内的影响可能会好一些。所以您也看到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增程式基本上是以SUV车型为主。但是e-POWER车型车体底部没有电池,整个车内空间和传统的燃油车是相同的。 日产 轩逸 车主的反馈是车内空间很宽敞,坐在车内的时候腿也不用抬起来太高,舒适性非常好。所以我们在保持了传统燃油车优点的基础之上,把e-POWER系统的优越性提供给消费者。
记者:日产e-POWER动力技术将首先搭载在轩逸上,未来这项技术还将搭载在哪些车型上?
佐佐木: 到2025年,中国市场将有六款搭载 日产 e-POWER技术的车型。虽然具体的车型还不能公布,但是 日产 汽车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线,我们会从产品线中找出最适合搭载 日产 e-POWER技术的车型,然后提供给中国市场。
记者: 都是使用汽油,e-POWER技术与传统混动技术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区别是什么?在碳减排方面,e-POWER技术有什么优势?
佐佐木: 首先刚才也介绍了,电池容量的区别是其中之一。因为e-POWER的电池容量小,所以不会影响到车内空间的使用,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点。
碳减排方面,在上周在的会议上也多少提到了一些。首先e-POWER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性的系统。系统构成上的最大的特点是燃油发动机和车轮不直接相连,基于这一最大特点,将来包括在燃油车和电动车的发展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周受时间所限,没有展开详细的介绍,今天会再详细介绍下。
如图,图上左边是传统内燃机,右边是e-POWER。纵轴是发动机效率,横轴是发动机转速。通常发动机达成最佳热效率的转速和效率是相对固定的。现在我指的区域发动机最佳热效率区。
首先明确一下,这两张图都是基于WLTC的工况标准,得到的数据结果。各个点的大小代表着在这一个转速和扭矩的情况下,发动机介入的时间长短。和小点相比大点表示在这个区域的时间会比较长。对于传统内燃机,虽然中间区域是最佳热效率区,但是由于它的发动机和车轮是直接连接的,速度时快时慢,因此在时间分布上并不全在最佳区域里,在左下角区域是比较集中的。而e-POWER的发动机没有与车轮相连,所以即便是在车辆低速或者停止的时候,也不会对发动机工况造成影响,所以我们看到左下角这里e-POWER比传统内燃机要相对少了很多的点。因为发动机和车轮转速没有关系,能够让发动机保持在最佳工作区域里。基于以上的考虑,如果我们继续提高发动机的效率,然后把效率更高的发动机控制在最佳热效率区运行,那么将来对碳减排将很有帮助,这是e-POWER技术上的未来性。发动机的未来发展,对于e-POWER技术的发展也是有相互补充作用的。
目前搭载的第二代e-POWER技术发动机热效率大概是在40%左右。通过发展发动机技术,使用长冲程低摩擦的专用发动机,或者改善燃烧,或者是使用专用涡轮,那么下一代e-POWER的热效率能够进一步提升,达成碳减排的目的。再进一步的发展,比如使用稀薄燃烧技术,或者是利用余热回收的技术,以及减少阻力降低摩擦,发动机的热效率可以提升到50%。当然要实现50%热效率的商品化还需要在技术开发上进一步的努力,但是从技术发展性上来说,e-POWER通过优化发动机助力碳减排是有很大可能性的。所以,我们深信e-POWER技术对碳减排来说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技术,我们会持续的进行研发。
记者: e-POWER与丰田混动、本田混动都处在很低的油耗水平,后两者在中国市场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口碑积累,那么您认为与它们相比,e-POWER最吸引消费者的会是什么?
佐佐木: 对于消费者来说e-POWER主要有四点优势:
1. 首先,还要再强调一点,e-POWER最大的特点是电机直接驱动车轮。我们将电动汽车的研发经验应用到e-POWER上,同样都是用电机直接驱动车轮,所以响应更迅速,加速更平稳,动力更强劲,这些相比传统的混合动力车型是有明显提升的。
2. 第二个特点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超越自身级别的车内的静谧性。
3. 第三,通过能量回收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只通过加速踏板就能够控制加减速,我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导入到新的产品里。
4. 最后,刚才您也提到了油耗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很重视燃油经济性,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考虑消费者的驾驶体验,所以我们的产品在愉悦的驾驶体验感受和燃油经济性间取得相对的平衡。
左上角表示加速有力这张图表示了踩油门踏板时候的状态,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加速度。蓝线表示常规混合动力汽车,红线是e-POWER。从图中可以看出,e-POWER车型与传统的混合动力车型的区别是在踩下油门踏板的时候,会有非常及时的响应,进行加速,加速到一定水平后,能够保持速度。
第二张图(右上)表示车内的静谧性,横轴是在高速公路上的噪声,越往左越安静,纵轴是在一般道路上的车内噪声,越往下越安静。粉色代表小型车,中间黄色是中型车,左下蓝色是大型高端车。 日产 轩逸 属于中小型车的区域,但是e-POWER车型车内的静谧性已经达到了高级车、豪华车的水平,车辆的震动和车内的噪声已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右下角的图表示车辆行驶中上下坡的驾驶场景。通过能量回收,只通过踩踏和放松油门踏板,可以在各种路况下,轻松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制动等操作,而不必频繁切换于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之间。
最后是关于燃油经济性的内容。左下图中纵轴是NEDC的工况,越往下越佳。横轴是百公里加速时间,越往左代表时间越短,时间越短证明动力越充沛。e-POWER在红点,一般的混合动力车型是右侧的蓝点。从这个图可以看出,在燃油经济性上e-POWER与传统的混合动力车稍微有一点区别,但是在动力性能方面,e-POWER百公里加速有明显的优势。与上面绿圈区域的传统燃油车相比,燃油经济性是有明显的改善,同时也没有放弃燃油车的驾驶乐趣,给消费者提供了燃油车的驾驶体验,e-POWER动力系统在动态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间取得了平衡。
记者: 首先请问日产的新能源战略是什么?上周我也注意到丰田在日本发出了一些声音,在2050年之前,他们认为是多种路线发展,将会有一段时间的博弈,他们认为现在押宝电动车还是有点早,日产是怎么认为的?
佐佐木: 日产 汽车已经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当然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实现,仅仅靠<a class="hidden" href="
以上就是2024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佐佐木博树:相比一般增程式 日产e-POWER成本更低、空间更大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车购税2022减免新政策车购税2022减免的新政策是在2022年6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实施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2022年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是指财政部近期发布的关于减免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减购车辆主要指排量为2.0升的乘用车及以下,在政策执行前购买的,不能享受优惠政策。享受汽车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的具体要求1、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
2022年购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关于2022年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可分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具体的政策内容如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1、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期限:购车日期在2024年1月1日之前;2、免征购置税的新能源车型: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发
2023年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汇总!2023年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汇总!一、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车辆(一)法定优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规定,下列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1.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有关人员自用的车辆;2.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列入装备订货计划的车辆;3.悬挂应急救援专用号牌的国家
2023年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汇总!2023年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汇总!一、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车辆(一)法定优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规定,下列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1.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有关人员自用的车辆;2.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列入装备订货计划的车辆;3.悬挂应急救援专用号牌的国家
2022年购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关于2022年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可分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具体的政策内容如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1、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期限:购车日期在2024年1月1日之前;2、免征购置税的新能源车型: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发
车购税2022减免新政策车购税2022减免的新政策是在2022年6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实施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2022年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是指财政部近期发布的关于减免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减购车辆主要指排量为2.0升的乘用车及以下,在政策执行前购买的,不能享受优惠政策。享受汽车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的具体要求1、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
2023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2023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还是免收的。根据相关文件计划2022年底将不再继续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但不少车商表示失去该政策的优惠之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向大幅降低,市场效益影响较大。于是为了稳定新能源汽车市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在2022年7月29日召开国常会上宣布2023年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上汽大众置换补贴政策2022大众汽车置换补贴政策2022具体如下:1、旧车置换补贴只针对一定使用年限以上老旧机动车,不满足条件的车型不享受此项政策补贴;2、出售旧车前了解政府相关补贴,可以登陆政府环境交易所以及有关网站,各大二手车市场也均有相关布告和服务窗户;3、出售的二手车辆应在年检有效期内,且消除车辆违章,车辆必须在交易日之前不拖欠税费,且强制三者保险有效;4、车辆外观基
2023-12-20 01:14:12
2023-04-06 02:41:07
2023-12-20 02:52:26
2023-10-31 18:11:37
2023-07-06 03:17:35
2024-01-07 1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