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09:29:51 | 寻车网
如果我们站在2021年这个时间点上,往前10年的 长城 汽车有多得意,之后两年的长城就有多落寞。随着汽车市场产品的百花齐放, 哈弗H6 所在的SUV价格区间里竞争逐渐白热化,与他竞争销量桂冠的不再仅仅是长安CS75 Plus,而是各种来势汹汹的新能源产品。
长城在新能源市场不能说不努力,但是不管是咖啡平台的DHT和DHT PHEV,还是专注女性纯电车市场的 欧拉 ,这几年都没能交出一款爆款车型。如果你翻翻最近半年的汽车销量榜,就会知道长城现在的困境有多险恶。我们甚至可以说,Hi4纯电四驱的解决方案,是长城短期内能拿出来的最后一把刺刀。不知道它实际的体验是否真的如宣传中说的那样:两驱的价格和油耗,四驱的性能和享受。
哈弗 枭龙Max是首款搭载Hi4系统的车,我也在第一时间去试驾了。
试驾时间有限,为了让此次试驾更具参考价值,我拿到车后对车辆进行了初始化设置。首先将驾驶风格和动能回收都设为了标准,能量模式则设为了智能,因为这是绝大多数用户日常用车的设置,也是车辆各方面调教最均衡的状态。
SOC设定在80%以便发动机提早介入枭龙MAX的NEDC纯电续航是105公里,厂家提供的车辆初始电量还剩89%,比较充足,表显纯电还能跑93公里,所以如果就这样直接开,就意味着接下来一大半路程实际上都在用纯电,对于测试Hi4混动来说意义不大,所以为了尽快度过纯电路程,我将SOC强制保电在最高值80%,以便发动机提前介入,进入混动和馈电状态。
室外温度19度,车上负重三个成年人和两箱行李及一些随身物品,算是比较典型的自驾游场景,小计里程清零,一切准备就绪,出发。
Hi4混动的基本构型长城Hi4混动系统的原理因为之前专门做过一期解析,这里再简单概括一下:Hi4属于P2P4构型的混动,P2电机负责驱动前轮和发电,P4负责驱动后轮,因为比现在常见的P1P3P4构型少一个电机,所以结构更简单,这也是Hi4敢打出两驱价格能耗,四驱性能体验的底层逻辑,而我试驾主要也是为了验证这句话的真实性。
起步或深踩油门时四驱介入借着多余电量,我先测试了纯电模式。枭龙MAX有一个150kW的后桥电机,最大扭矩350Nm,是Hi4的主动力源,所以在市区开它大部分时间就是一辆后驱电车,但在起步瞬间它会短暂地变成四驱,让四轮同时抓地来完成速度0到1,虽然雨天地面湿滑,但车辆也没出现过起步打滑的情况。另外四驱还会出现在深踩油门时,用来短暂提升动力和抓地力,确保车辆可以迅速超车。所以我认为Hi4的纯电模式非常适合在市区开,大部分时间只有后桥电机工作,节约电量,在必要的时候前桥电机又能帮衬一把,相比普通的两驱纯电体验要好。
发动机介入时很安静因为SOC设置在了80%,所以当电量耗至80%发动机就启动了。此时,Hi4终于进入了混动和馈电工况,这也是我最关心的工况。其实发动机在刚启动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因为它的噪音不大,介入也比较平顺,再加上白天环境比较嘈杂,车里又放了点音乐,所以发动机的动静被掩盖掉了,后来我还是通过看能量流才 发现 发动机已经开始串联发电了。
串联混动原理类似增程式,是Hi4日常驾驶中最常见出现的工况,就驾驶感受而言,和之前的纯电后驱没有什么两样,起步和加速超车也同样会切成电四驱,只不过全程多了个发动机在发电而已。唯一有区别的是,但在某些特定的低速下,发动机正好处在高效油耗区间,就会跳过电机直接以一档驱动前轮,这时车辆就会成一辆前驱油车。
跑高速时发动机才是主力一旦上了高速,就到了发动机的优势,在高速巡航阶段,车辆大部分时间都会处于发动机二挡直驱的状态,这就相当于你在开一辆挂在高档位的前驱油车,既省油又安全。而当你在高速上超车时,电机就会介入,介入一个不够就介入两个,变成并联两驱,或者并联四驱,所以Hi4的高速动力还是很充沛的。
Hi4实际上是“适时四驱”以上都是在智能混动模式下的体验,我认为“智能”二字不是随便写写的,它确实在根据驾驶者的意图和环境,不断调整到更合理的动力模式。有一点大家不要误解,Hi4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保持四驱,在大部分情况下车辆还是以前驱或者后驱模式行驶,四驱只是在一切必要的时候才会介入,有点类似于适时四驱的概念,但会比适时四驱更加复杂。但Hi4也提供了类似于全时四驱的四驱模式,切换后四轮始终保持动力输出,感觉四个轮子就像粘在地上一样毫无滑移量,特别适合跑山。
馈电油耗约百公里5.8L再来看看馈电油耗,因为试驾距离有限,没办法用计算加油量的方法去测试,只能粗略用表显的方法看一个大概。在今天的外部条件下,开启智能混动模式,市区和近郊的馈电油耗大约是百公里5.8升,高速油耗大约是6.5升,如果开启全时四驱,油耗大约会再上浮1升左右。如果表显的误差不是太大的话,我认为这个成绩是合理的,也是可以达到我心理预期的。
均衡是Hi4最大的亮点就此次的试驾体验而言,长城Hi4的实际表现和我上次做的理论预测完全吻合,那就是它提供了一套更加平衡的四驱混动方案。如果单纯论动力性能,两电机构型肯定不如三电机构型来得游刃有余,所以Hi4并不是让你用四驱去怼天怼地,上天下海,而是去补完两驱车性能上的天然缺陷。
如果单轮油耗,四驱的能量效率肯定不如两驱,所以Hi4并不是让你去赢得每一次节油挑战赛,而是让你用尽可能少的成本享受到四驱的快乐。所以Hi4的缺点就是没有哪个方面能做到极致,当然至于枭龙MAX的价格,厂家还没有公布,不过我个人认为只要它比同级别的P1P3P4混动车型低,那么就是值得入手的,甚至我觉得这种均衡策略更符合大多数人对SUV的需求,而不是单纯追求省油或者性能。
最后再简单聊两句枭龙MAX这辆车。它的外观给我感觉平平,都是非常熟悉的设计思路,没有什么太多创新的点。但内饰风格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中央通道足够宽,三联屏和怀挡的设计也有一定的高级感。尺寸空间向来是哈弗的强项,前排以我的坐姿调好,后排腿部空间居然还能有三拳之长,头顶还有一拳,后备箱也不小,简直就是空间利用大师。
枭龙MAX的配置还算比较齐全,该有的科技感、智能化也都有,不过驾驶辅助的体验还差点意思,高速上自动跟车的时候速度控制得不是很线性,会有一点冲的感觉,其实这车肯定会有很多人拿它跑长途,高速跟车还是挺重要的,建议厂家再优化一下算法。
总的来说,我认为单看产品力,长城的Hi4混动是绝对有竞争力的,但当下车市环境相当复杂,Hi4能不能用尖刀刺开混动市场的破口,还是个问号,祝长城 好运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马头人车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城 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多达9种工作模式,这样一个融合了低成本、高效率、多模式的新能源四驱技术,理论上看那是相当全面;但有不少网友相信实践出真知,借着刚刚深度体验过首款搭载Hi4的新车 哈弗 枭龙MAX的热乎劲儿,理论结合实践,拒绝纸上谈兵,咱们深挖一下Hi4的技术潜质。
Hi4电四驱会很贵吗?这技术是怎么来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Hi4技术依旧会秉承魏建军的“第一性原理”,成本指导定价、让用户利益最大。
Hi4是结构创新“一加一减”,相较于传统的双电机前驱混动方案,Hi4前桥只保留一个电机,结构是简化的,并没有大幅增加硬件成本,因此Hi4定价不会高不可攀。
按照以往结构,前桥得双电机,一个发电,一个驱动,要配两套电机控制系统,体积大、车头重、成本高。要四驱,那就后桥再来一套电机电控,这样一来,三电机只能做四驱,性能也许更好了,但代价是成本飙升,控制难度加大,导致这类三电机四驱插混车型,普遍都是20万+。
Hi4前桥虽然省了一套电机,然而后桥150千瓦电机成本不低,但得益于长城汽车集团内部的森林体系,共享模块化电驱技术,事实上最到了成本可控,因此做到了双电机四驱跟同级别两驱同价位。
当然,前桥电机发电驱动两用,也带来了控制层的自由度增加,所以能做到9种实用模式无缝切换。
试过哈弗枭龙MAX后,Hi4体验上靠谱吗?
前70kW电机,后150kW电机,配合1.5升高燃效混动专用发动机,WLTC工况综合油耗1.78L/100km,馈电油耗5.5L/100km,但就数据来看,初出茅庐的Hi4在一众插电混动技术当中,已经足够高效,能否经得起实测的考验?我来谈谈试驾枭龙MAX的心得体会和思考吧。
首当不得不说,Hi4天生具备电四驱行驶能力,跟同样是双电机的前驱车型比操控稳定性和复杂路面适应性,算不算降维打击?但Hi4的确做到了7秒级加速,同场竞技的GLC300弹射起步都很难有胜算。
评论区朋友定会自然想到拿枭龙MAX Hi4跟友商 宋PLUS DM-i比一下的,反而会直接 发现 魏建军治下,那个我们熟悉的精准刀法,直接在友商软肋中间亮剑。
同价位比,四驱的Hi4是完全碾压两驱DM-i,再拿20万级的宋Plus四驱旗舰比,Hi4又有3万的价格优势,总而言之Hi4诞生的目的,就是在DM-i和DM-p之间撕开一个口子。
回头再看驾驶感,得益于主力电机放在后桥,平直路面优先后驱,节能同时带来偏后驱的驾驶乐趣,而且遇到复杂路况,前电机瞬间补充驱动力。
与此同时,Hi4系统的节能潜力也超出预期,在徐水试车场内外,我们尽力去试探Hi4在极限工况下的各种行驶状态,整套系统在最大性能输出的状态下,亦能够保持五点几升/100km的油耗水平,测试的工况已经远超大家日常行驶,您也许认为能耗参考意义不大,但管中窥豹,我们已经能看到,Hi4做到了在性能上不妥协,油耗亦能给到惊喜,这在当下插混车注重节能而性能局限性大,形成了巨大的体验代差。 寻车网
提到体验代差,我想再分享一下在Hi4的9种模式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标定:
如果你开过单电机电车,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在滑行能量回收的末段,会因为电机结束能量回收而突然失去阻力,这时候往往车速还有15~20km/h,用户不得不主动深踩刹车来补充制动,平顺性会突然被打破。
Hi4的双轴能量回收,优先使用大功率后桥电机来回收能量,车速稳定降低之后,前桥电机开始共同回收能量,不仅回收效率提高,而且可以提供持续稳定而且平顺的减速感,整个过程过度非常自然,行驶中的高级感不就来了?
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Hi4有多重要?
我们都知道,长城汽车体系已经有柠檬混动DHT、纵置硬派9HAT技术,Hi4的出现实际上填补了中间依旧存在的技术空白,直插缺乏高性价比路线的电四驱混动的行业软肋,让长城汽车在技术领域的护城河构筑得愈发完整,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年代,从SUV领导者到新能源SUV专家,构筑技术护城河是唯一途径。
与此同时,在我心目中,Hi4是定位中端的、是价格普惠的电四驱技术,所以它的市场潜力巨大。因为Hi4完全是站在了用户的利益点上。
在安全、操控、通过性、稳定性等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让更多用户无需承受高溢价就可以体验到“全工况全场景”的智能化电四驱,这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平权吗?
新能源时代需要一个quattro式的新图腾
Hi4的精巧结构,让我联想起了quattro。
奥迪 享誉世界的quattro四驱技术,在燃油车时代,“quattro”和小壁虎徽章几乎成了全时四驱代名词,更是各家借鉴追赶的技术标杆。
经历赛事考验的托森差速器可靠性强、结构简单,至今依旧有人无比怀念 奥迪Q5 的托森quattro四驱,而当下Q5L的quattro到了quattro ultra,电控系统虽然注重节能,但200毫秒的响应速度在今天,真的太慢了。
反观Hi4电四驱,10毫秒响应,是quattro ultra响应速度的20倍,安全优势明显,不需要四驱时后驱行驶更节能,需要四驱的时候又比任何一种机械结构的响应都要迅捷。
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在新能源时代,面对一众混动四驱技术,将凭借着高可靠性、灵活多变的模式以及全时四驱的独特魅力,有望成为新能源时代的“quattro”。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相对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城c30新能源试驾:
1、油耗:差不多就是7个油,比较省油;
2、外观:中规中矩,你也知道外观,看个人喜好了;
3、内饰:这个也是中挡,没有一般破车的那种糊弄的感觉,该有的都有;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他的空间,后排由于没有中间的凸起,明显感觉宽敞,后备箱也很大,可以把后排座椅放倒,连成一体,更大的东西也能拉;
4、速度:提速较慢,如果只凭松离合起步,很容易熄火,一般要加油门抬离合起步;
5、发动机噪音:稍微有点大,一般跑80KM\/H的时候声音就有点大了,高速的时候也是这样;
6、安全性:这个没出过事故不好说,不过外壳真的结实;前两天倒车刚碰了个三菱翼神,结果他的前保杠都掉了,而且轮眉严重变形,结果我的后杠连个划痕都没有,最后去做鉴定,我不负责,我不知道怎么回事,特别有意思,还有好几次我倒车的时候都挤到树,每次都是什么事都没有;
7、总结:价格很便宜,外观也可以,安全(这个好像经过5星碰撞试验),油耗低,空间大,如果你仅仅家用,应该很不错的。
百万购车补贴
拒绝纸上谈兵长城汽车Hi4为何堪称混动的quattro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多达9种工作模式,这样一个融合了低成本、高效率、多模式的新能源四驱技术,理论上看那是相当全面;但有不少网友相信实践出真知,借着刚刚深度体验过首款搭载Hi4的新车哈弗枭龙MAX的热乎劲儿,理论结合实践,拒绝纸上谈兵,咱们深挖一下Hi4的技术潜质。Hi4电四驱会很贵吗?这技术是怎么来的?
魏建军直呼长城汽车命悬一线!中国品牌销量下降16%中汽研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产乘用车销量为758.4万台,同比下降26.7%。国内汽车销量基数很大,销量哪怕降低1%,就等于1家中小型车企一年销量,而下降26.7%几乎等于大众在国内大半年销量。大众、丰田、通用这些国际一线车企都感受到市场乏力时,自主品牌也逃不过销量下跌,据乘联会发布的报告,今年6月份自主品牌销量同比下降16%,市场
拒绝纸上谈兵长城汽车Hi4为何堪称混动的quattro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多达9种工作模式,这样一个融合了低成本、高效率、多模式的新能源四驱技术,理论上看那是相当全面;但有不少网友相信实践出真知,借着刚刚深度体验过首款搭载Hi4的新车哈弗枭龙MAX的热乎劲儿,理论结合实践,拒绝纸上谈兵,咱们深挖一下Hi4的技术潜质。Hi4电四驱会很贵吗?这技术是怎么来的?
拒绝纸上谈兵长城汽车Hi4为何堪称混动的quattro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多达9种工作模式,这样一个融合了低成本、高效率、多模式的新能源四驱技术,理论上看那是相当全面;但有不少网友相信实践出真知,借着刚刚深度体验过首款搭载Hi4的新车哈弗枭龙MAX的热乎劲儿,理论结合实践,拒绝纸上谈兵,咱们深挖一下Hi4的技术潜质。Hi4电四驱会很贵吗?这技术是怎么来的?
主打电混四驱!长城Hi4构筑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护城河”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两年前在穿越红崖无人区的路上遇上了一场暴雨,本来就崎岖的山路瞬间变得更加难以驾驭。面对一个稍微陡峭的上坡,我驾驶的牧马人和前面的牧马人都停了下来,是该挂上四驱了。前车第一次没挂好四驱,车直接横着靠近了山沟,再次挂好四驱之后才慢慢冲上了斜坡。在西北无人区的荒野里一场暴雨让我认识到四驱的重要性
混动车3.0时代,长城Hi4为电混四驱奉上“标准答案”在2020年之前,混动领域主要以P2布局单电机插混为主,例如德系的横置或纵置PHEV,可以简单理解为混动1.0时代;而在如今的混动领域,主流的选择都是“混动专用发动机+前桥双电机”的方案,以比亚迪DM-i、长城柠檬DHT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混动车都是类似技术路线,应该算是混动2.0时代。日前,哈弗枭龙系列正式上市,其中最核
试驾凯迪拉克LYRIQ传统豪华品牌放大招到底有多猛继BBA之后,传统豪华品牌车企凯迪拉克也正式加入电动大军行列,其首款车型就是凯迪拉克LYRIQ,目前新车已经上市,指导价43.97-47.97万元。作为凯迪拉克品牌向智能电动化转型放出的大招,LYRIQ可集多项行业首创技术于一身,也是今年整个车市的重磅电动车之一。那么,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凯迪拉克LYRIQ试驾体验到底如何?今天就来给大家解惑。
后轮驱动的执着凯迪拉克汽车CT系列产品轿车试驾“无后轮驱动不奢华”,凯迪拉克汽车的这句话广告词,上年在众多人的盆友圈中病原体式的散播了一拨儿。尽管那样的方法并不是任何人都喜爱,但不会太难感受到凯迪拉克汽车对后轮驱动的执着,先前的SLS、CTS、ATS-L(姑且忽视XTS)无一不是前置后驱的合理布局。当時间赶到开场不太美丽的今年,伴随着CT4的发售,凯迪拉克汽车算作构成了以CT取名的“新现代美式
2023-11-20 16:20:28
2023-11-14 00:43:02
2023-11-17 23:12:54
2023-11-17 02:43:47
2023-11-14 05:16:02
2023-11-13 04:05:15